朕的大明朕做主 第294节

  “我?清流?”

  闻言,徐光启先是一愣,而后摆了摆手道。

  “我与西夷之人常有来往,那些人言我数典忘祖,骂我是个夷臣,我怎么能是清流呢?”

  说着,徐光启看向周应秋道。

  “那周公你是清流吗?”

  “我当然不是啊。”

  见状,周应秋两手一摊,道。

  “蒙陛下信重,我方才能得此天官之任,这不妥妥的幸臣吗?”

  “。。。”

  听到周应秋自称幸臣,堂上的人都陷入了诡异的沉默。

  这么直接的自诩幸臣,周应秋真的是在官场上连名声都不要了。

  “你们两人一个幸臣,一个夷臣。”

  见到两人给自己站台,毕自严也摸着自己的胡子道。

  “那本阁就是个循吏了啊。”

  “毕阁老此话就过谦了,《史记太史公自序》有言,奉法循理之吏,不伐功矜能,百姓无称,亦无过行,称为循吏。”

  听到毕自严的话,礼部尚书孙如游出声道。

  “陛下曾言,毕阁老有经济之才学,可理国帑之弊端,怎能以循吏称之?”

  “以本官之见,毕阁老可称得上是国之柱石啊。”

  “孙尚书谬赞了。”

  闻言,毕自严的老脸不由的一红。

  毕自严、徐光启、周应秋三人,都很聪明,大大方方的将自己放在了皇帝的称上。

  没人标榜自己是清流,清不清自己知道。

  “咳咳。”

  手放在胡须下咳嗽了一声,毕自严看向在场众人再次道。

  “那就依周尚书所言,以忠介公为标准,诸位觉得如何?”

  “那这官员要是出身富贵人家呢?”

  见到堂内其他人都没有说话,韩有些坐不住道。

  他不能看着这些人将清流的根给撅了。

  “人本就有乘车戴笠、辞金蹈海之欲,难不成家财万贯之户,也要如海瑞一般过清贫日子吗?”

  “真要按你们所说,那些志向高洁,不肯同流合污之人,就不是清流了吗?”

  随着韩的话音落下,堂上的众人顿时就陷入了一阵诡异的沉默。

  内阁首辅毕自严,并六部尚书都看向了他。

  好一会儿后,户部尚书袁世振开口问道。

  “韩阁老,当的是谁的官儿?”

  “是这大明朝廷的官儿,是陛下的官儿?”

  “还是,士绅豪右的官儿?”

  “你!你什么意思!”

  听到袁世振的话,韩腾的一声从椅子上站起,伸出一指问道。

  “哼。”

  一甩衣摆,袁世振向后靠在椅子上,道。

  “没什么意思,就是想起了陛下前些日子陛下的一番话。”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前番陛下曾言,担心朝廷科举选出一群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六畜莫辩的书蠹。”

  “为此,方才有了官吏合流之举。”

  “方才,韩阁老说,人本就有乘车戴笠、辞金蹈海之欲,问那些志向高洁、家财万贯之户,是不是也要如海忠介公一般过清贫日子,否则就不是清流。”

  “天下的好事,还都能让他们给占了去。怎么,当了婊子还想立牌坊吗?”

  “本官在这里告诉你,他们不是清流。”

  说着,袁世振从椅子上站起,一甩衣袖,向韩逼去。

  袁世振和东林之间的梁子,在两淮时就结下了。

  今日占了优势,当然是要给对方一下狠的。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晋末之时,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挂印归家,自耕自为食,此为清流。”

  “我朝海公,不畏权贵,心念黎庶,上谏天子过失,下解小民倒悬,此为清流。”

  “你所说的那些个富贵之家,一个个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六畜莫辩,焉敢说是清流!”

  “彼辈真是辱没了清流这个词!”

  虚伪就是虚伪,装什么清高。

  “你!”

  被袁世振身上强大的气场震慑,韩眼睛瞪大,向后退了几步。

  “你你!”

  “召你们今日来,是论事的,不是吵架的。”

  看到了韩被袁世振逼迫的样子,毕自严心里偷笑一声,放下手中的茶杯道。

  “本官失仪。”

  闻言,袁世振拱手对在场众人作了个揖。

  “以海忠介公的标准,确实是高了些。”

  见到韩也讪讪的在椅子上坐下,毕自严看了眼在场众人道。

  “袁尚书方才说到了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自耕自食,亦可称为清流,本官觉得亦然。”

  “本官思虑之后发现,陶渊明与海忠介两人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会种地。”

  “方才,袁尚书也言,陛下担心朝廷官员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六畜莫辩。”

  “要为小民张目,要敢劝谏君父。”

  笑眯眯的看向在场众人,毕自严提出了自己的标准。

  “本官觉得,以会不会种地为标准,诸位觉得如何?”

  “可。”

  闻言,韩连忙出声道。

  这个标准相比于前面一个,简单的多了。

  不就是种地么,多简单的事情,种子撒下去不就行了。

  “可。”

  “可。”

  “可。”

  闻言,其他的几部尚书也纷纷赞同道。

  “嗯,那此事就以此定下了。”

  见状,毕自严点了点头,又补充道。

  “何为会种地,就以手心有没有胝作为界定吧。”

  胝,通俗说就是老茧。

  “此言大善!”

  毕自严的话音落下,袁世振当即就大声赞叹道。

  “足茧手胝,这手上有了硬皮,就说明此人刻苦用功,善于此道。”

  “不错不错。”

  随着袁世振的一句话,堂上众人当即就表示了赞同。

  这下就有让那些个“清流”们闭嘴的借口了。

  “娘的,被算计了!”(本章完)

第294章 给诸部大臣们都来上十斤

  一群朝廷高官,在内阁之中大声的说出自己不是清流,算是彻底的撕下了官场上清流的遮羞布。

  清流?

  没有先贤风范,手上没老茧,不敢让正廉署、饕餮署的锦衣卫缇骑去查,算尼玛的清流。

  真要是清流,学习陶渊明,挂印而去,耕地自食,来显示自己的清流。

  真要是清流,学习海瑞,自给自足,严于律己,为民请命,混个青天的名头出来。

  有皇帝在背后出主意,毕自严的这一手直接就打的京中清流言官们没了声响,连往日频繁的聚会都没有了。

  直接就从清流的根儿上对这些人动手,打的这些人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清流官员的游戏规则,很是简单,就两个字,养望。

  大明的各科给事中、御史以及翰林院的书生们,时常就会上书,劝谏君父。

  从这里开始,就进入了养望的步骤。

  上疏皇帝,皇帝不做处置,他们就会连章上疏。

  若皇帝依旧不理,他们就会在文华殿,在皇极殿上面陈皇帝之过。

  若皇帝还是不予理睬,他们就会到承天门前跪在地上,皇帝不答应就不起来。

  若皇帝就是不听,他们就会绝食、撞柱,死不死的不知道,但疏是一定要上的。

  这个过程中,这些人就会纠集起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拉帮结派,相互吹捧敢言之名。

  若是在谏言过程中,能混上一顿廷杖,哪就再好不过了。

首节上一节294/48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