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的大明朕做主 第26节

  结果呢?

  皇宫大清洗,给皇帝开泻药的崔文升被划入魏朝同党杖毙了。

  从新皇登基到今日,凡是上书弹劾于他或者提及到红丸案的奏章,都统统泥牛入海,悉数留中不发。

  “本以为,新皇登基,我这个被连章弹劾的前朝老臣,是第一个致仕的。”

  将手中的茶水放在身前的小桌上,方从哲不由和身前之人感叹道。

  “结果,却不曾想刘一是第一个倒霉的。”

  “老师的意思是?”

  听到方从哲的感慨,他的学生,齐党党魁亓诗教有些好奇的道。

  “大明这个家,六部尚书能当,内阁辅臣能当,但终归,是要皇帝当家的。”

  脸上写满了疲惫,没有正面回应亓诗教的问题,方从哲又拿起茶壶给自己满上一杯。

  方从哲挥手示意哪内阁中书下去,伸手揉了揉自己的眉头,给亓诗教出了一个题。

  “你觉得,皇上像我朝哪位先帝?”

  “这?”

  听到方从哲的问题,亓诗教犹豫了一下,谨慎的说到。

  “武庙?”

  “不,宪庙。”

  对于这个弟子的资质有些失望,方从哲不由得摇了摇头。

  “雷霆雨露,俱是君恩。”

  “东林党人对此毫无自觉,自以为在当年的国本之争时,立下了从龙之功,就能肆无忌惮,抨击君上,殊不知,这是取死之道啊。”

  “攀龙髯,是会死人的。”

  “老师是说,皇上对东林很是不满?”

  稍微听出了方从哲话语之中的意思,亓诗教若有所思的问到。

  “就如同惠世扬所说,我独相七载,妨碍贤良,祸害国家,骄横愚钝。”

  “却也不想想,我为何能做七年的首辅。”

  从桌前站起,方从哲没有正面回答,而是站在窗户前,看着窗外的景色。

  “《荀子臣道》篇有言,从命而利君谓之顺,从命而不利君谓之谄;逆命而利君谓之忠,逆命而不利君谓之篡。”

  “我是一谄顺之臣,所以才能在这首辅之位上一坐就是七年。”

  “皇帝要杀的人,你保不住。”

  “皇帝要保的人,你扳不倒。”

  “老师是说,皇上有主见,对朝政有自己的想法?”

  听到方从哲说朱由校和明宪宗朱见深很像,亓诗教不由的说到。

  “可是,他今岁才十五啊。”

  “还差的远啊。”

  又叹了一口气,方从哲接着解释道。

  “从皇上登基开始到现在,死了多少人了?”

  “魏朝因勾结外臣而被杖毙,皇上可有明说,他勾结何人了?”

  “冯顾二人仅因弹劾熊廷弼,就被下了诏狱,昨日锦衣卫将卷宗移交刑部,已经查实了两人受贿。而对于熊廷弼的弹劾,皇帝悉数留中不发,缘何?”

  “毕自严、袁可立、黄三善三人,被皇帝选为讲筵官,仅见皇帝一面,就官运亨通,入吏部、户部、都察院任事,缘何?”

  “孙承宗本为谕德,这讲筵之事,本应非他莫属,为何皇上让其去了辽东?”

  “还有那徐光启练兵之事。”

  说着,方从哲看向了冷汗连连的亓诗教,继续道。

  “神宗令徐光启练兵,却从未重视,今上登基不足五日,就令其领兵入驻南苑,自己也亲自去了南苑参与练兵,听说更是与士卒同食。”

  “有如此作为之人,你焉敢视之为一束发少年?”

  “学生惭愧。”

  听到方从哲总结皇帝近些时候的所作所为,亓诗教脸上此时再也没有了之前对小皇帝的轻视。

  “记住,万事,以为圣上排忧解难为主。”

  “哪东林那边?”

  “哼哼,我走之前,会安排的。”

  闻言,方从哲冷笑了两声。

  “将欲取之,必先予之。”

  “东林,死期不远矣。”

  而与此同时,方从哲口中死期不远的东林在干什么呢?

  嗯,东林在内讧。

  入夜,韩府邸的大厅内,此时却是人头窜动。

  韩满面寒霜的坐在主位上。

  在他的下首,一群东林党人看似团结,却又泾渭分明的在议事。

  以李三才为首,下面聚着阮大钺、魏大中等搞盐派,这些人的背后是江浙地区的大盐商。

  以赵南星、高攀龙为首的心怀鬼胎派,这些人属于早就完成了原始积累,世代传家的江南大族。

  以杨涟、左光斗为首的二愣子派,这些人的目标是肃清朝纲、驱逐奸党、再塑大明,这些人属于东林党的枪杆子,只要你说的他认同,哪你就是他的好兄弟。

  再往下面,还有以钱谦益为首的后进派,这些人,在这个时间点上,在东林里还排不上字号,只是门下走狗罢了。

  听着下面众人的争吵,韩脸色青一阵紫一阵,所有的人都没将他这个内阁辅臣放在眼里。

  内阁大臣,说的好听点儿是内阁成员,说的难听点儿,起草圣旨的五品官儿罢了,谁在乎你啊?

  在场的诸位东林领袖,那个不比他韩在清流中有威望?

  一群人吵吵闹闹的嚷嚷了半响,才终于渐渐的安静了下来。

  “事到如今,怎么办?”

  抬起眼皮看了一眼下方的人,韩冷着一张脸道。

  “如今皇上驾幸南苑,除了召见,轻易不见外臣,方从哲一阿谀之徒,如今别说是众正盈朝,能不能保住刘一都是个问题。”

  历史终究是发生了改变。

  历史上,万历四十八年到天启三年,东林的崛起,归根结底,是占了移宫案从龙之功的便宜,让天启皇帝轻信了他们。

  现在,移宫案未生,新皇登基没弄的一地鸡毛,而天启在官员任命上又非常的谨慎,对于弹劾奏章悉数留中不发,根本不轻易增补官员。

  不管是对东林还是他们眼中的“邪党”来说,这是最不愿看到的情形。

  大明的印把子虽然没在皇帝的手上,但没皇帝点头,你就是想插人也没法插啊。

  上书劝谏?悉数留中不发。

  堵门?膝盖跪废很舒服?

  现在内阁辅臣一老一囚一废,奏章批复基本都是按照皇帝的意思来。

  朝臣们困住皇帝的武器是什么?

  是笔,是纸,是奏本,说白了,就是用一个信息茧房笼罩在皇帝的周边,让皇帝失去同外面情况的真实了解。

  这样,他们就可以肆无忌惮的糊弄皇帝了。

  但小皇帝的处理方式就很过分。

  我没法确定你的弹劾奏章是真的,哪我就不处理。

  这种情况下,言官再多有个锤子用处?

  “先想办法把刘一弄出来。”

  “刘一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先让皇帝回宫。”

  闻声,吏部侍郎赵南星出声呛道。

  “皇帝住在南海子,手里有那支兵马,我担心再出一个武宗之事。”

  “再出一个武宗又如何,昔年武宗顽劣,不尚有杨廷和辅弼。”

  赵南星话音刚落,坐在他对面的左光斗反驳道。

  “如今,我等当弹劾方从哲,迎叶公回朝,有我等正人辅政,只要驱逐邪党,众正盈朝,自能规劝皇上。”

  “叶向高回来,就一定能做首辅吗?”

  闻言,自知自己是没希望做首辅赵南星没好气的道。

  “再说了,皇帝强势,做首辅有用吗?即便是坐到那个位子上了,还不是纸糊阁老,泥塑尚书!”

  “你!”

  “我觉得还是要先保住杨涟。”

  “怎么保?你也想让皇帝见识见识你的本事?”

  大伙儿记得每天更新一定要看哦,追读数据对我很重要

第35章 不能小瞧古人的智慧

  2023-12-11

  看着眼前的这台压印机,朱由校发出了来到大明的第一声感叹。

  真的不能小瞧了古人,特别是明朝人的智慧啊。

  才吩咐下去五天,这些工匠在赵晗的带领下,就弄出了朱由校想要的东西。

  而且虽然依旧是人力的,但却十个人就能操作一条流水线,因为用上了齿轮,非常的节省力气。

  现在还属于实验阶段,所以只开了一个坩埚炉,一次熔银两百斤。

  第一步,将混合好比例的料头铸造成片条。

  第二步,过滚压机,压制成标准厚度的银片。

  第三步,过铣车,切成银条。

  第四步,上冲床,冲成坯饼。

首节上一节26/48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