尸位素餐、玩忽职守、恋权不去、有疾不能视事、急于求成、无才无能。
“就以此执行吧。”
看到了周应秋拿出的监察方案后,朱由校满意的点了点头。
这阉党狗头的办事能力,还是能让人放心的。
“不过,这吏部考功司的人选定了,这都察院由谁署印呢。”
“。。。”
听到皇帝将话题又放回了最初,在场的众人又沉默了下来。
看着沉默不语的众人,朱由校心下思索。
左都御史这个职位,说句实话,只有能得到皇帝信任的人才能坐稳。
因为管的是各道言官,下面的人肯定对你是虎视眈眈,一个不好就是背锅下台。
如张问达。
“这样吧。”
看着都不说话的众人,朱由校沉思了好一会儿后,才出声道。
“左都御史之职暂且空缺,但吏部要给都察院和六科发公文,将考成法如何执行都给吩咐下去。”
“让他们每旬一次,将所核之事给朕书写奏章给朕汇报一次。”
“由朕亲自监督言官,诸位觉得如何?”
“陛下圣明。”
听到皇帝要亲自监督六科廊和都察院的工作,在场众人纷纷拱手赞道。
皇帝亲自手握栓权,这对于他们这些大臣来说是最好不过的事情。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以往,大明的言官们拿着奏本到处弹劾,被弹劾的人除了上书自辩外,毫无办法。
但如果考成法施行后,皇帝监督言官的工作情况,对于他们来说就好了很多。
最起码不怕因为干了事情得罪人后,自己的功劳无法体现,让自己失了圣眷。
随着众人的一句句陛下圣明,今天的会议算是落下帷幕。
周应秋此人,不愧是历史上的阉党狗头。
有了皇帝背书,他在京中推行考成法的第一炮,就对准了六科给事中。
短短三天时间,京中的六科给事中就换了个遍,那些被换下来的,不是罢黜,就是外放。
六科换上了周应秋从京外调入京师的一个个知县、推官。
这些人来自大明的五湖四海,和他周应秋几乎没个牵连。
想有牵连也没地方牵去,他周应秋出身小门小户,又没个姻亲,也没主持过科举,没个师徒同乡之流。
为此,这批人被换上,可谓是深深合了皇帝的心意。
而随着换人,考成法也开始推行。
立限考事,对各衙门要做的事专门设立一个期限,规定时间内必须完成。
事件、时限、完成度、责任人,四个项目等级在一本账簿上,一簿三份,六部和都察院一份,六科一份,皇帝手中一份。
每月月末,都会进行一次的对账。
六部和都察院负责具体事务的执行,完成、完不成都要如实记录。
六科给事中则负责监察,对事件的完成情况进行监督,并如实记录、汇报。
这样,才算是对朝廷的行政能力有个初步的抓手。
考成法在京城的推行,有没有效果呢?
答案是有的,相当之有。
效果已经有到京城的官员们,对周应秋这个吏部尚书开始连章弹劾了。
短短几日时光,朱由校的案头上就堆了五六十本弹劾周应秋的奏章。
考成法的效果,已经大到让官员们开始不怕大明吏部尚书的报复了!
拼着官帽子不要,都要将周应秋这个辅助皇帝再将考成法弄出来的“奸贼”给搞下去。
这些人的弹劾理由,可谓是花样百出。
有弹劾周应秋僭越神器的。
有弹劾周应秋培植私人的。
有弹劾周应秋党同伐异的。
有弹劾周应秋无德无才的。
甚至于还有弹劾周应秋和建奴有勾结的。
大意思就是,周应秋就是大明朝堂上的大奸贼,周应秋不除,大明明天就要亡国。
对于这些奏章,朱由校的处理方式也很简单。
批评私德的让司礼监连批红都不批,统统都给送回了内阁。
说周应秋和建奴有勾结的,奏章送去锦衣卫北镇抚司,让查一查,查不实就给弹劾之人记一过。
考成考成,考的就是官员们的成果。
有成果的,成果好的,那就要奖励,升官升职。
而对没成果的,按照严重程度、数量等,依次有着罚俸、降级、外放、罢黜、削官身回籍闲住、流放等处理方式。
考成法一定要有相应的奖惩机制,而且严格的、长期的执行。
没有奖励,下面的人干活的时候就没有干劲。
没有惩罚,那考成法也就是个摆设。
历史上的崇祯重新将考成法拉出来,结果却是失败。
原因就是崇祯这人疑心病重,除了增加赋税外,就没个能长期有效坚持下去的政策。
他太想要看到今天一个策略执行,明天大明就吊打四方蛮夷了。
但他听一出是一出的性子,就是考成法最大的敌人。
给了太多人一种感觉,只要我能说服皇帝,我的想法就能得到实践,就能青史留名。
但最终造成的结果就是,考成法是个啥?做的再多都没到皇帝耳旁说上几句话有用啊。
这就导致了,崇祯的考成法,最终只能成为镜中花,水中月。
但现在的考成法不同,结结实实的就在要求官员做事。
对于都察院们的御史们每年巡视那些地方,都做出了详细的要求。
最重要的是,朱由校这个皇帝在对如何让大明变的更好这件事上,是有自己的主意的。
就比如,漕运衙门,虽然赵于逵在奏章中说的很是在理,但朱由校真的不敢乱动。
根据他的说法,每年漕运衙门要在漕船上投入十五万两左右,新造漕船一千五百艘上下,每艘造价在百两以上。
根据对大明官场的了解,朱由校很是怀疑,这一千五百搜漕运船只,到底能有多少是实造的。
不过,这个都不是什么大问题,主要的问题在于,每年漕运粮食的运输成本,给漕工、纤夫的饷银、粮食在运输途中的折损等等。
虽然漕粮在征收时,朝廷就顺带的征收了运输费,但每年的漕粮起运量在四百五十万到五百万石之间,但最终运输到终点的,却往往只有三百万石上下。
此外,还有运河的维护问题,为了保证漕运船只的同行安全,每年朝廷都会在运河两岸征发大量的民夫去服劳役,修葺运河,人数每年十万人上下。
当然,不想服劳役也可以直接交钱,朝廷再拿着钱去雇人。
总的算下来,每年朝廷在漕运上的花费,大概在七十到一百万两白银之间。
当然,这些都不是赵于逵想要表达的问题。
赵于逵真正的目的,是想要对负责运输漕粮的漕军进行一轮整顿。
因为这群漕军,虽然说是军队,但实质上已经发展成为了一个庞大的商人集团。
而能发展到现在的原因很简单,大明的漕军,在运输漕粮的同时,还会夹杂私货。
而且,夹带的私货比给朝廷运输的漕粮还多。
漕军夹带私货,是明仁宗朱高炽的洪熙元年开始的。
当时的大胖子下诏:官军运粮,远道勤劳,寒暑暴露,昼夜不息,既有盘浅之费,粮米耗折,所司又责其赔补,朕甚怜之。今后除运正粮外,附载自己物件,官司毋得阻当。
这是官方认可漕运官军可以附载私货的开始。
从这天开始,漕军每每突破朝廷所规定的附载私货数量限制,并且还会附搭客商的货物。
随着私货携带量的增大,漕运官军开始向商人转变,而军队的身份,更是给了他们夹带私货的便利。
手中拿着赵于逵的奏本,再三翻看,朱由校突然睁大了眼睛,转头对刘时敏道。
“让锦衣卫派人,去给朕查一查前任漕运总督李三才,看看他家的家财有多少。”
听到皇帝的话,刘时敏抬头看了皇帝一眼后,走出了大殿。
“奴婢领旨。”
第231章 清丈寺庙道观田亩
“闲,真闲。”
手中拿着茶杯,坐在内阁的班房之中,韩感叹着自己这个内阁首辅做的清闲。
六部直接上奏章给皇帝,皇帝御批后发到内阁来拟旨,他这个内阁辅臣让上下人手一起给架空了。
顶多在四方有奏本的时候,提笔来个票拟。
但大明如今哪儿来那么多的四方奏本啊。
地方上个个盼着自己辖区内风平浪静,除非是压不住盖子的事儿,才会上报。
“辅臣,你看看这道奏章,是董应举送上来的。”
就在韩觉得今天又要无所事事的度过时,一个内阁中书步履紧张的拿着份奏本进了他的班房。
“董应举?他清田清出民变了?”
不算胜,先算败。
一张口,就盼着事情往坏的方向发展,韩也是老兵法家了。
“不是,他要规定京中各个寺庙道观的田亩数。”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