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辽东军政外的第三个势力,锦衣卫指挥使骆思恭,这会儿却是满脑门子的官司。
范家通虏的事儿,越查越大。
宣府被牵扯进去,他早有预料。
广宁卫所军的几个百户和游击将军有牵扯,他也有预料。
但他没预料到的是,李成梁的旧部,全都参与了,包括现在正在东线的毛文龙,都有参与其中。
查到现在,骆思恭已经不敢接着往下查了。
“回京。”
猛的合上手中的供状,骆思恭下定决心道。
如果是简单的通虏,他们锦衣卫抓人后,查补后给皇帝封奏章就可以了。
但现在牵扯到这么多的军将,这已经不是他能做主的事了。
“真冷啊。”
广宁城头上,孙传庭正吹着冷风,看士卒们进行训练。
有才能的人,在哪儿都不会没落。
有在南海子练兵的基础,又有两任知县的履历,孙传庭接管广宁军政,是非常的顺滑。
当然,也有可能是孙传庭胆子太大,仗着自己手里有兵,对当地卫所军官喊打喊杀的缘故。
“我听说,去岁冬季,草原上闹了白灾,周边的蒙古人,最近有没有什么异动?”
收回看向远处的目光,孙传庭看向自己的长随问道。
“回东家,暂且没有。”
赵舒闻言,摇了摇头,双手捅在袖子里,对孙传庭道。
“我派人去和那些个商队的人打听了下,光是察哈尔部,就据说死了上千人。”
“没有就好。”
闻言,孙传庭也学着对方的样子,将双手捅进袖子。
“我就担心他们饿急了,有人出来打草谷啊。”
“他们现在想活命,全靠和我大明互市,哪儿还敢来啊。”
闻言,赵舒思索了一下后,对孙传庭道。
“再说了,周边镇堡驻扎着近两万大军,广宁城中又有豹韬卫,他察哈尔拿什么来打草谷。”
“希望这三万大军能吓住蒙古诸吧。”
听到赵舒自信的话,孙传庭摇了摇头。
“辽军是个什么德行,你有不是没见过,那两万大军,能拉出来三千可战之兵,都是谢天谢地了。”
“靠他们防守广宁,我还不如主动出击,看能不能找个软柿子捏一捏呢。”
说着,孙传庭带着赵舒向城下走去。
“将卫所田地都分给士卒家眷的事,如何了?”
“差不多已经分完了。”
闻言,赵舒当即汇报道。
“有东家带来的那些人从旁帮衬,事情很是顺利,所有的卫所田都分给种的人了,没分到地的那些,也已经分配工具,编成屯田户,去开垦田亩了。”
“那些个军将就没来阻挠?”
闻言,孙传庭缩了缩脖子,辽东的初夏,还是略有点冷的。
“东家手里有皇上的圣旨,要将卫所田分给军户,他们那个敢出来反对,和山西的那些个卫所军官没什么两样,都是些欺软怕硬的软蛋。”
撇了撇嘴,赵舒不屑的道。
“下面的军户呢?有没有什么议论?”
“这个到是有些,不过因为我们给屯田军粮食,还能压的住。”
闻言,赵舒点了点头。
“他们主要是担心,将来屯出来的田,不分给他们。”
“这个倒不算是事,皇上有圣旨,屯田三年后,就将田地分给他们,等时间到了,事情也就解决了。”
闻言,孙传庭摆了摆手。
“我担心辽东和建奴的战事渐渐平稳,怕这辽西又出个什么事儿。”
“听你这么说,我也就放心下来了。”
第227章 编户二三事
“这破玩意儿真难改。”
手中拿着本宪纲事类,勾勾画画半响,朱由校方才长出一口气,放下手中的朱笔。
半个月了,他改了半个月,才算是弄出了现在手中的这份新的宪纲事类。
从前的大明,给言官的权力太大了。
大到什么程度呢?
大到巡按御史的权力不断扩张,蚕食了按察使的监察职能,导致地方不宁。
现在,他就要用这本新的宪纲事类,将这部分权力收回来。
“下次内议在什么时候?”
看着自己写出的东西,朱由校突然出声问道。
“回皇爷,在后日。”
闻言,刘时敏当即就出声道。
皇帝的日程安排,是皇帝说,他负责具体的安排。
大明的大朝会停了,已经停了半年多了。
除非是有大事要宣布,否则皇帝是不会开大朝的。
这点和万历年间很像,但和万历年间不同的是,皇帝除了在批阅奏章外。
还会时不时的就会将六部尚书等人,宣进西苑,举行座谈会类型的小廷议,又称内议。
通过这种方式,朱由校牢牢的握住了大明的权柄。
大明的制度就决定了,只要皇帝给奏章盖印,国事就能运转的下去。
但皇帝也要时不时见上一见大臣的,若是双方只隔着个司礼监对话,很容易就会给人一种出了权宦的感觉,导致双方出现误判,致使君臣不和,天下不宁。
“后日啊,朕还有时间再想想。”
听到刘时敏的话,朱由校点了点头,提笔写了几个字在纸条上,然后对刘时敏道。
“你将这个,交给六部尚书,就说下次内议,议这个。”
“奴婢遵旨。”
闻言,刘时敏从皇帝的手中接过之条件,见到皇帝的注意力重新放在了自己写出的《宪纲事类》上,刘时敏就转身离开了御书房。
听着刘时敏离去的步伐,朱由校叹了口气。
变法,变的好了,那就是富国强民,国家中心。
变的不好,就是自己给自己改良断头台的路易十六了。
而与此同时,户部。
袁世振正在与前来递交黄册的董应举谈话。
“城内就已经统计出七十万人了?”
听着董应举的汇报,袁世振吃惊的张大了嘴。
“是的。”
见到袁世振的反应,董应举脸色艰难的点了点头。
“就这还只是初步造册,根据估算,京城人口可能近百万。”
“这么多吗?”
闻言,袁世振有些不信的挠了挠头。
“根据以前留下的库档,我记得隆庆年间,京城人口在十五万户,七十万上下。万历年间朝廷也屡次将人口往外迁移,五十年时间,人口怎么还有这么多?”
“因为以前人口计算,包括商人在内的很多民众,都没有被计算在内。”
听到袁世振的疑惑,董应举解释道。
“陛下前番废除了诸多籍种,只留下了犯官家眷为主的罪籍。”
“顺天府编户时,包括商人在内的以前诸多贱籍,都被编入了黄册,所以才会有如此之多。”
随着董应举解释这轮一刀切的重造黄册,袁世振才慢慢明白为何人口会如此之多了。
一个,是现在的民籍总合了以前民、军、匠三类户籍。
前两类还好说,但匠籍的人属实多了些,包括匠户、灶户,甚至于乐户都被统计了进去。
此外,还有商籍。
万历年间,朝廷新设了商籍,让其子弟有了参加科举的资格,但依旧不属于编户行列。
并且,商籍还只属于大商人的独有,小商户则属于被欺凌的对象,他们的户籍属于铺户,属于那种钱肯定是交了,但交给谁就不知道了。
另外一个,为了百文的口赋,把自己的户口弄没不值当大明的户口,特别是民户,很值钱的。
很多逃入大明境内蛮夷,特别是蒙古人希望大明嘎皇帝,原因就是每次皇帝嘎了,大明就会大赦天下,他们也能趁此机会,给自己弄份大明的户口。
现在皇帝的顺天府新政,徭役要摊入田亩之中,对于平民来说,户口就比每年要服的徭役重要了。
翻看着董应举送来的鱼鳞册,袁世振陷入了一阵沉思。
鱼鳞册,顾名思义,就是上面画的跟鱼鳞一般。
一块鱼鳞,就代表着一块土地,册子上还书有土地的编号、拥有者的名姓、面积、四至(界限)等。
这密密麻麻,看起来颇为杂乱的册子,却是朝廷统治的根基,是赋税的基础。
而当朝廷手中的黄册、鱼鳞册失真,也就标志着统治秩序的崩塌。
“编户齐民之事,还要加紧,这关系着陛下新政的施行。”
放下手中的鱼鳞册,董应举皱起眉头问道。
“再过不久,就是六月了,到时候就要开始征收夏粮了,你手下的人,够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