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属于是直接动手抢钱了。
而在朝堂中有奏本弹劾,下面的知县也是在连发公文向上诉苦。
朝廷的政策再是制定,乡官在乡下,施行起来,也是困难。
通俗的说,就是有些人,管不住。
当此之时,顶在最前面的顺天府知府董应举,可谓是压力山大。
而对这种压力,董应举的选择是,正面回应。
原因也很简单,吏部尚书周应秋给送来一句话:这点儿事儿都办不好,你有个啥用?
于是乎,三班衙役开路,敲锣打鼓,好不热闹。
作为皇帝亲任的顺天府知府,董应举当然是有他的威风的。
此番出城,目的就是给朝廷派出的乡官们撑腰。
方才出了京城,行不到十里地,就有士绅在路边等候,请去赴宴。
当然,说是拦住,是过分了。
名义上,还是知府大人下来巡视,本地士绅来请知府大人赴宴,表示下地主之谊。
对此,董应举当场拒绝。
见这位府爷不吃这套,当即就有士绅被推了出来,诉苦道。
“府尊,这田税真的太多了,我们承担不起啊。”
“这今年朝廷动大工,雇不到足够的佃户,我们家的地没了人种,朝廷要收税,我们也拿不出钱财来啊。”
“你们难,国家更难。”
闻言,骑在马上的董应举一挥手,丝毫不留情面的道。
“朝廷养兵,养官,哪一项是容易的?”
“你们要是交不上来,我就上奏陛下,让锦衣卫去你们家去取。”
“!!!”
听到董应举的话,在场的士绅顿时就是一惊。
让锦衣卫去取,那还能有个好?
朝廷新政实行的是摊丁入亩,徭役不再收取。
但田税被提升到了亩收三斗。
另外,还有每人每年百文的丁口税。
夏秋两税。
以前的咋样不知道,但新政夏税是丁口税,秋税则是田税了。
“今岁的两税,由各乡乡长负责,县中主薄统筹,顺天府税务司主管,朝廷不再需要分差了。”
“啊?”
听到董应举的话,众士绅方才注意到,在董应举的后面,还有一个仿佛是账房先生的男人。
只见这人骑着一批黑马,身着从七品的青袍,上绣溪敕,腰间悬着一个算盘,头戴乌纱帽,一副官相。
“本官名唤李英,添为大兴县税务使,专司赋税之事。
“日后顺天府的境内,只论田税、丁口,俱由各乡乡长、乡警征收,本官负责统筹、遣人押运,诸位无需再遣人运送,亦无须再麻烦县尊了。”
见到李英的话说完,董应举横眼扫视一眼在场之人,而后道。
“顺天府境内所有田亩,悉数征税,今后再无优免,这是陛下的圣旨!”
“对于偷税漏税之事,初犯朝廷三倍加罚。”
“举报者可得到三成以为奖励。”
“再犯者,家产充公,举报者可得五成。”
说着,董应举看向在场的士绅,笑眯眯的道。
“偷税漏税之人,用皇上的话说,就是在掘大明的根基。”
“对于这种人,要出重拳,出狠拳。”
“举报这些人,不但可报效国家,自己还能得些财务。”
“诸位一定要踊跃参与啊。”
第207章 虎贲卫,出动!
远远的望着离开的董应举,及其身后的侍卫。
士绅人群中有人喃喃自语道。
“怕是躲不过了。”
“躲?怎么躲?”
听到那人的话,有人小声的道。
“听到董应举那话没,初犯三倍加罚,举高者可得三成奖励,再犯直接家产充公了。”
“肯定有人想着分你家的家产呢。”
“回去告诉家里人,小心着些。”
就在众人窃窃私语之时,人群中则是有几个身强力壮之人,正斜着眼睛打量着商议事情的士绅。
偷税漏税,举高有赏钱,也不知道真的还是假的。
对于身后之人的表现如何,董应举是不关心的。
他这次出京,目的只有一个,给各个乡官撑腰。
顺道来看看,这是哪家的土豪劣绅活的不耐烦了。
这顺天新政需要一个立威对象。
“袁世振方才回来,董应举又出京巡视了?”
手中拿着一本说士绅是国之根基,要优待,不能苛待的奏本,朱由校看向身后的刘时敏问道。
“回皇爷,董知府今日巳时出的城。”
闻言,刘时敏当即就回答道。
朝中重臣出京巡视地方,预计何时归来,这都是要向皇帝报备的,避免皇帝找人的时候找不到人。
“是吗?”
闻言,朱由校靠在椅子上琢磨了一会儿后,从桌子上的抽屉中拿出一枚虎符,递给刘时敏道。
“你持虎符,去召集虎贲卫前、中两营,以及军法司、武德司都头以上军官,来见朕。”
“奴婢遵旨。”
闻言,刘时敏虽不知道皇帝突然召集军官要做什么,但还是接过虎符去召集军官。
“有些人啊,脖子上的绳子一松,就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
待刘时敏走后,朱由校眼神玩味的看着手中的这篇沸沸扬扬说着什么士绅对国之忠心的奏本。
这次倒不是科道官上奏说事儿了。
泰昌补上来的那些个言官们,少半儿在刑部大牢,少半儿在南海子劳改。
而剩下的几人,都是人精,不会轻易出头的那种。
从桌子上拿起官吏名册,看着剩下的几个名字,朱由校喃喃自语道。
“有自己的想法,或者没因为利益而被纠结进去,倒是几个能用的。”
大明的言官,突出的是什么?
突出的就是一个年轻气盛,位卑言重。
朱元璋时期,言官绝对不是现在这个样子,事事都和皇帝对着干。
成为如今的这个样子,原因很简单。
队伍里出了坏东西!
如今,敢聒噪的都被清理出去了,剩下的人不是藏的深,就是真的有自己见识的。
“这么上书替士绅说话,你也就是个一辈子的庶吉士了。”
顺手将那人的奏本丢进垃圾桶,朱由校看向桌上的一张纸。
“接下来,就能进行都察院、六科的政改了。”
朱由校琢磨了监察系统改革没一会儿,曹文诏就带着一众军官,急匆匆的走进大殿。
以曹文诏和徐允祯两人为首,一个个中高级军官纷纷右手锤胸道。
“末将等参见陛下。”
“平身吧。”
见到众人,朱由校伸出手锤了锤自己的胸道。
“朕要们带兵六千,为期一月,出京在顺天府境内替朕巡视一圈儿,就当练兵了。”
“顺带的看看,如果这顺天府境内周边,有没有什么山匪、盗寇之流,有的话顺便就一起剿了。”
“末将领命!”
听到皇帝的话,曹文诏与徐允祯两人没有丝毫犹豫,同时拱手道。
“第一。”
一手扶着腰间的永乐剑,朱由校看向堂中的一众军官道。
“剿匪之事,剿抚并用。手上沾染百姓鲜血的,一个不留。投降的,送到西山挖煤五年,以作惩处。”
第一点,是对贼匪人员的定义。
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这是最简单,也是最公正的惩处办法。
虽然朱由校如今要面临大明人口膨胀,失业率飙升的问题。
但还没疯到自己嘎自己人,以减轻社会负担的程度。
听到皇帝开始说规矩,众军官连忙挺直腰板,仔细听着。
“第二,朕看着你们练兵,已经练了半年,在军中,朕屡次强调,要令行禁止。”
“朕不希望听到什么贼过如梳,兵过如篦的事情发生。朕先前已经将话说的很清楚,大明的军队是为了保护大明的百姓,而不是虐待大明百姓的土匪、强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