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的大明朕做主 第151节

  闻言,朱由校也不多做解释,抱着徐慧儿坐在一把椅子上,看着徐婉儿道。

  “而且,宫里有些人,总是管不住自己的嘴。”

  “臣妾明白了。”

  看到皇帝的眼神,徐婉儿顿时就反应过来。

  每家的下人中,总会有那么几个管不住自己嘴的。

  这皇宫大内当然也不意外。

175.第175章 大明皇后养成计划

  175.

  2023-12-25

  带着俩小娘子搬到西苑的当日,朱由校就召见了外臣。

  六部九寺主官、辽东巡抚孙承宗及诸将、顺天府知府董应举、天津知府袁可立、辽东转运使杨嗣昌、天津水师总兵沈有容俱在其中。

  是的,依旧没有内阁辅臣韩。

  现在韩直接被皇帝排挤出了决策层。

  “臣等恭请圣安。”

  徐婉儿看着在场的臣子有些紧张。

  虽然不知道朱由校为什么召见前臣的时候,要她这个皇后在场。

  但徐婉儿觉得自己不能丢了大明皇后的脸,板着小脸,乖巧的坐在皇帝的身边。

  感觉到了身侧佳人的紧张,朱由校捏了捏徐婉儿的手,示意对方放松后,方才挥手让众人平身。

  至于说为啥要徐婉儿在场?当然是防止发生张居正或者北宋末年那档子破事儿呗。

  啥破事儿?

  万历清算张居正,李太后屁都不放一个。

  以及北宋末年那场“儿子变法老娘废,老娘去世孙子续”,前后数十年围绕着“变法”的党争。

  宋神宗二次变法,王安石新政得到推广。

  元丰八年,宋神宗驾崩,八岁的哲宗登基,由宋神宗他娘,太皇太后,史称“女中尧舜”的高涛涛垂帘听政。

  高涛涛启用反对熙宁变法的司马光等人执政,恢复旧法,史称元更化。

  高涛涛嘎了后,宋哲宗重启变法,两次平夏城之役,猛锤西夏,打的西夏人俯首称臣;重启河湟之役,收取青塘。

  可谓是赵宋少有的高光时刻。

  只可惜,天嫉英才,年仅二十五岁就英年早逝,成了永远的意难平。

  然后,上来一个宋徽宗。

  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朱由校决定在自己同朝臣商议朝政时,尽量让徐婉儿在场,也不用说什么,听着就好。

  不求她能跟的上自己的想法。

  只求如果他在变法中途猝逝,徐婉儿可以内能制约新君,外能压制朝臣,保证变法不会昙花一现。

  伸手拿过茶杯,朱由校耷拉着眼皮子看着正在太监引导下,各自在位置上坐下的众人。

  他是理解了当年嘉靖为何不上朝了。

  这不开大朝就是好呀,没人来聒噪自己。

  “兵部关于辽东将士的封赏,定下了吗?”

  “回皇上,兵部官员已清点斩获建奴首级,获真奴六千七百颗,假奴两千六百余颗,俘获真奴三百余人,假奴七百余人。按照先帝所定赏格,真奴五十两一颗,假奴十两一颗,共计白银三十八万三千两。”

  听到皇帝的话,刚才落下屁股的黄克瓒连忙站起来汇报道。

  “臣已呈送度支司,请求拨银。”

  “朕记得,杨镐萨尔浒之战前,整顿辽军军纪,曾严令各军不得抢掠同袍斩获、不得杀良冒功。”

  听到兵部给出的赏赐数额,朱由校没有先回答同意还是不同意,而是问道。

  “此次辽东之战,没有这种事情发生吧。”

  “回陛下,兵部已经查实,绝无此等恶事发生。”

  听到皇帝的话,兵部尚书黄克瓒和辽东巡抚孙承宗都略显示紧张。

  以为皇帝这是要克扣赏银了。

  “陛下,熊经略治军苛严,绝无杀良冒功之事。”

  黄克瓒说完后,孙承宗也站起来说道。

  “不要这么紧张,朕只是不放心,问问而已。”

  看到两人的动作,朱由校轻笑一声道。

  “好不容易打了个胜仗,兵部定的赏赐,显的抠抠搜搜的。”

  “此次辽东之战的战报,朕已经看过,可定首、中、末三功。”

  “围歼建奴两白旗时,贺世贤所部骑兵阻断了建奴第一波回撤之人;秦邦屏所率土司兵,阻拦了建奴主力;尤世功、冉跃龙等人率领的后续部队合围,毙敌于边墙之内。”

  “虽然让那个叫黄台极还是什么的老奴之子逃脱,但却阵斩了颇多的建奴中低层将领。”

  “更不要说,在围歼之前,虎皮驿外的一场狙击战,还阵斩老奴之孙杜度。”

  “以上诸军,可为首功。”

  听着皇帝对辽东之战的叙述与定性,坐在孙承宗身后的秦邦屏众将不由得都挺直了腰杆。

  “按所斩首级之数,论功尚可,但行赏,朕却觉得不妥,无法展示朕对军功之事的重视。”

  “首功三军,参战之人,人赏银币十枚,阵亡及伤残将士,抚恤银币五十枚。”

  “这。。。”

  听到皇帝改了军赏方式,在场众人相互的看了看,都没急吼吼的出声。

  常见皇帝的,经过历次教训,都不敢跳出来当出头鸟。

  皇帝还没问呢。

  而不时常见到的皇帝的,则是谨慎的不敢出声。

  同时,在场还有个异类,那就是袖子中一直带着个算盘的毕自严。

  听到了皇帝的话,默默的扒拉起了算盘。

  “说完了这首功,再说说这中功。”

  拿起桌上的茶盏,喝了一口后,朱由校接着又道。

  “戚金所部,守护沈阳不失。”

  “熊廷弼所率大军,与建奴对峙,虽未能重创建奴,却令其不能援助两白旗,为贺、尤、秦、冉四位将军围歼两白旗创造了机会。”

  “此当为中功,人赏银币五枚,战死及伤残者,抚恤银币五十枚。”

  说着,朱由校看向在场众人道。

  “诸位觉得,朕如此犒军,如何?”

  “陛下,依臣计算,如此犒军,最少需要白银五十万两。”

  听到皇帝终于让发表意见了,第一个站出来的人是度支司正卿毕自严。

  “兵部所动犒赏三十八万两,度支司拿出现有银币,足以支付。”

  “然,若是再加十二万枚,一时却是难以拿出。”

  听到毕自严的话,朱由校闪烁了一下眼神道。

  “朕从内帑拿出二十万枚银币,助赏吧。”

  毕自严的意思是,老板,国家账户上的余额也不多,这么花钱有点招架不住。

  “臣谢陛下隆恩。”

  听到皇帝说内帑出二十万枚,毕自严拱手谢恩道。

  他同意了。

  “其他诸位尚书呢?”

  脸上带着笑意,朱由校看向其他几个主官问道。

  “臣赞同。”

  见皇帝要态度了,周应秋第一个拱手表示支持。

  军事他不沾手,既然是皇帝的主意,那就同意。

  “臣亦赞同。”

  看到周应秋表示赞同后,户部侍郎袁世振也拱手道。

  既然是皇帝从内帑出银多发,不用国帑出银,他没理由反对。

  “臣亦赞同。”

  第三个表态的是工部尚书徐光启。

  皇帝多发钱给下面的士卒,这是好事儿,没理由反对。

  “陛下,如此赏赐,恐与我大明祖制不符。”

  就在这个时候,礼部尚书孙如游突然拱手道。

  “昔年,戚继光戚少保以鸳鸯阵大败倭寇,朝廷所发赏银,戚少保以职位不同,分主兵、辅兵、火头诸职分赏,与陛下所定首、中、末三功相似。”

  说着,孙如游向皇帝躬身拜了拜。

  “然斩首之数,除朝廷赏银外,还关乎士卒升迁,不可不察。”

  他的目的,不是反对皇帝改了赏赐方式。

  而是在变相的提醒皇帝,斩首数量,还关乎着士卒的升官儿。

  “士卒升迁功绩之算,依照前制。”

  听到孙如游的话,朱由校看了一眼孙如游,沉思后道。

  这个孙如游挺会替自己考虑的。

  “陛下明见。”

  见到皇帝明白了自己的意思,孙如游这下不反对了,拱手道。

  “臣亦赞同。”

首节上一节151/48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