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的大明朕做主 第124节

  大明对建奴的赏格,都是有章程的。

  努尔哈赤的人头值银万两,外带升官至都指挥使。

  八大贝勒的脑袋值银银两千两,外带升指挥使。

  李永芳、佟养性等叛将,能俘献努尔哈赤,可以免死。

  若擒斩其余努尔哈赤的十二亲属伯叔弟侄,及其中军、前锋、领兵大头目、亲信领兵中外用事小头目等,一律重赏并且封授世职。

  而对于建奴的普通士卒,赏格是一个人头五十两银子。

  提着笔一阵勾勾画画,当算出来后,朱由校就忍不住搓了搓牙花子。

  好家伙,一场仗下来,光是斩首的赏赐银就得五十万两往上数。

  这有斩获的士卒得赏,那些跟着熊廷弼牵制建奴主力的士卒,虽然全程跟着熊廷弼兜风,但没功劳也有苦劳,是要赏的吧。

  那些守城的士卒,也得赏吧。

  这么下来,没个七八十万两白银根本兜不住底。

  “袁爱卿且回去吧,南直隶兑银之事,尽快。”

  感觉到了缺钱缺的厉害,朱由校对袁世振道。

  “臣领旨。”

  手一直放在袖子里的袁世振此时也大概的算出了一个数值,眉头也忍不住跳了跳,当即躬身道。

  当袁世振走后,朱由校看着手中的战报眉头皱了起来。

  内帑现在就剩下个四百七十多万了,地主家也没余粮啊。

  这前期投资还没到收获的时候,从哪儿弄银子呢?

  当辽东的捷报被传了出去后,京城中,顿时就高兴了起来。。。吗?

  当然没有。

  如今的建奴对于大明的百姓来说,真的就不算什么,虽然萨尔浒之战输的惨烈,但到底是没伤到根本,还不如嘉靖倭寇给人带来的伤害深刻呢。

  毕竟,当年的倭寇可是差点儿跑到孝陵卫去溜达的。

  当夜幕笼罩京城,左都御史的宅中。

  “陛下也真是的,调集了大明各处精锐,这熊廷弼要是还不能剿灭建奴,那他就该自杀谢罪了。”

  手中拿着酒杯,左都御史张问达明显是喝高了。

  “如今不过是小胜建奴一场,陛下居然要大肆封赏。”

  “总宪,这熊廷弼还是有点本事的。”

  总宪,左都御史的尊称。

  见张问达嘴上没个把门的,这么指摘皇帝,当即就有人出言阻止道。

  “杨镐那个废物,萨尔浒之战一次送了多少精锐,开原铁岭接连丢失,杜刘马三人战死,得亏有了熊廷弼,辽东才能守的住。”

  “那是他熊廷弼的本事强吗?”

  听到这人的话,张问达的脑子一时间没转过来,又道。

  “那是拿银子硬生生砸出来的,前前后后近千万两银子啊,就是派去头猪,也能将辽东守下来。”

  “就是就是。”

  听到张问达的话,当即就又有人出言附和道。

  “总宪是想将熊廷弼换下来,让我们的人上了?”

  这时,角落里坐着的一个四十多岁中年人突然出声问道。

  “对,我需要些助力。”

  听到这人的话,张问达突然坐正,脸上的酒色也消去了大半。

  “我这个总宪当的,朝中奸臣当道,却不能铲除。上位不遵祖法,却不能斧正。”

  说着,张问达像是回想起了什么,摇了摇头道。

  “还时不时要挨一顿训斥。”

  “若是我们之中有人,能拿下这平辽之功,想来是能助我在朝中一臂之力,匡扶圣上。”

  “难。”

  闻言,那中年人摇了摇头,才道。

  “萨尔浒之战后,熊廷弼经略辽东,调各地精锐赴辽,乃是神宗所定。神宗驾崩后,辽东各地精锐齐聚,不止是我们想摘这个桃子,那些个邪党也想,但都没能让熊廷弼离开辽东。”

  “圣上固执己见,令熊廷弼一人独揽辽东军政大权,就算是孙承宗以帝师之尊,在辽东也只是个跑腿的。”

  “如今有了挫败建奴两旗之功,想要扳倒熊廷弼,更是困难。”

  “熊廷弼与那方从哲交厚,能得镇抚辽东也是有方从哲推荐之故。而方从哲又同诸邪党亲近,就算是我们拿不到这个功劳,也不能让邪党占优。”

  “这倒是不难。”

  闻言,那中年人捻了捻胡子。

  “黄尊素,你有何法?”

第150章 夸,夸上天去

  2023-12-11

  听到黄尊素的话,堂中众人当即都将目光投向了他。

  “昔年,太祖皇帝何其威武。”

  “洪武元年,太祖命徐达、常遇春出北平,挥师西向,兵克山西。又命冯胜、汤和由河南渡河北向,以为策应。仅用时五月,就兵分三路,连下太原、大同、宣府等地。洪武二年六月,常遇春回师北平,进克上都,元顺帝仓皇北顾应昌。”

  “仅用两年不到,就灭了暴元,定了这大明大明江山。”

  “一直到洪武二十一年,征虏大将军蓝玉北伐,捕鱼儿海大破北元,迫蒙古人去皇帝号。”

  “之后呢?”

  “大家都知道嘛,凉国公,蓝大将军,被剥皮实草,传示各地。究其党羽,牵连致死者高达一万五千之众。”

  说着,黄尊素一摊手,看向堂中众人。

  “焉不知,彼时彼刻,就是那,此时此刻?”

  “嗯(二声)”

  听到黄尊素的话,张问达就忍不住一扬脑袋。

  “陛下敢杀人,好杀人,会杀人。”

  看着在场众人,黄尊素舞动着双手道。

  “大家伙儿呢,都要注意,不要逆了上意,凡事都顺着些皇帝陛下。”

  “如今,不管是熊廷弼在辽东剿灭建奴也好,皇帝在南海子操练新兵亦好,他是为什么呢?”

  “因为这建奴逞凶啊。”

  “昔年,世宗皇帝刚进北京城时,不也是一腔热血,要重整大明吗?结果呢?最终不还是在西苑当起了那向往缥缈的破落道士?”

  “即便倭寇横行,有那胡宗宪统御精兵,号令强将,最终不还是落得个狱中自缢的下场?”

  “等到这建奴平了,四方定了,这凡俗之事,也就干扰不到陛下了,到时候总是要兴文武的嘛,那他熊廷弼又能蹦几天呢?”

  “黄公高见!”

  待到黄尊素说完,张问达高贺一声。

  “来,我等为黄公共饮此杯”

  随着张问达举起就杯,堂中就又是一阵碰杯的声音响起。

  这人喝高了啊,他就容易飘。

  “还是我等着相了啊,平日里不应该反对陛下。”

  几两猫尿下肚,张问达是什么话都敢说。

  “这不管陛下是要推行什么银币,还是要搞什么所有土地悉数纳税。”

  “我们都要赞成,都要夸,夸上天去!”

  “夸他个一日千里!”

  “夸他个虎虎生风!”

  “夸他个恍如隔世!”

  “到时候,群情激愤,天下板荡,不就是我们这些忠良,为国尽忠的时候吗?”

  “好!”

  听到张问达的话,当即就有御史喝的腿都伸不直了,歪歪扭扭的站起来道。

  “好一个一日千里!好一个虎虎生风!好一个恍如隔世!”

  “来,举杯!”

  一众人在张问达的府上聚集到了半夜,才三三两两的散去。

  也不知道张问达府上的酒是从哪儿来的,李邦华这个江西人都给喝的有些上头。

  “疯了,疯了,这些人都疯了。”

  踉踉跄跄的从张问达府邸里出来,李邦华嘴里念叨着,在仆人的搀扶下上了马车。

  万历四十四年,朝中局势动荡。

  恰逢邹元标被指为东林党魁,李邦华与邹元标是同乡,小时候又在邹元标门下学习。朝中党争四起,他被调任山东参议,他爹李廷谏的南京刑部郎中也被罢官。

  见到朝中这个样子,李邦华不敢多待,直接告病回乡。

  万历四十八年十一月,天启上位后,周应秋满大明的到处搜刮官员,他被当时还是大理寺卿的邹元标递了条子到吏部,周应秋叶也没阻拦,直接召进了京城,补了一道御史的职务。

  “这都是些什么人啊。”

  摇晃着自己昏昏沉沉的脑袋,李邦华感觉自己的三观都要被人给敲碎了。

  “不忠不孝!不仁不义!”

  手在车厢壁上拍打着,李邦华只感觉自己平日里是眼瞎了,觉得这些人都是君子!

  “恶心!”

  且不提李邦华如何的恶心,就说次日中午,朱由校的龙书案上就放着整整齐齐十几本奏章。

  “给熊廷弼封侯?”

  “这都是臣工们送来请封奏章?”

首节上一节124/48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