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三国之魏武枭雄 第371节

  傍晚。

  曹军回撤到江夏郡北端。

  曹操细问详情,知道赵子龙拦阻刘备,有关羽来援,心忖还是低估了诸葛亮。

  他根据细节倒果为因,分析全貌的本事,最为厉害。

  诸葛亮应是研究过曹操过往用兵,早早便推断出曹操可能南下,进行奇袭。

  他也做了针对性安排,传讯给关羽,去保刘备。

  由此推断,即便让赵子龙出全力,也很难留下刘备。

  诸葛一生谨慎,曹营的势力,他不会只寄希望于关羽,应该还有手段,能确保刘备脱困。

  曹操思忖当前形势,念头转到江东。

  周瑜,鲁肃。

  这两人,绝不会因为曹军在豫州以南,做出南下渡江的态势,就立即上当,从荆州江夏郡全面撤出兵马。

  之前他们的撤出,是将计就计。

  江东回撤一部分兵马,变成置身事外,以作观望,随时可能再扑上来反击。

  周瑜,鲁肃,诸葛亮,皆非易于之辈,一个比一个厉害。

  谁轻视他们,必吃大亏。

  不过,这些变化都在曹操和贾诩,荀攸,郭嘉等人的战前推演中,有过预判。

  所以曹操说,荆州有一场大乐子。

  这是‘三国’三方,都下场的一次博弈。

  周瑜目前还蛰伏在一边,假装被曹军南下所慑,抽身局外,想坐收渔翁之利。

  诸葛亮则是巧妙斡旋,在最不利的形势中,为刘备谋划地盘,并救其脱困。

  与人斗,其乐无穷…曹操暗想。

  他说要回来抢人,其实不止抢一个。

  先抢徐庶,再抢第二,第三,乃至第四第五个。抢人的范围,覆盖历史上的刘备和江东两方面。

  徐庶,字元直,豫州颍川人。

  董卓入洛阳那年,他为了给友人报仇,触犯律法,才改名徐庶,避难荆州。

  历史上,他在这一时期,与司马徽、诸葛亮、崔州平等人有了来往。

  刘备屯驻新野时,徐庶前往投奔。

  但在这方世界,曹军早早占了南阳郡。

  诸葛亮根本没在南阳落脚,刘备也没有驻扎到新野的机会。

  所以徐庶目前还是白身。

  而曹操在天下间的声望,一直很好。

  徐庶今年二十七八岁,生的颇为俊秀儒雅。

  从历史的角度看,他其实是个减配的诸葛亮。

  包括斗阵法,破曹仁所布的八门金锁阵,猜到曹仁的夜袭反制之,并反客为主袭樊城。

  这些风格和诸葛亮相类。

  史上的两人能成为好友,大抵是思维方式,行事风格,都有共同点。

  有意思的是,徐庶本就在犹豫要不要去投曹。

  他人就在荆州,当曹操的人找上门来,徐庶非常高兴。

  魏王主动遣人来招募我。

  他之前为好友报仇,触犯法律,对汉末的天下,亦是失望之至,转投曹魏,并无心理障碍。

  徐庶被人带过来时,曹操正在北上回襄阳的路上。

  俩人见过交谈,颇为投契。

  徐庶轻而易举的便入了曹营。

  他还带来一个人,是他的好友石韬,也是时下名士,双双投曹。

  这人抢的,一点难度没有。

  之前没招到诸葛亮,转手就来俩,且即将获得第三个。

  次日,曹操来到襄阳比邻的一座县城。

  午后。

  县城角落的一栋院子里,一个青年坐在木墩子上。

  他大概二十上下,面貌朴实,乍看有些其貌不扬。

  【庞统,字士元,号凤雏,襄阳人,外愚内智,韬略惊人,修战略权变之术,博通古今】

  庞统和荀攸有些相似,似愚实智。

  历史上他有凤雏之名,与诸葛亮的卧龙并称。

  他比诸葛亮大两岁,但和诸葛亮少时聪颖,天赋绝伦不一样。

  他是大器晚成的典型。

  他要到二十岁以后,去拜见司马徽,也就是水镜先生,得其看重,才名声渐起。

  司马徽对庞统的见识,学问,内在藏而不漏的天赋,惊讶无比,誉为奇才,说南州士子没人可与庞统相比。

  要知道司马徽是非常谦逊的人,此前从未给人做出过如此高的评价。

  有了司马徽的认可,庞统才渐为人知。

  “庞士元?”

  庞统呆看着一身王袍,威仪慑人的曹操,在随员簇拥下,走入院落。

  他此时不仅没名气,知道他有才华的,除了他新过门的媳妇,三五好友,曹操是第一个外人。

  “您…”

  庞统充满疑问。

  他貌不惊人,心思其实有些偏激。

  骨子里的自负,狂傲,执拗,远超常人。

  当得知是曹操,登门来招揽他,庞统瞠目结舌,受宠若惊。

  他自负怀才,自然没有拒绝的道理。

  曹操心忖徐庶,庞统来的容易,第三个人,怕是有些难度。

  未来一段时间,能看到庞统和诸葛亮斗法,卧龙凤雏交锋,应该很有意思。

  曹操准备按历史,把庞统推到水镜先生那里。

  他估计,之前见诸葛亮,其身边那个中年人,大概率是庞德公。

  水镜先生,应该还在隐居状态。

  曹操第三个要抢的就是水镜先生。

  他已做好了安排。

  曹操回到襄阳的时候,往东北方向看了眼,忖道:大概已经开始了。

  

  司马徽,字德操。

  其人精通奇门、经学,有“水镜先生”之称。

  在后世看来,司马徽是汉末最知名的奇人,经天纬地之才。

  他是颍川人,但隐居于野,采桑种地,自给自足。

  这天午后,司马徽在篱笆围成的小院里闲坐,看着院子里的鸡雏啄虫,发了半天呆。

  “我这清闲日子,怕是要到头了。”司马徽小声嘀咕。

  “德操,近来可好?”

  一个声音突从院外传来。

  郑玄站在篱笆外,笑吟吟的表情。

  司马徽喜研经学,而郑玄是名噪历史的经学大家。

  两人素有往来,是故友。

  曹操说要招揽司马徽。

  诸葛亮不愿投,先把他师傅挖自己这边。

  郑玄听到消息,立即自告奋勇,甘为前驱。

  别人找不到司马徽避世之地,但郑玄门清。

  司马徽是当世谋家之祖,能掐会算,“郑司农是来做说客?”

  郑玄哈哈大笑:“错了,错了,不是说客,我是绑人的恶匪。”

  司马徽莞尔:“你要强邀我去曹营?

  你郑司农虽有些手段,但我若不愿,你还能强迫我不成?”

  郑玄撸了撸袖子,一副准备干仗的姿态:

  “我不是一人来的。咱投了魏王,背靠魏王,今日让你知道什么叫强权。”

  “来啊,司马德操不愿去,劳驾诸位露个面,让他死心。”

  接连有数个身影,从门外进来。

  枪圣童渊。

  天戟张槐。

  还有几人,都是投效曹营的奇人异士,在江湖上声名煊赫。

  司马徽怔了怔:“大早起来就感觉心神不宁,却是中了郑司农你的算计。

  我一闲散之人,魏王非逼我去他曹营,为何?”

  “为何,魏王要赏你个大富贵。”

  郑玄摇头晃脑:“魏王乃我所见,不世出的雄才,你去了管保不后悔。

  等你与他接触过,怕是自己就不愿走了。””

首节上一节371/46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