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三国之魏武枭雄 第313节

  “校尉以上的将官,有数百员,怪不得都说曹营战将如雨,兵马最雄。”

  庞德在其身侧,感慨道:“我昨日晚上,去邺城的街头走动,连百姓也在议论,说曹军逢战必胜,还没输过。”

  马超的眉头下意识的皱了皱。

  他一直觉得凉州军才是甲于天下的雄兵。

  这是有事实依据的,过往几年,凉州军几乎以一己之力,在对抗整个天下的兵马。

  董卓,李,郭汜数犯长安,靠的就是凉州雄兵。

  凉州自古出强军,天下人畏之。

  然而眼下曹军汇聚,兵势之雄,让马超生出很强的压力。

  他比这些曹军将领如何?

  这时,曹军再次大声呼喝,声震云霄。

  却是黄忠,赵云,从城内策马而出!

  两人单手勒缰,身形挺拔如枪,锋芒毕露!

  城头,曹昂洋洋得意的问左右两人:“我曹军兵马势雄否?”

  孙权和另一侧的青年,公孙度的儿子公孙康,一起点了点头。

  此时城外十万曹军齐聚,连空气中都充斥着惊人的兵锋压力,犹如惊雷悬顶。

  忽然,所有曹军,将领,部众一起执礼,气势如虹:“参见魏王!”

  曹操缓步登上城头。

  他身后是典韦和许褚,荀,郭嘉,贾诩等人。

  城下军伍,十万刀兵出鞘,挥动长戟,战矛,以握柄重击身上的甲胄。

  砰,砰砰

  万军向前连进三步,每进一步,呼喝一声!

  “魏王!魏王!魏王!”

  在曹操登上城楼这一刻,高空中的乌云被兵锋冲击,忽然散开,阳光披洒落下,骤然清朗起来。

  曹操抬起右臂,下方蓦然安静,落针可闻。

  Ps:求票

第269章 登台拜将!

  曹操后方的城墙上,众臣依次登临。

  包括郑玄,其弟子姚敬。华佗,张仲景等当代大贤。

  还有一个眼神内敛,身形消瘦的老者。

  他看似平淡无奇,只是气色极好。

  其人叫童渊,是赵云的师尊。

  今日封将,被邀来观礼的名宿,也是当世武道泰斗。

  前方,曹操在十万军伍瞩目下,于城头来回梭巡数步,目如鹰视,徐徐道:

  “操始于陈留,起义兵诛暴乱,已有五载。五年来,所征必克,无有不胜,岂吾功哉?非也,乃贤士大夫,众军之力也!”

  下方愈发安静,万军屏息聆听。

  曹操是在说,起兵五年,到今日,未有一败,是我的功劳吗,并不是,而是身畔文武,众军舍生忘死建立的功勋。

  这句话,让众文武乃至十万雄兵,心头一热。

  曹操的胸怀便是如此,若犯错他自己先承担,若有功,则归于众人。

  用人时也一样,许多事他都清楚。但从不会先说出来,而是让麾下文武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各尽其用。

  他负责器重对方,给予信任。

  曹操又道:

  “五载时间,我与众军奋勇相协,从弱到强,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未来会充分证明,是你们,结束了神州之乱,让千千万万的人,早日摆脱乱世之苦。”

  “在操心里,视众军为柱石,是不败的力量。”

  “今登台拜将,以赏众军!”

  “魏王洪恩!天下大兴!魏王洪恩!天下大兴……”

  激荡如潮的回应!

  而典韦和许褚,在曹操身后,各自单手举起一杆牙门大旗。

  那是曹军的战旗,正面是个偌大的曹字,背面为猛虎怒哮的图案。

  旗帜边缘又以简单的线条,勾勒出一只灵动的飞豹。

  猛虎哮勇,豹子灵变。

  和曹操用兵,和虎豹骑,和曹军的军威,战斗风格相互应和。

  有二十余重骑亲军,联袂把一方铁铸的六阶高台,放在曹操身侧。

  这高台上有立柱置于四角,以横梁相连,形成围栏。

  其造型简单,表面锈迹斑驳,古旧异常,却是极有来历的东西。

  汉初之时,萧何月夜追韩信,回来告诉高祖刘邦,想得天下,非用韩信不可,且不能拜他为普通将领,要拜为大将,重用。

  并告之曰:“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具礼,乃可耳。”

  当时还是汉王的刘邦,遂设拜将台,择日拜将。

  高祖立国大统后,再次登坛拜将,封赏全军,就更为讲究。

  集五山之土,采江河之水,汇聚民意,用万军之铁熔炼以铸之,方成拜将台。

  所谓五山之土,即五岳名山。

  又采长江、黄河之水,聚民意,以麾下兵马历年征战时断折的刀兵,破碎的甲胄回炉重铸,打造成拜将台。

  这尊拜将台,寓意深远。

  此前一直在宫中闲置,因为没人有资格用它来拜将。

  能登台拜将者,最低也要是一方之王,有安邦定国之功。

  “那是拜将台,他把拜将台搬到了邺城!”

  孔融也在人群中观礼,看见拜将台,神色悸动。

  “高祖传下来的拜将台!”

  “历代先皇尚不敢用此台封将,曹操何德何能,敢用高祖的将台。”

  “将台若不应,看他如何面对天下人,怎么收场!”

  除了孔融,还有不少各家士族的宿老,也都认出拜将台的来历,暗自思忖。

  这将台在高祖皇帝定国后,用来犒赏全军,曾显化五岳异象,引起全军兵锋震鸣,数日不止。

  后来汉武帝刘彻也延用过。

  光武帝刘秀兴复汉室后,同样用过。

  除此外,历任皇帝或是没有拜将需要,或是不敢用。

  因为三位雄主皇帝用时,拜将台都有异象出现。

  其余人没这个自信,怕用时一点动静没有,颜面扫地。

  拜将台闲置多年,放在洛阳旧宫,历次战火,始终没被抢走。

  一来其外表看不出神异,二来过于沉重,董卓当年撤出洛阳时,行色匆匆。他不知拜将台的来历出处,也就没耗费人力带走。

  曹操见到拜将台,词条便给出提示。

  两百万以上声望,民意汇聚,得气运加身者,是最低使用条件。

  曹操要登台拜将,用这方拜将台,再合适不过。

  从大汉的几位明主手中,接过拜将台的传承。

  将台其实还不足两丈高,造型方正,基座面积倒是颇大。

  曹操迈步登台,一步两步,三四步。

  将台毫无反应。

  众士族,孔融等人,暗自好笑,窃国的权臣,也想用高祖的将台封将,自取其辱。

  然而当曹操再往上迈步,登上将台,引动气运。

  嗡

  将台突然震动。

  其上斑驳的锈迹,霎时消退,露出将台表面隐藏的暗纹,并在气运的冲击融入下,隐隐发光。

  下方十万军共聚的气血狼烟,兵锋杀意,仿佛被封将台牵引吸收。

  那将台上亮起咒纹,交织出五岳共聚的纹理。

  整座将台,似乎在增长变高,巍峨如重山。

  城外十万雄兵的兵器,随之震鸣呼应,神异之极。

  “将台居然认可了曹孟德!”

  孔融,士族之人,骇然看向台上的曹操。

  连荀等人都暗自吁了口气。

  他们不像曹操有挂,提前便知道封将台自己能用。

  在此之前,荀等人也是捏了把冷汗。

  曹操要是上去,将台毫无动静。对他的威望,会是个非常重的打击。

  曹操站在台上,顾盼自雄:

  “我曹营文武,以荀司马为首,今登台拜将,封侯拜官。当从荀司马开始。”

  荀从曹操身后出列,来到点将台下,大礼深鞠:“,谢过魏王厚赐!”

  曹操:“自与君共事以来,立朝廷,君之相为匡弼,君之相为举人,君之相为建计,君之相为密谋,亦以多矣。”

  “荀司马能备九德,不贰其过。文若之才,功臣之最也。”

  意思就是说文若啊,你在辅国,举才,献策,密谋,方方面面,桩桩件件,没有短板,都做的很好。

  咱曹营能有现在,功劳最大的就是你,没人能比拟。

首节上一节313/46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