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本王的封地大了亿点怎么了 第150节

  看着这个新任务,李元吉一时间有喜有忧,喜的是任务完成,可以直接得到二十万贡献点,那可是二十万贡献点啊,加上他如今的十万贡献点,他完全可以大肆消费一番了。

  而且这还预示着,以后任务的贡献点,起码也是十万打底了。

  用了这么久的系统,李元吉差不多也已经摸清楚了,当任务贡献点突破一个高度,那么任务获得贡献点的下限,也将会拔高。

  就比如现在,系统几乎不会发布什么完成任务后只有几十、几百、几千贡献点的任务了,这对于他而言,无疑是一个好事情。

  而李元吉所忧虑的,恰恰也是在这里,任务完成贡献点的增多,也同样意味着任务本身难度的增大。

  看看如今这个任务,二十万贡献点,看着确实舒服,但是,各个府都要达到两百万人口以上,那可是两百万人口啊。

  如今这个任务,雷州府和广州府、交州府、越州府可以达到,还有泉州府,差不多也可以达到,但是其他府呢?

  尤其是云州府、吕州府、宋州府,以及琉州府这些,都需要不少的时间,哪怕就是柳州府、南州府这些地方,如今同样没有达到。

  李元吉一时间满是心累,他也不准备换任务了,大不了这次用些时间去完成了,如今他治下,人口都在不断增多,出生率是一年更比一年高,反正说的是人口,又没有其他要求。

  缓缓退出系统,如今这十万贡献点,他暂时也不准备用了,下一个任务的时间他自己很清楚比较长,这十万贡献点要留着以备不时之需,这样也不至于急需贡献点的时候,手里头偏偏没有。

  那种尴尬的事情,他是真不想再次经历了。

  出去巡视一圈,过了正午,孔颖达一脸激动的走了进来。

  “大王,臣已经整理出来,请大王查阅。”

  看着孔颖达这兴奋的样子,李元吉也是饶有兴致的拿过折章看了起来,足足看了接近半个时辰,李元吉总算一字不漏的看完了。

  看完之后,李元吉也是高兴了起来。

  “不错,很好,这次你整理得很好,可以按照你整理的开始实行。”

  孔颖达所整理出来的,几乎就是他之前说的那些,孔颖达这次是一点折扣都没有打,完全将他说的那些细致化呈现了出来。

  唯一多出来的,就是书籍的筛选,县学主要是识字,以及各方面的基础教学,包括些许经义、礼仪,甚至忠君思想,都有安排。

  进入州学后,所学的就是各类经义,这一点为绝对的重心。

  而在府学,除了加深经义等,还增加了实时讲解,开始选取例子讲解如何治理一方,不宣扬任何思想,只从发生过的例子进行讲解,具体思维与思想,由学生自己发挥。

  李元吉看着很是满意,包括格物、数学等,在州学开始,都会有所涉猎。

  进入到府学,刚才说的只是一部分,其他学科同样都有,农事、商税、天象等等,都有。

  只是这些方面的学习,则是根据每个学生自己的选择来进行教课,学院不对任何学生进行强制,若是没有一个学生选,那么这些课则不开,但不会去除,会一直保留。

  李元吉对于这点,是非常欣喜的,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才不会成为书呆子,而是各方面都会精通,即便不精通,但也能粗略懂一些。

  这些学科在李元吉看来,相当于就是那种选修课了,之前说的是必须课,这些是只根据学生喜好来安排的。

  李元吉看着孔颖达,接着道:“但是其中有两点,你再修改一下,就是府学里根据学生爱好所选修的学科,改成每个学生必须要选择一项,最多选择三项。

  若是只读书,读苦书,走出学院,难免会有人缺少灵气。

  而若是选择太多,贪多而不精,最终只会成为一个四不像,人的精力终究是有限的,限制学科的数目,很有必要。”

  孔颖达听后,突然醒悟过来,当即应下。

  “大王说得是,是真臣疏忽了。”

  李元吉笑了笑,这些学科的安排,他是非常认可的,读书的同时,掌握一些其他的,今后哪怕不为官吏,起码也算是有了一技之长,在外面都还能混得可以。

  不至于说没有什么谋生的手段与能力,而且学了之后,说不定能冒出一些专业性的人才呢?这谁又能够知道。

  “行了,我知道你整理这些需要考虑的事情太多,一时没有想到罢了,改过来就是了。

  还有一点你要整理进来,那就是进入国子监之中,若是正科学业不好,但选修学科学得非常好,很是擅长,经过确认与考核后,同样可以进入国子监。

  记住,州学也好,府学与国子监也罢,不要拘泥于形式,那些选修课里有非常好的苗子,也要重点培养一番,都可以往上继续走,不要断了那部分学子的路。”

  这点也是李元吉非常看重的,他可不希望有的选科成绩非常好,而且自己尤为喜欢,又非常擅长,这样的人,同样有大用,因为这样的人,可以放到工业学院里面去,让其大展所长。

  工业学院里面,可就需要这些特立独行的人,那里才是真正的专业人才储备地。

  看着孔颖达当即将他说的这些记了下来,李元吉很是欣慰,别的不说,这份执行力以及态度,是非常好的。

  在孔颖达记录完成后,李元吉继续开口。

  “同时,国子监的收录人数再增加一些,增加到五百人,后面国子监逐渐增加至四院,东院、西院、南院、北院。

  国子监太小,又如何能够容纳那么多学子?

  国子监的扩建后面再进行都可以,第一条必须立即改。

  其他的就没有什么了,拿下去立即开始准备执行吧,学院尽快开始动工,老师你要负责分配好。

  听说你已经在开始筹备了,如今准备得如何?”

  学院的建立,如今李元吉是初步满意了,从孔颖达整理的这些文字中,也找不出其他漏洞了,剩下的,只能等正式运行才能知道,究竟还有没有其他问题了。

  见李元吉没有再提意见,孔颖达松了一口气的额同时,又顿时笑了。

  “大王,如今确实在开始准备了,学院建立的时期臣已经与岑文本交流过,地址以及规模都已经定下。

  印刷的事情臣也准备好了,特意让铁器监铸造好了印刷所需的机械,同时纸张也已经准备了不少,用于存放印刷出来的书籍的库房,也已经让工部在修建了。

  待学院建立完成,就可以正式开始招收学生了。”

  李元吉点头,心中思索一番,便是开口。

  “可以,这些都要抓紧,尽量在明年春时前做好,春耕之后进行招生。

  还有,各级学院,尤其是州学与府学,春耕与秋收,一定要将这两个时间段留出来,哪怕学生在学院之中,该放假的就放假,放学生回去帮家里人完成耕种与秋收。

  待这两项完成后,再回学院上学,这件事,你等会去找岑文本,将这个定下来。

  春耕与秋收之时放假该放多少天,必须要定出一个规矩来。”

  如今的时代,毕竟是农耕时代,学院里的学生,都是每个家庭里的男丁,县学是因为还比较小,放回去也帮不了什么忙,但州学与府学就不一样了。

  若是没有念书,州学与府学的学生,可都是家里的顶梁柱,第一生产劳动力,这一开始读书,那些农田可不能荒废下来。

  孔颖达看向李元吉,顿时拜服。

  “大王仁德,如此为民着想,臣敬佩万分。

  稍后臣便与岑文本将此事商议出来,交由大王。”

  李元吉点点头,又聊了没几句,孔颖达主动请辞下去了。

  李元吉也是看出来了,孔颖达这是一颗心全在这个学院上面了,是一点在他这里多坐一会的想法都没有。

  (本章完)

第246章 经济发展特府,一县诉讼至王宫

  孔颖达下去后,李元吉也是开始沉思起来,不一会又让人拿来各府人口丁册看了起来。

  看完之后,李元吉陷入了沉思。

  “这就难搞了啊,每个府两百万人口才能完成任务,差的人也太多了些。”

  李元吉这会很是头疼,不为别的,只因为真州府、西州府、吴州府、泰州府,以及吕州府、宋州府这几个府,人口的差距太大了。

  原本的真腊,人口几乎集中在西州府与吴州府,这两个府都达到了一百五十万人以上,尤其是西州府,更是达到一百九十万人,距离两百万的关口,非常接近,吴州府也有一百六十多万人。

  而泰州府只有一百二十多万,真州府愣是连一百万人都还要差一些,就这,怎么完成?

  吕州府与宋州府的情况,更是差,如吕州府的丁册只有八十多万人,宋州府更是只有五十万出头,要想完成两百万的人口目标,这差的完全就不是一点半点。

  除了雷州府与广州府,其他地方多多少少都需要补充一些人口过去,才能完成,但他如今哪里还有这么多人口去填充?

  除了这些,还有一个更严肃的问题摆在他面前,那就是东州府,也就是倭国,按照他的规划,倭国之地他是要分成两个府到三个府的。

  现在倭国成了他的封地,被改为府,那也得完成两百万人口的目标差额。

  但问题的关键是,他接下来的行动,对倭国根本不能保留那么多人口。

  这就会导致,他的任务该怎么完成?

  而且还不仅是倭国,还有一个吐蕃同样也是,一旦谢叔方与冯智将吐蕃正式改府,纳入他的封地,人口同样需要补充。

  李元吉一时间有些头皮发麻,现在他很是纠结,自己要不要用贡献点来改变任务,不然这个任务起码要耗费他数年时间,即便有二十万贡献点,但这个时间依旧太久。

  思虑许久,李元吉突然想到一个问题,那就是当初他的封地扩大所获得的贡献点,那时他可是记得非常清楚,只有越州府、琉州府、吕州府,以及宋州府被计入在内。

  那现在的问题就是,他只需要将这几个府达到两百万人口,任务是不是可以完成?

  只需要完成岭南三府,以及这几个府,压力无疑就要小上许多,也不用数年时间,将大唐剩下需要迁移的人口迁移到各地,而吕州府与宋州府还有大量土著,过后再迁移一部分人口过去,基本就能够完成了。

  想到这里,李元吉当即不再迟疑。

  “杨建河,去将岑文本叫来。”

  李元吉这时候信心倍增,他知道系统有延时性,可以说有些固定,根本就不是根据他现在的发展来制定任务的。

  就像之前的人口任务与开荒任务,系统发布出来的,他直接就显示完成,说明没有经过系统认定的,系统会继续发布任务。

  那时真腊四府与云州府都没有被系统承认,让李元吉越发笃定,如今他需要完成,就这几个府。

  不多时,岑文本匆忙到来。

  “参见大王。”

  李元吉挥手示意起身。

  “坐。”

  “找你来,是有一事,那就是柳州府、交州府、琉州府、越州府、南州府、吕州府、宋州府这几个府,你下去之后重新拟定人口指标,这几个府的人口,必须要尽快达到两百万。

  尤其是吕州府与宋州府,你要多上点心,其他几府距离两百万人口的关口本来就不远,但这两个府,相差甚远,后续从大唐迁移过来的人口,优先投入到两府之中。

  其他地方的人口迁移都靠后进行,优先完成刚才说的这些府的人口目标,有没有问题?”

  岑文本不断思索着,明显是在想着各府如今的人口,以及现在还能大量迁移的人口。

  片刻后,岑文本肃然道:“大王,若是当先满足这几个府,那么其他府的人口迁入需暂时停下,且从大唐迁移而来剩下的人口,都要全部补入吕州府与宋州府。

  而柳州府与越州府、交州府、柳州府,则是向周边吸纳人口,柳州府向黔中之地吸纳人口,琉州府则是通过泉州府,向外吸纳大唐的人口进行迁移,交州府则是向蜀中之地吸纳人口。

  越州府人口本就不少,距离两百万人口差距不大,可向堂明与扶南两国吸纳人口补入。

  而吕州府与宋州府除了这一批百姓迁移,还可加大力度让当地撩人入籍,也能更快完成目标。

  南州府的人口,可以从广州府适当迁移一些,加上南州府如今的增幅,数月之内,便能完成。

  但如此一来,其余各州的人口发展必定会陷入迟滞,发展进度也会相对落后一些。

  人口向着这些地方聚集,会导致其余各府的人口,会不同程度出现降低,大王当有准备才是。”

  岑文本很是严肃,达到李元吉所说的目标不难,但是这样一来,发展的重心必然会有转移,到时这几个府富者越富,其他府贫者越贫,这是一个必然趋势。

  李元吉同样很清楚岑文本所说的这些,总的人口就这么些,他要将人口集中一部分地区,那其他地区必然会受到影响,这是不争的事实。

  想要整个封地的人口提升,没有十年二十年,就非常的艰难。

  如今大唐的人口羊毛都被他薅得差不多了,现在从大唐迁移过来的人口,已经是越来越少,周边的大部分都迁移过来了,远一些的,又比较难。

  李元吉没有办法,也只能先这样做,随即看向岑文本。

  “景仁,不要舍不得,当初制定的一个发展中心点,四个次级中心点的规划,要记在心中,四个次级中心的规划必须要执行,这几个府,是我们所有一切的根本,是我们的根基。

  至于吕州府与宋州府,是我们的粮仓之地,粮食、棉花等,都要在吕州府与宋州府进行种植,才能有更大的收成,这么好的两个府,必须要大力扶持发展起来。

首节上一节150/19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