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末,我成为了位面之子 第96节

  甘礼还能怎么说,只能一脸悲泣,咬牙切齿道:“我家与暴秦不共戴天。”

  “崔毅,你家有2.5万亩土地,就要捐献5万石粮食。”

  崔毅也是一脸难舍道:“老朽领命。”

  接下来刘邦一路点名,以这些豪强土地为准,翻一倍让他们捐献粮食。

  把所有的豪强都点名之后刘邦道:“我汉军给各位三天时间,要是三天内粮食还没有到官仓,那说明这人就是秦军的狗腿子,就不要怪我们汉军不客气了。”

  “诺!”这些乡老一个个心疼的离开府衙。

  他们本对大出血就有所准备,但他们也想不到汉军会如此狠,按照秦军两倍让他们上缴粮食,拿出这些粮食他们的家族可谓元气大伤了。

  府衙议事厅内。

  刘邦喜道:“按照土地来上缴,我们可以获得52万石的粮食,比我们当初预计的还多了12万。”

  许重召有点不满道:“何必如此麻烦,直接带领大军包围他们的府邸,我就不相信他们敢交粮食,秦军长剑锋利,我大汉的战刀比秦剑锋利10倍都不止。”

  “莽夫之举,且不说你这样做要花费多少时间来才能弄到粮食,大王派我们来这里是为了打击秦军的,不是来对付这些豪强的,这点主次要分清楚。最重要我们等得起,南宫县的几万百姓却等不了这么长的时间,获得足够养活整个南宫县百姓粮食,这才是现在最紧迫的事情。”

  许重召被说服,但还是说道:“便宜他们了,要是汉王在此地肯定轻饶不了他们,不但要他们吐出粮食,连他们田地也分了,让这些没有骨气的二狗子只知道欺压自己。”

  刘邦苦笑道:“汉王的气魄岂是我可以比的。”

  分田地他是真不敢,现在拿着豪强士绅的粮食已经算是杀人父母了,再分田地就是把豪强士绅诛族,他还想要多活几年。

  与此同时,南宫县城外,都尉监军张强大声对四周的百姓道:“我汉军招募民夫修筑营地,包一日三餐,每日还能得到2斤粮食。”

  南宫县百姓有点迟疑的看着汉军,徐凡声望虽然不错,但这些百姓还是有些担心,毕竟这几百年来军队带来的只有杀戮,他们很难想象军队会做好事情。

  只有一些极其困难,再找不到粮食就会饿死的人,满不在意的走到张强这里,反正都是死,博一下说不定能活。这些都是绝望的南宫县百姓,他们带着最后一丝希望来到这里。

  而张强看到南宫县百姓在外围围观才反应过来,百姓不肯过来明白他们是不相信汉军,于是他找来伙夫在城营地外熬煮了30釜粥,而后大声道:“可以先吃饱,再干活。”

  “我干,我干。”这下粥的香气已经彻底打消了南宫县百姓的顾虑了,即便要死也先当一个饱死鬼,很快在第一批民夫,排在釜前面领到第一碗粥。

  “真可以吃粥!”这下南宫县百姓彻底相信汉军了,排队的人也越来越多。

  这些百姓在吃了2碗粥之后,就开始帮助汉军修建营地,整个南宫县有上千人过来民夫,一时间县城都为之一空。

  陈婴则做起了自己的老本行,接管了整个南宫县的政务,他先是派遣探马,把通告发到南宫县各乡里,告诉他们南宫县已经被大汉占据,同时发布了招募民夫的命令,汉军包三餐,每日还可以获得两斤米,招募南宫县的民夫修城墙道路。

  南宫县的百姓在得到这条消息,虽然不相信能赚到两斤粮食,但能找到一个吃饭的地方,还要有什么奢望,即便是做民夫也好过饿死在家中。

  于是大量的百姓纷纷涌入南宫县,当他们发现已经有上千百姓领到粮食了,就再也不怀疑了,而是安心在汉军这里做事情,陈婴让他们以乡里为队,分队进行修筑城墙,营房,砍伐树木,制造器械等工作。

  同时安排百姓重新耕作,除去田地的杂草,现在重新粮食是来不及,但种植一些蔬菜,好歹这些是能填饱肚子的东西,总好过吃树皮野菜。

  总之大半南宫县百姓都被汉军收容,在陈婴指挥下全新百姓都在努力恢复生产。

  当第1天的粮食两斤粮食到达民夫家眷手中的时候,南宫县所有乡里都轰动,手里的粮食才是最真实的。汉军不但真包三餐还让民夫用手中的粮食养活家人,顿时汉军在他们看来简直就是活菩萨(虽然这个时候菩萨还没有传来,但民夫内心的想法就是这样的)。

  汉军用不到3天时间,获得了所有南宫县百姓的拥戴,经历了几个月噩梦,南宫县百姓终于看到希望了。

  当然与之对应的,就是当地的乡老豪强哀嚎遍野,几万石的粮食,地主豪强家也没有这么多余粮,更不要说还是拿给那些草民食用,这不是在浪费粮食。把粮食交给汉军已经让他们痛苦万分了,汉军还把这些粮食给草民食用,更是在他们伤口上撒盐。

  他们能接受强权压迫自己,却不能接受比他们地位还低的人来占自己的便宜,因为这对他们来说是比强权压迫自己还要痛苦的事情。

  他们本还想要拉拢本地的百姓以抵抗汉军的命令,这种事情在秦国他们是不敢用的,因为蒙恬是真会杀人,但汉王有仁义之名他们是知道,现在也没有听说过汉王无缘无故的杀戮,更没有屠杀百姓,人善被人欺,被这些豪强士绅表现的淋漓尽致。

  但很快他们就惊讶的发现,他们的佃户全部跑到汉军手下做事情了,他们想要找百姓闹事都找到不到人。

  现在汉军手中做事情的百姓超过5000人,占据整个南宫县一大半之后,而且数量还在快速增加,汉军就像没见过人一样,老弱妇孺一个都不放过,很多南宫县的百姓,干脆全家给汉军服徭役,就没有见过这样拉壮丁。

  这些豪强都明白自己没有反抗的余地了,于是他们每个人都像死了父母一样板着脸,把自家的粮食拉进县令的府库当中。

  南宫县百姓看到豪强士绅的粮食拉进官仓可没有同情的想法,而是欣喜无比,汉军的粮食多了,他们这份活才能长久的做下去,他们的命才能保得下去。

  有远见的百姓,已经开始把汉军付给他们的粮食省吃俭用的囤积出来一部分,打算作为来年的种子。他们巴不得这些豪强送给汉军的粮食越多越好。

  百姓眼睛可是雪亮的,他们都快饿死了,这些所谓的乡老却投靠秦人,掠夺走他们家族最后的粮食,可是一点都不讲同乡之情。

  他们都要饿死了,这些乡老家中还有如此多的粮食却不愿意救他们,这是要看着他们饿死,这算什么同乡。

  有了汉军这个强烈的对比,南宫县百姓果断舍去了乡老豪强他们。

  而豪强乡老没有本地同乡支持,就凭他们家的几把长戈怎么和上万汉军斗。

  所以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话是有道理的,当你把所有的百姓都组织起来的时候,对付几条杂鱼还不是轻轻松松的事情。

  许重召和刘邦把南宫县来的赵俊的情况汇报给徐凡,并且说了他们现在做的事情,并且请求下一步指示。

  徐凡有点惊讶道:“没想到赵国的情况已经如此严重了。”

  张良:“邯郸出了问题?”

  徐凡把许重召他们的书信交给张良看。

  张良看完反而没有像徐凡那样奇怪了,毕竟徐凡来的世界,饥荒也只在新闻当中看过。在秦末他一大半都是在起义当中度过,他对这个世界了解的并不太深。

  但张良见过像南宫县这样的情况太多了,当年统一大战死的又何止是士兵贵族,那可是一场波及整个天下的灾祸,死的最多的永远都是百姓。

  徐凡道:“对许重召他们回复,说他们做的很好,让他们以百姓为主,深深的扎根在巨鹿郡,但短时的救济只是浮于表面,要真正做到让百姓安稳活下去只有均田,只有均田了,汉军才能真正的扎根于赵国。”

  张良愕然道:“汉王,大战将至,此时不是均田的时机,而且许重召他们也没有足够多的官吏。”

  徐凡却笑道:“矛盾越激烈的时候,越是改革的时机,要是没有这次粮荒,南宫县的百姓怎么会站在我们这边,他们大概率会站在知根知底的地主豪族一边。

  但现在百姓需要革命,百姓明白要活命,只能站在汉军一边,逼着那些地主豪强拿出土地粮食来救命,这就是改革最好的时机。”

  “至于征召足够多的官吏更是简单,命令丞相召集500优秀的里长,乡长,让他们支援赵国,现在赵国需要的不仅仅是军队,而是一个完备的秩序地方官府,旧秩序被摧毁了,新的秩序要跟上,不然就浪费了这个时机。”

  张良马上说道道:“汉王此时我军重点对付的对象,不应该是蒙恬的北疆军,为何在巨鹿竟花费如此多的人员和精力?”

  徐凡笑道:“蒙恬的北疆军此时已经是瓮中之鳖了,他挣扎不了多久,反而是巨鹿郡的事情,我认为更加重要,当初我们义军起兵反秦,就是要摧毁这个残暴的旧世界之外,建立一个能让百姓也活的像人的新世界。

  而现在赵国的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当中,更加需要新的秩序,许仲昭和刘邦他们做的事情反而更加重要,他们是在建立一个符合我们汉国的全新世界,只要我们能在那里扎下根,谁也赶走不了我。”

  张良这才恍然大悟,汉王这是在为以后做准备。

  说起来这次诸侯会盟,张良挺失望的,这本是他强力推荐的,他想要徐凡当上合纵长,重新建立一个和暴秦完全不同的秩序。只是没想到各路诸侯暗中勾心斗角,根本形成不了合力,徐凡这个合纵长除了得了一个名义的盟主头衔,其实什么都没获得,至于建立新的秩序更是妄想。

  各路义军还是自行其是,好在大家对暴秦的恐惧依旧在,消灭秦军的共识没有变,要不然的话,这次的联合就真成了一盘散沙,让人笑话了。

  始皇帝37年6月20日。

  在陈郡为大军筹集粮草的周章,在得到徐凡这个命令不由的一阵苦笑,他们这个汉王果然就是喜欢搞事情。但他还是下令道:“萧长史,去找各郡县数据最好的亭长,里长,乡长,召他们在陈郡汇合,让他们准备上前线。”

  萧何奇怪问道:“前线为什么要汉吏?”

  萧何在丞相府过的如鱼得水,周章发现他做任何事情都可以安排的妥妥当当,尤其是几十万大军需要粮草,事务多而杂乱,每天丞相府的上百官吏都要深夜,还经常容易出现错误,不是把刀剑当成了石炮,就是粮草没有及时抵达,总之各种意想不到的错误和事情都会发生。

  而这其中萧何在一众汉吏当中可谓是鹤立鸡群。交代他事务总是最快完全,而且也完成的最好,错误也最少,后面周章提拔萧何成为丞相府长史,正式成为了周章的左膀右臂,为周章处理了大量的政务。

  周章苦笑道:“赵地被秦军祸害的饿殍遍地,汉王想要重新维持当地的秩序,所以需要汉吏接管当地的府衙。好在他没有要粮草,要不然再养几百万的赵人,老朽这头只怕会爆炸。”

  萧何道:“属下这就去安排。”

  “名单的汉吏最好都是有从军经验的,赵国毕竟是战区,光书生是管不好当地的事情。”

  萧何道:“诺!”

  萧何和下属忙碌一个晚上,在第二日交给了周章一份700人的名单。

  周章最后删减一些,最后定下了515人。

第180章 ,新天下的建设者和‘优势在我’

  始皇帝37年7月1日。

  汉国六郡,亭长,里长纷纷汇集在陈郡。

  陈郡,丞相府外。

  吴军一脸感叹的看着越来越热闹的城市,半年多没有来陈郡他都感觉有点陌生了。

  河道的水车越来越多了,从他进入陈郡开始,几乎每个乡里都能看到水车,甚至有些乡里的水车不止一架,吴军也只能一阵羡慕,这种情况也只能在富裕的陈郡可以看到。

  吴军去颍川郡西乡当蔷夫,自然而然的想要把陈郡学会的先进工具带到西乡来,他在任一直想要做的事情,就是在每个村里普及一架水车,这不但是解决田地浇灌的问题,水车带来的动力,也能极大减轻舂米辛劳,让村民有更多时间来赚钱。

  但西乡太穷了,根本做不到这点,吴军拼尽全力组织百姓,自己砍伐树木,组装水车,但也只是想办法弄到了4架水车,但就是这4架水车,可以给西乡增加了几百亩的水田,改善了上千亩土地灌溉。

  本来他自认为有点功绩了,但看到陈郡的水车群,成片水波粼粼水稻田,自己这点小成绩根本不值一提。

  陈郡除了水车让吴军感叹,越来越高的烟囱也让他惊愕,以前这些高炉的烟囱就已经非常高了,但现在他们居然比陈郡的城墙还要高出一倍,而且也粗了很多,虽然他不懂炼铁,但却也明白这管子越粗越长,能炼的铁肯定是越多的,炼铁越多,汉军的武器就多,汉军的实力就越强大,农具便宜,汉国打的粮食就多,即便他在西乡也能感受到,他们的汉国力量变得越来越强大了。

  “吴军”忽然有两个声音喊他。

  吴军看向声音的方向笑道:“树大哥,土根哥,你们也在?”

  树和土根笑道:“我们也想进步,上次科举之后,我们也认为你说的有道理,我们不能继续这样不思进取下去,要不然你都成为县令了,我们却还是亭长,我们还有什么脸面做你的大哥,这半年时间我们可是很努力的,每天都要背10个字,现在我们已经认识上千字,再考科举这次我们兄弟必定会考上。”

  上次的科举对数和土根两人的触动非常大,一直要好小伙伴现在已经是乡长了,而且以后还可能越来越好,他们要继续不思进取下去,双方的差距越来越大,他们也没脸赵吴军了,所以这半年两人算是奋发图强了。

  “树大哥,土根哥,吴军哥!”一人忽然惊喜道。

  “石头!”吴军三人就看到了石头向他们走来。

  石头笑道:“以后我就叫陈磊了,不能再说什么石头了。”

  石头在九江郡,大泽乡担任游缴,也是一号人物了,自然要有一个正式的名字了,于是他找了一个学者帮忙取陈磊这个名字。

  “陈磊,这个名字好听又好记!”吴军竖起大拇指道。

  “你在南阳郡西乡担任蔷夫,情况如何?”树问道。

  吴军道:“现在汉国的重心都在黄河战场了,我们乡有三百民夫为英布将军运输粮草,加上参军士兵,整个西乡只有少量的青壮,田地的事情都妇孺在做,虽然战事顺利,但大家还是有点担心,收割的季节家人回不来会影响收成。”

  树道:“我们这边也是这样,整个村里已经看不到几个青壮,今年的收成肯定要受到影响。”

  陈磊道:“我们九江郡好一些,局势南边的秦军也反叛了,他们以后是我汉国的盟友了,运输粮草的民夫大部分都回来了,不过很多人不高兴,没有立下一个功劳,白跑一趟。”

  土根笑道:“这怎么是白跑,解决了南方的敌人,季布将军就可以领兵支援汉王了,这样汉王的胜算就高了,没听说这次打的北疆军已经是秦国最后一支精锐了,消灭了他们,天下就太平了,我们以后就可以跟着汉王过好日子了。”

  吴军等人笑道:“土根大哥说的有理。”

  这个时候有一个小吏把吴军等人召集到丞相府的大厅当中。

  没多久周章就出现对他们说道:“汉王占据了北方赵国,那里需要一批汉吏,你们就是第一批支援的汉吏,赵国虽然有点危险,但去了赵国就可以晋升一级,要是没有问题的话,你们就准备出发了。”

  “诺!”这些人本就是以前汉军出身,和秦军长矛对长矛的拼杀过,自然不可能在意点危险了,他们反而更加兴奋自己可以升一级。

  翌日,这500多名徐凡的铁杆踏上了北上赵国的道路。

  始皇帝37年7月6日。

  500名汉吏来到前线白马县。

  徐凡亲自召见他们,给他们鼓舞士气道:“现在暴秦的旧天下已经快要被我们汉国摧毁了,但光摧毁旧天下是不可能给我们幸福的好日子的。我们还要建立一个新天下,一个只要付出劳动就可以获得好日子的天下,而你们就是这个天下的建设者。”

  “们要守住初心,要把赵国也建设和我们汉国一样,让普通的百姓不用担心徭役,兵役和死亡,让百姓们可以吃饱饭,可以凭借自己的劳动过上好日子,谁要敢阻止你们带领百姓过上好日子,那他就是你们的敌人,汉国的敌人,天下想要过好日子百姓的敌人,你们就要坚决消灭这种人。”

  吴军等人听完徐凡的发言全部激动道:“建立新天下,过上好日子!”

  “建立新天下,过上好日子!”

  “建立新天下,过上好日子!”

  而在一旁本是好奇参加的项伯,听到500人的呼喊脸色苍白,他靠近张良小声问道:“子房,这赵国不是属于赵歇张耳他们的,现在汉王如此大规模派遣汉吏,是不是不应该呀?”

  上次会盟之后,项伯就留在白马了,主要就是观察徐凡和蒙恬之间的战斗,项梁明白中线战场的胜败,将会决定他能不能在齐地站稳,所以也就安排项伯留在这里,以获得第一手的消息。

首节上一节96/26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