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末,我成为了位面之子 第92节

  韩信高声大喊道:“将士们,杀敌!”

  汉军士兵们士气如虹高吼:“杀敌!”

  战斗进行到最激烈的程度,城墙这段距离双方的战士反复争夺,守城士兵开始用石头砸,用巨木滚,用箭射,用一切可以当武器的东西砸向秦兵,秦兵遭受重创之后,不断发出惨叫,摔落到城墙脚下。

  攻城大战进入了白热化阶段,双方箭矢纷飞,但主要是汉军的长箭,秦军连用箭雨压制汉军,手中的长箭已经消耗代价了,现在战场上只有王军带领弩箭曲士兵,在不断收割着秦军士兵的生命。

  修武县城墙上,石头一块块砸向秦军,一排排巨木顺着云梯飞速滚向秦军,重创在云梯下方的秦军士兵。

  秦军士兵或被长箭射杀,或是被巨木撞飞,很快一命呜呼,很快修武城墙下秦军的尸体铺的到处都是,受伤秦兵也在哀鸣,他们的哀鸣声音不断削弱秦军士兵的战斗意志。

  后面士兵虽然还在轮流对修武城墙发动进攻,但此时士兵已经是在虚张声势了,他们只要看到有石头,有巨木就会马上逃离城墙的范围,后面的战斗秦军士兵连城墙头都没有登上,士兵也处于一哄而散的状态当中。在战场上摸鱼虽然可耻,但可以保命,与其登城不如躲在盾牌后面抵挡敌人的弩箭。

  “鸣金收兵吧,士气已失,士兵已经没有战意了,再攻下去,只是白白浪费士兵的生命。”蒙恬脸色凝重道。

  蒙天放本还想要在蒙恬面前好好表现一番,结果却丢了一个大脸,但他也不敢违反蒙恬的命令,只能下令鸣金收兵。

  “铛铛铛!”鸣金声音传到战场,秦军士兵容易潮水一般快速撤退。

  虽然这只是一次很短暂的交锋,但蒙恬已经看出叛军守城的意志极其坚定,各自器械也极其充沛,尤其是敌人的长箭数量居然超过了大秦,攻城的这段时间叛军的弩箭就没有停过,要不是亲眼所见,蒙恬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但身为老将的蒙恬明白,想要攻破修武城这种器械完备的城池很难,会付出极其惨重的代价,而整个河内郡的叛军有好几万人,即便蒙天放这5万精锐全部打光,也未必能打通和敖仓的联系,蒙恬已经打算另想办法了。

  而在修武城上,汉军士兵再次击退了秦军的进攻,士兵们欢呼雀跃以发泄自己心中的喜悦。

  “命令民夫打扫战场,把伤员运下去救治!”

  在韩信的命令下,大量的民夫登上城墙,他们清理血迹,收拢长箭这些用的上的武器,把伤员带到医疗室救治。

  城墙上韩信看到了正在清点伤员的司马监军卢绾问道:“这次的伤亡如何?”

  “阵亡六十二人,轻重伤四十七人。”

  “伤亡了十分之一。”韩信计算道:“今天秦军攻的很猛呀!“

  如此重的伤亡还是第一次出现。

  司马监军卢绾道:“但我们杀伤秦军超过千人,这也是大功一件。”

  韩信道:“从民夫当中找精壮之人补全我军的缺口!”

  卢绾道:“诺!”

  这种事情韩信一直在做,最开始是因为修武城当中只有他这1000士兵,他担心军力不够,所以城中青壮他一直有训练,随时把他们当中预备役来补充兵员。

  后面曹性增援修武,韩信只用守一面城墙了,但他却发现补充的士兵能很快融入军队当中,于是他就一直用这样的方法补充兵员,因为他明白这场大战才刚刚开始,手中的士兵消耗太多了,后面的战事就没有他的份了。

  韩信继续问道:“今天消耗了多少支长箭?”

  卢绾道:“4万余支!”

  韩信当即大怒叫道:“王进!”

  “诺!“王进还不知道有什么事情,跑过来道。

  “你这个败家东西,一次就消耗了我军一大半的库存了。”

  王进不服气道:“今天秦军攻的如此猛烈,这城墙被他们登上了,到时候还不知道要死多少兄弟,司马你不是常说,能消耗弩箭就少用士兵,现在又怪我消耗大,今天要不是我们射的快,兄弟们最起码要多伤亡一半。您真当一连射上百支长箭容易。”

  韩信也明白王进说的对,秦军发动两万大军攻城,要是没有弩箭曲强力发挥,今天他这里要多死几倍的人,他只是想要发泄一番而已。

  他想了想道:“卢监军,到后方找民夫帮忙多制造一些长箭,告诉他们我们的弩箭少了,就要拿着命来填,他们也不想自己的亲人死在战场上吧。”

  曹性支援的不止有兵力,还带了一些铁匠木匠和车床的器械,主要就是为了修理武器长箭等兵器,就像战场上的长箭只要把箭头敲平还是可以用的。

  “诺!”

  秦军中军大帐。

  蒙天放把今日损失交给蒙恬看,当蒙恬看到上面记录伤亡超过1500人的时候,他也是大吃一惊的,虽然他已经预感今天的伤亡会很多,却没有想到会如此多。

  他能感受到叛军弩箭的犀利,虽然弩箭手只有几百人,但他们射箭的频率极快,命中率极高,比秦军这样覆盖压制的射箭效率高太多了,这种使用弩箭的方法成倍提升了守城一方的力量。他估算叛军的伤亡可能就是上百人左右。

  这样一比十五的伤亡即便蒙恬有30万大军他也打不起。

  蒙恬看了一场战斗,了解到修武叛军强大的战斗力之后,命令蒙天放围困修武之后,就离开这里回到了朝歌秦军大营。

  而后他召集章邯等秦国高级将领,说了他的修武城的情况道:“叛军对河内郡守的非常严,我们想要打通敖仓粮道非常艰难。”

  章邯道:“将军,西进已经不可能了,而我们在赵地真正掌握的也只有几县之地,且都是缺乏粮草难以供养大军的县城,只有邺县粮草稍微多一点,但也不足满足30万大军的需求,我们只能继续东进打通和齐地的联系,我军沿着黄河占据安阳,邺县,东武阳等地,打通济北郡的联系获得临淄的粮草。”

  这几乎是他们获得能够满足30万大军粮草的唯一途径了。

  只是蒙恬有点担忧道:“齐地已经驻扎了15万大军,冯劫还要对付几十万叛军,他还能支撑我们这边的战场吗?”

  章邯道:“齐地这几十年来一直没有受到战火的摧毁,田地肥沃,人口众多,当年能养的起几十万齐军,现在养我们几十万大军也不难。”

  而后章邯看向北方的邯郸道:“现在我军难以突破黄河一线,邯郸这个钉子就非常碍眼了,将军应该想办法拔除它,即便不能拔除也要把邯郸的影响力减低到最小,不能让赵军死灰复燃。”

  蒙恬也有这样的想法,于是他命令道:“司马欣!”

  “末将在!”

  “你带3万士兵北上邯郸,有机会就攻克邯郸,没有机会就围困住邯郸。”

  司马欣道:“诺!”

第175章 ,攻心战和围困战略

  而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士兵冲过来道:“报,上将军,叛军的的战舰抵达我军黄河大营。”

  章邯问道:“敌人有多少战舰?叛军已经多少人登上了黄河北岸?”

  章邯他们还以为汉军想过渡过黄河主动进攻他们。

  “一艘战船,他们也没有登岸,只是在我们营地前面停滞。”

  章邯不可置信道:“一艘?”

  一艘战船有什么用,即便它能装载上千士兵也打不过来。

  蒙恬道:“去看看,就明白徐凡弄什么鬼了。”

  蒙恬当即带领众将出营,而后骑上战马来到黄河大营边。

  这个时候蒙恬就看到自己大营前方有一艘千料大舰,就停留在他们大营面前,而船上有几个人穿着百姓的衣服,在演着滑稽戏。

  “这是怎么回事?”蒙恬一脸问号。

  但听了几句之后,他脸色大变道:“这是《楚昭女》!”

  《楚昭女》在大秦国内是被禁止提起,敢提这个话题人都被抓起来了,对于蒙恬这样的帝国高层他还是了解内容的,但这次他还是第一次看到这个戏曲。

  “上将军,还是下令大军撤撤出黄河沿岸吧!”章邯思虑片刻马上建议。

  兵书上说‘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实际上真正打起仗来,像蒙恬他们这样的老行伍是嗤之以鼻的。

  这说起来虽然很有道理,但打起仗来完全行不通,秦军攻打天下坚城,就没有一次是用攻心打下来的,哪一次不是先把四周的野战部队横扫一空,然后付出惨重的伤亡破城,每次打坚城不但耗费日久,而且伤亡惨重。

  蒙恬从军几十年,攻打城池无数,水攻已经是最有效的攻城手段了,虽然花的时间久,但却不会有多大伤亡,是极其高效的攻城手段了,天下的坚城秦军都是用这样手段攻破的。至于攻心他是从来没有见过。没有实践过的东西,蒙恬这些秦军将领自然是不相信的。

  但伪汉王徐凡却真正做到了‘攻心为上,攻城为下’,被他攻克的小城池且不算,宛城,江陵城这样的天下坚城。在他手中就是都没扛住一日,要是徐凡用什么计谋攻克城池也就算了,这蒙恬他们还能理解。

  但在城池下面布置戏台,让守城的士兵看《楚昭女》《活着》,守城士兵看完这戏曲的士气就崩溃了。

  这就让蒙恬这些老牌的将军有点三观毁灭了。他们很难理解这样的攻心战,所以即便现在知道有这两种戏曲了,但他们也不知道该如何预防。

  这些人站在天上太久了,久到已经没有和普通百姓共情的能力了,他们理解不了《楚昭女》《活着》的内容,自然也很难理解,士兵们为什么看完这戏曲就会士气崩溃。

  而且即便是有聪明人真能理解了,但他也不能让秦律变得不那么严苛,也不可能让大秦各地服徭役的刑徒民夫回家,这是要彻底改变秦国的政体,即便是始皇帝都做不到这点。

  所以他们只能用自己能理解的方式,认为这就是徐凡最恐怖的就是攻心战,这样反而符合他们认知的常识。

  “就待在这里,现在撤军,那就代表我军怕了叛军,我倒想看看徐凡到底有何能耐,能瓦解我军的士气。”蒙恬断然否及了。

  章邯的意见虽然中肯,但太打击军心士气了,不利于接下来的战斗。而且蒙恬相信自己的士兵都是关中老秦人,是不会被叛军用这样的计量瓦解军心。

  但很快蒙恬就为自己的话付出代价了,他以为这只是讲刑徒,将民夫,讲六国百姓可能的故事,自己大军的主体都是北疆军,是老秦人为主体,他们是不会在意这个故事的。

  但蒙恬却忘记这些士兵在五原郡地驻守了好几年时间,他是士兵虽然不用像民夫一样服徭役,但却要服兵役,《楚昭女》里的故事讲的就是那里,民夫家破人亡,他们也是多年未见妻子,没有回家,对这个故事他们是可以感同身受的。

  他们虽然比故事里的范喜良好一点,也好不到哪里去啊,他们依旧在荒凉的北地驻守了好几年时间,秦军士兵也想念自己的父母亲人。

  家里的老父亲还好吗?

  这些士兵刚看了没多久,一个个就眼泪通红,悲伤的气氛弥漫了整个军营当中。

  “徐凡这是在污蔑我们,本将在北地这么多年勤勤恳恳的做事,为大秦收复河南地,更是拓土千里,根本没有发生像《楚昭女》这样的骷髅堆满城墙的事情,民夫我也尽量救治,他们这是在污蔑。”和悲凉的士兵相比,蒙恬则为自己成为故事的反派气愤,尤其是那的画布上,长城的下方铺满白骨,这是污蔑,修长城虽然死了民夫,但绝对没有死这么多人。

  章邯苦笑道:“将军,百家之人又何尝对我们说过好话,关键是他们说的这个故事,让我们的士兵相信了,这才是最关键,您看看四周士兵的样子。”

  蒙恬这个时候才发现,营地的秦兵都跑到河岸看《楚昭女》而且他们都是双目通红,甚至有很多士兵悲泣,只是被其他士兵阻止,声音才没有发出来。蒙恬愕然的发现此时秦军营地已经笼罩在一种悲凉的气氛当中了。

  章邯也很无奈呀,早说了不能看这个,不能看这个,《楚昭女》《活着》能抵20万大军,这岂是吹捧出来的。

  上将军就是不相信,现在好了,士兵的样子就明显受到了影响,这后面的仗还怎么打。

  《楚昭女》演完之后,汉军经典戏曲《活着》再次上演。《活着》就更加触动秦军士兵的内心了。

  天下混战了几百,虽然最终的胜利者是秦国,但最终获得利益的都是始皇帝,是秦国贵族阶级,是秦吏官僚阶级。底层的百姓除了付出生命,其他的一毛没得到。

  秦国的士兵并不会比楚国,燕国,赵国等地的士兵好多少。打起仗来他们该死的还是要死。尤其是这场统一大战,还是秦国人一单挑人家六国。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秦国杀六国一千,损失的可就不止八百了。

  秦国底层士兵的伤亡不会比其他各国伤亡少多少,所以《活着》这个故事在秦国境内也是经常发生的。它的感染力和影响力甚至超过了《楚昭女》,毕竟修城墙也就是这10年发生的事情。

  而像《活着》这个故事,却是在秦地这几百年来一直都在发生的事情,他们悲苦的命运就像一个轮回一样,永远得不到终止。

  秦军军营当中悲泣之声更重了,因为这不但是他们的故事,更是他父辈祖辈的故事,更是老秦人生生世世的故事。从商鞅的军功授田开始,他们就成为了秦国战争机器上最廉价的消耗品,他们每个人都是富贵。

  《活着》这个故事地位不同的看感悟是不同的,蒙恬就很难感受富贵的命运,他父亲蒙骜是大秦的上将军,基本上没有战死的可能性,即便是战死了,大秦也会给他老爹风光大葬,蒙恬内心只怕是欣慰多过悲伤。

  但普通的士兵却不一样,他们战死连抚恤金都没有,只能像一串数字消失的无影无踪,活着的亲人不但要忍受悲苦,还要承受家庭缺乏一个壮劳动力的经济损失,这样的悲伤能延续好几年。

  而秦末这个时代,是彻彻底底的丛林法则时代,底层的百姓不要说什么看到希望了,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他们吃饱都是一个问题,生命都不在自己手中,能安稳的活着都是一个幻想,那是一种比后世恶劣十倍,百倍都不止的环境。

  但当这个时代的底层百姓看到《活着》的这个故事的时候,共情能力是可想而知的。

  最起码现在整个秦营悲伤之情已经止不住了,到处都是哭泣的秦军士兵。

  蒙恬和章邯相互骇然的对视一眼,叛军攻心能力如此强大,居然连关中士兵都能感染。

  蒙恬明白,不能让这样的情绪继续传播下去,不然的话全军将会不战而降。他马上命令道:“敲战鼓,命令弓箭营反击,舟师部队围困住那艘战船,本将要把他们当着全军面前诛杀,让所有人都知道背叛大秦的后果!”

  “咚咚咚!”秦军营地所有战鼓敲响,声音震天撼地,所有秦军士兵再也听不到战船上戏曲的声音了!

  上千弓箭手对着战船射击。

  “咻咻咻!”

  密集的长箭射满战船全身,吓的戏曲演员们一个个躲在船舱当中。

  好在徐凡对这样的事情也有预计,这艘船是加厚版本的,内部安置了铁皮保护,不要说弓箭了,连弩箭都很难射穿战船的护甲。

  不过当秦军舟师出现之后,戏曲战船快速向着汉军营地逃去。

  秦军紧追不舍,但这个时候黄河河面汉再次出现了十几艘战船,这些战船迅速包围了秦军舟师部队,而汉军战船上弩炮,弓弩齐射,射箭万箭齐发,淹没了秦军的追击部队。最后秦军损失了5艘战船,500士兵结束了这场战斗。

  这是徐凡进攻秦军的第一步,在北疆军和汉军主力都来到黄河一线之后,蒙恬还是不死心,组织了几次渡河行动,但都被汉军骑兵赶回去了。

  来而不往非礼也,徐凡可不是光挨打不还手的人,于是他转头就来了一波宣传攻势。

  “汉王我们的宣传攻势效果极其好,整个秦军营中悲泣之声,声传十里,要不是蒙恬阻止,只怕我军渡过黄河,就可以直接俘虏秦军。”宣传参军鲁舒回禀道。

首节上一节92/26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