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末,我成为了位面之子 第197节

  “丞相周章坐镇长安城,维持大汉的秩序,假相陈平坐镇洛阳城,为大汉提供后勤支持。假相张良随军出征。”

  而后他看向大汉文武大臣道:“你们各司其职,辅助丞相,管理好大汉。”

  在场的汉国文武大臣齐声道:“臣等遵旨。”

  大朝会结束之后,徐凡留下周章,张良,陈平等人。

  徐凡对周章道:“朝廷之事就拜托丞相了,今年上计暂停,让各郡太守,维持地方的秩序。诸侯大会则在军中召开。

  而贤者会就拜托丞相了。把我大汉今年打的胜仗,修建的水渠,开垦的土地,增加的财政收入都和天下贤者汇报,越是在这关键的时刻,越是要让天下的贤者对我大汉有信心。”

  周章道:“臣明白。”

  想了想他对徐凡道:“陈晓朝廷该如何处置?陈国在蜀中,要是项羽联合陈晓,攻克蜀中对我大汉能造成巨大重创。”

  徐凡笑道:“陈晓为我大汉建立立下汗马功劳,现在陈国是他应得的,朝廷为什么要处置他。”

  周章迟疑道:“项羽毕竟是在造反,而陈晓又是项羽的亲属。”

  徐凡道:“项羽他本就是诸侯王,此时我大汉进攻项羽,乃是两国交战,算不上内部的反叛,而且我大汉不搞连诛。”

  但周章还是担忧道:“陈晓对我蜀中还是有一分风险。”

  徐凡道:“蜀中的诸侯又不止陈晓一人,即便陈晓想要造反,其他诸侯也不会跟着。”

  徐凡不相信陈晓跟着项羽造反的。

  陈平道:“朝廷还是要有防备之心,令蜀郡太守灌婴征召士兵,防备南中动向。

  最好还是让陈晓领兵出蜀中,加入讨伐齐国的大战当中,这样既解决了蜀中的危机,可以让陈国公撇清和项氏一族的关系,又可以打击项羽的威望,让天下人都知道,项氏一族都不支持他。”

  让人家的堂弟来讨伐堂兄,徐凡觉得这样有的强人所难了。

  但周章却喜道:“陈假相这个提议好。不管是项氏和陈晓对我大汉都算是有交代了。”

  听周章他们的意思,这样对陈晓更好,徐凡也就没有反对了。

  话分两头,徐凡在大朝会上说出了要出兵60万经过齐国,这话很快就传遍天下。引起天下的震动,大汉的实力再次显露无疑。

  像魏咎,赵歇,甚至陈馀,赵佗这些诸侯都缩起脑袋了,生怕天子打起兴,把他们也给宰杀了。

  天子令还没有下达,他们已经开始在准备兵力,加入讨伐项羽的联军当中了,这些诸侯希望天子看他们打项羽,打的猛,打的凶,让天子不怀疑他们有造反的心思。

  而对于当事人的齐国,他们就有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之感了,六十万大军,还是天子领军,他们找不到胜利的几率。

  临淄城,齐王府。

  齐国所有的高层都汇集于此,现在他们齐国终于来面临最终的审判了。

  齐王项羽鼓舞士气道道:“60万大军算什么?我齐国的丁口也不少,可以征召30万大军,齐国和大汉有一战之力。”

  项伯有些绝望道:“且不说齐国有没有这么多青壮,齐国只有泰山这一处险要之地,汉军不管是北上,还是南下都可以进攻齐国,我们无险可守,拿什么抵挡大汉的六十万大军。”

  他是一点点看着项羽走向绝路,却又无可奈何,他已经不知道该如何拯救项氏一族。

  范增道:“所以齐国守是守不住的,齐国只能主动出击,把战火燃烧到河北,燃烧到中原,鼓动中原贵族豪强造反。大家不要被大汉的六十万大军吓到,汉帝为了秋收,还没有招募士兵,我们对面的葛婴部也不过只有5万人,在齐国附近,占据兵力优势的是我们。”

  龙且道:“大汉的5万精锐也不好打,要是他们死守鲁县,我军更加难以击败镇东军。”

  钟离苦着脸道:“且不说薛郡的5万镇东军能不能打赢,即便我们打赢这五万镇东军,但这点损失大汉也能承受,但我们就要面对铺天盖地的汉军了。”

  范增道:“所以,想要有效牵制汉军,光凭我们齐国是不够的,要想办法让中原的贵族豪强在中原进攻汉军的粮道,这样汉军就没有办法全力进攻齐国。而汉帝想要清缴中原贵族豪强的反叛,我们齐国就想办法牵制齐国的主力,就和当年战胜暴秦一样。只要中原大乱我军就胜算。”

  项它问道:“这些贵族豪强真有如此强大的实力,就不会被汉帝镇压的不敢反抗了。”

  这些人有多强的实力项它他们太清楚了,齐国的贵族豪强都快被他们清理干净了,也没看出他们对齐国造成了多大的损伤。

  范增道:“这就要安排合理的战术,正面作战这些贵族豪强不是大汉的对手,但要是学习胡人打游击战,避开汉军主力,专门进攻汉军辎重队,所以我们和大汉交战有两个战场,一个是齐国的正面战场,一个是中原河北后方战场,两个战场联合起来,我们才有胜算。”

  “后方战场,胡人的游击战?这样的战争只怕伤亡会极其惨重吧,谁去打游击战?”项伯摇头道。他根本不相信范增说的什么正面战场,后方战场。

  范增道:“当然是中原贵族豪强自己了,他们想要夺回自己的土地和权利,当然要自己出力。”

  “天下的权利都是流血牺牲才获得的,没有不劳而获者,当初中原的贵族豪强,就是想要看我等义军推翻暴秦,自己坐收渔翁之利,但结果各路诸侯却把他们看出肥猪了,有了汉帝的教训,他们会明白如何在这个时代存活的。”

  范增继续说道:“只要中原河北大乱,对我齐国来说,不但是牵制多少汉军的兵力,更是减少大汉的兵员,中原的郡县被贵族豪强占据一块,大汉就不能利益,反而要从其他地区领兵镇压,这不管胜败对大汉来说都是双倍的消耗。”

  “这样的地区越多,大汉获得的兵力就会越少,要是有几个贵族豪强能发展成为秦末乱世当中的义军团体,大汉就会陷入内外交困的境地,这个时候天下局势就和秦末乱世一样。

  中原河北的贵族豪强就是各路义军,我们齐国就取代当初汉国的位置,而汉国则是暴秦,大汉看似强大,却也有自己的固有缺陷,那就是大汉根本没有底蕴,汉帝更是没有宗亲,他统治的大汉极其脆弱,我等只要能抵挡住汉军的进攻,各地的汉吏就可能和秦末的秦吏一样三心二意,大汉的末日就不远了!

  项羽龙且这些人听完范增的战略,惊喜的发现还大汉的局势还真有几分秦末的样子,而范增的战略也让战略看到希望了,他们终于鼓舞起对大汉的战意了。

第291章 ,奢侈的重骑兵和主动出击的项羽

  大汉四年八月二十五日。关中,美阳县,大汉军马场。

  马场的牧草繁盛,在秋风轻轻的拂吹下,不断发出哗哗拉的声音,草木随着秋风摇摆,场面极度舒适。

  而在草场一旁,徐凡头戴一个大草帽,披着白毛巾,手中拿着一柄一丈多长的镰刀,镰刀的风口极其宽阔也极其锋利,在阳光的照射下凛凛,看上去有点像死神镰刀。

  这不是徐凡在玩cosplay,而是在收割牧草,徐凡只要用力挥舞镰刀,一大片牧草就会被割断,站在徐凡身后的张良快速把这些牧草捆绑,搬运到一旁的马车当中。

  徐凡这个大汉天子,为了身体力行的提升劳动者的地位,基本上每到一处视察都会做一下基层的体力活(技术活做不了)。而一直跟着徐凡的张良也熟练掌握了各种农活了。

  最开始孔鲋他们极力阻止徐凡的行为,认为这样的做有损天子的威望,但徐凡却明白根本不会,他这会让底层的百姓明白,他是和普通百姓站在一起的,威望会更高。

  反而是不和百姓接触,脱离了底层,那才是真正的危险了,会制定出一些何不食肉泥的政策,明明是想要为百姓做点事情,结果利益却全部进入了豪强的口袋了。会成为一个鸡蛋连几文钱都不知道的蠢货。

  天下人都想对自己弄个信息茧房,徐凡要想不被骗,只能自己主动和底层接触,徐凡在后世有太多这样的教训了,

  所以徐凡这个天子在关中两年,不是在工地上和工匠交流,就是在田地当中农户交流,几年下来,也没有看到天子的威望下降,反而是关中百姓更加尊重徐凡这个天子。

  而徐凡这事情做多之后,大汉的各地府衙已经适应了徐凡的这种行为,不会像刚开始那样紧张了。

  这样的长柄大镰刀更加适合用来割牧草。当然缺陷也很明显,费铁费钱,但这对不断建设高炉的大汉来说,这点铁根本算不得什么,所以牧场内的工人挥舞的全部都是长柄大镰刀。

  徐帆力气大,镰刀又锋利,在他不断的挥舞下,很快就割出了一大片地区,可以看出来徐凡和张良的组合极其高效。

  而一旁的陈林,秦泊两人虽然也是老手,但年纪大了,效率却比不上年轻力壮的徐凡组。

  而在这片牧场区有大量这样的收割队,牧民们两人一组,挥舞着大镰刀快速的收割的这些牧草,马车上堆满牧草之后,他们会被运输到专门处理青储饲料的存储室当中。

  “铛铛铛!开饭的时间到了。”一个牧场小吏敲打一个铜钟,通知所有人。

  徐凡听到这声音,擦了一把汗对张良说道:“我们去吃饭。”

  而后几人就走到一个树影下面,太仆的小吏已经安置好汉桌和汉凳子。(不要再纠结这个时代没有这些东西啦,主角都来这个世界好几年了,肯定会弄出一些方便自己的东西。)

  牧场条件简陋,没有太多的讲究。徐凡这个天子,张良这个假相,和少府令秦泊,太仆陈林四人坐在一起。

  经过了半日的辛劳,四人胃口大开,吃起饭来也极其快,很快就把桌面上的食物扫荡一空。

  饭后徐凡问道:“这个马场有多少匹马?整个关中又有多少匹马?”

  太仆陈林道:“美阳马场有8145匹战马,马驹2210匹,繁育用的母马3112,战马2034匹,余下七百余匹马,只能作为辎重马匹。”

  “关中有十二个这样的马场,其中陇西马场数量多,战马的质量也最好,整个关中的马匹大概有8万匹,能成为战马的接近3万匹。

  从陛下您开始进攻匈奴人开始,因为缴获了大量匈奴人的牲口,加上辽东诸侯贩卖的战马,河西诸侯贩卖的战马,太仆的战马的数量在快速增加,光今年就增加了3万匹。”

  “正好今年陛下俘虏大量的胡人,他们都是最优秀的牧民,太仆因为招募了他们,今年战马繁育的数量明显提升,臣还打算在上郡,云中郡,九原郡,雁门郡,辽东分别开设马场,以扩大大汉的马源,只是丞相还没有给臣这个预算,臣也只能先找命人寻适时候的草场。”

  假相张良笑道:“每个马场都是吞金兽,每建设一个都是几亿钱,陈太仆你一下子要建设五个马场,即便整个大汉的财政结余,也不够你花的,周丞相当然不会同意了。”

  陈林道:“但这关乎我大汉军事力量,没有合格的战马哪来的我大汉铁骑,季心,葛婴每个月都给我催,要我们提供战马,朝廷的骁骑营,越骑营也要找我们太仆,太仆的养马场,每个月都要拿出上千匹战马,提供给大汉军方,现在天子又说要发兵六十万,战马的数量就更加不够了。”

  徐凡想了想道:“丞相那里也没有余粮了,你们太仆还是要发挥民间的力量,朕记得乌家在大秦时期就为始皇帝提供了大量的战马,们太仆可以联合这些懂养马的民间力量,吸纳他们的资金和技术,共同开办牧场。

  也不要光养战马,也可以养耕牛甚至于羊,用于贩卖,你们太仆要想办法自给自足,不能光靠朝廷养活。大汉农户需要大量的耕牛,商队也需要大量的辎重马,这都是巨大的市场。”

  太仆虽然是九卿职能部门,但其实更像一个大型的官营企业,只不过他们的客户只有一个那就是朝廷,以前是大秦朝廷,现在是大汉朝廷。

  要是经常打仗,监管的严,太仆这个部门还能起到大作用。但大统一王朝的和平时期,太仆不但会花掉大量的财政收入,还做不好他们的本职工作。

  徐凡记得有本历史小说写过,大概就是明朝时期吧,养马的太仆每年要花费朝廷几十万两银子,占据大量的肥沃土地,但却拿不出一匹合格战马,最后被主角裁撤。

  现在太仆还能起正面作用,但徐凡不用想都知道,要不了多久,太仆必定是贪污腐败横行,成为一个没有正面价值的衙门。

  那干脆现在改制了,由衙门变成企业,这再要养不好马就裁掉换人,这也容易多了。

  陈林迟疑道:“战马是军国利器,让民间的商贾掌握好吗?”

  徐凡道:“有什么不好,朝廷缺马了,就从民间购买,不缺马了,你们这些牧场就把马和牛卖给民间,赚取钱财,这样也就不用看朝廷拨款了。”

  这都是半垄断性质的行业了,只要不是贪污腐败的太严重,赚钱是必定的。

  张良迟疑道:“要是那些奸商提价怎么办?”

  徐凡好笑道:“朝廷掌握的刀剑和府衙,还会怕这些奸商,需要战马的时候,就按照战时法令平价收购战马。朝廷不占这些商家的便宜,但要是这些商家敢骑在朝廷的头顶头上,真当朝廷的刀剑不利。”

  商贾可以骑在上朝廷头上,不是商贾有多厉害,本质上是商贾背后的权贵让朝廷投鼠忌器。

  但一个朝廷连权贵都管不住了,那么早点灭亡也好,省得让天下百姓跟着这样的朝廷受苦。

  他们休息半个时辰之后。

  徐凡对陈林道:“把你们马场最好的100匹战马挑选出来。”

  “诺”

  而后徐凡看向秦泊道:“你也把东西带过来。”

  秦泊道:“诺”

  没多久,陈林让牧民挑选出最强壮高大的100匹战马,出现在徐凡面前,每匹战马前面都有一个牧民牵着马绳。

  虽然徐凡也不懂看战马,但这些战马比其他马明显都要高大一圈。

  而秦泊也带着三辆马车出现在这里。而后少府小吏艰难的把东西从马车抬下来。

  “这是什么,铠甲?”张良迟疑道。

  这明显是铁甲,但大的有点夸张了,根本不像是人能穿戴的。

  秦泊道:“这是陛下要我们打造的铁马具。”

  “铁马具!”张良见过马具骑兵,那真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但那些马具也只是皮甲,竹甲,最多有的纸甲,而现在换上铁甲该有多坚固,战马会变成何等洪荒蛮兽,张良简直不敢想象。

  “来几个人帮忙。”秦泊呼喊着。

  徐凡让自己的亲卫上去帮忙,十几个忙碌了半炷香时间,十匹铁甲重骑兵就出现在徐凡他们面前。

  阳光下铁甲反射着铁甲的光芒,因为披了一层铁甲,连战马都看上去大了一圈。

  秦泊笑道:“这种铁马具,重200余斤,可以防住30步内的弓箭,50步内的弩箭,一般的刀枪剑戟都奈何不了这套铁甲。”

  张良迟疑道:“这么重,战马还能奔驰起来?”

  秦泊无奈道:“这也是这套马具最大的缺陷,一般的战马根本扶不动如此重的马具,更加不要说是作战了,只有体型最大,耐力最强的战马才能装备这种铁甲。”

  “陈野,骑着这些战马来回跑个十里”徐凡道。

  “诺”

  一般铁甲重骑兵也只做破阵用,不说你要跑个上百里(没有这个能力),但十几里肯定是要的,这已经是最基础的要求了,十几里都不能跑,那就杀不穿敌军阵,这样的重骑兵也就是没有用了。

  陈野带领九个亲卫,组成一个小型的锋矢阵,激动的骑着这铁甲战马开始奔跑。

  战马全身重铁甲,再加上他们身上的铁甲,根本没有缺陷,这样的铁骑他们想不出,有什么敌人能够击败他们。

  但跑了没多久,他就发现这些战马跑的很慢,在马奔驰了没多久就减慢了速度,行进了七八里就开始气喘吁吁,他们这十人的铁甲重骑兵,最后只是勉强跑到回来,其中有两匹战马在快到终点的时候直接倒下了。

首节上一节197/26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