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末,我成为了位面之子 第19节

  说完陈晓就离开这里了。

  俘虏营此时寂静无比,他们没有想到这还有俸禄,千石俸禄已经是大县县长了,400石俸禄也是高等曹吏和小县县令的等级,这种高收入对这些秦军俘虏来说是可望不可即的事情。

  “待在义军好像也没有什么不好!”黄虎带着一丝惊喜道。

  其他秦军内心的想法也是和黄虎一样,对他们这样的大头兵而言,俸禄什么的是完全没有,他们当兵还要家中拿钱,更不要说400石俸禄了。即便是为了这笔俸禄他们也要好好教导义军战士。至于朝廷的处罚,他们管不了,反正左右为难,干脆就不要想这么多了,先把这笔俸禄得到手在说。

  钱给到位,效率自然就高,这话不但在后世有用,在这个世界也是一样的,徐凡给了他们县令的俸禄,他们自然要拿出县令的能力了,对教导义军士兵异常上心,甚至超过了邓忠这些义军原本的军官。

  而有了这些从军多年的老兵,徐凡的义军训练计划就容易多了,秦军训练当中也有军阵的转变,徐凡的队列训练对秦兵来说,只是换了一个名词,义军转换队形的效率高一些,但内核却是一模一样的,他们做这些事情已经有好几年时间了,这些秦兵可以轻易理解这些口令,并且做出相应的动作。

  徐凡教导这些秦兵不到半天时间,这些秦兵就可以掌握这些口令和动作了,只是没有后世的标准,但这却已经够用了。

  而学会了队列口令和动作的秦兵,开始发挥他们教头的作用,把这些口令和动作交给义军战士们,有了这些秦军战士的帮助,义军的训练效率得到飞速提升。

  而这个时候季布也找到了徐凡,他也想要秦军教头教导一下自己和自己的小弟,上次的演习惊到他了,他们已经上了秦国的通缉令了,再不想办法学一点本事,只怕他们会被秦军一个屯的士兵镇压,季布可不想自己被秦国抓住。

  对于季布的请求,徐凡当场答应,他本就没有把季布他们当做外人(有收编他们的想法),义军军官学什么,他也跟着学什么,甚至徐凡亲自教导季布,还把队列训练的竹简交给季布,让他有空可以多揣摩。

  徐凡的这个举动也让季布感动无比,教导兵法,这个时代可以说是授业之恩了,但徐凡却满不在意,甚至拒绝了他的报答,甚至还把这样珍贵的兵法教导给义军将士,如此大气,不愧是天下第一等的豪杰。

  可能是眼缘好,徐凡和季布两人一见如故,彼此惺惺相惜。

  徐凡来的这个世界,聊得来的人并不多,即便是在陈家里,村民们也是非常敬畏,尊重他,知道徐凡非等闲之辈,把徐凡看成是贵人,即便陈林都是这样,和徐凡总是有层隔阂,周章内敛稳重,刚刚开始和徐凡聊得来,但从他们造反开始,就认定徐凡是他的主公了,开始恪守上下礼仪了,所以在义军当中徐凡的朋友并不算多。

  而季布性格开朗豪爽,为人粗旷不羁,虽然钦佩徐凡能击败秦军,却也平视徐凡,可以倾听徐凡吹牛,胡侃,让徐凡有几分后世一起吃烧烤朋友之意。

  季布对徐凡非常佩服,这些天他和徐凡在一起,发现徐凡喜欢和士兵们泡在一起,一起吃饭睡觉,一起训练格斗,一起聊天胡侃,根本看不出来他是一个掌管2万义军的首领。

  求收藏,求月票,举荐票

第51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

  徐凡除了在项县练兵,还开始回忆后世的制度,像什么官兵平等,不允许军官吃小灶,士兵吃什么,他们也吃什么。

  建立士兵会,让士兵监督军官,维护士兵直接的利益。

  所以士兵们爱戴他,把他当作自己的兄弟一样,顺从他,拥护他。

  季布对义军的这些军事制度极其震撼,尤其是当一个士兵举报了一个军官买东西不给钱之后,这名军官不但在监军押送下给下了双倍的价格,还被打了10军棍。

  说起来这还和徐凡有关系,他聘请秦军俘虏的俸禄太高了,高到义军士兵都开始嫉妒这些秦军俘虏,这才闹出了强买强卖的事件。

  义军此时的制度却有点像太平军的制度,所有的缴获都要上缴到公库当中,而两万多义军开销都从公库当中领取。

  而每个人的待遇则按照他的职位重要性划分不同等级,军人和工匠是第一等的,他们不但可以吃饱,还能吃肉,老弱次一等,他们一日也有三餐,隔几日可以喝到一次肉汤,普通民夫则是最后一等,但他们也可以一日三餐都吃饱(这个时候义军不但不缺是粮食,反而有多。)

  同时义军所有成员也要工作,士兵们要训练,工匠打造武器装备,民夫只能砍伐树木,在工匠指点下打造各种武器装备。

  义军这种比较公平的分配方式,加上徐凡身体力行不搞特殊,义军上下都很满意这套制度,但黄虎他们的高收入打破了这些。

  九成九的义军士兵发现自己的收入,居然还比不过自己的手下败将,这让他们怎么服气。

  尤其是黄虎他们在得到第一个月俸禄之后,就改善伙食,吃的比义军都好,这更加让义军上下充满愤慨。

  于是义军屯长葛婴愤愤不平,当着监军下属的督查士兵面拿了一家肉摊的猪肉道:“我是义军军官,这肉钱,找我们义军拿。”

  杀猪老板看到是义军军官也不敢出声阻挡,只能赔笑点头。

  但一旁的督查却恼火了,他们是负责监督义军军官军纪的,葛婴这不是在打他们的脸。

  “葛婴,你想做什么,买东西要付钱的军规你也忘记了”督查士兵冷着脸道。

  葛婴嚷嚷道:“谁说我没有付钱,我不都说了记在义军账上,他现在也可以跟着我去军营拿!”

  杀猪老板只能赔笑道:“军爷,您先走,等有时间小人再去结账。”

  葛婴得理不饶人道:“听到了吧,老板都同意了,我这可不算犯军规,你管不了乃公。”

  督查士兵当即就来了火头道:“这是借义军的名义欺负人,是给义军抹黑,而且你卖肉,凭什么要义军出钱购买。”

  葛婴不服气道:“就凭我这个屯长的俸禄也有150石,吃块肉怎么了。”

  督查士兵怒道:“你胡说什么,屯长什么时候有150石粮食了。”

  葛婴冷笑道:“秦军败将都有上千石俸禄,我要150石不过分吧。”

  这下说的督查士兵都一阵哑然,同时了也明白了葛婴这样做是因为愤愤不平。

  督查士兵开始宽慰道:“你不满可以向将军说明,但不能用这样违反军纪的方法,而且我们义军也不缺这块肉。”

  督查的士兵还真没有乱说,义军的伙食标准应该是这个世界最高的,在天下人都一日两餐的时候,义军却是一日三餐不说,每日都会一个肉菜,晚上还要加一顿宵夜。

  这哪里是在养士兵,当年四大公子养士也不过如此,可以这样说,一般的小地主都没有这么高伙食标准,所以义军现在的战斗力不算太强,但士气却是极其高昂的。

  当初义军高层曾经苦口婆心劝说徐凡不能如此富养兵,这样消耗下去再多的粮草也不够义军食用,始皇帝他也养不起这样昂贵的兵。

  这话还真不能说错,这个时代人都吃都吃不饱,就不要说吃肉了,能吃上肉的人最起码都是士大夫等级,春秋战国不是有一句话叫做,‘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从这话也可以听出,这个时代吃肉是上等人的权利。

  但徐凡却说道:“你知道义军当中体重最轻的将士有多重,106斤(相当于现代53斤),你能想象这是一个七尺男儿的体重,这已经不能算人了,只是一个骨架子,我之所以让义军士兵这样吃,就是想要让他们长肉,一个七尺男儿最起码也要有240斤,现在让他们多吃,只是为了让他们恢复身体,身体恢复了,他们才会有战斗力。”

  义军吃的好,好到让整个项县百姓羡慕,督查的士兵才明白葛婴不是真缺这块肉。

  葛婴阴阳怪气道“这天下还有人不缺肉食,哦,俘虏营他们倒是不缺肉食,现在他们香气都飘到我们军营了。”

  说完葛婴也不管督查的士兵,就这样回了军营。

  督查士兵无奈,只能把这件事情的经过告诉了徐凡。

  徐凡听完也是一阵无奈,他给俘虏们如此高的待遇,本就是想要秦军俘虏全心帮助义军士兵提高战斗力,却没有想到会引起义军军官的不满。

  徐凡当即来到义军军营当中,召集了所有义军屯长以上的军官。

  把今天葛婴做的事情和所有军官说了一遍。

  而后他看着葛婴道:“你是不是对秦军教官的俸禄不满。”

  葛婴看着徐凡不服气道:“是,他们是失败者,凭什么过的比我们好。”

  不过徐凡站在葛婴这些义军军官的角度,也能理解他们的不满,本来训练士兵是他们的任务,现在都被这些教头抢走自己的任务了,而且这些人甚至还要把他们当做士兵一起训练,让他们气愤的这些教头还是他们的手下败将,但为了学本事他们就忍了,但徐凡弄出什么士兵会,限制军官全力,义军军官觉得自己上下都受到压迫了,过的连普通士兵都不如。

  当知道秦军俘虏超高的待遇就彻底点燃了这些军官的怒火了。

  徐凡道:“我们义军要学习秦军的本事,自然要付出这个代价了,钱粮不给够,大家真以为秦军会全心全意教导我们,你们学手艺也要给师傅白做三年工,你们真要不服气,就努力学好本事,学习这些军事技能,这才是一个合格的义军军官应该做的事情。”

  而后他看向葛婴道:“葛婴违反军法,处罚10军棍。屯监军等打完了,你带着这个莽夫给屠夫老板道歉,赔偿人家双倍的钱财。”

  屯监军道:“诺。”

第52章 ,平息怨气和楚昭女

  本来在和项彪商议购买战马的周章听说这事情,带着陈岗找到徐凡头疼道:“主公,这些秦军俘虏能活着,已经要对我们义军感恩戴德了,你怎么能给秦军俘虏这么高的待遇。”

  徐凡苦笑道:“我给秦军俘虏这个待遇,本是想要让他们尽心为我们义军训练士兵,却没有想到会引起义军战士的不满。”

  徐凡现在也知道这事情是他做的不对了,他当初想法很简单,一是千金市马骨的意思,吸引一些人才,二就是受到后世的影响了,后世的网络上动不动出现打工人拿着三千的工资,干着三万的活,现在他一朝掌权,有点逆反心理了,认为这些俘虏给义军做事情,钱要给到位。他根本没有想到义军士兵会有不满。

  果然后世的民主集中制是有道理的,不商议拍脑袋决定事情会出现问题的。

  周章冷静道:“现在要想办法平息战士们的不满。”

  陈岗想了想道:“士兵不是不满秦军教官高俸禄,要不我们取消这个俸禄,平息他们的不满。”

  周章马上道:“不可,朝令夕改,主公的声望必定下降,这还如何统帅义军。”

  周章想了想道:“工匠营这几天不是在制作义军的服饰,主公可以发放这些衣服,平息义军将士的不满。”

  义军占据项县之后,核心工作就是围绕提升义军战斗力,除了义军士兵的训练,其他跟随义军的家眷他们也有很多事情要做。

  义军家眷被全部组织起来了,他们以里为单位,在大铁锤等工匠带领下,以帮助义军打造各自武器装备等各自义军需要的货物和军械。

  秦朝不得不说他是一个超越时代的战争机器,这个时代他们已经弄出了简单的流水线,而现在这套生产方式被徐凡搬到义军当中了。

  每个里安排几个工匠指导百姓生产,以长箭为例,这是战场上消耗最大的武器,但整个义军存量只有5万支,对于出身后世火力不足恐惧症患者,这点长箭太少了,义军要有50万支长箭,甚至更多的长箭。

  而要生产一支长箭,就想要有人砍伐树木,把树木劈成小木块,而后一点点打磨成箭杆,还要有铁建打造箭头,大铁锤把这些步骤分散在各个里当中,这样一条上千人的长箭生产线,每日可以生产上万支长箭。

  而在义军当中除了长箭生产线,还有长矛生产线,皮甲生产线,木甲生产线,军衣,布鞋生产线,可以说整个项县成为了一个原始的工业生产县城了。

  这其中徐凡对军衣生产线尤其重视,义军当中穿着得体的很少,几乎每个人都破破烂烂的,这些士兵穿着这样的衣服组成军队,看上去就像一个乞丐军,徐凡一直想要改变这点。

  等已经到项县之后,手中也有上万匹布了,徐凡就干脆组织起义军妇孺帮助义军战士裁剪衣服,用的是后世流水线的方式,把衣服画出袖子,衣服主干等,先裁剪再缝合,这样制造一件衣服的速度非常快,现在这些军衣已经差不多制作完成。正好可以借助军衣的事情平息战士的怨气。

  翌日,义军战士每人分到两套军衣和两双千层鞋,战士们都高兴的换上了新的衣服,这些衣服价值3000钱,相当于几十石粮食,这下义军士兵终于不认为徐凡偏袒秦军俘虏了,大家的怨气得到了平息。

  徐凡也松口气,想要管理好两万人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为了丰富义军战士们的夜生活,徐凡还联合周章,以自己记忆当中的‘孟姜女,哭长城’为原型,制作出了《楚昭女》,表演的形式有点后世的戏曲和话剧形式。

  只排练一天,徐凡就把新鲜出炉的《楚昭女》表演给义军战士看,这引起了巨大的轰动,许多战士都是哭着看完的。

  天下纷乱几百年,尤其是经历了恐怖的战国乱世,普通的百姓不是当兵死在战场上,就是当民夫死在运输粮食的道路上。

  战国时情的战争有多疯狂,大家只需要知道长平之战,秦赵两国动员的军队就突破了百万等级了,整个天下各国拥有动员军队的能力大概是200万到300万之间,无人不战,无日不战,就是战国的环境。

  好不容易天下统一了,天下百姓都认为自己渡过了如同地狱的战国乱世,太平时节应该来了。

  但始皇帝却辜负了天下人的期望,他在统一六国之后,却没有停止他征服的脚步,南征百越,北击匈奴,对内,修完驰道修直道,修完直道修长城,天下统一十余年间,战争不曾结束,徭役不曾停止,他们的亲人一个个死在始皇帝的大业当中。

  《楚昭女》的故事就是他们的故事,义军士兵可以轻易带入其中,这引起了所有士兵的悲伤和愤怒,士兵悲伤他们的苦难,愤怒于给他们带来苦难的始皇帝和秦国。

  而后《楚昭女》的舞台剧又邀请了项县百姓来观看,也是引起了整个项县百姓的悲伤,这就像在演绎他们自己的故事,百姓很容易代入其中。

  在舞台后方看到这幕的周章却激动道:“我大楚复国有望了。”

  楚国灭国十余年,周章这些人一直都在想办法复兴自己的国家,但这十多年时间却没有一点成果,为什么?

  秦国的强大自然是不用说的,但此时整个陈郡只有3000秦军,整个楚地的秦军超不过2万人,而就这2万秦军镇压了楚地几百万人,楚国贵族只要动员十分之一的百姓都足够驱赶秦军复兴楚国。

  但周章他们却做不到这点,秦国身为一个占领者,在楚地自然是残暴无度了,但他们却建立了一个比楚国要更加有组织有秩序的社会,楚地的百姓还能忍受。

  当秦国的百姓动不动会成为刑徒,但你以为当楚国的百姓会有多好,楚国的贵族也是一样的货色,甚至比秦国还要差,秦国最起码还有一条军功受爵的上进之路,但在楚国,百姓永远是百姓,奴隶永远为奴隶,他们要为楚国贵族当兵,当农夫,当奴隶,在他们死后,还要担人牲。

  说一下,给秦军俘虏高俸禄的事情,当时写这段的时候想到了日内瓦公约,想到了8小时工作制,还有薪资待遇对现在的工人就相当于嘲讽了,于是就加上这段了,在读者的提醒下,才发现有点不合时宜了,但又不好改。只能补充说明一下了。

  不过带入一下,才发现我军优待专家是有原因的,当你什么都不会的时候,只能提高对有本事人的待遇。

  而义军现在是什么情况,5000士兵当中,职业军人只有几十人,在这种情况下,在这种情况下优待有军事技能的人也说过去,只是优待的太过了。

第53章 ,追兵再至

  两边都不是好东西,甚至楚国贵族更是不是东西,楚国的百姓如何选择,当年的战争就说明了一切。

  所以当楚国贵族想要动员楚地百姓造秦国反的时候,楚国的百姓冷眼相看。没有百姓的支持这些楚国贵族自然是轻易被秦吏抓捕了,这样的事情多了,楚国贵族自然就不敢造反了。

  而现在周章终于确定楚民对秦国的仇恨已经超越了楚国贵族了,现在已经动员他们打秦军,可谓是轻而易举。

  他钦佩对徐凡道:“主公的《楚昭女》抵得上百万雄师,属下终于明白宣传部应该如何运转了。”

  休闲的日子总是短暂的,义军在项县停留了五日,两个消息传到义军这里,一个好的,一个坏的,好消息是陈林和邓宗两人带领义军3000士兵攻克了寝县,坏消息就是秦军郡尉白勐带领1万秦兵南下追杀义军,追兵义军抵达南顿县,最多三日就会兵临项县,一时间整个项县充满了紧张之感。

  在得知秦军即将到来,季布的二弟季心就来劝说自己的兄长道:“秦军来势汹汹,我等赶快离开项县,免得遭受池鱼之灾。”

  季布听到这话怒道:“义军首领徐凡拿我等当做兄弟,没有看不起我等不说,还教导我等兵法,现在秦军来攻,你却要为兄逃走,这是想要天下人耻笑为兄吗!吾已经决定了要留下项县和义军一起抵抗秦军。”

  而后他看向自己的一众小弟道:“尔等想逃者,自行离开吧。”

  “不就是秦军,有什么可怕的,义军可以击败他们,吾等也可以击败他们。”

  “死既死而,我等兄弟情谊却不能断,吾等项县游侠和秦军拼了,让世人也知道吾等项县游侠慷慨激昂的之事。”

首节上一节19/26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