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末,我成为了位面之子 第184节

  他们在战场上看着骁骑营士兵是如何勇猛的击败了几倍的敌人,并且打的东胡人在战场上投降,他们的士气已经被鼓舞的极高,每个屯骑营士兵都热血沸腾,想要为大汉建功立业。

  与此同时,白羊王也看到樊哙带领士兵冲向自己,他内心是极其惶恐的。

  东胡人已经败了,汉人又向他们杀过来了,他是想要逃命的,但白羊部落的地盘就在雁门之外,这次不能击败大汉,他们白羊部只能逃离自己家园在大漠流浪了。

  这对一个部落几乎是灭顶之灾,大漠虽然广大,但每块草场都是有主人的,白羊部本就受到重创,再逃离家园,真就有可能像草原上无穷的小部落一样,消失的无影无踪。

  白羊王咬牙道:“派人去问一下折兰王,我们是战是逃。”

  但白羊王刚刚派遣亲信出去。

  折兰王已经带着自己的部众撤退了。

  开什么玩笑,那支恐怖的汉人骑兵,已经对着自己的部众整军备战了,随时都有可能冲杀过来,他可不能保证自己能挡住汉人骑兵强大的攻势。

  他折兰部在匈奴的西北,靠近大月氏人的领地,他可不想在雁门拼光自己的部众。

  于是在崔岩整理好骁骑营士兵的时候,他对面的敌人折兰部已经开始向着北方撤退了。

  这个时候崔岩开始思考是追击折兰部骑兵,还是联合屯骑营士兵包围白羊部,见好就收。

  “杀向敌人的左翼。”崔岩很快命令道。

  匈奴人骑兵攻击力不如骁骑营士兵,但他们逃跑的速度太快了,崔岩觉得骁骑营士兵未必能追上折兰部,干脆就包围白羊部,争取取得最大的战果。

  当崔岩带领骁骑营士兵冲向白羊部,而在战场上樊哙带领屯骑营已经和白羊部短兵相接了。

  冲锋在最前面的樊哙勇猛无敌,手中长矛上下飞舞,任何阻挡在他面对的敌人,都不是他一回合对手,他每一矛都会杀死一个敌人。

  因为白羊王的犹豫,加上樊哙冲击的太猛烈了,白羊部在双方一交手就被击溃了正面部众,很快两支骑兵绞杀在一起,屯骑营虽然没有骁骑营精锐,但他们被徐凡培养几个月,每个士兵都大汉忠心耿耿,更是想要为大汉出力,所以他们杀的极其猛烈,他们想要用自己以前的同胞为自己成为汉人交上一份投名状。

  所以这个战场的惨烈程度还在右翼之上,双方士兵都舍命相保,悍不畏死,白羊部此时被自己的同胞打的节节败退,白羊王看到这种情况惊恐无比,折兰王提前跑了,直接让白羊部的右翼暴露在那种恐怖骑兵的刀锋之下。

  而这支骑兵在白羊王惶恐的眼神当中冲杀过来了。

  “轰!”崔岩带领的骁骑营士兵从右翼直接杀入白羊部,骁骑营士兵直接把白羊部拦腰斩成两截,开始快速从前后包抄过去。

  崔岩大叫道:“分割包围,分割包围。不要放走一个匈奴人。”

  白羊部被骁骑营这一方冲击,彻底被冲垮了,他们被汉军分成多块,而后被两营骑兵包围吞并,一个个白羊部士兵看到毫无逃生的希望叫道:“我们投降。”

  运气好他们遇到汉军士兵会接受他们的投降,让他们丢弃武器退到战场之外,但运气差遇到屯骑营士兵,他们被天子以前所未有的待遇豢养了好几个月,现在正是要在战场上报效天子的时候,这些同胞就是他们的军功,他们哪里还会理会投降,直接砍杀再说。

  白羊王看到自己的部众正在被汉军分割包围,一个个勇士倒在地上让心痛如绞。

  眼见着没有活路了,他绝望道:“我们投降了,不要再杀了。”

  樊哙看到白羊王投降也跟着叫道:“全军收降俘虏。”

  很快樊哙的亲兵也在战场上大叫道:“全军收降俘虏。”

  但很快樊哙就看到让他皱眉头的场景,屯骑营士兵即便听到命令,还是在杀戮已经没有反抗能力的白羊部战士了,这种事情在汉军当中是不允许的。

  但樊哙想到他们被天子训练也不到三个月,胡人毕竟是野性难驯,也就容忍这一幕了。

  而后说道:“命令屯骑营军官控制士兵,不要让他们就是杀戮俘虏了。”

  很快樊哙的亲卫就通知屯骑营各区屯长,让他们控制屯骑营士兵。

  而屯骑营军官在接到樊哙的命令之后,也纷纷控制士兵杀戮俘虏的行为,他们可是知道天子对军规军纪的看重,违反了即便他们胜利了,也会受到处罚。

  很快激烈的战斗就结束了,汉军士兵押着俘虏打扫战场。同时樊哙命令骁骑营追击折兰部百里,但超过百里就必须撤退。

  崔岩一路急催部下,想要追上折兰部。

  但折兰王已经被骁骑营强大的战斗力吓到了,一路快马加鞭的向着北方逃离,骁骑营根本追不上,只追到了匈奴人的牛羊后勤,也不算是无功而返了。

  崔岩只能带着这些牛羊回撤。

  战后,崔岩对樊哙喜道:“我军歼灭敌人3万余,其中俘虏两万两千人,缴获战马万匹,牛羊10万头,我军屯骑营伤亡上千,骁骑营伤亡二百余。”

  樊哙喜道:“好,马上向郡守和天子报捷。”

  屯骑营都尉于龙问道:“将军,我们是不是继续追击匈奴人,折兰部跑了,我们并不能算是全歼了敌人。”

  樊哙看向北方想了想道:“这一战我们俘虏了匈奴两王,歼灭敌人3万余,已经是大功一件了,再继续追击容易被匈奴人的主力包围,既然重创匈奴人先锋的任务已经达到了,我们还是见好就收,全军撤退回马邑。”

  虽然这一战骁骑营的铁甲骑兵给了他举动的惊喜,但北方毕竟有十几万匈奴人主力,樊哙担心自己的大军继续追击折兰部会被匈奴人主力包围,到时候只怕他们很难支撑到援军的救援。

  于龙和崔岩两人只能失望道:“诺。”

  而后樊哙他们带着白羊部,东胡部俘虏和十几万牛羊撤向马邑。

  大汉四年六月十八日,平城。

  冒顿站在平城的城楼上望着南方山峦,那个方向就是汉人的国度,冒顿的眼神充满贪婪,那是一个比大漠富裕百倍的地方,只可惜那个国度太强大了,他匈奴远远不是对手。

  娄烦、昆邪、休屠等大部落首领站在冒顿身后。

  浑邪王道:“汉人的城池就是好,单于,这次攻克马邑之后,我们干脆占据雁门这块肥沃的土地。”

  平城虽然已经撤退光百姓,因为徐凡对汉军的战斗力有信心,他没有坚壁清野,平城和附近城邑的基础设施都没有被破坏。

  这就导致匈奴人进入平城的时候,平城的房屋保存的非常好,徐凡给白羊部修建的据点,让这些匈奴人羡慕不已,他们想要居住在温暖的房屋当中,想要住在基础设施好的城池当中。

  但冒顿的冷淡说道:“居在房屋当中,我等还任何放牧,没有牲口,我匈奴勇士又如何生活?”

第277章 ,匈奴人的阴影,冒顿的心胸

  冒顿一直就认为牧民就应该生活在草原上,汉人的城池只是他匈奴人的粮仓,是用来给匈奴人囤积粮草的,却不是给匈奴人居住的。

  游牧变定居,匈奴的勇士还怎么骑马,还怎么维持战斗力?

  汉人比匈奴人多几十倍,要是匈奴人的战斗力下降了,匈奴人还怎么在草原生存。

  最重要的是匈奴人定居下来,那么住在雁门郡的到底是匈奴人还汉人?

  冒顿敏锐察觉到,定居对匈奴人来说是极其不利的,甚至会分裂匈奴人,他本能的不想自己的部下定居下来。

  娄烦王道:“可以冬天居住在城池当中,这样可以用城池抵挡寒风,这里也可以成为我们匈奴人的草场,雁门郡可比大漠富饶多了,能养活更多的部众,既然汉人皇帝放弃了这块土地,我们就应该占据。这些土地可是最优质的草场,单于不能就这样放弃了。”

  臧衍道:“单于,雁门郡物产丰饶,不但可以放牧,还可以耕作,而耕作的收益几十倍于放牧,一个雁门郡每年可以收割几百万石粮食,养活几十万部众,让匈奴实力大增,有了这些粮食匈奴人再也不用担心过冬的问题了。”

  臧衍一直想要匈奴人和大汉扩大战争,要是冒顿真占据了雁门郡,那么匈奴人和大汉的战争就不可避免了。而且匈奴人的实力也太差了,他想要提升匈奴人的力量,雁门郡大汉来说是一个穷郡,但对匈奴人来说却无比富裕,可以在雁门郡得到几百万石粮食,可以让匈奴人养更多的子民,极大提升匈奴人的实力。

  在他看来想要争霸天下就必须得耕战,只靠草原,匈奴人永远不可能是汉帝的对手的。

  休屠王听到几百万石粮食激动道:“单于,这可比我们每年入侵中原,抢的要多的多啦,而且还不用死人。”

  匈奴人虽然劫掠中原,但每次他们都有非常巨大的伤亡,抢的粮食也不是很多,匈奴人南下主要是想要消耗多余的人口,节省口粮。

  而现在听到每年可以收获几百万石粮食,很多部落首领眼珠子都红了,这可是一笔无比巨大的财富,可以让他们的部落多养活几倍的人口。

  冒顿却瞪了臧衍一眼道:“我等的部众只会放牧,不会种田,这上百万石的粮食谁来种?而且占据了雁门郡,汉人岂会善罢甘休,他们领兵反击,难道我们要舍弃骑兵的激动性,撞上汉人的军阵?这要死多少人,难道我们要放弃草原和汉人争夺城池?”

  “未必不可,中原比草原富裕多了,而且也温暖多了,占据中原,我们匈奴每年就不会冻死太多的人了。”还真有不少部落首领有这样的雄心,想要占据温暖富饶的中原。

  冒顿道:“我们在草原的大月氏就就不管了,要是大月氏人联合汉人对付我们匈奴,我匈奴就要面临两面夹击之态,到时候不要说是占据中原了,只怕连我们在草原的牧场都保不住。”

  这个时候浑邪王等人才清醒过来,他们还有大月氏人这个敌人。

  而冒顿敏锐的察觉到臧衍的不怀好意,此时匈奴人实力根本不如大汉,占据雁门郡会极大消耗匈奴人的力量,而他此时的目标还是草原上的其他部落,大月氏人才是冒顿最大的敌人,他不想在中原之地耗费太多的力量。

  战国时代刚刚落幕,这个时代的中原还是非常武德充沛,加上骑兵还没有呈现完成体,骑兵对步兵方阵唯一的优势只有机动性,其他不管是攻击力,防御力都远远不如中原的步兵方阵,而雁门郡又是一个盆地地形,山脉众多,适合步兵防御,冒顿知道占据雁门郡,他们匈奴人也是守不住的。

  此时冒顿内心有一阵心悸,总觉得有什么不好的事情会发生,他觉得很有可能是匈奴人的先锋出现问题。

  但他又觉得是自己多虑了,折兰王他们加起来有4万骑兵,如此庞大的军队,汉军是很难击败了,而且即便汉军击败折兰王他们,但骑兵总可以轻松跑的出了,匈奴人在战斗力不如中原王朝的情况下,仍能存活这么多年,并且成为赵秦两国最大的祸害,靠的就是他们骑兵的机动性,他们可以打不过大秦,但却可以轻松逃命。

  但很快他不好的预感更加深了,尤其是当他看到远处冒出来的烟尘,常年领兵作战的冒顿明白这股烟尘是骑兵弄出来的,而一支骑兵冲到平城,不管是匈奴人的骑兵,还是汉人的骑兵,对他们来说都不是好事情。

  很快其他匈奴人就警惕起来,几十个匈奴人探马奔向烟囱方向。

  半天后,探马对冒顿汇报道:“单于,那是折兰王的部众。”

  冒顿道:“本单于不说让他们先一步去马邑,怎么回来了?”

  探马悲伤道:“折兰王他们被汉人击败了,白羊部,东胡部已经被汉人歼灭。”

  “什么!”冒顿和所有匈奴大部落首领都不敢相信这个消息,四万的骑兵,这才多久就被打残了。

  冒顿冷脸道:“带折兰王过来,本单于要知道所有事情,他们是怎么打仗的?4万骑兵怎么会败得如此惨。”

  对现在的匈奴人来说,一战就少了两大部落,不说面临生死存亡,那也是元气大伤了。

  半天后折兰王来到平城,他见到冒顿就跪在地下悲泣道:“单于,汉人的骑兵太强大了,白羊部和东胡部被汉人击溃,投降了汉人。”

  “这怎么可能?即便你们打不赢汉人,难道连逃都不知道逃吗?”休屠王气愤道。

  “你们这简直是丢尽匈奴人的脸。”娄烦王惶恐当中带着一丝气愤道。

  这些年他们匈奴人好不容易有的起色,而且也灭了东胡这个最大的敌人,眼看着匈奴就要成为草原的霸主了,但这次战败让他们回忆起以前对汉人的惨败。

  以前他们匈奴人,也可以在中原人手中占到一点便宜。但每次只要是中原王朝重视他们,他们就会迎来前所未有的惨败,让匈奴人元气大伤,打回原形。

  几十年前他们被赵国打的大败,十年内他们被蒙恬打的大败,甚至和阴山草场都被秦人夺去了,建立了九原郡。而今天折兰王他们的惨败,让这些部落首领回想起,那些非常不好的记忆。

  难道他们匈奴人又要被汉人打回原形了。

  冒顿脸色凝重问道:“你们是如何和汉军交战的?为什么会败得如此惨?”

  折兰王哭着说道:“汉人的装备太强了,他们居然弄出了5000套铁甲让骑兵穿,组建出一支铁甲骑兵,这样的骑兵太强大了,我们勇士战刀完全破不开他们的防御。

  东胡王所有的部众,在这支铁甲军面前,连一个时辰都没有坚持住就被击溃,东胡王这个懦夫马上就带领部众投降汉人。

  “而后汉人的骑兵又杀向白羊部,我部逃的快,才逃出了升天,而白羊部坚持了不到一个时辰就被汉军吞没了。”

  “不可能,在撒谎,大汉的商人也卖过铁甲给本王,一副铁甲要了本王50匹战马,汉人即便富裕,汉帝也不可能拿出5000套铁甲,这是长生天才能做到的事情。”浑邪王不敢相信道。

  五千套铁甲要二十五万匹战马才能购买到,这几乎是匈奴人四分之一的战马数量了,在这些大部落首领看来,这样庞大的财富没有任何人可以拿出来。

  只有臧荼叹口气道:“汉帝有这个本事,甚至他手中的铁甲兵不止5000人,而是几万铁甲兵。在大漠一副铁甲要50匹战马,但汉帝弄出高炉,据说一次就可以炼出几万斤铁,在大汉境内铁甲的价格和一匹战马相差无几。”

  浑邪王气得浑身发抖道:“这些该死的奸商,居然让本王多花50倍的价格来购买一套铁甲,下次他再来我的部落,我要让他尝尝汉人五马分尸的刑罚。”

  “蠢货!”冒顿怒道。

  都这个时候了还在计较奸商的事情,冒顿一想到汉人几万穿着铁甲的士兵冲到草原,他们匈奴人的家园只怕又压迫保不住了。

  “汉人已经强到这种地步了吗?”冒顿内心颤动想道。

  汉人人口本就比他们多,现在连装备都比他们强一个等级,以至于匈奴人完全不是汉人的对手了,匈奴人的未来在什么地方?

  其他匈奴部大首领也是在瑟瑟发抖,现在已经后悔集结大军入侵大汉了,真要按照臧衍说的,汉人有几万铁甲兵,他们这十万大军只怕都不够汉人两万铁甲兵杀的。

  娄烦王战战兢兢道:“单于,趁着现在大军损失不严重,汉军的主力也没有杀过来,我们撤退,汉人的铁甲骑兵再厉害,我们逃到草原他们也杀不过来。”

  “娄烦王说的有理,汉人不会放牧,他们杀不到草原。”

  所以匈奴大部落首领都不想继续打下去了,上万骑的大部落居然扛不住汉人骑兵一个时辰的进攻。要知道能拿出万骑的部落,无一不是草原上的大部落,属于称霸一方的存在,但面对汉人的铁甲骑兵却成为了弱鸡一般的存在。汉军如此恐怖,他们是万万不敢再尝试进攻了。

  冒顿看到一个惊恐无比的部下暗叹道:“他们被汉人吓破胆了,要是就这样回去,只怕匈奴人连草原都难以立足了。”

  连胆气都破了,他们还如何杀敌,要知道匈奴人可不止有汉人这一个敌人,还有大月氏人,东胡残部,夫余人等草原上大大小小的部落,他们都在暗中盯着匈奴人,只等匈奴人衰落,而后恶狠狠的咬上来,汉人不能驻扎在草原上,但却不代表这些部落也不能。

  所以想了想冒顿坚定道:“全军继续南下,本单于想要去见识一下,汉人的骑兵是不是真有如此强大。”

  娄烦王等人万万没想到,冒顿居然还想要南下,他们刚想开口阻止。却被冒顿瞪的不敢发声。

  而后冒顿看向臧衍道:“先生在大汉境内交际广泛,可认识懂得修筑高炉之人?”

  冒顿想来既然武器已经出现了代差,那就想办法弥补这个代价,大漠可没有什么奇淫技巧的说法,只要有利于他们生存的东西,统统都是好东西,工匠在草原上的地位非常高。

首节上一节184/26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