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末,我成为了位面之子 第182节

  代王歇也是装傻,说什么以后代国也在天子的保护下,共享天下太平。

  赵佗倒是有这个想法,却说想先看看项羽的动作,而陈馀则根本不见他的使者,虽然他和田横一刀两断了,但田横毕竟救过他的命,书生意气的陈馀不想对不起田横。所以项羽想要联合这些诸侯的行动是极其失败的。

  对项羽来说唯一的好处就是,范增联络中原豪强极其顺利,这些人被汉帝分了土地,地方上的权利又被汉吏掌握,那大汉这一年实行的政策,更是让这些中原豪强愤慨无比,在他们看来汉帝这是用他们的钱和土地来收买天下民心。

  所以范增一派遣使者联络这些中原豪强,就有不少人投靠项羽了,甚至还有不少人干脆举家迁往临淄城投靠项羽。

  在这些中原豪强看来了,项羽出身名门,天然就是他们自己人,而且他在齐国实行的政策也没有大汉那样对他们残暴。

  而最重要的是,项羽也极其能打,齐地的秦军基本上就是被他消灭的,整个天下除了汉帝就是项羽能打了,现在项羽有反抗汉帝的想法,对这些贵族豪强来说,此时的项羽简直和救世主差不多。

  有这些中国贵族豪强的迁入,齐国经济恢复的非常快,临淄城再次成为那个车彀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繁华城池。

  当然大部分的中原豪强还是舍不得自己的家业的,他们只是对项羽的使者保证,项羽的大军过来,他们会举兵支持。

  这些贵族豪强给了项羽极大的信心,因为在他看来这就和秦末事情差不多,始皇帝杀戮豪杰以至于天下皆反,而汉帝镇压天下豪强也必将受到反噬,而中原豪强愿意投靠自己,就是这种反噬的结果。

  项伯听到这话,马上苦口婆心劝说道:“我齐国根本不是大汉的对手,贸然和汉帝为敌只能自寻死。”

  项羽笑道:“这一年时间,本王已经联合中原各地豪强,他们对大汉的均田,摊丁入亩政策极其不满,他们已经投靠本王了,只要本王带大军杀过去,他们就会举兵,倒是整个中原烽火遍地,本王未必不能从走一遍汉帝的道路,杀进关中成为天子。”

  项羽对自己的部下打气道:“汉帝重小民而轻豪杰,天下的豪杰之士早就对他不满,今日的汉帝,就是明日的始皇帝。”

  龙且都没有想到项羽居然联络上整个中原的豪杰,整个中原的豪杰居然都想造反,这样说来的话,现在大汉的局势还真有几分秦末的样子。

  但他还是担忧道:“匈奴人的实力不堪一击,他们未必能拖住大汉军内多长时间。汉军却是从秦末乱世打出来的精锐,他们的实力犹在,我们未必是汉军的对手。”

  项羽道:“齐国就这么点土地,汉帝甚至连胶东郡都不愿意交给我等,你们想要分封领地都没有地盘,难道你们认为自己比英布季布这些人差吗?”

  龙且,曹咎这些项羽麾下大将脸色难看起来了。内心也升起一股对汉帝的不满,他们并不认为自己比英布,季布这些人差,但现在这些人都已经成为了诸侯了,而他们还是什么爵位都没有,好不容易齐王放开了口子,说歼灭了胶东国就给他们封爵。

  结果汉帝却不允许他们消灭田横,这不是堵住他们上进的道路。

  凭什么你的手下就能封为诸侯王,我们想要一块小小的封地都不行。

  而后项羽豪气道:“要是本王成为天子之主,尔等功臣不用像英布他们分封到塞外寒苦之地,本王直接封一郡之地给你们。”

  这些龙且他们都轰动了,从始皇帝统一天下建立郡县制度,整个天下也不过五十个郡,每个郡都相当于春秋时期一个中等强国,最重要的是项羽分封的都是中原之地,这赏赐可比徐凡要大方很多了。

  “大王下命令吧。”

  “我等早就看田横和葛婴不满了。”

  “先诛田横,再灭葛婴。”

  有了这么一张画饼,龙且这些人军心就被项羽统一了,既然汉帝挡住了他们的前途,那就不要怪他们推翻汉帝了。

  看着这一个个激动的奖励,项伯默然无语了,他知道自己已经劝不住齐国了。

  离开齐王宫的时候,项伯找到了范增问道:“羽儿真可以夺取大汉的天下?”

  都到这种程度了,他当然希望项羽成功成为天下共主,要不然他项氏一族必定会遭受灭顶之灾。

  但他内心是很怀疑,虽然中原的诸侯都支持他侄子,大汉的局势有三分秦末的样子,但他总觉这其中有问题,大汉和大秦是不同的,但具体要说有哪里不同它又说不出来。一样是得罪了天下的豪杰,一样是内部暗潮涌动。所以他想问范增,让他给自己信心。

  范增淡然道:“战争是打出来的不是算出来的。要是只谋算,当年徐凡带领800刑徒造反的时候是根本打不过暴秦的百万雄师,但现实却是汉帝只花了三年时间就消灭了强大的暴秦。”

  “而今天羽儿未必没有胜算,汉帝从暴秦走向另外一个极端了,当年暴秦有百万雄师,而汉帝却在天下未稳之际大量裁兵,现在大汉的20万精锐和匈奴人在边疆对峙,整个中原只有葛婴的3万精锐,这和暴秦把大量的精锐驻扎在南疆北疆的情况是一样的,大汉的中原腹地极其空虚。”

  “羽儿先灭了田横解决后顾之忧,再灭了葛婴三万精锐,整个中原大汉就没有士兵驻扎了,羽儿能趁机夺取河北,中原之地,就有和汉帝两分天下的本钱了。再接下来就比拼双方的底蕴了,我们有天下的豪杰相助,未必不能夺取整个天下。”

  范增说完自己的战略之后,项伯却摇头道:“太冒险了,这些战略只要有一个出了差错就会满盘皆输。”

  “我非常不看好你这个战略,当年你给我大哥制定制霸齐国的战略,结果因为章邯骑兵到来,差点毁于一旦,要不是羽儿勇猛,汉帝支持,我等根本不可能在齐国站住脚。

  然后你说的天下三分的局面也根本没有出现。汉帝势如破竹的攻灭了暴秦,汉帝不是始皇帝,他是这个世界最强大的武将,我们可以打他一个措手不及,但等他反应过来之后,我们就要面对大汉几十万大军了,你这是在让我项氏一族送入绝境。”

  范增道:“但这却是羽儿想要的,他一直不甘人下,想要挑战汉帝的地位,而现在就是最好的时机,错过了这个时机,我们的胜算将会更低。除非能劝说羽儿安分守己。而且你还要想办法劝说汉帝放弃削藩的想法,要不然汉齐这一战终将不可避免。”

  项伯默然无语,他不能阻止项羽挑战汉帝地位的想法,也阻止不了汉帝想要削藩的想法,他不由得苦笑这是一个无解的死结。

  大汉四年六月十一日,胶东国,高密。

  田横激动道:“天佑我大齐,汉匈在雁门郡集结了20万大军混战,这一战让大汉半年内都没有办法干涉齐国的大战了。这是我们夺回齐国最好的机会。”

  田横根本没有管徐凡的三年之约,他一直在想办法积累实力,从各方购买武器铠甲,从辽东招募齐人回归,想办法从齐国的豪强贵族手中获得粮草,让人口本就不多的胶东国全民皆兵,人口不到50万的胶东国,田横却硬生生招募出一支6万人的大军,而且还是装备齐全的军队。

  只能说齐国之富裕,远超天下人的想象,即便历经战火还能收刮出不少钱粮。当然因为要养这支军队,田横已经把整个胶东国压榨到极限了,他手中的军队可以算是一次性军队,这支大军是以田氏在齐国的力量就消耗代价了建立的。对田氏关系亲密的豪强也拉完了,他只要士兵了,田氏要是再失败,就再也没有能力和项氏争锋了。

  但田横不在意,因为他知道按常规的办法来发展,他根本不可能是项羽的对手,时间是站在项氏手中,要多拖几年时间,只怕齐地的豪强都会归顺于项氏,到时候他想要集结军队夺回齐国也不可能了。

  他只用自己所有的筹码,舍命一博,因为不博齐国就真没有他们的份了。

  齐国是他田氏的,他不允许项氏在齐国扎根。

  而本来他还要担忧葛婴这支大军干涉齐国的大战。

  但现在十几万匈奴人入侵,据说汉帝也在雁门郡,整个大汉的注意力都被这场大战吸引了,汉军没有能力来干涉他了,所以田横才会说出天佑齐国的话。

  但田解担忧道:“即便大汉现在不能干涉我齐国,但等雁门郡大战结束之后,天子还是会干涉的,到时候我田氏如何面对天子的怒火?”

  当然他还有一点没有说,齐王项羽是万人敌的猛将,当初齐国的秦军几乎都是项羽歼灭的,骑兵作战的能力不可小看。甚至可以说田横是远远不如项羽,其他他更加担心田横打不过项羽,而天子又被匈奴人拖住。

  他只怕不是他们灭了项羽,而是项羽灭了他们,偏偏天子又被拖住了,他们想求援都来不及。

  田横冷哼道:“那是以后的事情,汉帝真想要为项羽报仇,我田氏也不是好欺负的,当年秦人不能让我们齐人臣服,现在的汉人也是一样,汉帝敢派兵过来,我们就继续和汉军交战,总之齐国是属于我们田氏的祖地,收复齐国的领土是我田氏的责任”

  田横对着自己的将领激动道:“我等大军杀向临淄城,一战灭了项氏。诸君可有信心?”

  “回禀大王。某将等信心十足!”所有齐国的将领都抬头挺胸道。

  胶东国一直都在为这场大战准备,他们准备了两年时间,而项氏却却因为粮草不足大量裁兵减员,现在兵力已经不足他们的一半,而他们却是训练近两年的精锐,他们想不到有任何失败的理由。

  田广更是激动道:“大王,请用小侄等为先锋,小侄必定斩下项羽首级。”

  田横道:“好,田广为大军先锋,为我大军开路。”

  田广激动道:“诺!”

  田横继续道:“余下众将,跟随寡人杀向临淄,此次不夺回临淄城,寡人誓不罢兵。”

  齐国众将点头道:“诺!”

  在徐凡都不知道的情况下,齐国的烽火彻底被点燃了。

第275章 ,主动出击和失败的征兆

  平城以北,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风景美不胜收。

  平成以北三百余里之处,有一处草原的大湖。只是因为此地距离汉长城很近。长途奔袭而来的匈奴部先锋在此驻扎。

  折兰王有的担忧道:“汉人退的非常干净,除了一个空荡荡的城池什么没有,汉人退的如此快,只怕所图非小。我等还是要注意不要中了汉人的埋伏。”

  大汉在长城以北还有不少城池和要塞,匈奴人的探马去侦查汉军的情况,却发现这里的汉人百姓和士兵都退的干干净净,这引起了折兰王的担心。中原王朝退的如此快,如此干净还是在几十年前,那一战匈奴士兵深入中原,结果十万大军几乎全部留在了赵国,让李牧成为了匈奴人这几十年来最大的噩梦。诱敌深入,成为了匈奴人最害怕的战术。

  东胡王赞同道:“我已经深入雁门郡上百里了,居然连一个汉人都没看到,此事事的确蹊跷,我等可以在这里等待单于的主力,再进一步南下。”

  东胡王原本不是匈奴人,而是东胡人,冒顿在吞并东胡之后,把大部分东胡部落分给了匈奴的大部落,只有少量划分给了现在的东胡王,为了防止他们狗急跳墙。

  刚刚成为匈奴人的东胡王,根本不想为匈奴人和汉人死磕。

  白羊王着急道:“我匈奴集中了14万骑兵,在绝对的实力面前,汉人的阴谋诡计根本不堪一击,现在之所以找不到汉军是因为他们早就退到马邑。”

  其他部落还没有感受到汉人的威胁,但他白羊部这次不能重创汉军,他的除非逃离现在的草场,要不然在汉军的打击下,他的部落必定快速消亡,所以在整个匈奴高层当中,他是最想打赢这一战的。

  折兰王道:“那就更要谨慎。”

  白羊王却说道:“他能敢退,我们就要敢进,现在我们进攻虽然有风险,但只要打赢马邑一战,汉人的雁门郡就属于我们匈奴人了,要知道这可是汉人的一个郡,比我们匈奴人的王庭都要富裕。占据此地,我们匈奴能多养活十万部众,两位能帮我夺回部众,我就向单于进言,让单于把雁门交给你们的部落。”

  还是那句话,即便雁门郡是大汉非常贫瘠的边郡,但对匈奴人来说却是水草丰茂优质草场,能占据大汉的边郡是任何一个草原部落难以拒绝的诱惑。

  折兰王和东胡王听到这话双眼放光,要是真可以得到雁门郡的土地,他们的部落必定可以得到飞速发展。好处也是无法想象的!

  白羊王看到两人心动继续说道:“现在整个雁门的汉人都退到马邑了,现在的马邑不但集中了整个雁门十几万的汉人还有他们的财富,我等要是可以攻克马邑,缴获的财富就足够我们三部吃好几年时间。”

  折兰王和东胡王终于被说服,三部4万余的骑兵继续深入雁门郡向着马邑进军。

  “匈奴人来了,快点燃烽火!”建造在高山上的烽火台士兵,看到几万匈奴骑兵不断南下脸色极其凝重。

  汉军什长道:“敢入侵我大汉,匈奴人这是在自寻死路,陛下会替我等教训这些不知死活的匈奴人的。”

  与此同时,烽火台上的狼烟很快被其他烽火台士兵发现,他们也纷纷点燃狼烟,狼烟一路延绵至深入大汉内地。

  很快在马邑的郦商等人就看到示警的狼烟。

  郦商对樊哙和于龙两人说道:“你们带领骑兵在马邑之外安营扎寨,和马邑形成掎角之势,我等只要阻碍匈奴人三个月,我大汉的精锐就会把他们团团包围。”

  樊哙笑问道:“要是匈奴人不多,我们能不能直接击溃他们。”

  屯骑营因为大部分都是白马部众,还没有得到大汉的信任,他们的武器装备稍差,但徐凡带来的骁骑营士兵可是大汉一等一的精锐,武器士兵全部配备了大汉新式板甲,佩戴的武器更是从骑弓,长兵器长矛,到短兵器战刀一样不缺,可以说每个骑骁骑营战胜就是一架战争机器。

  有这样一支精锐在手,樊哙当然不想只防御,而是想要主动进攻。

  郦商道:“首战胜利对大军的士气有极强的鼓舞作用,你根据战场情况而定。”

  樊哙笑道:“就在城中等我的好消息吧。”

  郦商从城楼上,看着城中人心惶惶的景象说道:“把把盔甲擦亮,骑兵准备好,来一场游街。现在城中人心惶惶,很多百姓都极其恐惧匈奴人的入侵,你这支部队想办法鼓舞他们的士气。”

  徐凡在知道匈奴人要经过雁门郡之后,把雁门郡的百姓全部迁移南下,大部分进入雁门关,但还有不少是进入马邑的,而这些百姓对匈奴人的来到极其恐惧,所以曹参才想要借助骁骑营来鼓舞百姓的士气。

  边郡百姓常年经历战乱,他们或多或少懂些军事的,而骁骑营这5000套板甲连他这个太守都羡慕,就更加不要说普通百姓了,他们即便看这明晃晃的铠甲,也能会带大汉战胜匈奴人有信心。

  “诺。”

  而后樊哙就去马邑军营整顿士兵,让骁骑营士兵以最好面目,最整齐姿态出现在马邑百姓面前。

  当马邑的百姓看到,一队队严整的汉军骑兵,从军营出城准备和匈奴人作战,一个个震惊不已。

  “怎么会有如此多的铁甲,这不是只有将军才能穿戴的盔甲?”在这个时代盔甲,宝剑,宝马就是天下最一等一的奢侈品。

  在徐凡没有弄出高炉之前,能穿戴一身铁甲最起码也是都尉以上的军官,而现在马邑的百姓看到铁甲骑兵一骑接一骑,最开始是震惊的,而后是狂喜。有这样一支军队之师,匈奴人必定打不进马邑。

  “这是骁骑营,他们是天子的亲卫,想想看,天子能击败暴秦,这种军队会有多强大,天子可在城中看着我们。”

  “对呀,天子还在城中,匈奴人怎么可能打得进来。”马邑的百姓都放心下来了,有天子站在他们身边,他们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因为徐凡的天子大纛一直插在马邑的城头上,所以马邑的百姓一直都认为徐凡还在马邑城中。

  “这个是几千铁甲骑兵呐,你看看这铠甲多明亮,那长矛多锋利,寒光凛凛都能照出人影了,就匈奴人那些破烂的皮甲武器,怎么可能是天子精锐的对手,这次骑兵完全可以以一敌十,即便有几万匈奴人骑兵也可以战胜。”

  “一定要取胜,击败匈奴人。”忽然一个青壮大叫道。

  而后其他的马邑百姓也跟着齐声叫道:“击败匈奴人。”

  越来越多的百姓齐声高呼,这是他们共同的希望。在边疆的百姓,几乎每个都和胡人有仇,现在他们看到汉军如此精锐,把报仇的希望寄托在这支骑兵身上了,他们希望骁骑营士兵能像当初李牧和蒙恬一样,把匈奴人驱赶出自己的家乡,让他们十年不敢南下牧马。

  樊哙被感染大叫道:“各位父老放心,某定不让一个匈奴人逃出马邑,定杀的匈奴人胆战心惊,此战过后,他们再也不敢南下入侵我雁门郡。”

  “彩!”无数的百姓,欢呼雀跃,他们相信了樊哙的话。

  大汉四年六月十五日。

  大汉的探马发现了匈奴人的主力,立刻把这个消息汇报给了樊哙他们。

  樊哙召集屯骑营都尉于龙,骁骑营都尉崔岩两人商议。

  樊哙道:“探马来报,看到匈奴人折兰部,白马部,东胡部旗帜,三部共有4万左右的骑兵,这应该是匈奴人的先锋。”

  崔岩喜道:“白羊部已经被我们重创,他们实力不足,而东胡部是匈奴人新吞并部落,他们和匈奴人不是一条心,只有折兰部实力稍微强一点,我军可以以东胡部为突破口,击溃匈奴人这支先锋部队。”

  骁骑营从去年就开始装备新的铠甲武器了,全铁甲营,在这个时代来说还是首创,崔岩这些骁骑营军官手中有如此精锐的士兵,当然想看看这支军队的威力了。

首节上一节182/26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