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末,我成为了位面之子 第111节

  “我们胜利了,我们胜利了!”

  壶口关上汉军士兵的欢呼声音,就好像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他们本就拼命的赶了好几天的路,而且更是在极端危险的环境下拼杀了一天,精力本就处于极度消耗的状态当中,精神更是普遍遭受了一此崩溃,秦军士兵的士气此时已经极其低落了。

  而现在发现营地被夺走,让他们的士气彻底崩溃。

  “叛军要杀过来了,快逃呀!”不知道哪个士兵大声呐喊。

  秦军士气顿时崩溃,士兵们疯狂的乱跑,想要为自己找一条出路,秦军的军阵四分五裂。所有人突然失去理智一般,疯狂地大喊大叫着,一哄而散。

  在秦军营地的韩信和郑鑫看到秦军崩溃大喜道:“将士们,去抓俘虏!”

  两人带着上千汉军士兵冲向崩溃的秦军方向。

  而在壶口关上的曹性他比韩信还要早的看到秦军崩溃。

  他哈哈大笑道:“兄弟们,秦军炸营了,现在轮到我们进攻他们的了,跟着本将杀出去。”

  本来没有多少力气的汉军士兵,但看到猛攻自己一天的敌人炸营,顿时兴奋无比,疲惫的身体也感觉充满力量了。

  曹县打开了壶口关城门,带着2000士兵杀向秦军。

  “将军,快逃,敌人已经杀出关了!”参军郑阳冲到司马欣身边,还想要把他带着。

  但司马欣却甩开了郑阳的手颓废的说道:“前有雄关,后有追兵,我们逃不掉了。”

  而后司马欣丧气说道:“投降吧,汉军不杀俘虏,今日让他们送死,本将已经对不起这些士兵了,就不要再让这些士兵被汉军杀戮了。”

  司马欣绝望了,他不想逃了。

  司马欣身边早就想投降的军官听到他这话马上大喊道:“不要杀我们,我们愿意投降,愿意投降。”

  而四周本想要逃命的秦军士兵,听到自己主将都喊话投降,他们也不跑了,也跟着大喊道:“不要杀我们,我们愿意投降。”

  本就天色暗淡下来,加上壶口关四周都是荒郊野岭,真逃到上山只天知道能不能活下来,还不如投降了汉军更加能保命。

  所以当曹性带领士兵冲下壶口关,就看到几千秦兵丢弃武器,垂头丧气的等着被曹性俘虏。

  曹性当即命令自己的士兵招降这漫山遍野的秦军,3万秦军根本无路可逃,他们逃到半山腰的时候,发现司马欣等人已经投降了,又下山主动向汉军投降。

  等韩信带着上千士兵杀过来的时候,曹性他们已经是处于收尾的阶段了。

  曹性看到韩信哈哈大笑道:“这一战之后,我们兄弟的大名将会轰传天下,三千多人击败三万秦军,这样以少胜多的战役从古至今也没有几场。”

  郑鑫带着一丝鄙夷:“制定这作战计划的可是人家韩信。”

  但韩信却马上说道:“要不是都尉死死抵挡住秦军,我这个计谋也难以实行,更不要说这次我军歼灭秦军除都尉出力最大。”

  “这场大战出力最大的是我,韩信也是我的部下,功劳我领的当之无。”曹性想到自己奋战一日,几次死里死里逃生,顿时觉得自己摘取这场胜利的果实当之无愧。

  郑鑫道:“向张贺将军汇报这样的战况吧。”

  始皇帝37年9月3日。

  张贺带领两万五千士兵赶到壶口关,却已经传来曹性和韩信两人歼灭了司马欣3万大军,他震惊的半天也说不出话。

  看到曹性和韩信两人更是调侃笑道:“上党郡被你们用5000士兵打穿了也就算了,连司马欣这3万大军都被你歼灭,你们真是一点功劳都留给我们后面的这些兄弟。”

  壶口关,中军大帐。

  汉军将领齐聚大帐,对着曹性三人祝贺他们打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捷。

  郑鑫道:“这都是韩信的计谋,我可没有本事击败10倍于自己的敌人。”

  张贺看向韩信笑道:“几日前,你还和本将说要立下惊世之功,没想到不是本将的惊世之功,却是的惊世之功。”

  一战歼灭3万秦军对张贺来说算是一场大胜利,但却算不上惊世,但韩信他们只用三千多人战胜了三万秦军,对韩信而言的确可以算是惊世了。

  韩信刚想解释。

  但张贺却笑道:“不愧是军官训练班的第一名,果然是个天生名将,你的功劳本将会上报汉王。”

  韩信大喜行礼道:“多谢将军。”

  “立即给白马大营发报捷,告诉汉王,我们不但占据了壶口关,还歼灭了司马欣3万秦军。蒙恬他们逃不了了。”张贺喜笑颜开道。

  参军卓阳喜道:“诺。”

  张贺看向上党郡地图道:“大军继续推进,继续攻占潞县,涉县,把蒙恬军彻底包围,让北疆军插翅难飞。”

  众将起声道:“诺!”

第196章 ,大厦将倾和悔恨的张耳

  始皇帝37年9月6日,邺县秦军大营。

  巨大的“秦”字大秦迎风飘扬,只是秋日的风力不大,看上去非常萎靡。

  经过一个月时间的全力收缩,18万秦军终于全部汇集在一起,只有在齐地的章邯冯劫部,被项羽和田横消息已经断绝,他已经不知道齐地的情况。

  但此时对蒙恬军来说情况却非常岌岌可危,北疆军被几十万叛军包围,甚至三天前还传出上党郡被叛军攻克,叛军正在进攻壶口关。

  蒙恬知道这消息也是惊恐无比,壶口关一断,北疆军唯一的粮道被断不说,连他们的后路也被叛军斩断了,叛军要从壶口关杀出来,他这18万就被叛军团团包围在邯郸郡。

  唯一让他感到庆幸的是,司马欣的三万大军在邯郸,他得到叛军进攻上党郡消息,马上就支援壶口关了,这让蒙恬稍微安心一点,有三万大军即便壶口关被叛军夺取了,也可以夺回来。

  涉间道:“将军,我们要快点走了,要不然等叛军追上来,以我军现在的状态极其危险。”

  涉间也感到很无奈,叛军的数量越打越多,北疆军的数量就越来越少,因刚开始对峙的时候,北疆军还比对面的叛军多,但现在叛军的数量已经超过了他们两倍,从东南北三个方向把他们包围。

  其他秦军将领也能感受到自己的危险,这股叛军太强大了,在三川郡能击败董翳6万大军,还能攻克有3万大军驻守荥阳,他们此时已经能感觉到秦国正处于大厦将倾的状态当中,他们已经无力回天了,所有人都开始慌乱了。

  蒙恬问道:“燕地能不能派遣援军过来?”

  北疆军在燕地还有5万大军,要是他们能赶到中原战场,虽然不能扭转战局,却可以减轻他们的压力。

  蒙恬手中的北疆军现在只有不到18万,而他对面的叛军联盟却膨胀的超过了30万,他此时极其需要援助。

  蒙恬打了一辈子的仗,最擅长的是靠着秦国强大的国力以力欺人,以少击多的战争,他只打过一次,还是一场巨大的失败。

  当年和李信和他带领20万大军和项燕的40万楚军大战,那是他人生当中最危险的一场大战,他甚至都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活下来。

  而最近这段时间他总是梦到那场大战,当年楚军呐喊和厮杀声总是在他耳边环绕,这让他对这场大战的前景充满忧虑,这场大战会不会历史重现?

  所以现在蒙恬想要获得更多的力量,阻止当年的兵败再次发生。

  涉间摇头道:“燕地一直没有安稳,伪燕王陈馀攻占辽东,辽西郡,现在正在带领叛军进攻右北平郡,而燕国腹地叛军也拥立上谷小吏韩广为新的燕王,这股叛军一直在上谷,渔阳,广阳等地活动,燕国的五万大军光镇压燕地已经极其困难了,根本没有能力支援我军。”

  虽然当初蒙恬击溃了燕军主力,但秦军在燕圈地,逼的燕国上下团结一心要赶走秦军,蒙恬击败了陈馀,燕国的贵族豪强就马上找韩广,拥立他成为燕王,继续举起反秦的大旗,燕地的秦军已经处于那种治安战的消耗状态当中了,自然不可能有兵力来支援蒙恬了。

  蒙恬听到这话一阵无奈,大秦对外一直很强硬,但配合上秦军强大的实力,可以压制的天下人敢怒不敢言。但刚不可久,现在他们大秦偏偏遇上了徐凡这个叛逆,即便几十万大军也不能战胜,当大秦的军事衰落了,以前强硬政策的反噬就极其惨烈了,连一直都是战国最弱的燕人都敢反抗大秦了。

  蒙恬现在想来,当初要是他们重视了陈郡的叛军,集中兵力对付徐凡,未必不能把他镇压,只可惜当时整个大秦朝廷连同他都轻视了这场叛乱,总认为连六国贵族都被大秦剿灭,区区一些叛军大秦镇压易如反掌。

  但现实却狠狠的打了他们的脸了,他们的确可以剿灭六国的贵族,但却不能同时对付天下的百姓,即便是强盛的大秦都承受不住这股力量。

  现在他这十几万大军要是不能回到关中,大秦不但中原不保,甚至连有大秦五百多年社稷都有可能崩溃。

  “报,上将军,司马欣将军的使者前来!”

  蒙恬道:“快带人过来!”

  一个丢盔弃甲的士兵看到蒙恬哭泣道:“上将军,司马将军的3万大军被叛军歼灭了。”

  蒙恬听完彻底呆住了,刚刚他还在想司马欣能保住他的退路,却没有想到这支大军已经灰飞烟灭了,大秦终究要像他们剿灭的六国一样覆灭!

  而整个秦军的中军大帐都骚动起来,司马欣这路人马对北疆军来说可谓是生死攸关,控制全军的后方,他这一败,秦军的后路就真断绝了。

  涉间着急道:“怎么会败的,你们不是才刚刚去支援壶口关。”

  也不怪涉间着急,按时间来算,司马欣这一路人马应该刚刚到壶口关。这么快就败了,也就是说这场大战连可能连三天都没有打,用后世的话来讲,即便是3万头猪,叛军抓也要抓好几天。

  士兵悲泣道:“我军抵达壶口关的时候,壶口关已经被叛军夺取了。将军为了抢关,带领我们猛攻壶口关一日,但就在我军精疲力尽的时候,后方忽然杀出一支汉军夺取了我们的营寨,全军将士就崩溃了,除了少数人逃出来,其他人全部被叛军抓住了。”

  蒙恬让自己的亲卫带着个士兵离开安顿好,交代不要让他胡言乱语,影响士气。

  此时中军大帐内的气氛非常压抑,甚至有几分凄凉,秦军将领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苏角仰天悲叹,“我们已经无路可逃,叛军只要击败我们,大秦社稷危在旦夕了。”

  涉间茫然半天,但还是不甘心道:“将军我们往北杀,打不过汉军,难道还打不过张耳,陈馀这些人,太行八经我们不能从壶口关进入,还可以从其他地方进入关中。”

  蒙恬摇摇头,嘶哑着声音说道:“不可能,叛军是不可能看着我们离开的,他们必定会围追堵截上来,我们现在连粮草都不足,是逃脱不了全军覆没的命运。从壶口关被堵住,这一仗我们就败了。”

  而后蒙恬悲泣道:“真没想到大秦的江山社稷会败在我的手中。”

  蒙恬怎么也想不通,自己怎么就成了亡国之将,这世间变化怎么会这么快,他当年还是开创大秦帝国的功臣,这个庞大的帝国是一点点从他们这些将领手中打下来的,现在居然要在他们手中崩溃,蒙恬接受不了这样的残酷的命运。

  这股时候他有点羡慕王翦老将军和王贲了,他们两人是在大秦最强盛的时期离开人世的,他们没有带着遗憾离开,更加不用看着自己建立的功业土崩瓦解。

  苏角想到什么,坚定道:“将军我们还有18万大军,而且骑兵新式的装备也打造好了,我们还有机会,只要主动进攻,不说击破叛军,但让叛军忌惮还是能办到的,只要叛军有所忌惮,我们就可以从容撤退,这里是中原,哪里不能行军,只要退到燕地,我们就有补给。”

  蒙恬这才想起章邯带过来的新式的骑兵装备,但很快他就摇头了,这些新式装备虽然能提升骑兵的战斗力,但出现的时间太晚了,他骑兵主力被章邯带到齐地,只靠一万骑兵不可能是几十万叛军的对手的。

  涉间站起来道:“将军,现在我们只有和叛军拼命这一条道路了,我们手中还有18万大军,真和叛军拼命未必不能赢,既然我们已经没有退路了,何不死中求活,与叛军主力决战,只要我们击败叛军主力,自然就没有人敢追击我们,败了也能重创叛军,给陛下争取重整山河的时间,我等也对得起陛下的知遇之恩了。”

  蒙恬沉思片刻后道:“好,我们置之死地而后生,全力和叛军决战。”

  “众将听令,大军调转进攻方向,杀向叛军。”

  众将高声道:“诺!”

  赵国,邯郸城外。

  赵王歇张耳两人,心情坎坷看着城外的大军,不知道一会自己的命运会是如何?

  这段时间对赵王歇和张耳两人来说是悲喜两重天,先是秦军包围都城,他们两人的小命岌岌可危,拼命派遣使者求援。

  张耳都认为自己必死无疑了,把他们的儿子丢出这股火坑,想要让他自己的延续血脉。

  但让张耳惊喜的是,他这个儿子优秀的超出了自己的预期,居然用哭庭的方法,真说动汉王来支援他们了。

  果然汉军北伐,蒙恬就撤出了对邯郸的包围,赵国保住了,他们的小命也保住了。

  但没过多久时间,司马欣又带3万大军过来,邯郸气氛再次紧张起来,但这次赵王歇和张耳两人却不像上次那样紧张了,3万秦军连包围邯郸都做不到,司马欣这支大军不过是蒙恬为了守住自己后路派遣过来的,对他们没有威胁。

  只是让两人万万没想到的是,秦军对他们没有威胁了,汉军的威胁又来了,汉军派遣大军进攻巨鹿郡,这本来也没有什么,打仗两面夹击敌人一直都是一个很有效的战术。

  但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就让赵王歇和张耳两人冷汗直流了。

  汉王派遣大军进攻巨鹿军,没有第一时间进攻秦军,反而是是安排官吏接管巨鹿郡的府衙,在巨鹿推行均田,推广汉国的政策,征召大军,俨然一副他们才是巨鹿朝廷的样子。

  当时大量巨鹿的贵族豪强跑到邯郸城当中,向赵王歇和张耳两人哭诉,说汉军比秦军还要暴虐,在巨鹿居然养兵10万,但粮草土地全部要他们出,整个巨鹿郡已经被汉军收刮的天高三尺,民不聊生了,求赵王给他们做主。

  但这个事情他们根本不敢管,他们两人比巨鹿郡的贵族豪强更加害怕,汉王已经摆出一副要吞并赵国的样子,他们两人怎么办?

  汉王会不会觉得两人是他统治赵国的阻碍,而后来一个借刀杀人,用秦军砍了他们,或者直接派遣汉军灭了他们两人,夺取赵国。

  这个想法一直在两人脑海当中盘旋,让两人惶恐不已,尤其是张耳,他是一直明白自己和汉军是有过节,当初汉王就否定了自己的战略,但他去魏国却蛊惑武臣拥立魏王咎,这已经是恶了汉王了,汉王会如何对待他,张耳根本不敢深想。

  十几日前,汉军发动了全面反攻,蒙恬军节节败退,司马欣的3万大军也离开,但这时候汉军的人马出现在城下。赵王歇和张耳两人明白,他们要面对最终的结果了。

  赵王歇问道:“丞相,你当年也是曾经是陈郡义军出身,更是在陈郡为吏十几年,在汉国应该有很多交好的朋友为我们两人说说话吧!”

  而后赵王歇根本不管张耳,自说自话道:“巨鹿郡可以交给汉王以报答他的救命之恩,但这邯郸城可是要给本王留下,不然,本王都不知道如何和祖宗交代。”

  张耳听到这话一阵苦笑,他为信陵君的门客,自视甚高,想做大事,想了一辈子,结果自己眼光不行,把真龙给丢了,现在汉王之势已经不可阻挡,只要把蒙恬的大军歼灭,这天下就归属于汉王的,他现在巴不得扇自己几巴掌。

  他得罪了汉王,小命都不知道怎么保住,哪里还有能力帮助赵王歇保住赵国。

  张耳现在想的是,魏王咎能不能帮助自己在汉王面前说好话。

  当初就是他极力推举魏咎就当魏王,而且当年他为信陵君门客的,虽然当时魏王咎年纪小,但也算有段香火情缘,魏王咎应该是可以保住自己的小命的。

首节上一节111/26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