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蛋,我被鞑子包围了 第67节

  黄道周还待要劝谏,被崇祯直接扯开了话题。

  “还有,”

  崇祯沉声道:“大军出征之时,三千营整顿刚刚开始,一路之上,行军与整顿并行,经过一个月的磨砺,方才让三千营有了些许改观;只是,出征之时,因为事起仓促,火器局督造的火器还未完全到位,是以还差了众多的火器,甚至朱辟邪为了及时驰援,连火炮营都放弃了,直接南下,没有足够的装备,面对三十万叛军,朱辟邪只怕有心杀贼,也难有回天之力。是以太子请旨,将火器局一个月来督造的所有火器全部调拨到河南,就地装备京营主力,用于剿灭匪患。毕懋康!”

  一旁的毕懋康连忙站了出来,因为京营军械倒卖一案,工部尚书以及左侍郎尽皆被下狱查办,工部无人,毕懋康因为早年曾经担任过南京工部侍郎,还暂代执掌火器局,被黄道周举荐,担任了工部右侍郎,今日特意被召入宫中。

  “皇上,有什么吩咐?”

  毕懋康沉声道。

  崇祯问道:“一个月来,火器局督造了多少火器?”

  毕懋康沉声道:“回皇上,一个月来,火器局督造大小火炮五十门,炮弹五千发;燧发火枪八千支,制式弹丸计两百箱十五万发;火箭车一百架,火箭两千发,除此之外,还督造新式火药一万斤,随时可以调拨!”

  崇祯喝道:“传旨,火器局所有火药全部调拨给阵前,交由太子与镇北侯处置!”

第169章 理财融资,借鸡生蛋

  “皇上,”

  毕懋康犹豫了一下,低声道:“这批火器,其中火炮五十门,合计九万两白银;炮弹五千发,合计一万两白银;燧发火枪八千支,合计一万六千两白银;制式弹丸两百箱,合计白银两万辆;火箭车一百架,合计白银两万两,火箭弹三千发,合计一万两白银;火药两万斤,合计一万五千两白银,总计白银十八万一千两白银,殿下与镇北侯临行前交代,火器局火器调拨朝廷,一律九折,计白银十六万两千九百两,臣作主,免去零头,共计十六万两千两白银,钱粮到位,臣即可着火器局调拨火器!”

  “十六万两白银!”

  周延儒青筋跳起老高来,急声道:“毕懋康,朱辟邪出兵的钱粮都是朝廷向皇家银号借的,哪里还有银子?”

  毕懋康无奈道:“阁相大人,没有办法,火器局上下近万人都等着银子吃饭呢,还有,督造这些火器火药,火器局都要去采买原料,没有原料,火器局如何开工督造火器?您总也不想看到火器局停止督造吧,万一其他地方再有战事,没有足够的火器储备,朝廷如何应对?即便是眼下,没有这些火器,京营大军如何能够歼灭十倍于己的闯逆叛贼?”

  周延儒登时说不出话来,毫无疑问,朱辟邪能够在黄河岸力克五万闯逆精锐,其中火器功不可没啊,毕竟人家闯逆可是五万精锐步骑,单单是骑兵就有四万,而京营骑兵一共也不过八千人而已,实力相差太大了。

  崇祯沉声道:“这个容易,朝廷从皇家银号借了一百万两白银,如今尚有五十一万两白银未动,即刻调拨十六万两千两白银给火器局,一应火器弹药即日开拔,连同军饷一并运往河南!”

  “皇上,”

  户部尚书倪元璐低声道:“虽然借银还有五十一万有余,可是这河南大战不知道什么时候方才能够结束啊,每个月单单是饷银就要十多万两,若是调拨十六万两补充火器弹药,那剩余的钱粮可是最多就只能坚持三个月了,甚至用不了三个月就要亏空了……”

  张唯贤沉声道:“倪大人,凡事需要分出轻重缓急,如今战事要紧,没有火器弹药,接下来这一战,如何保证能够击溃甚至围歼闯逆?甚至要打到什么时候?想要尽快结束战事,那就必须要保证京营的火器弹药以及粮饷,这才是根本,否则,一旦镇北侯哪里出了变故,那可不是三五十万两白银能够挽回的了,甚至再花上百万两都无济于事!”

  倪元璐苦笑道:“老国公,您到时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啊,这么多银子借进来,咱们未来可是要还的,拿什么还……”

  张唯贤冷哼道:“若是山河支离破碎,社稷倾覆,那还谈什么还银子?只有保住了江山,谈其他的才有意义!至于还银子,人总不能被尿憋死!”

  “皇上,诸位大人,”

  一旁的王承恩嗫嚅道:“皇上,诸位大人,奴婢听镇北侯说过,即便是三五年内还不上银子也不碍事的,只要朝廷每年能够将利息还上,那就不是什么问题,朝廷的财政总有好转的时候,更何况皇家银号还是大明自家的……”

  “胡言乱语!”

  倪元璐喝道:“即便是皇家银号是自家的,可是皇家银号的银子须不是自家的,那是大明成千上百万子民的,欠钱不还,那可是要失信于民的,我们还有何面目屹立于朝堂之上?”

  王承恩连忙答道:“倪大人,话可不是这么说,镇北侯跟奴婢解释过,银子是朝廷向皇家银号借的,不是向着百姓借的,归还也是向皇家银号归还银子;至于百姓,那是皇家银号借的银子,只需要皇家银号每月每年按照规定向百姓支付利息,或者百姓们向皇家银号支取存银随时能够支取出来,那就相安无事。至于百姓,如今向皇家银号存银子的臣民起码十万之众,总不可能同一时间支取银子吧?皇家银号只需要保证银库里,随时有存银的十分之一,就足以随时应付百姓们取回存银,维持运转。所以,朝廷可以向皇家银号商议只还利息,至于本银可以延后,毫无问题;同样的道理,只要皇家银号的银子只需要应付百姓们日常提取就可以运转的很好。”

  倪元璐心头大震,他是大明的硕学鸿儒,儒家经典自然是信手拈来,可是对于这金融手段,哪里懂得这么多?今日听王承恩一解释,登时感觉到其中的新奇之处,虽然有些离经叛道,但是这闪展腾挪的手段绝对是神来之笔啊!

  王承恩接着说道:“倪大人,镇北侯说了,莫说是一百万两银子,便是三百万两银子都被朝廷借出来,也足以轻而易举的遮掩过去,不就是每年三十多万两白银的利息吗?朝廷还是付得起的,但是这些借银却是足以将朝廷从财源枯竭的困境之中解脱出来,一旦天下安定,源源不断的财税上缴朝廷,只需要三五年,就足以将这些借银全部归还,这可不是什么简单的寅支卯粮,而是那个什么……理财,对,就是理财融资,借鸡生蛋!”

  崇祯叹道:“好了,就这么办吧,可惜,朕只有一个朱辟邪,若是有两个,这不就是最合适的户部尚书,大明的财神吗?”

  “是,皇上,”

  倪元璐脸色羞赧,愧声道:“臣无能,不能借朝廷财税之困,有负皇上重托……”

  崇祯连忙说道:“倪公,朕绝非有意贬低,还请倪公不要介怀,朱辟邪所学终究是左道旁门,孔孟之道方才是治国根本,倪公还请安心国事,勿失朕望!”

  李邦华沉声道:“皇上,京营两万余人马,加上贺人龙一万余人吗,如今还俘虏了一万俘虏,加在一起,朱辟邪手中也有四万多兵力了,只是即便是加上火器局日夜督造出来的火器弹药,现如今还是不够京营使用的,据臣估算,三营兵力四万五千人的话,起码我们还需要五十门新式火炮,一万支燧发火枪,一百架火箭车方才能够说得上齐装满员,朝廷只怕还需要在准备二十万两白银才行,未来可不光是要围歼调闯逆,甚至还有湖广的献贼呢,有备无患啊……”

第170章 引君入瓮

  眨眼间,距离朱辟邪击败五万农民军精锐已经过去了五六天的时间。

  好不容易,农民军方才从重创之中缓过劲来,不得不说,这一次的打击实在是太大了,毕竟,虽然农民军号称三十万人,可是真正的主力仅仅有十几万人已而,能够称得上精锐的甚至都不足十万人,其余的不过都是攒鸡毛凑掸子的乌合之众。

  一战之下,主力精锐伤亡三万多人,这对于农民军的打击毫无疑问实在是太大了,甚至对军心都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陆陆续续,后续的农民军也都赶到了开封城下,如今农民军的兵力已经达到了二十余万的水平。

  二十万大军云集开封城下,李自成与罗汝才再度萌生了发动攻势的心思,即便是主力遭受重创,现在二十万大军,也足以对明军保持一定的优势了。

  只是,顾君恩全力阻拦李自成与罗汝才想着明军开战,原因很简单,首战受创,虽然现在有些换过劲儿来了,但是义军的士气是个很大的问题,义军上下对于京营的畏惧深入骨髓。

  太凶悍了,哪怕是骑兵对骑兵,一千明军精骑就足以赶着三千义军精骑四处乱窜,至于步卒,那就更别提了,明军的精卒主力全部装备着燧发火枪,背后的火箭营更是凶悍无比,根本不是义军的步卒能够抵挡的住的。

  想要再次开战,那就必须拥有足够的把握才行,现在?无论是李自成还是罗汝才,连四成的把握都没有啊,一旦再次败北,那就彻底没戏了,进攻开封府那就不是简单的无功而返了,而是被人家给击溃了!

  一句话,等,等待着李岩与袁宗第的精锐力量赶到,再开战,哪怕是耗费些时日,也必须等着!

  李自成与罗汝才也只能耐心的等待着李岩的到来。

  不得不说,顾君恩对李岩的评价精准无比,一个马祥明对付袁宗第,倒不是什么问题,袁宗第率领一支精锐,也只能勉强挡住马祥明而已,想要击败马祥明根本不可能,毕竟白杆军威震天下,可不是浪得虚名得。

  但是有了李岩就不一样了,马祥明那点谋略在李岩面前,根本就不够看!

  如今的李岩已经在赶来开封府的路上了,而且已经离开了南阳府,快要赶到汝州城了,这样的速度完全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

  原因很简单,就在袁宗第在淅川一带苦苦支撑的时候,收到了李岩的手书,内容很简单,让袁宗第放弃淅川城,一路向着东北方向撤退,甚至连沿路的城池都放弃,坚壁清野,快速后退,一直退到汝州与南阳交界的伏牛山一带。

  袁宗第心头虽然惊疑,可是向来钦佩李岩的袁宗第,也只能听从李岩的建议,率领着一万步骑离开了淅川,全力向着伏牛山撤退。

  而率领着白杆军的马祥明则是急于驰援开封府,一路之上,根本就不取收复城池,在保证粮草辎重的基础上,向着东北方向一路狂奔追击,仅仅不到十天时间,就从淅川追到了伏牛山。

  孤军深入,大军孤悬,这绝对是兵家之大忌,马祥明身负皇命,急于驰援,却忘记了,如今的整个河南西部与南部都已经是闯营的地盘了。

  李岩的目的很明确,就是把你调进来,找个地方在收拾你!

  而伏牛山就是李岩用来收拾马祥明的所在。

  李岩给袁宗第传信的同时,大军就开始向着伏牛山方向突进,他吃定了马祥明必须驰援开封府,想要驰援开封府,那就必须一路向着东北突进,从伏牛山方向进入汝州境内。

  一个袁宗第搞不定马祥明,单凭着李岩手中的兵力,也未必能够搞定马祥明,但是据险设伏,以两倍于敌的兵力伏击,绝对可以将马祥明一举击溃!

  马祥明就这样没有任何防备的钻进了李岩部署的大口袋中。

  却说袁宗第,率领着麾下一万余人的兵力,撤退到了伏牛山一带,突然离开了官道,径直向着西面的半山腰上撤退,占据住了一侧的险要,开始部署兵力,等待着马祥明的到来。

  很快,马祥明就来到了伏牛山下,可是,马祥明同样停止了前进,原因无他,现在伏牛山下的高点被袁宗第的一万余步骑占据住了,自己如果继续前进,袁宗第率领大军居高临下发动突袭,势若雷霆,绝对够马祥明的白杆军喝一壶的。

  想要越过伏牛山,那就必须将袁宗第的兵力给击溃才行。

  不过,马祥明倒也不是很在意,在淅川城,袁宗第据城而守,有足够的粮草物资,自己奈何不了他,但是现在袁宗第自己跑到了半山腰,自己率领着官军只需要将其困住,不用打,单单困,就能够将袁宗第给困死!

  马祥明一声令下,一万多白杆军将袁宗第的兵力团团围住,准备将袁宗第的人马给就地围歼!

  伏牛山之上,袁宗第看着山下的白杆军,心头泛起一丝冷笑,想要困死自己,他马祥明想的太简单了,俺老袁虽然笨,可是李岩兄弟,那可是聪明绝顶,既然将你引到了这里,你想不死都难!

  “袁大哥,咱们也不能都听李岩的啊,如今我们居高临下,如果发动突击,必定可以将马祥明重创,可是如果就这么对峙,咱们的粮草可是坚持不了几天,即便是粮草够用,咱们也没有足够的水源啊……”

  一旁的副将董润平低声说道:“以末将的主意,咱们与官军兵力相若,居高临下,发动攻击,足以一举重创马祥明!”

  “屁!”

  袁宗第冷哼道:“你以为咱们率领的是刘宗敏的老营精骑呢!咱们率领的不过是寻常的主力,战力跟白杆兵怎么比?白杆兵可是大明最善战的精锐之一,稍有不慎,咱们都有可能被人家给包了饺子!不用着急,咱们就在这里等着,到了晚上再说!”

  “晚上?”

  董润平神色一滞,问道:“难道要晚上开战?白杆兵都是从川蜀来的,最擅长的就是山地作战跟夜战啊,咱们未必就能够占到多大的便宜!”

  袁宗第嘿嘿笑道:“李岩兄弟给了我锦囊妙计,只要依计行事,马祥明必败无疑!”

第171章 击溃白杆兵

  很快,夜幕降临,一直到了三更天左右,袁宗第站起身来,低喝道:“董润平,带着五百骑兵,突袭白杆军大营,记住了,不要恋战,在白杆军反应过来之前,必须撤回山上!”

  董润平愕然道:“白杆军训练有素,咱们突袭,只怕用不了一两刻钟就足以反应过来了啊,而且咱们只派五百骑兵突袭,这点兵力只怕还不够给人家塞牙缝的呢……”

  袁宗第笑道:“所以啊,让你冲杀一阵,立即退回来!记住了,到了四更天,再给我冲杀一阵,就一句话,反正这一晚上绝对不能让他们消停了!”

  董润平答应一声,领命而去。

  从半山腰到山下的明军军营,相距不过两三里之遥,这么点距离对于骑兵来说,可不就是眨眼睛的功夫就到了?

  五百骑兵悄然下山,直接一个突袭,就已经杀到了明军大营之中,向着明军大营发动了突袭,明军大营一阵大乱,一个个军卒从睡梦中惊醒,有的甚至还没有反应过来,就已经被闯营的骑兵给砍了脑袋。

  当马祥明指挥着步骑围拢上来,准备将这只骑兵给围歼的时候,董润平一声招呼,五百骑兵如同潮水一般向着远处退去,马祥明即便是想要追击,深更半夜的也不敢过于深入。

  经过这么一折腾,明军伤亡百十人,整个大营都被搅得鸡飞狗跳,一个个睡意全无。

  马祥明气急败坏的喝道:“传令,增加人手值守,全力警戒,一群废物,如何让闯逆这么轻易的就突袭进入了大营?”

  只是,这哪里能够怪的着警戒的将领?从山脚下到明军大营一共就一里多地,骑兵突袭,那也就数十息的反应时间而已,明军的警戒兵力速度再快,也来不及阻止啊。

  好不容易,明军大营平静了下来,时间过了四更天,明军再度进入了睡乡。

  马祥明认为,既然闯逆已经偷袭了一次,应该不会再有第二次了,偏偏,闯营的骑兵再度发动突袭!

  这一次,五百骑兵一分为二,一部在前面虚张声势,吸引明军的注意力,主力骑兵则是从另外一侧的,直接踹入了明军大营,又是一通招呼,在明军围攻之前撒丫子就跑!

  整整一夜,这明军大营的将士还睡个锤子?

  马祥明气得暴跳如雷,也不再说什么围困伏牛山,困死袁宗第了,径直集结兵力向着袁宗第率领的兵力发动了进攻!

  马祥明的白杆军虽然强悍,可是毕竟双方兵力相差无几,而且人家闯营还是居高临下,想要拿下闯营,谈何容易?

  一场大战,激战大半天,双方互有伤亡,各自退兵。

  到了晚上,袁宗第继续袭扰战术,反正是不能让官军消停下来,又是一整夜,明军几乎彻夜无眠。

  马祥明的肺都要被气炸了,到了第三天,集结几乎所有的兵力,发动了猛攻,这一次双方战事直接进入了白热化,双方在山腰上激战,足足付出了两三千人伤亡的代价。

  可是,即便明军攻势如潮,还是被袁宗第给硬生生的挡了下来。

  到了第三天的晚上,这一次马祥明实在是受够了,大军径直向后撤退三里,寻找了左近的一处山窝,躲避袁宗第大军的袭扰。

  必须要躲避了,否则,这哪里受得了,每天晚上都这么折腾,偏偏闯营还居高临下,最适合发动突袭,这么折腾下去,只怕明军累都要累死了。

  袁宗第再度扎好营盘,直接派出了麾下的骑兵在闯营与明营之间部署了防线,想要再度突袭明军大营,那就得先越过这两道防线才行,如此以来,终于可以让明军睡个好觉了。

  连续两天激战,再加上两夜没有怎么休息,可以想见现在的白杆军困乏到了什么程度,一个个士卒倒头就睡,大营之内到处都是呼噜声。

  只是,现在的袁宗第倒是安生了,不在发动突袭,可是另一面李岩确实直接出手了。

  李岩等的就是这个机会,不跟明军硬碰硬,而是寻找明军最虚弱的时候,给明军狠狠地捅上一刀。

  如今马祥明将防御警戒的重点全部放在了对面的袁宗第身上,另外一侧几乎没有什么设防,一支精骑确实悄无声息的潜行过来。

  时间看看到了四更天,正是人的深度睡眠的时候,三千骑兵突然出现在了明军大营的外围,从右侧向着明军大营发动了突袭!

  一声呼喝,三千精骑就这样如同闪电一般杀入了明军的营地,甚至这些骑兵都没有马刀出鞘,反而是弯弓搭箭,将一支支火箭向着明军的帐篷射来!

  如今已经是初冬时节,天气寒冷,白杆兵除了警戒轮值的人马都已经进入了军帐睡觉,一支支火箭射在帐篷上,刹那间,烈焰升腾,将一座座帐篷引燃。

  整个明军大营都陷入了火海之中,不少军卒甚至连衣服都来不及穿就从帐篷之中跑了出来。

  “走水了,走水了!”

  “敌袭,敌袭!”

  整个大营乱做了一团,倒霉的马祥明同样连续数日都没有好好休息了,原本想要好着睡个好觉,恢复一下精力,确实被哀嚎惨叫声惊醒。

首节上一节67/12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