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这么穷了,不去想着去如何救助存活,竟然还要打仗。”
秦风实在无话可说。
北地的一切着实是烂透了。
许达苦笑道:“谁都不想打,可偏偏就被逼到这地步了,没办法。”
说完他便神色一正。
“不说这个,城中已经准备好你们的营地,也放了五千人十日所需粮草,你派人去查收下。”
“朝廷还给本王准备了粮草?”
这让秦风很意外。
都这么穷了,还能给他凑出粮草来……
“当兵的不给吃饱了粮,哪有力气去打仗?”
平谷城不大,很快便来此了低矮的驻地,基本就是空置的民房收拾了出来。
等秦风看到朝廷准备的五千人粮草,不免摇头。
“这谷子连壳都没去,马吃了都嫌弃硌牙。”
许达脸色一黑。
“那边准备了石臼,吃的时候自己磨就是了。”
“士卒吃的就只是酱吗?这酱里还有菜,什么味啊。”秦风无比嫌弃的让士兵将那一缸子酱搬走。
“那可是酱菜,不可多得的好东西,最为下饭。”
秦风认真的盯着许达的脸。
“老哥你跟我如实说,你是不是贪污了?”
许达勃然大怒!
我万里长城许达,跟着庆皇从南打到北的老兄弟,犯得上贪污这点口粮?
“全军都是这个标准!有得吃已经很不错了。”
秦风不曾想许达反应会这么大。
看样子庆军平日里吃的都是这种东西……
怎么吃得下去的?
还好辽骑兵有自带军粮的习惯。
他出行前红鸾更是在他的车中储备了大量可口食物,不至于他在路上被饿到。
此时,安置好的辽骑兵已经开始埋锅造饭,浓烈的香气营地内飘荡。
许达抽了抽鼻子,被香气吸引了注意力。
“在做什么?怎么这么香。”
“晚饭。”
秦风带着许达走过大锅前,打开锅盖子。
“肉!”
许达双眼一亮,不免咽了咽口水,但还是坚持着板了板脸。
“我有一要事要与辽王讲。”
“老哥只管说。”
“辽王平日里大鱼大肉没有问题,但在军中,最好要能与士卒们同甘共苦,士卒们吃什么当将领的就吃什么。”
秦风却摇了摇头。
“本王不认同老哥说的。”
许达顿时有些恼怒:“这是无数先辈们总结下来的治军良言,就连陛下在军中都是如此做。”
秦风再度摇头。
“为什么不能是将领吃什么,士卒就跟着吃什么?”
许达微微一愣,脑子没转过弯。
“这有什么区别吗?”
“老哥以为这是给本王开的小灶,可实际上本王全军吃的都是这个,不信老哥去其他锅里看看。”
许达狐疑的看了秦风一眼,连续打开了几个盖着的锅盖。
肉!
肉!
还是肉!
许达拿着锅盖呆立在原地,不断吞咽着唾沫。
“你这才刚来,没必要吃的这么好吧。”
“本王的兵就是这个伙食标准。”
许达瞬间沉默。
……
第46章 毕老哥呢?
广宁城的粮食不少,肉却更多。
东胡人擅长渔猎,也擅长放羊、养鹿,就是不太会种地。
所以广宁城的肉有很多。
北方游牧民族的主要粮食,也就是肉。
所以秦风亲军中的伙食里,是存在大量肉食。
只有肉吃的足够多,士兵才能有更强的力气。
“本王亲军的主要军粮是风干肉,这种风干肉重量轻,耐储存,行军打仗时携带最为方便。”
许达听的整个人都是木的。
肉当主粮?
这得多么奢侈啊!
但肉食的确能大大提升军队的战斗力。
北胡人为什么总能欺负大庆?
这是跟他们吃肉也有很大的关系,肉吃多了力气大,而且更加的抗饿。
反观大庆的军粮就不行了,只是单纯的强调不饿到肚子就行。
也就是过年过节,或者两军真的交战了,能弄点肉食犒劳犒劳。
“学胡人单纯吃肉?”
许达不免问道。
辽地广阔,可以拥有庞大的牧场,是可以效仿胡人,但在关内的庆军就完全不行了。
秦风摇头道。
“肉吃多了也腻,便携干粮里还有炒米、炒面、炒豆子等等。”
他让一名士兵递过腰间的布袋子。
“这种布袋一般储存三天所需的口粮。”
“哪怕遇到再恶劣的环境,没有条件生火做饭,这袋子里的东西也够吃三天。”
“许老哥可以尝一尝。”
许达打开袋子,发现里面除了肉干外,竟然还有十多种食物!
甚至光果干就有三种!
最后许达抓起炒米尝了口,顿时觉得大庆的军粮简直就是给猪吃的。
“庆军中过年都吃不上这么多好的。”
“还你。”
许达多少有点气急败坏。
就不能跟辽王的兵比!
人比人气死人。
“等天下安稳了,百姓富足了,我们吃的军粮自然而然的也就好了。”
许达如此安慰着自己。
秦风瞬间心生敬佩。
“老哥这种艰苦奋斗的精神值得学习。”
秦风这话顿时许达变得无比苦涩。
艰苦奋斗吗?
这就叫艰苦奋斗吗?
那是没看到起兵造反饿着肚子打仗的时候!
只有饿急眼了,为了一口吃的,才能爆发出无与伦比的力量。
如今的庆军好歹能饱饭啊!虽然味道一般,但这绝对算不上艰苦奋斗。
相比起连树皮都啃光的北地百姓,兵卒明显要幸福太多。
就是……
永远都别想着去跟辽王比,会被虐到体无完肤。
“算了,我跟你说这些也没用!”
“该给辽王的军粮,还是得按规矩给你,千万别浪费。”
许达不准备再看辽兵的伙食了,太折磨人了。
“放心老哥,绝对不会浪费。”
秦风肯定道。
虽说广宁城现在富裕了,但终究也是过过苦日子的。
外面终究寒冷,两人进了县衙内部,里面铁炉子烧的红彤彤的,屋子里着实暖和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