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令一死,河北的世家势必会引发一阵混乱。
“只要朕先平定了晋王作乱,就还有机会顺手给河北范阳的世家全给拆了!”
“有了北方世家的资材,未来也就拥有北伐的底气。”
这个局面让庆皇都觉得无比意外,始料未及。
竟然没有耗费多大力气,就那么被老六莽了一下,事情就解决了。
果然还是刀子最好用!
可惜啊!
现在不能调兵直接对世家动手,必须去全力面对晋王造反。
如今北方刚刚结束了冻灾,兵灾就要来了!
庆皇想将这场造反控制在最小的代价内。
决不能伤了北地的元气。
“老五啊老五,为什么就不能跟老六好好学学呢?”
庆皇对此无比痛心。
如果这些儿子都能像秦风一样,那他会多么的省心。
只是,这场造反来的终究有些莫名其妙。
就连许达,都有诸多不解的地方,想不通晋王究竟是怎么想的。
“晋王两万骑兵,六万步兵,如今已出晋地直奔范阳。”
“而我方有十万长城守军,至少能调动五万人,再加上陛下带来的十万,足足有十五万大军。”
“无论怎么看,晋王都绝无半丝获胜的可能。”
庆皇盯着堪舆图上的旗帜,不断安排着相应的防线。
“年轻人脑子一热就干了。”
“朕当初也是这么来的。”
庆皇是如此理解的,他年轻时也有过这个时候。
“朕起兵时就八千人,老五却有八万,可能他就觉得比朕厉害了吧。”
对于秦博平日里斗鸡走狗那些乱糟糟的恶劣事迹,他着实没少派使者去训斥。
之所以这么关注,还是这小子仗着王爷身份为所欲为!
甚至为了得到齐地的一种珍珠,竟然派人打着晋王名号去齐地为非作歹去了。
皇家的名声都被他给坏了。
“此战战争范围尽量要小,打的必须快!”
“唯有迅速结束叛乱,才能将影响控制到最小。”
许达微微点头。
“陛下,臣听到前线传来的消息,晋王军队的士气并不高,除了极少部分兴奋者,大部分兵恐怕都不想打仗。”
“要不要先去招降试试?”
庆皇眯起了眼睛。
就在两人为此探讨时,却有兵卒进来禀告。
“有晋地逃来的人要面见陛下。”
“何事。”
“他说只有见到您才能说。”
“让他来见朕。”
【厌世小说中 转站二94 83 27 8.0 0】
不多时,一名脏兮兮的人噗通跪在了庆皇的面前。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抬头说。”
“请陛下救救晋王吧!”
“晋王真的没有想要反,他是被人逼的。”
……
第31章 老六有多少铁甲?
此时的范阳官衙内,死一般的寂静。
庆皇垂眉,思索着老五究竟在搞什么?
反造都造了,还派人来搞这么一出?
“晋王有什么好让朕去救的?”
“要不要朕将这皇位直接给晋王!”
冷酷的声音响彻在大殿内,吓得来人紧紧贴在地面上,硬着头皮道。
“晋王无意造反,是赵光将晋王囚禁,伪造晋王令在造反。”
“小人这衣服中缝了晋王手书,献给陛下看。”
来人撕开破破烂烂的衣服,露出了里面藏着的一块锦缎。
那是从晋王身上撕掉的一块衣服。
锦书被太监确定没有任何危险后,才递到庆皇面前,庆皇隔空看去,只见上面写着歪歪扭扭的字。
‘父皇在上,
儿臣私练兵马罪该万死,然儿臣起初只为自保。
数年前儿臣听闻六弟被胡人屠城,辽地被胡人焚之一炬,六弟更是下落不明后,心生恐惧。
遂打算增强兵马,然朝廷不许,便只能暗中行事。
儿臣对天发誓,儿臣绝无造反之心!
都是那逆贼赵光,圈禁儿臣,以儿臣名义造反作乱。
儿臣无能,恳求父皇解救。’
庆皇看完书信后,气的双手发抖。
堂堂封王,竟然被下面的臣子给囚禁抓了!
简直昏庸至极!
传出去都让天下人笑话他庆皇。
“朕怎么生了个这么没用的儿子。”
庆皇头疼的揉着脑袋,示意将锦书给了许达看。
“是老五写的,也只有他能写出这么丑的字。”
许达接过锦书观看后,暗中松了口气。
不是晋王亲自造反,那么就有很大的操作空间。
等将来人带出去后,许达方才开口道。
“臣以为,为今之计应当先将晋王军队封锁在晋地内。”
对于该如何作战,许达还是很有发言权的。
庆皇望着堪舆图,最终点头。
“准许。”
“另遣散周边百姓,竖壁清野,避免百姓被乱军杀死。”
听到这的胡庸却猛地跪了下去。
“陛下,北地全都遭了灾,没有地方能安置这些百姓了。”
“南方呢?”庆皇问道。
“这些年南逃的灾民数量庞大,南方各州府已经用最大力气,才保证灾民没有生乱。”
“若再去这一大批,整个京都后方在五年内都将难以治理。”
庆皇痛苦的闭上眼睛。
他何尝不知道南边的难处啊。
也幸亏有太子替他坐镇京都,才不至于被大量灾民冲击的南面生出乱子。
如果再调去灾民,原本快达到临界点的南方会彻底崩溃,搞出更大的混乱。
最后庆皇站在天下堪舆图的前面,目光突然落在了右上角。
那正是辽地。
“预估过要移走的百姓数量吗?”
庆皇询问道。
“大概近二十万人,基本全是青壮。”胡庸小心回答道。
这些年北方连续大灾,年纪大身体弱的早就全部死光了。
只有生命力无比顽强的人,才能活下来。
庆皇将手指点在了广宁城。
“先分出十万百姓,给予足够的衣物粮食,全都送到广宁城。”
北面山海关内的城池,基本都是乱糟糟的一片,也唯独关外的广宁城祥和富足。
那里安置十万百姓,应该没有太大问题。
况且当年老六更苦,不照样领着十万灾民在辽地全都顽强的活了下去,还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建出广宁城那样的奇迹。
庆皇相信秦风能解决好这十万人。
可胡庸却不这么想,急忙跪倒在地。
“陛下,辽地酷寒!恐怕没有百姓愿意去。”
庆皇神色一冷。
“那就告诉他们,辽王会赐予他们足够的房屋与土地,并能保证他们的安全。”
庆皇放眼天下,唯一指望与相信的,也只有秦风这一个儿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