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敌六王爷 第257节

  今后能否再离开京都。

  就真的不好说了。

  “学老六,逍遥自在吧。”

  秦博暗自感慨。

  要回京都的路上,又连续见到三波移民。

  第一波道路只是简单平整。

  第二波移民负责压实。

  第三波则是继续平整路面。

  第四波则是在道路两侧清理排水沟。

  这一波波移民过去,道路随之变得越来越好。

  到后来,道路质量已经变得相当可观。

  “怎么这路修的这么像老六的做法?”

  庆皇低头沉思。

  “以往大庆修路,都是一波人负责一段路,就近修理。”

  “这样一条官道,有的地方好有的地方坏。”

  “可这次修路的过程,跟辽地做法一样。”

  庆皇越想越惊。

  最好修好的道路,质量已经是大庆最顶级的道路。

  “分工合作,分工合作。”

  “竟能划分的如此细致。”

  庆皇陷入沉思,觉得这种细致分工,或许是大庆未来的主旋律。

  没有必要将百姓简单划分为士农工商。

  天下本就是多姿多彩的,可以让所有人都任意发挥所长。

  “或许可以选个地先试试。”

  庆皇嘴角露出笑容。

  大庆必然会踏入历代皇朝中的巅峰,特别南方的物资已经极大充沛。

  想要更进一步,将无比简单。

  皇朝即便再怎么发展,也只会触碰到那个上限。

  而老六给辽人的未来,则是永无止境的。

  一切……

  都源于老六说的那个怪异的梦境。

  “要不……朕也做个梦境,激发下天下人的拼搏斗志?”

  庆皇沉思了许久。

  但最终否定了。

  历代皇帝中,只要发现宏愿,最终难免被会属下各种截图,最终走向歧路。

  到了庆皇这个岁数。

  最容易踏入歧途的。

  便是寻仙问道!

  长生不死,是所有位高权重的最高追求,贪恋这世间的一切,想要挥霍掉永远也挥霍不完的财富。

  可纵观几千年。

  有谁真的成仙了?

  庆皇对此很清醒。

  “朕不求成仙,也不求百年,只求在有生之年所做的一切无怨无悔。”

  “也能让天下百姓在朕死后,偶尔想起朕感怀一句,说朕是个好皇帝,这就够了。”

  庆皇说到此处,欣慰一笑。

  脚踏实地,方才最为幸福。

  “朕的天下,必会越来越好。”

  “为了后代,朕得好好拼一拼,不单单为了老六能过上好日子。”

  “也让天下人的后代,都过上好日子。”

  随着靠近京都,道路上的车马也逐渐变得越来越多,也随之越来越繁华。

  甚至已经有许多官员,已经开始在路面接驾。

  庆皇最终望着京都外的百姓,最终想起辽地扮家家小孩的一句话。

  “你们的皇帝回来了。”

  ……

第241章 王爷真的只是要美人吗?

  “老六,父皇已归,官员百姓夹道相迎,京都轰动。”

  “可惜老六没有归来。”

  “老五已被百官痛批,剥除王位,贬为庶民,囚禁在皇城内。”

  “大哥会给老五弄点功绩,想办法让他从囚禁中出来。”

  “老五说想做商人,却担忧毁了宗室名誉,老六以为如何?”

  ……

  关于京都的事儿,太子的信里永远是消息最快的。

  西南生事,太子似乎很忙。

  给秦风的信也降低到了一天一封。

  催促秦风学习这事儿倒是少了。

  信中多抱怨政务劳顿,快连点私人空间都没了,原本以为父皇回去会好些。

  谁想到因为西南的事情,整个朝廷都快打起来了。

  甚至近十名当朝二品,加起来五六百岁的官员在朝廷上进行了群殴。

  六人因伤休假。

  但西南怎么打,基本已经定下来了。

  由庆皇的义子沐帅监军,蓝国公统兵。

  至于庆皇,因为百官再度阻扰,只能在后方押送粮草。

  风雅点说,是在坐镇。

  秦风看完,将信递给了宁王秦棣。

  “三哥对西南怎么看?”

  秦棣仔细看过,最终道。

  “沐帅是父皇义子,自幼却是被大哥带大的,教育的比我们还要更加严苛。”

  “至于蓝国公,是太子妃的舅舅。”

  “父皇明显趁着西南乱起这次机会,给大哥造势。”

  秦棣看的更加明白。

  大理的胡梁王,基本就是如同狗皮膏药一般的存在。

  如今大庆南边用兵三十万,这人数简直比庆皇来北地带的兵还多。

  一是因为南边本就是大庆起家之地,兵本身就足够的多。

  二是为了保证此战必胜。

  不会对太子一脉不利。

  “父皇在过渡皇权。”

  秦风无比感慨。

  自古帝皇,生怕自己的权利被分走,都想方设法的提防太子甚至是所有的儿子。

  可庆皇,却心甘情愿的为太子铺路。

  将收归大理的军功,完全给了太子。

  或者对庆皇而言。

  他统一了南北天下,结束了中原乱世,就已经是天下间最大的军功了。

  再要军功,也意义不大。

  已经完全到顶了。

  故而将西南的军功给太子,才能够获得最大的收益。

  秦风对于庆皇的胸襟,也是无比感怀。

  怪不得能够在群雄之间,成为新的皇帝。

  人中之龙,以此形容丝毫不过分。

  四万万人之中拼杀出的真龙。

  一个时代的豪雄。

  无出其右者。

  “有这样的杰出父皇,当真是幸事。”

  秦风毫不吝啬赞美之言。

  宁王秦棣虽觉得话有些不对,但还是点了点头。

  “值得我们好好向父皇学习。”

  秦风微微点头。

  “是啊,得好好学习。”

首节上一节257/30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