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开局打造谋士排行榜 第27节

  虽然沮授认为韩馥非明主,但面对韩馥如此大礼,他自然不可能没有回应。

  起身还礼道:“韩公折煞下官也。”

  韩馥道:“公与有大才,袁绍觊觎我冀州,还请公与不计前嫌,助我一臂之力。”

  沮授本想看完自己的未来再做决定,但面对韩馥的盛情邀请,他无法拒绝,也不可能拒绝。

  虽然看上去很有礼节,但沮授很清楚,一旦自己拒绝,迎接自己的可能就是刀兵了。

  再说,从前面田丰的未来中他已经看出袁绍非明主,便暂且在韩馥麾下待着,以后再从长计议。

  听到沮授答应后,韩馥脸上露出了笑容,热情地将沮授迎接到州府,并封为骑都尉。

  如今麾下有沮授田丰两大超级谋士,韩馥心中总算松了口气。

  这时,楚风的声音再次响起。

  “韩馥迎接袁绍入冀州没多久,便被袁绍架空。

  韩馥狼狈逃走,投奔张扬而去。

  掌控冀州后,袁绍征召沮授为从事,沮授再次离家回到冀州当官。

  诸侯讨董,董卓迁都长安后,袁绍心忧天下大势,找来沮授问计。”

  画面中,只见袁绍看着沮授,问道:“如今天下动荡,奸臣霍乱朝野,天子四处流亡。

  我袁家世代受皇恩,立志要尽生平之力,振兴汉室,安定天下。

  然,齐桓公若无管仲,成就不了霸业。

  勾践没有范蠡,保不了越国。

  今,我欲和公与携手平定乱世,使天子重立威仪,使百姓安居乐业。

  不知公与,可有良计助我?”

  沮授闻言,作揖道:“将军未及冠,便已经被朝廷重用,名扬天下。

  昔日董卓废帝新立,将军不屑与之为伍,孤身策马离去,让董卓心生忌惮。

  将军渡河水,来至渤海,百姓夹道欢迎。

  如今,将军又拥有冀州,掌控河水以北地区。

  袁家四世三公,将军名声亦为天下尽知。

  倘若东征,便可铲除青州黄巾。

  倘若西征,便可灭掉黑山张燕。

  再调转兵力向北,扫平幽州公孙瓒。

  又以无上威势,威压塞北,翻手之间便可平定异族。

  届时,横扫河水以北,合四州之力,网罗天下人才,拥兵百万。

  再率兵前往长安迎接天子,修复洛阳宗庙。

  以天子之名,向天下发号施令,讨伐不服从命令之人,便可荡平乱世,建旷世奇功。”

  “公与之计,深得吾心。”

  袁绍听后大喜,任命沮授为监军,奋威将军.

第46章 若听沮授之计,哪还有曹操什么事(求鲜花评价票)

  看到这里,天下之人议论纷纷。

  “这不就是之前许攸提过的奉天子以讨不臣吗?”

  “果然,能上榜的谋士,都不会太差。嗯,郭图除外。”

  “有道理,除了郭图外,几乎每个谋士都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胡说,郭图怎么就没作用了?若不是他,袁绍能那么快灭亡,曹操能那么轻易地就击败袁绍?”

  “这韩馥也是天选开局啊,一来就拥有两大超级谋士,可惜不会用,否则哪有袁绍什么事。”

  “就是不知道现在看到了未来,韩馥能不能改变结局,真的好期待。”

  冀州,已经返回州府的韩馥看了沮授一眼,笑道:“画面中的我,不听劝告,以致于冀州落入袁绍之手,元皓和公与投入袁绍麾下也无可厚非。

  但既然已经知道了未来,自然就不会再让其发生。

  元皓和公与,可愿随我一起抵挡袁绍,改变未来?”

  田丰和沮授相视一眼,齐声说道:“我等之愿也。”

  “好!哈哈。”

  韩馥大笑起来。

  渤海,袁绍眉头紧缩。

  “许攸和沮授都提出了一样的意见,看来奉天子以讨不臣,的确是最正确的选择。

  可目前的情况之下,田丰和沮授恐怕无法离开韩馥来我麾下。”

  无论是田丰,还是沮授,排名都在许攸前面。

  仅凭一个许攸,恐怕不足以挡住拥有田丰和沮授的韩馥。

  若不拿下冀州,仅凭这渤海一郡之地,如何成就大业?

  这时,楚风的声音再次响了起来。

  “兴平二年,天子流亡到河东,沮授再次提议迎接天子至邺城。”

  画面中,只见沮授向袁绍作揖道:“袁公,天子此时正在河东,欲回洛阳。

  洛阳残垣断壁,怎可让天子落脚。

  此时应该亲自率兵前往河东,迎接天子,迁都邺城。

  再挟天子以令诸侯,讨伐那些不听号令的诸侯,则天下可平。”

  袁绍听完,有些心动,也有些犹豫。

  一旁的淳于琼和众多文武都反对,淳于琼道:“主公,如今汉室衰落,要恢复汉室威严比登天还难。

  而且,如果将天子接过来,那么对于天子的命令是听还是不听?

  听,则束手束脚。

  不听,则抗旨不尊。

  天子在,听也不是,不听也不是,那还接天子来做什么?

  那不是自己找不自在吗?”

  袁绍听后,觉得甚为有理。

  更何况,他心中始终有一个心结。

  那就是当今天子是董卓废除了原来的天子刘辩重新立的,当初袁绍是极力反对废帝新立的。

  现在把这天子接过来,不就相当于承认董卓立的新帝吗?

  这不就等于是自己打自己的脸吗?

  所以,综合多个方面的因素,最终袁绍没有听从沮授这个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建议。

  任凭沮授如何劝说,都无济于事,沮授只能暗自叹息,转身离去。

  兴平三年,曹操迎接天子迁都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经常以天子的名义给袁绍发布诏令,让他听也不是,不听也不是,很是烦恼。

  直到此时,他才后悔没有听从沮授的建议,迎接天子,挟天子以令诸侯,白白便宜了曹操。

  看到这里,天下之人无不叹息。

  “可惜了,若是袁绍听从了沮授的建议,恐怕就没曹操什么事了。”

  “以当时袁绍的实力,若掌握了天子,是有很大可能一统天下的。”

  陈留,曹操也心有余悸:“还好袁绍没有听从沮授的建议,否则这天下还有我曹操什么事?”

  渤海袁绍,摇头叹息。

  但扪心自问,如果不知道未来,他或许依旧会做出和画面中自己一样的决定。

  不过现在既然知道了未来,自然就不会再让同样的遗憾发生。

  只是,现在天子还在董卓手中,如何迎接天子?

  洛阳,丞相府,董卓眉头都快皱成了一个川字。

  “这些反贼,当本相不存在吗?”

  他心中隐隐有些不安,不知道未来自己发生了何事,才让天子被曹操接走。

  是被打跑了?

  还是死了?

  旁边的李儒看向董卓,提醒道:“主公,我们必须加强戒备了。”

  “为何?”

  董卓疑惑地问道。

  李儒沉声道:“挟天子以令诸侯,正是主公现在正在做的事。

  这榜单一公布,天下诸侯都明白了携天子以令诸侯的好处。

  而天子在主公手中,那些诸侯自然会对主公虎视眈眈。

  我们必须加强戒备,以防他们为了抢夺天子,而对我们出兵。”

  “好!”

  董卓点了点头。

  皇宫,刘协看着画面,咬牙切齿:“一群反贼,整天都想着挟天子以令诸侯,把朕当成一个傀儡,真是岂有此理。”

  可怒归怒,他对这种情况却没有丝毫办法。

  “若刘晔肯助我,或许能破此危局。”

  他的脑海中,又浮现出了刘晔的身影。

  众多上榜谋士中,唯有此人是汉室宗亲,也只有他最有可能帮助自己.

第47章 袁绍:疲曹战术?我不听(求鲜花评价票)

  这时,楚风的声音再次响起。

  “袁绍最喜欢第三子袁尚,击败公孙瓒后,将袁尚留在身边,协助自己管理冀州,当作未来的继承人培养。

  同时,又准备让袁谭去管理青州,让袁熙去管理幽州。

  沮授极力反对,称让诸位公子各掌控一州,乃灾祸的开端。

  但袁绍并没有听取沮授的劝告,依旧固执己见,让几个儿子每人掌管一州。

首节上一节27/27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