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开局打造谋士排行榜 第17节

  纵观曹操一生,也只有徐庶有此待遇。

  但他这一生,终究是出谋划策太少,战绩太少,战略能力和战术能力都没有得到充分的展示,拉低了评分。

  徐庶不仅仅是谋士,还是一个剑客,在其他方面有着不一样的能力。

  另外,徐庶对刘备来说,影响甚大。

  尤其是他临走前举荐的谋士,对刘备有着异乎寻常的作用。

  可以说,若无徐庶,大汉后续的走向将会完全改变。

  谋士榜十五名,徐庶。

  战略能力1星

  战术能力1星

  其他能力2星

  影响力3星

  综合评分7星。”

  看到这里,天下之人无不为徐庶感到惋惜。

  “可惜了,如此厉害的一个谋士,居然终生不出一谋。”

  “言出必行,哪怕不建功立业,也要遵守承诺,真令人敬佩。”

  “曹操啊曹操,你这是毁了一个顶级谋士啊。”

  各大诸侯也叹息不已。

  陈留郡,曹操叹息道:“这或许是当时最好的办法,只是可惜了徐庶之才。

  不过,既然已经被世人所知,以后再遇到这种情况,恐怕无法再用同样的办法去对付徐庶了。”

  看完徐庶的一生,他也没有去招揽的想法。

  此时的徐庶恐怕对自己恨之入骨,去招揽他不是自己找不自在么。

  “该死的曹贼,怎可如此卑劣?”

  安喜县,刘备难得的破口大骂了一句。

  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好的谋士,居然被曹操用如此卑鄙的手段可带走了,如何不怒?

  “大哥,若要去找徐庶,得先将其母保护起来,以免重现画面中的悲剧。”

  关羽提醒道。

  “云长说的不错,一定要将元直的母亲保护好。”

  刘备深有同感地点了点头。

  荆州,徐庶看完自己的一生,心情有些复杂。

  被曹操用这种方式逼离刘备,毁了自己的一生,心中自然会有愤怒和不甘。

  但他很清楚,如果画面中的未来真发生了,他也会做出同样的选择。

  忠孝不能两全,可他只能选择尽孝。

  因为生他养他的母亲,只有一个。

  颍川,徐母看到画面中,因为自己而葬送了儿子的前程,感动于儿子的孝心之余,又不免有些担忧自己的儿子会重蹈覆辙。

  “岂能因为我这老家伙,毁了我儿子一生。”

  徐母当即提笔,给荆州的徐庶写了一封信。

  他日若再有这种情况发生,不准徐庶去救自己。

  否则,即便徐庶救了自己,她也会当着徐庶的面自刎而死。

  这时,楚风的声音再次响起。

  “谋士榜十四名,刘晔。”

  画面中,一道人影随之浮现。

  此人身材高达,羽冠纶巾,目光随和,正是刘晔。

  “不想我也榜上有名。”

  正在扬州庐江太守刘勋麾下任职的刘晔,看到画面中的自己,惊讶不已。

  他从未想过,自己竟然也能登上谋士榜。

  “不知道这个刘晔又是哪个诸侯麾下?”

  “刘姓,莫非是皇室中人?”

  天下之人议论纷纷。

  洛阳皇宫,小皇帝刘协骤然精神一振,满脸期待:“我汉室宗亲也有人上榜,不知能否助朕一臂之力?”

  在万众瞩目之下,楚风继续介绍道:“刘晔,字子扬,淮南成德人。光武帝之子,阜陵王刘延之后,是刘秀的直系血脉。

  七岁时,其母病逝前对刘晔和哥哥刘涣叮嘱道,其家中有一仆人喜欢诬陷他人,让二人长大后务必除掉此人。

  十三岁时,刘晔完成母亲的遗命,设计杀死了这个仆人,并向父亲坦白了所有作案过程。

  其父先是大怒,随后知道了刘晔的动机后,又对刘晔大为赞赏。

  后名士许劭评价刘晔有佐世之才,名扬天下。

  二十岁时,天下大乱,扬州许多人拥兵自重,其中以郑宝的实力最为雄厚。

  一日,郑宝掳掠百姓渡过长江到江南,遭到众人反对。

  于是,他看中了刘晔在扬州的名气,想要逼迫刘晔带头实行他的计划。

  刘晔不愿,躲了起来。

  不久后,曹操派遣使者抵达扬州,刘晔请求使者在他家里停留几天。

  郑宝得知使者的消息,领数百人带着牛和酒前来迎接使者。

  刘晔设酒宴请郑宝部众,并在酒宴上亲手用佩刀斩杀郑宝,并斩下他的头颅举向天空,并恐吓他的部众:曹公有令,诛杀叛贼郑宝,上前者,与郑宝同罪论处,杀无赦。”

  郑宝的部众被吓得落荒而逃。

  【求鲜花评价票】.

第29章 料事如神刘子扬(求鲜花评价票)

  但刘晔并未就此罢手。

  当时郑宝的军营中还有数千精兵,若作乱,必将为祸一方。

  刘晔骑着郑宝的坐骑抵达军营前,向拦住他去路的营中首领,陈说利弊,成功说服所有首领磕头跪拜。

  刘晔进入军营后,安抚将士,让所有人都归心臣服,并要推举刘晔为新的首领。

  但此时汉室衰微,而刘晔又是汉室宗亲,不想和其他人一样拥兵自重,并将这些将士交托给庐江太守刘勋,他自己也在刘勋麾下当职。

  看到这里,洛阳皇宫的刘协大喜:“这刘晔果然是心系汉室,得想办法派人去联系一下,或可助朕拜托董贼的控制。”

  这时,楚风的声音再次响起。

  “刘勋实力强大,被孙策所忌惮。

  建安四年,即199年,孙策派人假装和刘勋结盟,并让人送上丰厚的财物,用最谦卑的语气,请刘勋代为攻打上缭城。

  刘勋及麾下文武都相信孙策,而刘勋收了这么多财物,很是高兴,便准备答应,却见刘晔眉头紧锁,愁眉苦脸的样子,心中感到疑惑和不悦。”

  画面一转,只见庐江郡郡府中,庐江太守刘勋问道:“子扬可有心事?”

  刘晔作揖道:“府君,这上缭城虽然不大,可城池坚固,易守难攻,短时间内不可能攻破。

  我军长时间征战,必定军马疲乏。

  而且,一旦出兵上缭城,庐江便会防守空虚。

  如果此时,孙策趁机偷袭,庐江如何守得住?

  庐江一旦被攻破,府君便丢了退路。

  他若再出兵,我军便会面临着前有上缭城大军,后有孙策大军,进退无路。

  府君今日若出兵,他日必有大祸啊。”

  刘勋眉头微微一皱,心中很是不高兴,但考虑到刘晔的名气,强忍下来,依旧笑道:“子扬多虑也,伯符乃吾之盟友,岂会背后偷袭?”

  遂不听刘晔劝阻,执意出兵攻打上缭城。

  果如刘晔所料,刘勋和上缭城的战局很快便陷入僵局。

  就在此时,孙策果然派兵突袭并一举攻破庐江。

  刘勋大败,北逃投奔曹操,刘晔也跟随一同前往。

  看到这里,众人不禁无语。

  有一个谋士跑到曹操麾下去了。

  他到底有何魅力,让这么多谋士,或主动,或被动地去投靠?

  陈留的曹操乐得合不拢嘴,谋士不嫌多,来多少都行。

  哪怕跟徐庶一样,来了之后一计不出也行,至少不能跑到其他诸侯麾下资敌。

  洛阳,小皇帝刘协气得脸色铁青:“该死,怎么又跑到曹贼那里去了?汝乃汉室宗亲,怎可助纣为虐?”

  这时,楚风继续说道:“不久后,曹操前往寿春,而此时庐江山贼陈策聚众数万盘踞山寨,曹操派了一名偏将领军讨伐。

  偏将攻打山寨许久,大败而回,曹操询问众文武计策。

  众文武皆称山贼易守难攻,很难攻破,而且这山寨对他们没有太大的影响,没必要为了一个无足轻重的山寨而浪费兵力和粮食。

  唯有刘晔没有说话,引起了曹操的注意。”

  画面中,只见曹操看向刘晔,问道:“子扬可是有不同的意见?”

  刘晔作揖道:“曹公,此次讨伐山寨不利,是因为那偏将的资历和经验不足。

  我们应该先悬赏劝降,再派兵围困山寨,展现出我们的强大军事力量。

  贼寇见识到了我们的力量,在拼死一战,鱼死网破,和投降保全实力两种选择中,他们自然会选择后者。

  如此,山贼便可不攻自破也。”

  曹操沉思片刻后道:“好,就依子扬之计行事。”

  曹操依计行事,果然如刘晔所预测般,轻易平定陈策。

  此战过后,曹操任命刘晔为司空仓曹掾。

  这时,楚风的声音再次响起。

  “建安二十年,即215年,曹操讨伐据守汉中的张鲁,任命刘晔为主簿。

  在攻打阳平山时,山势险峻,易守难攻,曹军死伤惨重,粮食也即将耗尽,曹操命夏侯等人率军撤退。

首节上一节17/27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