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位朋友一合计,第二天就把男子扔进了棺材里,然后送到了火葬场】
【可是,这名男子其实没死,他中途醒过来一次,但是不知道怎么想的,男子或许是酒还没醒,也或许是想看看自己去世后朋友的反应,也或许是单纯的不想活了,于是他就在棺材里淡定的装死】
【期间,男子还在棺材里发了一条朋友圈;但是男子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竟然会被连人带棺材一起烧了】
【直到事后,朋友才看到男子在朋友圈发的内容,这时大家才发现,原来男子火化之前还没死】
明朝。
朱元璋看着天幕,脑子一时间没反应过来。
“这,这天幕说的咱怎么没听懂啊!”
朱元璋扭头问马皇后。
“妹子,你听懂了吗?咱怎么越听越糊涂啊,这男子到底死没死啊?”
马皇后和四位皇子也一脸震惊,他们怎么也想不到世界上竟然会有如此奇葩的事情,如果说之前的的扭曲树精是变态,寒冰射手是毒品所导致,那这个被活活烧死的简直是自己作死啊!
太子朱标一脸怀疑人生的问道:“二弟、三弟、四弟,你们说天幕讲述的这些都是真的吗?”
朱四人摇摇头说道:“大哥,你别问我们,我们也不知道!”
朱棣忍不住说道:“这世界上竟然会有如此愚蠢之人!”
马皇后此时心情也十分复杂,是应该替那个被活活烧死的人哀悼,还是应该被他的愚蠢逗笑?
第34章 急死皇帝了,你倒是讲技术啊
【华夏有这么一位神仙级的存在,因为有了他,华夏人不仅永久性的解决了粮食危机,还帮助全世界80亿人民解决了饥荒问题,如今除了战火纷飞的地区,全世界都没有大面积的饥荒存在】
【他就是华夏杂交水稻之父,全世界人民都敬仰的袁隆平】
听到天幕的内容,所有人来不及拼凑刚刚被佛罗里达州四大天王震碎的三观,都纷纷抬起头来盯着天幕。
因为上一个讲述粮食内容的视频让所有人都知道了玉米和土豆,现在各朝各代的帝王都满眼火热的盯着天幕,希望这一次能再次通过天幕获得更加高产的作物。
秦朝。
嬴政忍不住站起身来,朝着天幕走了几步,唯恐听漏了一个字。
“所有史官,都给朕打起精神来,现在天幕所讲的内容至关重要,千万不能错一个字。”
唐朝。
李世民猛地从龙椅上跳起来,然后对身旁伺候的太监说道。
“快,给朕准备笔墨,朕也要亲自记录,既然天幕说能让全世界80亿人吃饱饭,那绝对是至关重要的技术,只要能了解一点儿皮毛,也够我大唐受用了。”
李世民一边儿润笔一边儿忍不住感慨道。
“虽然天幕中有些内容过于儿戏,但大多数内容还是好的,就像这水稻,如果我大唐能获得此等技术,那我大唐何惧吐蕃等蛮夷之族。”
明朝。
朱元璋见天幕的内容和水稻有关也忍不住站了起来。
朱元璋一边儿朝天幕走去,一边儿兴奋手舞足蹈。
“妹子,快看,天幕这次的内容竟然和粮食有关,而且还是让水稻增产的办法,真是天佑我大明啊!”
马皇后和几位皇子也忍不住走上前来。
突然朱元璋想到了什么,然后一拍脑门对身后的太监吩咐道。
“朕怎么给忘了司农了,快把所有司农的人都给朕叫过来,这应该是他们的专长。”
过了一会儿,司农部门的大小官员终于上气不接下气的赶了过来。
朱元璋早就给他们准备好了纸笔,甚至还给他们搬来了桌椅。
“诸位爱卿,此次天幕所述的内容至关重要,关系到水稻的产量问题,只要你们能理解一些皮毛,那我大唐百姓将衣食无忧。”
听到这儿,司农的大小官员也明白了事情的严重性,于是都顾不上休息,一屁股坐在桌椅旁开始研墨,润笔,只等把天幕讲述的内容一一记下来。
【让我们用数据对比来直观的感受袁老的丰功伟绩】
【水稻,华夏自古以来赖以生存的农作物之一,也是南方农民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
【五谷大家可能都非常熟悉,但是如果大家知道了古代作物的产量,可能会从座位上站起来直呼不可能】
【大家都知道,欧洲国家发展历史同样非常悠久,西方历史占世界史的很大一部分,但是我如果告诉大家,古代西方粮食产量只有1:4,1:5不知道大家会做何感想】
【也就是说,一粒种子,农民千辛万苦在地里劳作,但是只能种出5粒粮食】
【其实,这并不是什么让人难以置信的事情,也正因为付出和收入不成正比和独特的地理环境,所以古代西方国家的居民一直是以出海捕鱼为生】
【但是,古代华夏的粮食产量却非常高,据记载两汉时期水稻的亩产量达到了100斤,而这已经是非常高的产量了】
【由于水稻种子随着种植而被人为的择优,所以宋朝时期水稻的产量有了明显的增长,亩产量达到了400至500斤】
【到了明清时期,随着农业的改良和生产技术的进步,水稻的亩产量也得到了一定幅度的增长,达到了500~600斤左右】
【大家都知道,数学成绩从20分上升到60分很容易,但是从90分上升到100分却非常困难】
【同理,粮食的亩产量增长也是如此,所以哪怕在机械与化学的配合下,近现代的亩产量也堪堪700~800公斤】
【可是,就算是这样,就算水稻的产量已经被扩大无法再扩大的时候,袁老站了出来】
【一个人,一亩田,一辈子,这就是袁老的一生,而就是这位朴实无华的老人让水稻的亩产量突破了极限,900斤!1000斤!1200斤!1500斤!2000斤!2500斤!3000斤】
【直到袁老去世前,最新一代的杂交水稻试验田已经能稳定在3000斤左右】
【这是一个什么概念,从秦汉时期亩产量100斤到近现代亩产800斤用了两千年,而袁隆平袁老,让水稻的亩产量从1000斤增长到3000斤仅用了一辈子】
【一辈子,让全世界人都吃饱饭,这是袁老的承诺,如今他做到了,但他也永久的离开了我们】
【让我们再次缅怀这位英雄,这位华夏的现代杂交水稻之父,这位华夏的稻神】
“原来袁老竟然这么伟大,我只知道杂交水稻厉害,可是没想到这么厉害!”
“让全世界人吃饱饭,袁老的功绩堪称功德无量!”
“哭,袁老一路走好!”
“袁老一路走好!”
明朝。
朱元璋瞪大了眼睛盯着天幕,手中的毛笔都已经在纸上滴了一滩墨水却没有察觉。
看着天幕中逐渐消失的画面,朱元璋不淡定了。
“没了?怎么会没了?”
“什么是杂交水稻,为什么能达到如此高的产量!你倒是告诉朕啊!”
趴在桌子准备大干一场的司农的官员也都面面相觑。
“这天幕怎么还不讲解怎么让水稻增产啊?”
“天幕的内容好像结束了?”
“结束了?陛下不是说天幕会讲解后世让粮食增产的技术吗?”
“你们没仔细听吗?天幕都说了,有一个袁老让水稻的亩产量增加到了3000斤!”
“我们听到了啊,但是天幕不是没说明是怎么增产的嘛,这让我们学习什么?”
等了一会儿,朱元璋终于确定天幕没有后续内容了,于是恼怒的把手中的毛笔扔在地上。
“为什么不讲解如何杂交水稻,为什么!”
“混蛋!后世之人简直是混蛋,他们竟然敢戏耍于朕,朕要定他个欺君之罪!”
可惜朱元璋根本不明白短视频的本质是什么,更不会明白什么是万恶的营销号。
第35章 朱高煦:完了,我这下彻底完了
【你了不起,你清高】
天幕中一个男子面露委屈的竖起大拇指,对面前的人说道。
【你知不知道我在这里受什么样的欺负】
【就因为我没权没势,我残缺啊,我是废人啊】
画面中男子嘶声力竭的控诉,随着男子的控诉,天幕一幕幕呈现出男子所受的委屈。
天幕中男子被迫做苦力,搬不动就要挨打;
【大人,我真的干不动了】
【干不动了?干不动也得干】
【打死你,还敢嘴硬!爬呀!快点爬】
在人群中也被其他人排挤,别人动不动就会对他拳脚相向;
【滚开!是不是想打架】
【出去,滚出去,快滚】
被诓骗,骟了子孙根,成了太监。
【这次挑选的厨子是要往宫里送的,所以必须净身】
可是,在宫里当太监也没有逃脱被折磨的命运,同样被其他太监欺负,依旧被其他人拳脚相向,浑身遍体鳞伤还要干活。
【你是最后来的,就是最小的,这以后有什么事就得听我们的】
【给我打,狠狠地打】
男子在宫里受尽了欺负,慢慢的他的心态也产生了变化。
男子看着桌子上的两柄断裂的炒勺,终于下定了决心。
【老伙计,你断了,裂了;我也断了,从今以后我们都不再完整】
【为什么我们总被欺负,现在你已经不是大勺了,我也再也不是以前的高要,你放心我一定会报仇】
在宫里受尽欺负的高要终于等到了机会,凭借过硬的做菜技巧得到了嬴政的赏识。
【从现在开始,这位高要贤弟就是你们的新总管了】
【高要大人接旨,总管太监高要尽忠尽责,深得朕心,即刻升为中车府令,赐名赵高】
接着画面一转,再次回到了刚开始的一幕。
【你真了不起啊,大家都爱你啊,这是什么破地方,破地方!破地方啊】
【我只要一步一步,一步一步的追到最高,我要做赵高,我不要再让人家欺负我了,我受不了了】
【我要做赵高,我要做一个最高的赵高,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赵高】
秦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