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父刘玄德 第92节

  军队主客颠倒,嫡系不过六千,客军却拥众数万,还曾是本地主军,心怀怨恨。

  臧霸割据开阳,一核四点,势必将战场分割成数块,指望这么一支四分五裂的军队在多个战场上协同作战,显然不合于阵。

  反观臧霸,久治开阳,根深蒂固,上下一心,周围诸县皆是铁杆盟友,往来呼应,同气连声。

  可谓是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

  如此一来,刘备若不是一战倾覆,能惨败得脱,就已经是邀天之幸了。

  他做梦都想不明白,这居然还能打赢了?

  还是如此酣畅淋漓的一场大胜?

  无论如何,刘徐州总归是赢了,整个琅琊也重归州府治下。

  这让郭嘉心动了,有心南下。

  不过因为袁绍的关系,刘备只能修书一封,馈以金银,没法大张旗鼓的派出轩车相迎。

  这样一来,郭嘉一个文弱书生,兵荒马乱的想要南下,这难度可就有点大了。

  现在恰好遇上辛评要去徐州,如果能够搭上使节车队,可谓是一举多得。

  去了徐州之后,若是满意,自然当可留下。

  如若是不满意,则正好随著辛评一起离开,再转到豫州,去荀文若那里看看。

  荀文若可是几次三番的来信推荐曹操,只是自己觉得曹操并没有什么诚意。

  如果对方是真心想用自己,那为什么只有荀文若的荐书,却没有曹操本人的书信呢?

  随后,郭嘉将刘备听闻自己的名声,来信求贤,想要邀请自己前往徐州赴任的事情原原本本的告诉了辛评。

  与郭图这个族兄相比起来,郭嘉明显更信任辛评这个族姐夫。

  郭图的心胸实在太过狭隘,除了辛氏兄弟等少数几个人以外,都逃不过他的嫉妒之心。

  辛评听完之后,也是大为讶异,思考了好一会儿,都想不出个所以然,只能失笑调侃道:“奉孝声名竟已在诸侯中传播,可谓闻达显贵矣,此乃喜事,可喜可贺啊。”

  即便郭嘉脸皮素来不薄,也被辛评这一番取笑弄的很是尴尬,连连摆手:“姐夫莫要取笑,莫要取笑,也不知刘使君从哪里听到的我的名字,竟千里迢迢来信盛邀。嘉倒是不好推辞了。”

  辛评自然能看出郭嘉这番话的虚伪,心里也是发笑,平日里郭嘉性情爽直,不喜虚言,今日倒是装腔作势起来了。

  不过如果刘备真的倾心奉孝,这确实是件好事情。

  辛评心里琢磨著,荀家已经分别下注袁绍和曹操,而自己家却因失了家乡底蕴,不得不全族来投袁公。

  若是让奉孝在刘备那下一注,倒是一手妙棋了。

  于是,辛评果断做出决定,让郭嘉回去之后便去州府请辞,然后整理行李,后日随他一同出发,前往徐州。

  郭嘉本就有此心,顿时大喜,一口答应了下来。

  “对了,你回头记得同公则说一声。”

  辛评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复又继续道:“先不必说去刘使君那,可说想回乡看看。”

  辛评这话又说到了郭嘉心里,自无不可:“姐夫放心,嘉自会照做。”

  辛评这才满意的点点头,转而戏谑道:“事既已毕,缘何不走?”

  郭嘉一脸无赖的眨眨眼:“心欲走而腿不从号令,怎奈何之?”

  辛评哈哈大笑,唤来近侍,吩咐准备饭菜,并将袁绍赐予的美酒取出,与郭嘉畅饮一场。

  这边郭嘉赖在辛评处混了一顿美酒好菜,而在徐州那边,却有一行人风尘仆仆的赶到郯城城外。

  此时天色已黑,郯城早已闭门。

  守门的士卒赫然发现远处竟有百十号人打著火把靠近城门,顿时敲锣示警。

  城下的一行人中,有两人身材魁梧,雄伟健壮,正是这一行人的头领。

  他们连夜赶路,原本想至郯城城下宿营一晚,好赶在次日天亮时进城。

  却是没想到自己等人靠的太近,竟然引发了郯城守军的警备。

  此时,这俩壮汉看见城中锣鼓喧哗,士卒纷纷走上城头张弓搭箭,不由心叫一声苦也。

第118章 周 蒋来投

  很快就有人将警情通报往州府,不但刘备被惊醒,就连睡在军营内的刘封也一块惊醒了。

  刘封现在已经不是常驻军营了,但偶尔也会留宿一两晚,增加与嫡系部队之间的亲近和感情。

  这一晚就恰好留宿在军营。

  听到城头示警的锣鼓声后,整个军营都被吵醒。

  刘封立刻喝令徐盛、潘璋等人带队弹压,切忌出现营啸。

  好在刘封营中的都是老兵,又刚刚经历过大胜,信心十足,虽然受惊,却没有出现扰乱军营的情况。

  反而还在徐盛,潘璋的带领下,弹压了周围军营的乱象。

  虽然局面是控制住了,但刘封还是有些后怕。

  看来整个徐州军体系还需要经历系统性的训练才行,像今天这种情况发生,本身就是军队纪律性不合格的表现。

  尤其是城门军官,简直该当问罪处斩。

  刘封到达城门口时,刘备也已经赶到了。

  父子俩对了个眼神,就知道对方心里在想什么。

  这次这个城门官,必定要重重处罚了。

  别说现在城外只有百余人了,就是真有敌人来了,也不能是这样的示警法啊。

  “城下何人!?”

  刘备上了城头,让傅士仁朝著城下喊话询问。

  城下这时候也是慌的不行,为首的两个壮汉在这四月乍暖还寒的深夜里,都急出了一头冷汗。

  此时听到城头喊话,赶忙上前答道:“我们乃是九江人士,蒙刘使君不弃,轩车征辟,因心急赶路,错过了宿营,便想在郯城外夜宿一晚,天亮进城。不易惊动了城防,罪该万死,恳请明公降罪。”

  九江?

  刘封再仔细一看城下那两个壮汉的游侠打扮,立刻就有了个猜想。

  “城下可是九江周幼平、蒋公奕?”

  正如刘封所猜测的,城下两个为首的大汉,正是周泰和蒋钦。

  他们二人在九江落草为寇,横行江上,带了两三百号人劫掠往来商船,自然居无定所。

  使节到了九江之后,花了不少时间才终于遇上了他们。

  当使节说明身份和来意后,周泰和蒋钦根本不敢相信。

  他们一度怀疑这个使节是假的,是袁术想要诱骗他们上岸,好把他们一网打尽。

  可使节带来的文书上,确实印著徐州州牧的印章,更有刘备亲笔所写的书信。

  这一切太美好了,美好到周泰和蒋钦即便满肚子犹疑,依旧不舍得戳破这个泡影。

  最后,周泰和蒋钦商量了一番,决定先请使节留下,给他们一点时间打探信息。

  使节倒是无所谓,至少留下休息,可比前段时间到处寻找他们二人要轻松多了。

  可周泰和蒋钦却是著了魔了,在派人去打探消息的几天几夜里,两人怎么都合不上眼,只能聚在一块喝酒,小心翼翼的想像一下如果这事是真的,该多美好。

  这也难怪周泰和蒋钦会如此小心谨慎了,实在是他们被残酷的现实教训的太多回了。

  周泰和蒋钦是乡里人,小有家产,和张飞有点类似,都属于那种比平民要有钱,有势,但又够不到豪强的边。

  这年头,连豪强当官的路都被封死了,周泰、蒋钦这种游侠儿就更别提了。

  他们也曾经四处拜访过,想要毛遂自荐,或是找一个能看中自己武力的豪强士族卖身。

  可残酷的现实是,即便他们再怎么放低姿态,依旧没人看得上他们。

  别说州牧郡守了,就是县令这等级别的都找不到可投靠的。

  周泰和蒋钦也是万念俱灰,才带著亲信兄弟们当了江贼。

  既然不能建功立业了,那至少帮兄弟们混口饱饭吃吧?

  他们说是江贼,其实也还有些底线,往来商船都只抽水头,并不伤人,所以也就没有引起豪强大族,地方官吏的大规模围剿。

  可当他们名声大了之后,想要诱杀两人,以此立功的事情还是层出不穷。

  因此周泰、蒋钦早有收摊不干的念头,也一直在打听著值得投奔的英雄。

  之前他们听说了孙策正在江东招揽豪杰壮士,而且不拘出身,这让两人很是心动,但先前的诸多教训让两人谨慎了许多,打算先派几个靠谱的兄弟过去探探底。

  恰好就在这时候,刘备的使节到了。

  和刘备一比,那孙策可就真的比不过了。

  刘备可是堂堂正正的徐州州牧,受到徐州士人拥戴的。

  孙策却是袁术手下的校尉,连将军都不是,自己还被迫和舅舅、族兄一起被困在江北的厉阳,迟迟打不过长江。

  这两相一比较,傻瓜也知道该投奔谁了。

  等到探听消息的心腹回来,不但确认了这真是刘备派来的使节,更带回来一个大消息。

  刘备向北用兵,大获全胜,不到半个月就彻底击败了臧霸,全取琅琊。

  周泰和蒋钦这下如何还能忍得住,立刻打点细软,遣散了不愿意离开的小弟,带著剩下的兄弟,拥著使节一路北上,直奔郯城而来。

  只是心情过于激动,在舟船靠近郯城后,周泰和蒋钦不顾天色已晚,执意登陆夜行,引起了这一番事故。

  听到城头上的问话,周泰和蒋钦听见自己的名字,赶忙抬头回答道:“正是在下,泰与公奕自蒙使君召唤,不敢怠慢,日夜兼程,今日方至。唯恐使君久侯,故不顾天色已晚,星夜赶路,想明日一早便可入城,却无意惊扰了驻军,还请明公降罪。”

  “原来是周幼平、蒋公奕。”

  刘备此时开口说话,直接下令道:“且开城门,迎周、蒋诸位壮士进城。”

  傅士仁在旁劝说道:“主公,此时天色尚黑,难辨来人,况有城规,天亮前不得开城。”

  “我为徐州州牧,自有权且之权。”

  刘备却回答道:“壮士豪杰愿来投备,此乃喜事也,怎可循规蹈矩,寒了勇士之心,速去开城!”

  傅士仁不敢再劝,下城开门。

  而城外的周泰和蒋钦也听见这番话,心头一阵火热,只觉得这次来徐州可算是真来对了。

  城开之后,刘备亲自下了城楼,带著护卫出城。

  周泰、蒋钦只见众人簇拥之中,有一手长耳大,容貌亲和温润的大汉,料定此人必是州牧。

  于是,周泰、蒋钦二人一同下拜,跪倒在土路上,冲着刘备叩首道:“泰无所长,却为明公所招,感激难以言表。此番来时仓促,惊扰城卫,却蒙明公大度免罪。此番恩情深重,泰无以为报,愿为明公效死!”

  “钦意与泰同!愿为明公效死!”

  “好,好!”

  刘备大声长笑,上前两步,先是搀扶起周泰,后又搀扶起蒋钦,然后一手一个,握住两人:“备德薄,不意二位壮士不嫌备声微名薄,不远千里,来助刘备,备欣喜不已,如何能见责二君?”

首节上一节92/45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