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父刘玄德 第391节

  身边都是孙家亲信,孙辅这弯拐的虽然有点大,但大家也都能猜出原因,纷纷表示征南军太狡猾了,幸好孙将军机智,要不然大家伙可就被盯上了。

  一时之间,气氛相当的好,眼看著余杭就在二十余里外了,天色漆黑前一定能赶到,众人也就相当轻松了。

  就连后卫都不怎么用心,算算脚程,他们至少领先了对方二十五里以上,征南军除非插了翅膀,否则怎么都不可能追得上自己了。

  事实上孙辅虽然猜的不对,但结论却是没问题的。

  此时即便最前面的周宾所部,距离孙辅军依旧差了十几里地。

  会有这个误差,一是因为周宾所部的前进速度确实要胜过孙辅,二就是周宾所部并不是像孙辅猜测的那样正常的行军时间,他们出发的时间甚至不比孙辅晚多少。

  所以一路紧赶慢赶,还反倒是追上了孙辅几里地。

  但如果没有意外,周宾就是跑死了也追不上孙辅,因为孙辅今晚就能抵达余杭城了。

  可凡事都怕意外,孙辅这不也遇到意外了吗?

  他做梦也想不到余杭比钱塘丢的还早,还彻底。

  就连吴景都成了太史慈的俘虏了。

  太史慈出城之后,带队一路疾驰,先走出了十里地后,挑选了一处战场。

  这处战场,右边是一条小河,河流水量很小,才到成年男子的腰部,而且水流很缓,人可泅渡。

  但不论如何,这也算是一个障碍,尤其是当你著甲时,想过去可就麻烦了。

  别说是铁甲了,就是皮甲那也是沉甸甸的,至少十几斤重,一旦掉进水里,再想爬起来还真要耗费不少力气。

  要是没力气了,那自然就只能喂鱼了。

  左边则是一片芦苇荡,太史慈派人去探了下,里面藏个三百骑不成问题。

  于是,太史慈在休息了一刻钟之后,开始下令布阵。

  三百骑藏入芦苇荡中,另外三百骑则安置到小河对岸的一处小林子里,专司负责收割。剩下的四千步兵分成了四列,除了前面一列千人开始披甲外,其他人则就著清水吃起了干粮,补充体力。

  太史慈原本还想著是不是换上孙军军服玩一把偷袭,后来仔细一想,还是选择作罢。

  太史慈和徐晃麾下都是中原人,扩充的袁术军也是江北话,和吴地软语根本不是一回事,很难瞒过孙辅军。

  若是偷袭夺门也就罢了,总能找出几个懂吴语的去对话。

  可这会儿是野地行军,这一套可就不怎么管用了,徒惹人笑。

  况且太史慈这会儿以逸待劳,而且是有备打无备,阵战打队列,四千六百余打不足一千,这要是还输了,那太史慈真要羞惭的找根绳子安排了自己了。

  前排千人著甲完毕后,就重新坐了下来。

  汉代甲胄,胸甲单件最多,其次是臂膀,然后才是裙甲,最少的是胫甲。

  因此,披甲完后坐下基本不是什么难事,因为刘封也没那么雄厚的资本去给他们配下半身的甲胄,大部分人其实也就只有一件胸甲。

  唯有少数精锐,穿的才是全身皮甲。

  又过了整整半个时辰,孙辅军前锋出现在了对面。

  太史慈立刻下令,前部营地,次部披甲。

  第一列在一个都尉,两个曲军候的指挥下,朝著孙辅军压了过去。

  而第二列也开始起身著甲,等待后续命令。

  孙辅军这会儿先头部队也看见了征南军,只是他们并不像征南军这边了解情况。

  孙辅军的先锋陷入疑惑之中,一时之间完全猜不到前面的军队是谁的。

  很快,消息传到了孙辅这里,他也是听的一愣一愣的。

  “莫非是舅父那里派人来接应我们了?”

  孙辅试探著问了一句。

  算算时间,这支部队还真有可能是吴景派来的,他出钱塘之后,当时就派了几个传骑先去余杭通传消息。

  算算脚程的话,传骑到了余杭后,吴景第一时间派兵来接应,那就恰好能在这里遇上了。

  诸将登时大喜,要是遇上接应的队伍,那可就安全多了。

  眼下孙辅可是刚刚急行军过的,从钱塘到余杭足有六十多里地,孙辅军跑了五十多里地了,体力消耗相当大,战力最多也就剩下个二三成,而且此时还有不少士卒掉队。

  要是有了友军护卫,那大家可就放心多了。

  孙辅这边正商量著,想要派人上前询问一下。

  太史慈这边却已经压了过来,这下子孙辅也觉察出不对劲了。

  要是友军,自己这边又没敌军追杀,怎么可能列阵披甲接应自己。

  “敌袭!”

  孙辅反应过来之后,当即发出大喊:“中军、后军披甲,前军列阵!”

  孙辅这个抉择其实是没错的,他想要用前军来给中军、后军争取时间。

  只要中军、后军披甲列阵了,前军哪怕被敌军给摧破了,那也能得到后面两军的接应。

  可问题是,孙辅麾下不论前中后三军中的哪一军,都已经是疲惫不堪,别说前军一军了,就是三军全上也顶不住征南军。

  前军听到命令后,士卒们脸上几乎一片苍白,个个面露绝望之色。

第340章 血染山阴

  “吴景在做什么!?无能!昏聩!”

  孙辅一边落荒而逃,一边大声怒斥吴景,连舅父也不喊了。

  也难怪他会如此愤怒了,孙辅军可谓是一触即溃。

  其实以孙辅军的真实战力,哪怕是一千对一千,也大概率不是太史慈所部精锐的对手。

  孙家的老部曲,只要不是水战,那横扫江东,血虐江东群雄是没多大问题的,可对上徐州精锐老卒,除了孙坚留给孙策的那数千老部曲外,其他的基本很难获胜。

  但即便如此,也不会拉胯到一触即溃的地步。

  之所以会有这么夸张的战绩,完全是因为孙辅军本就疲惫到了极点,心情还来了把过山车。

  以为对面是来接应的友军,结果发现是强的一匹的敌军。

  这种精神落差加上体力耗尽,没有望风而逃已经算得上精锐了。

  孙辅不知道吴景都成俘虏了,还以为对方在余杭城里尸位素餐,连征南军到了眼皮子底下都不知道,自然是一肚子火气。

  看看身边大小猫几十只,孙辅眼泪都快掉下来了。

  他哥当初交给他的可是整整两千精锐啊。

  只希望押运粮食的那一千部曲能及时收到消息,逃过钱塘江,否则自己可真就成了光杆司令了。

  孙辅一路狂奔,身边除了仅有的四十余骑外,其他部队几乎全部丢给了太史慈。

  要不是他逃的快,而且位置也靠后,恐怕也被两边出现的征南军骑兵给兜住了。

  只是,征南军似乎没有放弃的样子,太史慈亲自出马,带了两百骑紧追不舍,让孙辅不敢有半点松懈。

  双方一追一逃,虽然孙辅他们的马力不如太史慈所部,可孙辅毕竟先跑了一刻钟,太史慈追击前,还得分开堵路的孙辅军降兵,这使得太史慈一时之间还真追不上对方。

  眼看著能甩掉对方,孙辅更是玩命的疾驰,只要再往前两里地,就有一条小路可以转向南方,到时候就能摆脱太史慈的追击了。

  眼看著距离越来越近,只是拐过一个弯后,却迎头撞上了一支正急速行军之中的部曲,赫然正是周宾所部。

  造成这样结果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双方都没有派出斥候。

  但周宾所部明显有所防范,数十骑的马蹄声,动静还是相当大的。

  因此,孙辅拐弯之后直接撞上的是两百余人的先锋部队,虽然来不及披甲,但六十多柄长柄武器已经排列在了第一线。

  普通的马匹,哪怕是战马都会躲避,这是生物的本能。

  只是训练之后,才会有所改良,而能够直接冲击长枪、长矛等长柄武器阵线的,那自然是战马中的精品,而且很难训练的好。

  因此,很多冲阵骑兵甚至会给战马蒙上眼睛,来降低训练的难度。

  此时,孙辅等人虽然一头撞上了对方,可胯下的马匹却开始慌乱了起来。

  不是朝著道路两旁窜去,就是自动的停下了脚步,这下子可让周宾所部找到了机会,后面的刀盾兵直接从长枪兵分开的缝隙中冲了出去。

  虽然骑兵打步兵是优势,但其根本是拥有动能上的优势。

  这会儿孙辅的骑兵队伍乱成了一片,而且还淤积在了一起,不少马匹甚至撞到了友军,可谓是人仰马翻。

  这种情况下遭遇有组织的步兵袭击,那简直是噩梦。

  只是十几个呼吸,孙辅的骑兵队就死伤惨重,大量的骑兵被拉下马来,或是被俘,或是一刀攮死。

  孙辅虽然冲在前面,却没有被堵住,眼看著局势崩坏,他慌乱之下,竟然调转马头,从道路两侧朝著来路逃去。

  还能得脱的骑兵们也纷纷跟上,但能够顺利逃出来的,也只有后面的十余骑。

  原本迟迟没能追上孙辅,都有些犹豫是否该收兵回余杭的太史慈看见了神奇的一幕。

  孙辅居然冲着自己跑来了!

  这是想通了?

  太史慈一度以为孙辅是觉得自己全军覆没,自家亲大哥也投降了,干脆自己也降了吧。

  等到拿下了孙辅之后,他才恍然大悟,原来钱塘也已经被自家所光复,还有一支征南军迎头痛击了孙辅。

  太史慈哈哈大笑了起来,他先前犹豫想要收兵,就是担心钱塘的孙军得到了增援,孙辅随时都有援兵接应。

  万一自己轻敌冒进,反胜为败,那可就太丢人现眼了。

  于是,生擒了孙辅之后,太史慈并没有急于回军,而是迎上了周宾。

  此时周宾也从俘虏口中问出了最新情况,得知孙辅所部已经被太史慈解决,心中很是失落。

  不过太史慈可是同周瑜同为偏师主将,还是少主刘封的弓马老师,又是心腹重将,周宾也不敢有任何的怨言。

  不过很快,一个好消息却是让周宾为之大喜,并对太史慈很是感激。

  原来在汇合之后,太史慈也很欣赏周宾长途奔袭的能力和勇气,果断分出了一半的功劳给与周宾所部。

  周宾惊喜之下,却也是连连推拒,最终还是太史慈一言而决,算是没白跑了这一次。

  如此一来,钱塘江北三城,只剩下了最偏远的富春县,而且此城也是孙家的族居之地,真正的故乡。

  此处虽然只有孙修一部,但民心还是偏向孙家的。

  太史慈打算自余杭出兵,同时以孙香的书信尝试劝说孙修投降。

  这书信乃是刘封自吴北送来的,同时送来的也有孙贲劝说孙辅的书信,只是后者看来已经是不需要了。

  但在真正动兵南下之前,太史慈还需要同周瑜,以及赵云会面商讨一下。

  太史慈南下进攻富春的话,是非常需要赵云、周瑜所部在钱塘江上给孙策军施加压力的。否则一旦孙策集中兵力自查渎古道北上,奇袭富春城下,那太史慈的处境还是相当危险的。

  必须要在钱塘江北给南岸施加足够的压力,冻结孙策军的主力不敢转移。

  ********

  山阴城外,镜若湖边,数百人双手被缚,形同走鸡,跪于湖畔。

首节上一节391/45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