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父刘玄德 第373节

  此时,一旁的朱相却是挺身而出,冲着刘封行礼之后,开口道:“将军有所不知,吴地百姓深受孙贼之害,早有抗争之心,只恨力有不逮,故此只能偃旗息鼓,暂避锋芒。”

  “如今将军大军南下过江,连战连胜,力克无锡,大败徐琨。众人盼将军如久旱之盼云霓,只恨身在吴县,不能景从将军。”

  朱相慷慨激昂一番,看见上首刘封连连点头,面带微笑,可眼神却毫无波澜,心中一惊。

  略一犹豫之后,朱相果断做出抉择,直接从怀中取出数张绢帛,呈给刘封。

  “征南,此为吴县城防图,兵力图和物资储存图。”

  朱相将手中绢帛高高捧起,低著脑袋继续说道:“相乃受吴县士民豪强所托,特此进献此图予征南。”

  刘封看了一眼许褚,后者立刻行动了起来。

  走到朱相身前,伸手接过帛书,然后送到了刘封跟前。

  刘封打开帛书翻看起来,果然正如朱相所说的那样,这是几份吴县虚实地图。其中包括了城防图,兵力配备图,物资存储图等等。

  刘封翻看完毕,心中很是喜悦。

  不过这图却是已经有些过时了,图上的兵力配备甚至还标准著朱潮所部,显然没能更新新的兵力调配。

  可即便如此,这些地图的价值也是相当之高,尤其是一副吴郡地图,很得刘封喜欢。

  “此类地图,对我大有裨益。”

  刘封肯定了地图的价值,可随后却是话锋一转道:“可若是只是如此的话,恐远远不够啊。”

  朱相眉头一跳,听出了刘封的暗示。

  你们想投资,想下注,没问题。

  但你们下的太小了,那就有问题了。

  朱相没想到刘封的胃口居然这么大。

  江东士族的确还准备了其他礼物,但那是用来加价的。

  他们自以为绢帛地图就已经足够第一轮交易了,可刘封居然直接说不够。

  这可就尴尬了。

  朱相犹豫了起来,可刘封却是没有理会他,而是将注意力转回到盛宪身上。

  “盛公久居江东,必有名士举荐。”

  刘封开口邀约道:“我久闻高岱之名,却不得相见,盛公可能休书一封,召其来见?”

  高岱,江东名士,字孔文,也是吴郡人,乃是灵帝宠臣高彪之子。

  高岱这人人品真的没的黑,简直是江东一股清流。

  吴录用了八个字来形容他。

  那就是受性聪达,轻财贵义。

  而且此人还非常重感情,他是盛宪举荐的孝廉,因此,他终身都在报答盛宪。

  就连孙策、孙权兄弟俩都十分欣赏他。

  只可惜,孙策和高岱为小人所离间,最终死于冤案。

  孙策平定了江东之后,就对高岱十分欣赏,尤其是他忠于主君,不畏艰难的性格,更是深得孙策喜爱。

  可为什么一心想要收服高岱的孙策会杀了他呢?

  就是有小人在中间离间。

  高岱此人精通《左传》,孙策为了交好高岱,想要投其所好,竟然开始预读起左传来。

  此时,有人站了出来,先找到高岱,跟高岱说孙策为人,恶胜己者,若是孙策发问,高岱应该都说不知道,这样就能合了孙策的意。

  如果只顾著辨义表现,那你可就危险了。

  高岱听了之后,竟然觉得这很有道理,而且还真就付出事实了。

  可他却是不知道,那人又跑去孙策跟前说,高岱以将军但英武而已,无文学之才,若与论传而或云不知者,则某言符矣。

  结果孙策见高岱的时候,高岱还真就闭口不答,这一下子就激怒了孙策,将高岱下狱。

  可这命令一出,吴县炸锅了。

  当时许多人都闻风而来,恳求孙策放过高岱。

  可偏偏这样的行为,却让孙策加倍紧张,觉得高岱此人太能得人,紧张之余,十分的喜欢全部化作了厌恶,最终还是心狠手辣的诛杀了高岱。

  此人如今在江东的声望之高,丝毫不亚于顾陆朱张中的成名子弟。

  偏偏他家还真算不上大士族。

  所以刘封是真的想要招揽他为己用。

  盛宪一听,眼睛顿时亮了起来,大声称赞道:“征南也知我吴县高孔文乎?”

  高岱是盛宪的救命恩人,还一连救了好几次。

  第一次是硬扛著许贡的追捕缉拿,将盛宪救了出来,安置到了余杭许昭家中。

  这一次最为危险,高岱的母亲都被许贡给抓了。

  第二次又是扛著孙策的追捕,将其送出吴县。

  因此,盛宪对高岱的感情也是极深的。

  如今听见刘封对高岱有兴趣,盛宪一时之间竟然很是激动,连声举荐对方。

  “如今高孔文应该正在余杭隐居,若是征南有意,宪愿修书一封,送往他所在之处,为征南请他来无锡相见。”

  盛宪说这话的时候,十分自信,显然是真的觉得自己一封信就能将高岱请来。

  刘封听的连连点头,等到盛宪说完之后当即表态。

  “既如此,那就拜托盛公了,可请高先生尽早北上。”

  刘封脸上露出担心之色:“如今余杭也是战线所在,贼军南下会稽,就是在钱塘江上猛攻固陵。此时贼军虽然已经往山阴而去,余杭处仍在战区之中。”

  盛宪一听,脸色也是大变:“余杭竟是如此危险吗?”

  “正是。”

  刘封一口就斩钉截铁的肯定道。

  盛宪连连点头:“好、好,我当从速去信,请高岱尽早北上。”

  朱相在一旁看的目瞪口呆,心中忧色越来越重。

  刘封如此拉拢盛宪,这是不是想要绕开江东大姓的迹象。

第326章 盛宪的号召力

  盛宪人糊涂,可朱相却是身负使命而来的,而且还不是他一家,顾陆朱张一个都没少。

  要不然以朱家一家之力,也搞不到这么完备的地图。

  可现在看起来,刘封并没有想像中那么好说话啊。

  朱相心头沉甸甸的,他手里还有底牌,但也仅仅只有一张底牌了,而且那底牌可不像是地图这种惠而不费的好处,可是实打实的出血的。

  因此,不但朱相自己觉得,就是他的家主从侄朱桓都叮嘱过他,能不动用底牌,就尽量不要动用。

  可是,以眼下的进展来看,底牌大概率是节省不下来了。

  “对了。”

  刘封坐在主位上,冲着盛宪、朱相举杯邀请,口中说道:“我曾听闻,盛公为许贡此贼追杀时,曾躲避于许昭家中,不知是否为真?”

  “此事为真!”

  盛宪放下酒杯,脸色郑重道:“昔日我为许贼所迫,几入绝境,幸得孔文相救,才得以幸免。后来许贼依旧不肯放弃,孔文无奈之下,想到了许明君为人仗义救急,不畏强暴,故而投奔其人。”

  许昭,字明君,乃是吴郡余杭人。

  历史上同名同姓,还能名垂青史,又还是一个时代的例子,实在是少之又少。

  可唯有许昭,是一个异数。

  他在同一个时代里,开出了一个三黄蛋,还都在一个地方,堪称一个历史之最和历史奇迹。

  东汉末年,江东出了三个历史留名的许昭,还都和孙家有关系。

  第一个是反贼许昭,肆虐会稽,攻城掠地,最后为孙坚所破。

  第二个是刺客许昭,为许贡门客,成功刺杀了孙坚之子孙策,为三刺客之首,也是三人中留下名字的那个。

  第三个是豪强许昭,收留了盛宪、许贡、严白虎等人,最后为孙策所赦,幸免于难。

  现在刘封所说的这个许昭,便是豪强许昭。

  此人能力未知,却颇有义名,而且出身豪强,与江东四大家的关系并不密切。

  刘封正是动了心思,才会向盛宪询问起许昭的情况。

  听到许昭,朱相彻底坐不住了,但他依旧硬生生的忍耐著,若是迫不及待的此时就献上底牌,那可就太露骨了。

  “许明君果然不负其名,将我和高孔文收留在府上,以礼相待,早晚探视,真义士也。”

  盛宪很是称赞了许昭一番,末了才询问刘封道:“不知将军之意是何?”

  刘封微笑答道:“我素有听闻许昭之名,如今初入江东,身边乏人,故而想试用其人也。”

  盛宪惊喜道:“能入将军之眼,真乃许明君之幸也!”

  众人纷纷赞叹,笑声不绝,听得朱相脸色很是难看,但还得端著酒杯干笑捧场。

  好容易等此事过去之后,朱相突然起身,朝著刘封大礼拜倒。

  一般在席上有如此行径的,俱是有大事要说。

  因此,周围人的笑声顿时为之一收,目光都落在了朱相身上。

  果然,朱相礼毕后,恭声发问道:“将军大军在无锡已经休整多日,相斗胆,敢问将军打算何日发兵南下?”

  朱相这个问题不但很大,而且还很敏感。

  你一个孙策地盘上跑出来的人,问这种敏感问题,显然是很不合适的。

  但朱相之前又刚刚献上地图,表明投诚之心,若是不回复,恐有失江东人心。

  毕竟出兵日期也不是什么特别敏感的机密,江东人谁不知道刘封南下吴县就在眼前了。

  眼下江东士族都送上了地图,你连出兵日期都保密,的确会显得小家子气,而且毫无信任可言。

  “一月之内,或会动兵。”

  刘封斟酌道:“如今粮草军械都在转运之中,若有意外,恐还会推迟一段时间。”

  如今刘封已经是数万人的大军了,对于军械物资的后勤压力已经丝毫不逊色于粮食了。

  一场激烈的战斗,一个士兵甚至可能需要换上两三把武器,而身上的甲胄也是需要修补,甚至是更换。

  毕竟大部分士卒可没有铁甲,有的也就是半身皮甲,能够穿戴全套皮甲的都已经是主力精锐了。再加上箭矢、伤药、被服等等物资,转运量是相当吓人的。

  朱相闻言,顿时大喜过望,这可真是完美衔接了。

首节上一节373/45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