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千余人的伤亡,这要是换了差一些的军队,早就崩溃了。更大的创伤是对整支军队士气和精神的打击。
徐琨趁夜晚逃跑,等于是变相低头认输了。
一万人守坚城,粮食军械等物资充足,怎么都应该守到粮食吃光才该考虑撤军的事情。
提前撤出,尽弃伤患,甚至连物资都不敢焚毁,这可不就是彻头彻尾的变相投降了吗?
不过能够趁夜色遁走,也充分证明了孙军上下的精锐程度。
很多人以为一旦打仗,斥候都是全天候二十四小时的。
其实这是根本做不到的。
就是吴地这天气,冬日里最冷都能降到零下十度,这会儿可连棉布都是稀罕货,棉花更是观赏品。
斥候们在野外又不能生火取暖,很容易就被冻死冻伤。
能够为大军布控的斥候,可都是精锐中的精锐,不但能战敢战,而且还要有一定的技术能力,是属于难以补充的技术兵种。
有谁舍得没事天天大半夜的往外撒斥候,除非是极其重要的大战,某一方下定决心要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吃掉对手时。
另外,这个年代的守城方优势是十分巨大的。
孙军从南门遁逃,即便斥候发现了,想要把消息传回北面的营地,最少也得半个时辰以上。
等斥候消息传到了,士卒还要起身穿衣皮甲,等集结完毕了,人家早走出去好多里地了。
在古典战争时期,大军对垒之中,某一方想要脱离战线,绝大多数都是趁夜而走,类似的战役不胜枚举。
原因自然很简单,因为你白天想跑,成功的概率太小了,甚至还要付出极大的代价。
悬羊击鼓、饿马提铃之类的成语就是这么来的。
哪怕就是前些天孙策用瓮点灯,迷惑钱塘江南的会稽军,用的也是一样的招数。
刘封并没有下定决心要在无锡吃掉徐琨,他要的是无锡这座城。
把徐琨继续往南赶,未必就是一件坏事。
吴县的人越多,心也就越杂。
只是让刘封有些遗憾的是,程普、黄盖两个老革明明是从北门突围的,居然没有北上吴县,反而绕了个圈子南下投奔孙策去了,否则吴县里面还能更热闹一些。
“吴县守不住!”
这是徐琨看见吴景的第一句话。
吴景目瞪口呆,一脸不解的望著徐琨。
饶是徐琨身经百战,此时回想起在无锡的最后几天。
各种各样,门类繁多,威力还巨大的攻城武器轮番上阵,而且还能自由组合搭配。
要不是无锡守军都是由他们的老部曲扩编而成,有足够多忠诚可靠的中下层军官,徐琨真不敢保证自己能跑的出来。
一想到崩塌的城楼,城垛被夷为平地,甚至连城墙都出现了裂缝。
徐琨就觉得吴县未必能有什么好结果。
无锡虽然不如吴县的城墙高大,可无锡却绝对算得上是坚城。
真要仔细说起来,无锡的防御力真不比吴县差多少,吴县就算略强几分,那也只是六十步和五十步的差距。
“你想放弃吴县?”
吴景也是打老了仗的人,立刻意识到徐琨这话里暗藏的意思。
徐琨毫不隐瞒的点了点头:“既然守不住,就算你不肯放弃又能如何?”
吴景眉头深深的皱了起来,却没有反对徐琨的话。
徐琨却是继续说道:“只是不是现在。”
“吴县虽然守不住,但也不能现在就放弃。”
徐琨脸色涨的通红,情绪有些激动道:“以征南军打造攻城器械的速度,至少得十天半个月才能打造出第一批来。”
从无锡到吴县的道路虽然通畅,但没人会把攻城器械运送过来。
因为这其中的成本太过昂贵了,甚至都超过了在吴县城外就地取材,重新建造了。
这个时代的轮子可都是木制的,而且没有减震属性。
这一路过来,轮子都不知道得坏上多少,需要无数木工匠人打造木轮,更别说长途运输队攻城器械内部的结构的损伤了。
至于水路,征南军如今可没有能够运输如此巨大攻城器械的船只。
“吴县必须坚守,但咱们也得做好撤军的准备,安排好撤离之后南下的路线,还得派人去通知由拳守军做好接应我们的准备。”
徐琨紧盯著吴景,心中破天荒的紧张的不行。
因为眼下所谈的事情,很可能牵涉到他们的性命。
听到徐琨说起由拳,吴景露出一个苦笑的神情,看的徐琨有些惊疑。
徐琨有些结巴的猜测道:“难道……由拳……丢了!?”
“已经丢了近一旬了。”
吴景很老实的回答道:“是我下令禁止这消息北传的。”
对此,徐琨倒是很接受,他也知道这消息要是传到无锡,那他可就真回不来了。
即便侥幸苟活下来,那也就是个光杆司令。
所以对吴景压著军情不报,徐琨倒是并没有在意。
只是他紧张的问道:“表弟现在何处?”
孙策南下,刚刚拿下由拳,现在又给丢了,徐琨自然担心起了孙策本身的安全。
看吴景的模样,孙策应该没事,可如果孙策带去吴南的主力部队折损甚至全军覆没的话,那他们这仗也就真没法继续打下去了。
听了这问题,吴景倒是笑了起来:“这倒是有个好消息了。”
徐琨眼睛一亮,他现在最想听的就是好消息。
“是什么好消息?”
“伯符已经打过了钱塘江,连战连捷,消灭了近万会稽军,已经成功拿下了固陵和高迁亭。”
吴景原本有些激动,可说到这里,声音却又低沉了下来:“伯符已经拿定了主意,他要继续攻打会稽,已经继续出兵向东,兵围会稽郡治山阴县了。”
山阴就是后世的绍兴,是杭甬不战条约的牺牲品。
不过此时他地位可比杭甬高多了,他才是正儿八经的会稽郡郡治所在。
山阴坐落于镜若湖湖畔,因为地形的关系,几乎三面邻水。
山阴县的南面、东南、西南三面为镜若湖所包围,唯有北面才有大片空地,同时还能引镜若湖湖水为护城河,可谓是易守难攻的坚城。
此时的孙家军中高级将领几乎都是出身吴郡,而吴郡就是会稽郡中分置出来的。
因此,两地其实并不分家。
虽然吴郡的士族豪强已经开始歧视会稽郡的同类了,可双方彼此之间的交流还是相当高的,两地的士族豪强对对方的地形也是颇为了解。
孙策等人对会稽的了解也颇深,徐琨立刻就追问起来:“山阴还有多少残兵?”
吴景直接回道:“至少六千。”
徐琨眉头立刻紧皱起来,陷入了沉思之中。
吴景也没催他,反正堂上只有他们两人。
过了许久,徐琨终于从沉思中清醒了过来,抬起头来,看著吴景道:“舅舅,要不你先带人南下吧。”
第324章 吕岱严
“南下?”
吴景愣住了,眼神里多出了几丝怀疑。
现在这吴县城固然不是什么善地,可南下也未必就是好出路。
由拳、乌程可都是在征南军手里,这会儿南下,风险极大。
一个不好就被左右夹击,全军覆没了。
尤其是徐琨竟然会主动表示愿意留守吴县,这就不能不引起吴景的疑虑了。
“舅舅如何南下?带多少人马?”
吴景眼中暗藏怀疑,神情却是没有波动:“这吴县你能坚守多久?”
徐琨性格虽然有些莽撞,但却并非蠢货,更没有无私到愿意为孙策集团牺牲自己。
因此,吴景会怀疑徐琨目的是合情合理的事情。
徐琨却像是完全没有发现对方的疑虑,自顾自道:“吴县怎么都守不住的,但又不能放弃,而南下是唯一的出路,虽然危险,可即便是现在不走,将来总也得冒险。”
说到这里,徐琨抬头盯著吴景道:“舅舅,如今吴县之中,尚有不到一万七千余人。若是全部留下,人可就有些多了。”
“我在无锡坚守两个月,又经历过征南军破城,是最为熟悉他们打法的人了,我不留下,难道还让舅舅你留下?”
此刻徐琨说的尽数都是事情,即便是吴景也能听出话语中的善意,而找不到暗藏的陷阱。
最多……不过就是投降征南军吧。
可徐琨既然不在无锡投降,就代表他至少心还在孙家这边的。
听完徐琨的解释,吴景已经不再怀疑对方想要坑害自己了。
徐琨的表现决定了他的行为最多也就是想拿吴县去和刘封谈条件。
可自己却有机会南下,追赶伯符了。
吴景沉默片刻,试探性的开口道:“那如果让你留下,你要多少人马?”
“八千人足矣。”
徐琨显然考虑的很周全了,直接报出了一个数字。
那自己就能带九千人南下了。
吴景心中估算,从吴县南下,有大路直接抵达余杭,并非必须经过由拳。但由拳如果不拿下的话,你继续南下可就把后勤补给线全部送给由拳、乌程守军了。
从吴县南下,日行三十里的速度来计算,最多只需要八至十二天,即可抵达余杭。再花个三四天功夫,即可到达山阴城市下。
最危险的旅途就是乌程县和由拳县中间那一段八十到一百二十里地的路程。
这段路程里,距离由拳平均为四十里地,而距离乌程平均为七十里地。
从由拳出发,奔袭一日即可突袭队伍,而从乌程出发,两日也足以抵达战场。
因此,情报不够及时,南下孙军很可能会遭遇伏击或是突袭。
吴景一时之间,陷入两难局面,难以抉择。
徐琨叹息一声,提醒道:“舅舅,多拖一日,你们南下可就更危险一分。乌程、由拳可都已经在征南军掌控之下了。还有北边,无锡已失,征南军水路粮道已畅通无阻,显然不会顿兵于无锡,不日即将南下。”
吴景听了之后,脸色郑重的点了点头,沉声道:“你放心,我会好好考虑一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