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刘封军所部,算上周瑜和孙香的部曲需要安抚,人数达两万余人,接近三万。
这样一来,人均赏钱不过一百钱,无论如何都算不上滥赏。
而入寿春之后,加赏十倍,也是刘封有意为之。
徐州军是刘封的亲信嫡系,自然信得过,可周瑜麾下的部曲,民夫,这些人可都是来自于庐江的,都是袁术麾下。
虽然袁术横征暴敛,不得人心,但架不住人心各异啊。
这些钱其实是买的安心钱,让大家有个立功的指望,好安抚周瑜所部庐江军的人心。
至于徐州军,自家嫡系,铁打的骨干,赏赐还需要理由吗?
眼下成功拿下了寿春,自然言出必行,赏罚分明才是治军之道。
奖赏这种东西,越早发下去效果越好。
因此,刘封这才让周泰去封仓,请刘晔去封帐,等统计完寿春城的仓储财货之后,就可以犒赏三军了。
以刘封的估计,寿春城中必定积蓄颇丰。
钱粮很可能在亿万以上,否则当真是看轻了袁术刮地皮的本事了。
周泰刚刚走到门口,只见殿外来了一大群人。
为首的正是张辽、许褚和周瑜,而被他们簇拥在中间的,可不就是原来时空里的仲家天子袁公路吗?
此时的袁术自然也是一副狼狈模样,鬓发散落,衣袍肮脏,上面沾满了血迹和污渍。
若是往日,袁术自然是一分一毫都受不了这污秽。
可眼下已经沦为阶下囚,袁术整个人又懵又惧,哪里还顾得上形象。
张辽等人身后,还押解著不少人,张勋、纪灵赫然在列。
“少主,我等侥幸,擒获袁术,以此献于少主驾前!”
张辽当即拜倒,单膝跪地,对著刘封行军中大礼:“此番得胜,实乃少主神机妙算,料事如神,居然将袁术等人的反应决断尽数猜中,末将叹服不已!”
张辽这番话可不是拍马屁,而是真心实意的赞叹。
张辽本来就是胆大的性格,因此虽然觉得刘封行事颇为弄险,但战果却是相当喜人。
因此,张辽是十分支持刘封计划的。
但他也确实没想到,刘封的计划竟然能赢得如此大胜。
若非刘封暗度陈仓,冒充庐江军进入寿春。
以寿春的坚固和积蓄,就是孤城死守个一年半载的,也绝非什么难事。
更别说他们这点人总共也才两三万,连整个寿春都包不严实了。
第289章 传国玉玺(加更!)
历史上曹操南下,进攻袁术时,加上民夫可是动员了七八万人,就这还打了数月,才攻下了蕲阳。而蕲阳无论是城防坚固还是府库之丰,可都是远远不如寿春城的。
也就是江淮大旱,袁术地皮都刮光了也养不起手下部曲了,这才绝望病死,让曹操和孙策捡了个桃子。
“好!”
袁术被擒,几乎宣告了此次南征大获全胜。
之前刘封还担心袁术如果逃走,后续该如何收拾。
毕竟袁术个人威望并不低,别看他才疏学浅,德行败坏,可他袁家的招牌,就决定了门生故吏遍布天下。
这些人当中的大部分可不会因为袁术德行败坏就背叛他,依旧会为他效力。
同时,袁术在江淮地区也已经经营了三四年了,各地的县令,县长都是他亲手提拔的人。
这些人虽然未必会为袁术效死力,可只要袁术逃出去了,他们名义上依旧还是会听从袁术的。
这些情况无疑都证明了一件事情,那就是袁术这个人的个人价值相当之高。
如今张辽、许褚和周瑜成功擒获袁术,也意味著整个江淮很大可能会传檄而定,不会再有什么大的反复了。
“文远将军立此殊功,当重奖之!”
刘封当即许诺道:“封定当上奏朝廷,为文远将军请功。”
张辽脸上露出喜色,一场辛苦为的什么,还不是建功立业,封妻荫子吗?
紧跟著,刘封又对著周瑜说道:“此番能够顺利入城,皆是公瑾之功,封稍后就上奏朝廷,为公瑾一并请功。”
周瑜脸上也露出了笑容,他倒不是真在意这份功绩,而是保全了家族的由衷笑意。
周瑜其实也曾经遐想过,若是早在去年的时候就应了刘备的拉拢,前往徐州,恐怕现在也早就成了徐州核心文武了吧?
这可不是周瑜胡思乱想,而是有著很清楚的实际例子的。
像周泰、蒋钦不过是地方游侠儿,甚至一度还当了江贼。
徐盛是地方豪强,潘璋干脆就是南下的游侠儿。
刘晔、鲁肃都是地方豪强,江淮本土人士。
刘晔也就罢了,鲁家哪怕是在巅峰时期,都不配给周家当门生故吏。
可现在,两人却成了刘备父子的心腹重臣。
这些人一个个都在徐州绽放出了自己的光辉,创建功业,而刘备也确实唯才是举,大胆任用新人,毫无地域偏见。
周瑜除了后悔自己没能尽早投奔刘备外,还能说些什么。
好在最终还是赶在袁术这条大船沉船前,成功跳船就岸了。
周瑜不敢想像要是再晚些,周家会受到多大的打击。
作为两世三公的豪门,周家可是非常清楚士族之间的斗争有多尖锐的。
别看士族之间对外貌似很团结,可实际上的内斗也是极其凶。
袁绍麾下河南河北派能斗到打破狗脑子的地步,也不光是因为袁绍端水的水平太烂了,本身彼此之间高昂的战意也是很大的问题。
江淮地区但凡实力到达一定程度的士族,表面上愿意推周家为郡望,可内里却随时都想要取而代之。
原本周瑜是寄希望于孙策,可现在看来,就算是抛家舍业跳到孙策那条船上,后续也很可能是狂风暴雨。
以目前的情况来看,刘备继续南下是必然之举。
一旦稳定江淮之后,就是刘备军渡过长江,南下江东之时。
刘封又夸赞了张辽和周瑜好一会儿,而许褚此时已经默不作声的站到了刘封身边,以贴身保护的姿态伫立在侧。
在刘封夸奖周瑜的时候,袁术似乎有点缓过神来了。
或许是受到刘封言语夸奖的刺激,他目光怨毒的盯著周瑜,咬牙切齿道:“背主之徒,不得好死。你以为刘备会信任你这种叛徒吗?”
“大胆!”
刘封身边的许褚看见刘封微微皱眉,于是开口大声斥责起来:“征南将军面前,你不过是一介草民,安敢喧哗咒骂周都尉。”
袁术被许褚一喝,竟然有些怂了起来,看的刘封连连摇头。
好歹也是这几年的江淮霸主,却是虚有其表的架子货。
远处看看,似乎还能撑著架子,可近了一看,才知道这当真就是个扶不起来的骷髅王。
就在这时候,殿外人来报张谦求见。
张谦就是张勋的族弟,为张勋部曲解除武装时起了不小的作用。
此时突然来求见,显然应该是有急事。
于是刘封马上就召见了对方。
张谦进来后,看见了自己的族兄,更看见了狼狈不堪的袁术。
他心中吃了一惊,低著头将来意说了出来。
原来此时徐盛已经接管了相国城,张勋所部两千人早已经尽数解除了武装。
只是张勋素来对麾下部曲还不错,颇得军心,其所部的士卒一再请求确认张勋的安全。
这人数一多,徐盛还真有些不放心起来,于是便让张谦过来确认一下张勋的死活。
如果张勋还活著,那么请求刘封让张勋过去露个面,好安定人心,让张勋部曲彻底安定下来。
过来的人虽然是张谦,但跟在张谦身边的却全是徐盛的部下,显然徐盛办事滴水不漏,也不曾给张谦半点反悔的机会。
因此,刘封当即应允,并让人将张勋交给对方。
此时的张勋颇为狼狈,跟袁术一样,身上的衣服到处都是污渍,头发散落,落魄难堪之极。
他看见张谦的时候,眼泪都快下来了,心里也悄悄松了口气,暗自觉得自己这条小命应该算是保住了。
也难怪张勋会如此想了,袁术是汝南袁氏嫡脉,门生故吏,遍布天下。
就是朝廷中的三公九卿,别看他们明面上对袁术口诛笔伐的,可他真要被刘封送入了朝中,说不定还会有人站出来给他求情了。
而张勋这种本地出来的豪强武人,可不就是最佳的杀鸡儆猴人选了。
杀了张勋,将他的脑袋挂在城楼上,无疑是最快震慑寿春城的办法之一。
因此,直到现在,张勋心里都是战战兢兢,七上八下,连口大气都不敢喘,生怕刘封突然想起来了他的存在,让人把他拉下去给砍了。
“大兄,你没事吧。”
张谦接到了张勋,忍不住关心了几句。
张勋心中忐忑,不敢呆在当场和他搭话,而是以眼色示意对方赶紧走人。
张谦虽然不解张勋的担心,但他还是听从张勋的意思,带著对方赶紧离开了殿中。
张谦带著张勋走后,刘封也没再理会袁术等人,而是让周瑜、张辽下去休息,并且决定三日后犒赏全军,同时宴请诸将叙功。
此后,还有各种俘虏被送来此处,包括袁术未来的女婿黄猗和从弟袁胤,以及袁术的儿子袁曜和他的两个女儿。
袁曜此时不过十二三岁的样子,而袁术的两个女儿一个较大,十七八岁的样子,另外一个则只有十岁。
看看年纪,这个较大的女儿应该是黄猗之妻,而年纪较小的那个,应该是日后大魏吴王的妃子。
袁术看著儿子女儿哭做一团,心痛犹如刀搅。
沉默片刻之后,袁术突然朝著刘封道:“刘家小儿,汝欲如何待我?”
刘家小儿这四个字一出,刘封身边的徐州军将士们登时就不爽了。
所谓主辱臣死,袁术敢当面称呼刘封为刘家小儿,那他们这些甲士如何能不愤怒。尤其是许褚,那更是恶狠狠的瞪著袁术,恨不能一巴掌呼死对方才好的模样。
袁术表面上波澜不惊,可内心慌的一匹。
那许褚的目光当真像刀刃似的,扎的他瑟瑟发抖。
不过为了自己的小命和子女的安危,袁术难得的硬气了一回,硬撑著没跟刘封道歉。
刘封心生好奇,袁术这人外厉内荏,外强中干,此时被抓,自保还不及,怎么会突然有胆子挑衅起自己来了?
刘封故意露出惊讶之色,讶然道:“封还以为袁公不识小子,却不想竟猜错了。”
袁术是个坏人,也是个狂人,但他唯独不是个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