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武开国时候,他们河北人可是大股东,钱粮人都是他们河北人出的最多,可谓是大汉虐我千百遍,我待大汉如初恋。
真不想的话,当初又怎么会屡次三番的劝谏袁绍迎奉天子呢?
于是,本来还想说话的田丰,审配等人都沉默了起来,互相眼神交流了起来。
要不,就试试看?
说不定刘备和曹操真中邪了,把天子给送过来了呢?
毕竟自家明公也会偶尔中邪,干了不少蠢事。
********
就在袁绍和河北士人们琢磨著迎接天子来邺城的时候,一支大军也自成德而出,继续朝著寿春北上。
经过详细的讨论和商量,刘封最终首肯了周瑜、太史慈、刘晔、张辽等人商量出来的计划。
刘封确实也想要求稳,可是成功偷袭寿春的诱惑太大了。
如果是正面围攻寿春,即便有配重投石机这种神器的辅助,伤亡也一样会相当之多。
袁术的军队野战确实拉胯了一些,可守城的时候,表现是不能以野战来衡量的。
即便此时寿春城中的正规军只剩下了两万人左右,但以刘封的判断来看,如果是正面围攻的话,刘备军的损失很可能也会在万人以上。
所以能够以更小的代价拿下寿春,那自然是再好不过的了。
出于这个考虑,刘封最终认可了他们的方案,让张辽挑选精锐八百,周泰、蒋钦各自挑选五百人,与徐盛一起混入周瑜麾下,冒充九江援军。而孙香的部曲则全部留在了成德城中,取而代之的则是潘璋所部。
潘璋所部四千人悉数改穿孙家号衣,替代孙家部曲,受孙香指挥。
贾逵所部则冒充成德县兵和豪族部曲,被周瑜路过时一并强征。
再加上徐晃亲帅三千精骑紧随其后,成德至寿春中间是大道,对于马匹的损耗相当小,即便关键时刻需要急行军增援,也不会消耗太多的马匹。
太史慈带著剩下的三千余骑镇守成德,看顾后路。
在出发之前,刘封亲自打开成德的府库,以及从朱正等豪强们的手里借来了一笔财帛,全数发下,犒赏全军。
不但周瑜的部曲得到了赏赐,就连九江的民夫们也一样人人有赏。
这一波犒赏,直接发下去了价值三百万钱的财货,赢得的是全军的忠心和高昂的士气。
不仅是如此,刘封还宣布这次北上,只要能够成功的拿下寿春,所有人都还能获得十倍于今次的赏赐。
对于刘封这种核定赏赐,跟随周瑜的九江部曲、民夫们还不是很习惯。
毕竟这个时代这种情况,绝大多数的犒赏都是允许洗城多少日,甚至是屠城。
与之相比,徐州军却是已经习惯了,因为他们知道只要是刘封答应的奖赏,就都不会有差池,一定会按时发放到所有人手中,而且是不会有任何克扣的。
因为这个问题,潘璋甚至都被刘封打过板子,而下面的中下层军官,甚至还有好几个脑袋都掉了。
也就是潘璋、徐盛等部曲都是刘封一手一脚拉扯起来的,否则掉的脑袋翻几倍都可能不够。
刘封这一波大撒币不是为了别的,最重要的就是为了这次计划能够顺利实施,让参与这次计划的士卒们都能看到好处。
毕竟这种行动最为注重保密,而利益是让人守秘的重要筹码之一。
除此以外,刘封还给周瑜等人介绍了诸多细节,以及做了不少预案。
最好的情况自然是在能够筹备充分之后主动发动,如果有特殊情况,那就按照预先做好的预案来发动。
大军行进的很快,日行速度从三十里提升至了四十里。
现在计划有变,周瑜也就不用故意拖沓速度,相反,他还反过来提升了行军时间,
日行三十里是在战区的行军速度,可现在理论上他们可还在自家领地的腹心位置,无须担心被敌人突然袭击,行军速度本不该如此之慢的。
之前要不是孙香自己也不想早到寿春,恐怕早就知会周瑜加快速度了。
一百八十里的路程,周瑜他们仅仅只是花了四天时间就走完了。
在路上还遇到了袁术派来催促他们加快速度的使者,同时也带来了擢升的命令。
第六天上午,休整了一天的徐州军终于抵达了寿春城南门。
听说周瑜所部抵达之后,袁术登时大喜过望,急招周瑜和孙香入城晋见,同时也命令大军进入寿春,就近驻扎在南门军营之中。
此时的寿春周长就有七千多米,占地近四平方公里,大体上是一个正方形的城市,一面紧邻肥水,远处是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所建成的水利工程芍陂,灌溉了小半个庐江郡。
寿春可居住十多万人,如今城里的居民只剩下了四万多人,再加上两万左右的人马,加起来都不足七万,留下了大量的住屋军营可以居住。
让刘封等人感到震惊的是,守城的袁术军居然轻易的就放他们入城了,只是象征性的做了最基本的盘查。
入城之后,周瑜迅速的将部曲,尤其是民夫安置到军营之中,严禁他们外出。
随后,他才和孙香一起前往袁术的宫殿求见袁术。
在去的路上,周瑜特地同孙香请罪道:“文阳兄,先前份数二主,不得不有所欺瞒,还请兄莫要见怪。”
孙香了一眼周瑜,被对方给骗了一路,而且直接导致自己陷入绝境,这怨气如何能轻易消除的了。
不过他也明白,周瑜此刻的道歉,并不仅仅是道歉,同时也是一种暗示。
眼下双方都在一条船上了,有什么问题可以私下解决,可不能耽误了正事。
孙香微微点点头:“既然分数二主,不得不行,那周校尉还道什么歉。不过你且放心,稍后我自然会配合你行事。”
孙香的意思也很明确,之前的事情不是道个歉就能算了的,但眼下确实不是计较的时间,所以现在他会好好配合周瑜的。
周瑜满意的点了点头,虽然孙香表示事情没完,但他也不介意,毕竟只要不影响现在的计划就好。
两人很快就见到了袁术。
此时的袁术眼眶周围布满了黑色眼圈,显然没有得到好好的休息。
桥蕤刚刚回报,城外的刘备得到了西面而来的增援,又有一万大军加入了围城之中。
汝阴城外的刘备军已经近四万人了,日夜打造攻城兵器,预料总攻不会太久了。
甫一见到孙香和周瑜后,袁术顾不得其他,开口就先问道:“文阳、公瑾,汝阴连续来人,言说城外刘备军总攻在即,请求寿春派出援军,你二人有何看法?”
寿春距离汝阴差不多是两百八十里,中途需要过一条河,路程大约是七到九天的时间。
如今城中已经聚集起了三万左右的大军,加上汝阴近万人,总计不过四万。
可根据汝阴那边传回来的消息,言说城外的刘备军已经有近四万人了,袁术忍不住又犹豫了起来。
这倒怪不了袁术,他和刘备之间已经交过手了,八千袁术军被六千刘备军野战打崩。
如今寿春城里总共也就三万余人,还要留下部分镇守寿春,可动员的不过两万余人。
加上汝阴的兵力,都没有刘备军多。
以多打少都输了,以少打多将会是个什么结果,更别说袁术的部队还被分成了城内城外两个部分了。
“明公,如今刘备军势大,我们兵少,如何还能出城野战。”
周瑜先开口道:“汝阴城高池深,人口众多,桥将军又是宿将,定能守住城池。我军若是贸然出动,解围不成还是小事,若是大军有所闪失,寿春可就真成了空城了啊。”
袁术心中一沉,他最担心的事情让周瑜给说中了。
他眼下本钱太少了,若是出兵救援汝阴,若是救援成功,那自然皆大欢喜。
可万一出兵有个闪失,汝阴不但救不了,就连寿春都危险了啊。
“文阳,你是如何看待此事?”
袁术思索了片刻,转头询问起孙香的意见。
“末将也不看好出援。”
孙香在袁术的视线里摇了摇头,眉头紧紧皱著:“出援的风险,公瑾已经说的很是清楚了。末将还有一个担心之处。”
袁术追问道:“是何事情?”
孙香道:“听闻刘备军半月之前就已经围城汝阴,只是至今不曾发动攻击。末将怀疑刘备会不会是以汝阴为诱饵,故意欺骗我军前往汝阴解围,好寻找机会与我军决战?”
袁术脸色顿时变得极为难看,沉吟片刻之后,站起身走了几圈,突然开口骂道:“长史、主簿误我!”
原来之前阎象和杨弘一起向袁术进言,恳请他集中兵力前往汝阴。
阎象和杨弘的看法其实也没错,他们坚决认为细作收集到的情报一定有水分,刘备军很可能没有四万人之多。
况且出兵也并非是要同刘备决战,哪怕只是进驻慎城,那么刘备军也必然要分出一部分注意力在援军身上,就没法全力攻打汝阴了。
即使只是如此,也能给汝阴带来不小的帮助。
第285章 虎痴夺门
只是问题在于,袁术的胆色已经远不如当初了。
眼下的袁术连寿春都不敢待了,想要逃去厉阳,甚至是江东。
你让他亲自督师去救援汝阴,甚至都没有兵力上的优势,这让袁术如何肯答应。
只是先前杨弘和阎象态度相当激烈,而且又是他的心腹重臣,左膀右臂,袁术没法直接回绝。
同时,城中军方的意见,袁术也是需要考虑的。
此时城中的将领以张勋、纪灵、雷薄、陈兰等人为首,其中张勋、纪灵麾下的部队最为精锐,是袁术一手组建的心头肉。
雷薄、陈兰等人的部曲质量要略逊色一些,他们是各自带著部曲前来投奔袁术的江淮豪强,随后被收编为正规军的。
对于雷薄、陈兰,刘封是很有好感的。
这两个人在正史上能够留名,就已经是相当不简单的了。
同时,这两个人还挺有是非观,眼光也不错。
他们在袁术称帝之后,直接带著部曲和族人跑路了,去了县之山隐居。后来袁术失势之后一度还想要前去投奔他们,结果遭到了他们的丑拒。
更重要的是,这两个人对曹操的政策相当不满,也看不上孙十万的能力,最后投奔了刘备。
说起来,刘封倒是想问问雷薄,有没有一个叫雷远的儿子。
袁术麾下最得用的三个将领分别是桥蕤,张勋和纪灵。
三人之间的关系还算融洽,尤其是桥蕤和张勋,更是至交好友。
因此,张勋虽然明知风险很大,但也是支持袁术出兵救援汝阴的。
纪灵则态度暧昧,既不支持,也不反对,算是中立。
雷薄、陈兰这些无疑就更低一等了,一般情况下也问不到他们的意见。
张勋配合上阎象、杨弘这种组合,饶是袁术本人也没法直接反对,之前袁术想跑路不就是被他们给联手阻止了吗。
毕竟在东汉时代,集权性可远没有后世朝代那么强,更别说眼下还是乱世了。
基于这个原因,在发现孙香和周瑜都不支持救援汝阴之后,袁术很是高兴,只是一旁的张勋神色可就不怎么好看了。
袁术主动询问道:“那依文阳、公瑾之意,眼下该如何是好?”
孙香和周瑜对视了一眼,周瑜这才开口回答道:“回禀明公,依瑜之见,汝阴诚不可援,风险太大。可汝阴的守军毕竟只有万人,刘备军日夜猛攻,久守必失。因此明公可先使人传令汝阴桥校尉,汝阴可守则守之,若是不可守,则可放弃汝阴,退保寿春。”
周瑜这话一出,张勋心中一喜,赶忙开口接上:“主公,公瑾此言,甚是有理啊。桥蕤所部不过万人,刘备却有四万多人,且还在不断增兵。若是桥校尉所部都陷在汝阴城中,对我寿春诸军也是极大的打击。若是其能安全的撤离汝阴,回到寿春,却能大涨我军士气。”
张勋的话其实也没错,本来逐次抵抗的要义就是逐次加上抵抗,也并没有要求每一座城市都得抵抗到死,只要尽力了,后撤也是在保存力量。
袁术沉吟了一会儿后,有些动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