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此时已经在朱正等内应的配合下,正在控制整个成德城,同时,他还在城南的城墙根下埋伏下了一支数百人的弓箭手,只等一声号令,即可上城墙作战。
周瑜迟迟不下令,等的就是太史慈军的到来罢了。
此外,周瑜还特地把手头的一百多骑兵从成德西门而出,越过肥水,去往肥水西岸,以防止有孙香军士卒泅渡肥水逃生,可谓是滴水不漏。
同样,抵达战场的太史慈军只有五千余人,除了掉队的以外,还有五百人被太史慈派到了施水枝津的对岸,包抄孙香军的后路,同时这五百人中还会有两百人再过肥水,务求不让孙香军走脱一人。
“传令全军休息,休养马力,准备后续战斗。”
太史慈、张辽和徐晃不约而同的下令休息,蓄养马力。
同时,前方安排有好几支两三百人的骑兵,盯防孙香军部曲之间的断裂处。
一旦孙香军有互相靠拢的迹象,这些骑兵立刻就会发动攻击。
在骑兵面前想要机动,难度是极其巨大的,一个不好就变成白送了。
况且孙香军之间的距离可不近,最近的距离都在五六百米,无奈之下,孙香军只能放弃靠拢,各自为战了。
孙香此时已经彻底明白了过来,周瑜叛变了!
不,叛变的很可能是整个成德、阴陵诸县。
否则刘备军这大几千的骑兵能悄无声息的越过三百里的纵深,来到这成德城下?
可孙香把牙齿都咬碎了也没办法,眼下别说平叛了,就是保全自己恐怕都是痴心妄想了。
果不其然,太史慈很快就派来了骑兵劝降,并且送上书信。
孙香看著周围的部曲,再骁勇的老兵脸色都是苍白的。
无奈,他打开书信翻看起来。
太史慈先是称赞了孙坚对汉室的忠诚和付出,著重夸奖了在讨董中孙坚的过人表现。
当时就连有灭族之恨的袁绍兄弟俩都在划水,北边唯一玩真格的曹操被打的一战血崩,不但亏掉了人生第一个天使投资人卫兹,就连自己都是被曹洪让马,随即又步行护卫才逃脱的。
唯有孙坚南路屡战屡胜,虽偶有挫折,却正面击败了李、郭汜以及董卓,成功恢复了雒都。
说完好话之后,话锋一转,如今袁术已被天子除去了左将军和阳翟侯的名爵,并被指定为乱臣贼子,孙破虏忠烈勇毅,为天子所重,如何能从乱臣贼子?
今日若不早降,非只生灵涂炭,军覆人亡,就是死后也是叛军逆党。
孙破虏泉下有知,孙将军有何面目和他相见?
孙香看完书信久久沉默不语。
平心而论,孙香对袁术还是忠心的。
他跟著堂叔孙坚出来,血战多场,可真正给他们回报的人却不多。
在这些人里,袁术居然还能算是最厚道的,也是给他们奖赏最多的。
孙香能够养著五千人的部曲,这和袁术给他提供补给粮饷是密不可分的。
光靠孙香自己的家底,哪里能养得起这么多人。
因此,孙家对袁术也是尽心竭力。
众所周知,袁术初到江淮的时候,身边可是一群残兵败将,几乎被曹操打掉了魂魄。
他只能依靠先一步到达江淮的孙家军,先是攻占了阴陵,给袁术提供了一个落脚点。
可别小看了阴陵,事实上阴陵才是九江郡的郡治所在。
随后,孙家军再度围攻寿春,吓的陈逃回下邳,为袁术拿下寿春。
毫不夸张的说,整个江淮以及江东的丹阳,都是孙家军一力为他拿下的。
离开了孙家军,袁术估计此时还困在九江一隅都说不定。
只可惜孙家和袁家毕竟不是一个姓,也难怪袁术会感叹使我有子如孙郎,死亦无恨了。
就在孙香心中焦灼,难以决断的时候。
一旁成德县城墙上突然锣鼓喧哗,一排弓弩手走上城头,冷光森然的箭头正对准了城下孙香军。
孙香军前部几乎全部臃聚在成德县城门外。
遭到刘封军铁骑时,他们也没有时间远离成德,只能被迫在城门口布阵。
现在倒好,眼看著就要全部成了周瑜军的箭下亡魂。
孙香军前部军士几乎人人目露绝望之色。
孙香长叹一声,这还打什么?
就算孙香有死战之心,也只是拿手下人白白送死了。
估计连对方一根毛都伤不到。
孙香也不想浪费手下人的性命,这些人里,甚至有跟了他十多年的老部下,他如何能狠得下心看著他们毫无意义的死去。
“我等愿降。”
孙香最终还是低了头,同意了投降。
要是他真愿意为袁术效死命的话,也不会偷偷把自己儿子送去江东,追随孙策了。
况且他自以为还是对得起袁术了,你自己眼睛瞎了,让周瑜这个叛徒和自己同行。
眼下自己又被对方团团包围,两面临水,一面临城,还在平地面对五六千铁骑,自身还被分割成了四部,其中最大的一部还在周瑜城墙上射手的射程之内。
这仗怎么打!?
孙香觉得自己能给对方造成百人的伤亡,就已经是邀天之幸了。
难道自己的部下就这么没价值吗?
孙香下令投降,部曲几乎没有丝毫异议。
在场的都是孙家老部下了,而且都是老兵,这会儿还能不能打就连最基层的士卒都能看的懂。
谁又会为袁术连命都不要了呢?
听说孙香肯投降,太史慈顿时大喜,赶忙传令张辽上前受降。
张辽带著百十个亲兵直接驰入孙香主阵地中,接受了对方的降服。
随即,孙香部曲开始解除武装,将武器、铠甲和旌旗集中放到了阵前。
孙家部曲都是老兵,效率就是新兵没法比拟的。
仅仅只是一刻钟,四千人的孙家部曲已经完全解除了武装,并且将兵器、铠甲、旌旗都放置到了刘备军能够看见的地方。
随后,大量骑卒上前,开始将武器、铠甲、旌旗运走,然后让士卒们就地坐下,不经允许不得站立。
唯有孙香等中高级军官,被带离阵地,送至太史慈身边。
至此,孙香军彻底丧失了反抗能力,就算想要反悔也做不到了。
孙香被带到太史慈面前,面带羞惭的大礼参见道:“降将孙香,拜见将军。”
“孙将军快快请起。”
太史慈上前将对方扶起:“将军此降乃是弃暗投明之举,却乱臣而就朝廷也。慈知将军之勇,然以慈来看,将军此事非为耻,而为荣也。日后我主上报朝廷,禀明天子,也会记述将军之功。”
“多谢将军厚恩,香感激不尽。”
太史慈这话实在是给太面子了,把孙香投降说的跟临阵反水似的。
孙香心里也是十分感激,但对于自己的部下也很是担心,于是询问道:“香部有四千人,不知将军打算如何安置?”
太史慈考虑了一下道:“就安置在成德城中,待此战结束之后,慈上报我主,请其决断。”
孙香松了口气,点头道:“如此,就多谢将军了。”
太史慈点点头,正想要说什么,却看见远处成德城大门大开,周瑜带领亲卫亲自出城,朝著太史慈等人所在的位置疾驰而来。
刘备军也已经知道周瑜乃是友军,并没有阻拦。
一直放周瑜到太史慈所在的主阵前才被人拦下。
隔了二十多步,周瑜就翻身下马,除去佩剑,一个人朝著太史慈走来。
太史慈也没有怠慢对方,翻身下马迎了上去。
“在下舒城周瑜,参见太史将军。”
当两人之间还剩下三四步距离时,周瑜当先拱手而拜,单膝著地,对著太史慈行了个军中大礼。
太史慈不敢托大,赶忙快步上前将对方搀扶了起来:“公瑾乃是此战首功,何意如此自屈?我主和少主俱言公瑾乃是天下之才,吩咐我等以礼相待,公瑾可不能害我违逆了主命,日后让我如何交代?”
太史慈这话说的是相当有水平,既推首功给周瑜,同时还明言刘备和刘封对周瑜的态度,再加上最后的风趣,可谓是滴水不漏。
周瑜听罢,暗赞刘备麾下能人异士何其多哉,同时心中也收起了对太史慈的小觑。
第281章 寿春虚实
“将军过誉了,蒙玄德公、刘征南看重,瑜恨不能及早投效,只是袁公路独霸江淮,视朝廷之郡国为私土,横征暴敛,为祸地方。今幸得玄德公上奉天子诏令,下举徐州义兵,救我江淮,如久旱之遇甘霖,瑜安敢助纣为虐,违逆天兵乎?”
“瑜不能及早来投,已是心中有愧,如何还敢得此首功?”
太史慈却是握著周瑜的手道:“公瑾不必谦虚,主上知你才能卓绝,此次也是你运筹帷幄,将孙将军成功带入陷阱。”
周瑜一脸真心实意,推辞道:“能够得将军抬爱,蝇附骥尾,好让玄德公和刘征南知我周瑜为国出力,就已于愿足矣,首功万万不可。”
“况且此功非只太史将军一人,张、徐二位将军也一样劳苦功高。太史将军推功于瑜,瑜感激不尽,却又如何能厚颜愧领?”
太史慈身后的张辽、徐晃都是人精,情商高的一匹,只是两人之间还是有差别的。
张辽情商虽高,但性格骄傲,他的高情商只对看的上的人用。
像后世曹操、曹丕,都对张辽极其喜爱,曹丕甚至一度考虑过让张辽担任淮南战区主将,这可是外姓将领从来没有过的荣耀。
但张辽当时身体已经极差,没法担当重任,再加上曹家不成文的规定,当时的曹家曹仁、曹真、曹休可都还活蹦乱跳的,自然阻力极大,最终也没能打破纪录。
不过相比起西线的苦逼的张来,张辽可是生个病都能让曹丕的使节前赴后继的。
至于徐晃,当真是低调的不像样,不少人都不知道,张辽得以入武庙的白狼山之战,徐晃可是在场的。他不但在场,还是张辽的左右手,因为此战有功,战后被封为横野将军。
太史慈刚才推首功与周瑜,张辽和徐晃竟然都能状若无事,脸色沉静,这要是换了潘璋、甘宁,恐怕早就跳起来怒喷太史慈出事不公了。
现在周瑜居然辞让了首功,反过来对太史慈等人推崇备至,倒是得到了张、徐二人的好感。
此番长途奔袭,成功逼降孙香,拿下成德。
太史慈军虽然几乎没有伤亡,可马匹却折损了四百多匹,其中有半数是再也当不成战马了。
这还是因为道路好走,众人十分爱惜马力,以及没有需要强行军这三个原因,否则损耗估计还要翻上几倍。
不过这样的代价显然是值得的,整个江淮已经没有袁术的援军存在了。
听周瑜之前书信中所叙述,庐江刘勋显然已经起了二心,打著自己的小算盘。
否则即便不动他个人的部曲,袁术分驻在庐江各地的军队为何也不能调动?
非要逼著周瑜这等地方士族豪强来凑部曲,显然其中大有文章。
太史慈三人对周瑜很是友善,刘晔也在旁边笑意晏晏的看著,可一旁冷眼旁观的孙香却是恨透了周瑜。
没想到周瑜竟然还主动上前跟他搭话:“伯兰将军,瑜弃暗投明,为保事成,不得不欺瞒将军,如今诸事已毕,特来向您请罪,还请将军原谅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