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父刘玄德 第242节

  随后,看著徐晃匍匐在地的后背,杨奉心里忍不住又有些瑟了起来。

  看看丁原、董卓,不是一方刺史,就是权倾朝野,看人还不如我杨奉。

  我家公明忠厚仁义,就是干不得以下犯上的事。

  徐晃会劝说杨奉投降,其实这件事情并不意外。

  正史上他也是在这个时候劝说杨奉投降曹操的,而且杨奉还同意了。

  只是曹操忌惮杨奉兵马众多,又想把汉献帝迁徙去许昌,担心杨奉会反对,最终没有接受杨奉的投降。

  “公明,且先起来吧。”

  杨奉将抓到的手里的宝剑又重新扔掉。

  徐晃的勇武他再清楚不过了,真要拿自己脑袋当贺礼,自己就是拿著宝剑也不过在礼单上多添一笔的事。

  听见杨奉的话后,徐晃这才恭敬起身。

  杨奉犹豫了片刻,像是商量道:“公明啊,事情未到如此地步吧?”

  徐晃却是回答道:“确如将军所言,我军远不至如此地步。然晃常闻智者远虑,居安思危。况且此时正是徐州最为需要将军的时候,我观关东勤王军中,徐州军虽占大部,却依旧有兖州、豫州、河内兵马。等迎奉了天子,掉头神京,徐州又不缺人,彼时再降,徐州军未必还会如现在这般重视将军了。”

  杨奉沉默许久,最终还是缓缓摇头:“事不济此,可再等等。”

  徐晃也不再劝,告辞离开,让杨奉早点休息。

  杨奉点点头,亲自将徐晃送出大帐。

  这番劝降,其实是徐晃自作主张,并非是刘封的首尾。

  因为刘封所图者,仅徐晃一人也,白波军,贼兵也,刘封还怕这些贼兵把自己家徐州军风气给带坏了呢。

  徐晃之所以会冒险劝降杨奉,一来是自己已经为徐州刘封、关羽、高顺、张辽等将折心,二来也想能为自己现任主上杨奉谋个好结局。

  这才冒险一试。

  杨奉倒是没有疑他,但也没有答应他。

  对此,徐晃也只能叹息一声,上马回本部营地去了。

  徐州军营地中,刘封倒是收到了一封手书。

  送手书的人是钟繇。

  在之前闻喜见面时,刘封就对钟繇非常热情,同时还取出了陈纪、陈群父子、荀攸、郭嘉以及一众豫州名士的书信,交给钟繇。

  这些书信让钟繇明白了眼前这个少年,和他的父亲,都是豫州士人的朋友和主君。

  对于刘备愿意任用大量豫州士人,钟繇是相当高兴的。

  这可是乡党,哪怕钟繇此时并不在颍川,而是位于朝中,可乡党的关系是斩不断的。

  同时,钟繇也很清楚这些书信里要说的事情是什么,这些书信必然是求恳自己多多照应刘封,为刘封在朝廷中枢谋取足够的利益回报。

  对此,钟繇表示责无旁贷。

  果然,今天书信就过来了。

  刘封将书信打开,里面总共说了三件事情。

  第一件事,是天子刚刚举办了宴席,安抚白波军四将,并有心将其收为己用。

  对此,刘封只是同情天子不容易。

  因为这事注定成不了。

  天子但凡想要收取白波军,则必须要拿出大量的粮食,这是最基础的东西。

  如果你连白波军都养不活,你凭什么收拢军心?

  哪怕杨奉他们都愿意投效于天子,可下面的白波军将校士卒依旧效忠的是杨奉、韩暹他们,而不是天子刘协。

  可天子拿的出来粮食吗?

  这显然是个不用回答的问题。

  只看天子还企图靠拉拢杨奉、韩暹等白波将来收拢白波军,就可知他的聪慧依旧只是小聪明,看不到问题的本质。

  因此,刘封对此根本不用出面,更不用反对,坐视其败即可。

  第二件事,是告诉刘封,议郎丁冲偷偷去了曹操的军营,不知其所谋,但必有缘故。

  丁冲是豫州人,和曹操是老乡加姻亲,这一点钟繇在先前介绍朝中人物的时候就告诉过刘封了。

  在意识到丁冲就是被曹操逼死的那个大舅哥之后,刘封回忆起的东西要比钟繇介绍的还要多。

  丁冲在史书上的死因是后数岁,遇诸将饮,美不能止,醉,烂肠而死。

  这个烂肠而死,常常是用来形容隐杀的。

  而且丁冲嗜酒又不是一天两天了,他有几次能止的?

  无非就是丁夫人因为曹昂的事情不肯原谅曹操,使得双方形同合离。

  这样一来,丁冲这个大舅哥就相当尴尬了,尤其是他还坐在司隶校尉这种要害到极点的位置上。

  不过丁冲这会儿可是曹操的铁杆死党,偷偷跑去找曹操,肯定是有重要的事情。

  可惜自己在曹操那没有钉子,不然真想探听一番他们在聊点什么。

  钟繇的第三件事情,说的是天子东归的事情。

第229章 解县奇闻

  钟繇在信中告诉刘封,天子对于东归极其渴望。

  虽然因为杨奉等将的关系最终没有定下具体的东归计划,可天子依旧兴奋非常,后来还在宫中多次夸赞刘封的忠诚勤勉。

  因此,钟繇在书信中请刘封趁热打铁。

  最好能在明日觐见时,正式提出奏表,恳请天子东归,以得东归之首功。

  刘封深以为然,于是夜书奏折,以待天明。

  次日,刘封、曹操、郭贡、张杨四人联袂朝觐天子。

  在朝觐中,刘封再次上表,恳请天子东归神京,以正天下人心。同时,兖州牧曹操,豫州刺史郭贡,河内太守张杨三人联名附议。

  奏表后,还附带了关羽、刘晔、张辽、太史慈、高顺、潘璋、贾习、诸葛瑾、贾逵、诸葛亮等一众文武校尉佐吏的名字。

  天子大为感动,当即决定继续东归,返回洛阳。

  杨奉等人即便心里再有不满,也知道没法阻拦了,只能一同表示赞成。

  于是,早就有心东归,却一直被白波军所阻的天子立刻照准刘封所请,当即宣布,中枢准备七日,启程东归。

  原本天子出行,声势浩大,礼仪繁多,七天哪里够准备的时间。

  不过在西凉武人都快把天子的底裤给扒光了的情况下,眼下也就无所谓这些虚礼了。

  天子东归之心急不可耐,恨不能立刻就插翅飞到洛阳。

  随后,刚刚安营扎寨了的关东勤王军又开始动了起来。

  “二叔,真的不回去解县看看吗?”

  对于关羽不还乡了的想法,刘封很是意外。

  所谓富贵不还乡,犹如锦衣夜行。

  关羽现在虽然远不如他日后富贵,但眼下也是徐州正牌子的校尉,这次东归洛阳之后,最起码也能在中枢得个杂号将军的身份。

  这份富贵,足以还乡炫耀了。

  可关羽居然拒绝了。

  只说重任在身,如何能轻离军中。

  刘封听了之后也不意外,关羽确实是这性格,你让他离开军队就为了回家乡炫耀一下,这属实不是二爷能做出来的事情。

  这倒不是说二爷清高,不喜欢炫耀。

  实际上关羽不但非常要面子,还特别喜欢炫耀,要不然也不至于历史上和马超较劲了。

  只是关羽争的比较高端,用后世的话说要装深沉逼,太过粗浅的则不屑一顾。

  既然关羽不想富贵还乡了,那刘封也不会去强迫他。

  只是在临启程东归前时,刘封突然收到了个消息,关羽竟然在家乡有一儿子。

  刘封顿时惊了,不知道怎么就突然冒出来了个关羽儿子。

  犹豫了一下之后,他还是老老实实的跑去跟关羽坦白。

  刘封本来只是想派人去解县打听一下关羽离开之后的情况,若是有亲族近支的话,能帮就帮他们一下。

  没想到的是,关羽当年杀人落跑前,是娶了媳妇的。

  可后来关羽逃到涿州之后,十几年没有回故乡,也早就在外娶妻了。

  只是这后娶的妻子不能生育,至今无子,这也让关羽有些著急,毕竟他现在都已经三十五了。

  现在突然冒出来的这个儿子,就是关羽在家乡的那个妻子所生。

  听完刘封的话后,关羽本人也极其震惊,甚至还夹杂著喜悦、惭愧和内疚。

  显然他以为自己在家乡的妻子早就改嫁了,却没想到对方竟然还给自己留了个儿子。

  “封儿,……我儿现在何处?”

  关羽压抑著剧烈的情绪,对著刘封询问起自己儿子的情况。

  刘封自然不会有任何隐瞒,赶忙回答道:“我兄现在解县中,由二叔族人所养,至今一十九岁。”

  关羽心头大喜,颇有些忍耐不住。

  刘封补充道:“二叔,小侄已经命人立刻接大兄来安邑,料想两三日内,叔父即可见到大兄了。”

  这个关羽的长子算算年龄,应该就是关平了。

  出生公元178年的关平,至今正好十九岁。

  难怪前世里一直找不到关平的记录,一出场就是荆州之战,而且还是荆州军中的高级将校了。

  况且二叔在求取秦宜禄老婆的时候,用的理由也是妻子胡氏不能生养。

  那至少在徐州之前,二叔应该是不知道关平的存在的。

  后来之所以能和关羽联系上了,大概率可能就在关羽投降曹操的这段时间段里,因为当时的河东是隶属于曹操的。

  许昌距离河东,可比徐州距离河东近的多了。

  只是没想到,在这一世,倒是机缘巧合之下,提前让二叔他们父子团聚了。

  听说自己有了儿子,而且还是十九岁的儿子,关羽明显有些激动的难以自已。

  毕竟这年月养大孩子是很艰难的,任何一点小毛病都会导致孩子夭折。

  “好、好。”

  关羽明显有些坐立不安,一边点头说好,一边又站起身道:“封儿,我思前想后,还是亲自跑一次解县吧,他这么多年不容易,我这个做父亲的得该去接他才是。”

首节上一节242/45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