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封顺势被曹豹拉了起来,客气道:“正是因为建威中郎将乃是徐州重臣,我父栋梁之才,小子敢不以礼相待?”
曹豹愣了愣,心里咀嚼了一下栋梁之才四个字,不禁目放精光。
曹豹可不是普通的老兵头子,他也是士族出身,门第之后。
要不然陶谦凭啥会将手里最为精锐重要的武力丹阳军交到他的手里?
对于刘封之名,曹豹之前也已略有耳闻,只是不敢确信。
毕竟刘封年纪还小,哪怕个头长的已经有十三四岁少年大小,可他真实的年齿却仅有十岁。
如果再考虑到曹豹听说的那些传闻是发生在前些年,那岂不是说刘封六、七岁的时候就做下那些美事了不成?
因此曹豹一直都将信将疑。
也正因此,当他接到刘封想要登门拜访的时候,却又做出了郑重回应,并亲候在后堂院门处相迎。
现在两人乍一见面,刘封随口四字,竟然就如此精炼韵味,这让曹豹对传闻不由的深信了几分。
“公子,请入堂一叙。”
“中郎将请。”
两人脱去鞋履,走进堂中分主宾坐下。
潘璋则捧匣按剑,跪坐于刘封身后。
等到侍女奉上茶汤之后,曹豹笑著问道:“不知公子此来,有何见教?”
刘封悄悄吸了口气,挺起身体,正色作揖道:“小子此来,正为中郎将之身家性命。”
啪!
曹豹正巧刚端起茶碗,听到这话,竟将手里的茶碗跌落,撞碎在地上。
不过曹豹这时候哪里还顾得上茶碗,只是眉头一皱,神情不悦的望向刘封,声音登时冷了下来:“公子这是何意?”
对于曹豹的反应,刘封早有预料。
自古说客,必做大言。
如果不先把对方吓一大跳,对方凭啥会认真听你说话?
刘封神色自然,仿佛完全看不见曹豹的不快,反而还请求道:“圣贤云法不传六耳,恳请中郎将屏退左右。”
随后,不等曹豹反应,就转头对潘璋道:“文圭,将匣子放在我身边,你也先退下吧。”
潘璋应了一声,将木盒放下,率先起身离开。
曹豹原本还疑心轻彪勇健的潘璋会有不轨,没想到刘封直接让他离开了。
眼看著刘封一个十岁的孩子,就算个头大了些,怎么也不可能对自己有什么威胁。
曹豹沉思片刻,想到刘封的神童之名,心中一动,也挥了挥手,将堂上的侍女和门外的甲士统统屏退。
刘封见堂上只剩下了自己和曹豹,也没继续卖关子,迳自道:“小子不才,试为中郎将简述一番时局。”
“徐州自古乃四战之地,除东面临海之外,南、西、北三面受敌,地形一马平川,易攻难守。北边孔北海虽与徐州交好,可他却对青州黄巾毫无作为,只是枯守北海,此为无源之水,无根之木,能够自保就已是邀天之幸。”
“况且青州刺史田楷已经进退失据,屡屡为袁冀州之子袁谭所败,连青州第一大郡平原都已丢了。料想不出一年时间,田楷必被袁军逐出青州。”
曹豹初始不以为意,可听著听著却是上了心。
他虽然也算是徐州高层,可眼界和情报又如何能与后人相提并论?
刘封这时候说出的信息,是曹豹怎么都不可能收集完整的情报。
“徐州之西,便是兖、豫,曹操两伐徐州,烧杀掳掠,屠城坑塞,泗水为之断流。将军乃徐州重将,与曹军血战多场,早已结下死仇,且中郎将还是曹操杀父仇人陶公的心腹。倘若曹操得势,占据徐州,恐无葬身之地啊。”
刘封接下来的这番话,让曹豹闻之色变。
虽然曹豹想要说服自己,这只是刘封故意夸大之词。
可仔细想想,刘封说的这些,又有哪一句不是事实呢?
况且这些事情,曹豹也早有所思,虽然没有刘封说的这么透彻,但他也不是一无所知。可即便如此,曹豹也一直都是苦思无解。
现在被刘封这么一说,顿时勾起了日夜所思的郁结,也就不难理解他会掉进刘封的节奏里去了。
“徐州五郡,广陵为最,可此郡自太守赵昱身死之后,便早就被袁术侵吞,还表举了陈留张邈之弟张超为广陵太守。袁术此人,量小性狷,用人只看家世,不重才能,更喜任人唯亲,阿谀奉承之辈环绕左右,身居高位,而忠臣良将却不得立锥之地。”
“况且他自领扬州事,又兼称徐州伯,做事如此狂妄自大,四面开衅。将军自己觉得,你若是跟随袁术,会是一个什么结果?”
刘封一边说著,一边观察著曹豹的神情。
本书主角刘封,乃是历史上的真实人物,是刘备在老家的时候,由正妻生下的儿子,后来在徐州战乱中走丢,最后在汉中找回。
恰好这个儿子的名字也叫刘封。
这个儿子并不是刘备后来在荆州收的干儿子寇封。
第3章 大言欺人
只见对方神思不属,脸色随著自己的话语屡次变幻,显然已经完全进入了自己的节奏,顿时大喜,下猛药道:“更何况袁术树敌太多,北有曹操,西有刘表,东有刘繇,这些都是领有一州之地的方伯。曹操屡败袁术,将他打得丢盔弃甲,一败涂地,只有一残军逃进九江郡。刘表更是遣黄祖阵斩孙坚,断袁术一臂。”
“不知道将军是否奇怪,徐州毗邻九江,袁术与陶公又是盟友。可这次家父为陶公所托,接掌徐州,袁公路却像是看不见似的?”
曹豹吃刘封一问,心中忍不住赞同起来。
是啊,袁公路向来野心极大,为人贪婪,对徐州早有吞并之心,可这次怎么会如此低调保守。
到了这时候,曹豹已经完全进入了刘封的节奏。
刚开始的时候,曹豹心里还暗暗讥讽刘封小儿狂妄,曹操、孔融、田楷、袁绍、袁术,哪一个不是天下英雄,名冠海内。
刘封区区一个幼学少年,也敢直呼其名,无礼至极。
可听著听著,曹豹被刘封的眼界,心胸和对天下的了如指掌深深震撼了。
曹豹可不是一般人,他可是陶谦的左膀右臂,统帅徐州军事。
陶谦能接触的情报,十有八九也不会瞒著他。
恰恰是这份阅历,让他能够肯定刘封所说无一不对,甚至刘封透露的很多信息,反而是他自己茫然无知。
这可就让人细思极恐了啊,难道刘备这大耳贼,私底下还藏了好几手暗招?
不过这时候,曹豹暂时顾不上这个怀疑,他更好奇的是袁术为什么会如此反常。
他第一次回应了刘封,干咳一声,客客气气的温声请教道:“哦,依贤侄之见,后将军为何会如此反常?”
刘封面色淡然,可内心却忍不住为曹豹的反应而感到振奋:“那是因为袁公路根本抽不出精力关注徐州了。”
“自从被曹孟德重创之后,袁公路逃至九江,声势大挫,可他却依旧张扬跋扈。”
“之前几个月,朝廷拜了东莱宗室刘繇为扬州牧。他见利起意,想著挟持刘繇,然后以后者得到朝廷拜除的名义,行扩张掳掠之事,吞并整个扬州。”
“因此,他特地派遣手下大将吴景、孙贲护送刘繇去曲阿上任。”
“却不想刘繇也不是泛泛之辈,他坐拥朝廷名位,来了一招瞒天过海。就在吴景、孙贲的眼皮子底下成功拉拢江东本地豪族的支持。”
“吴景、孙贲两人平日里就飞扬跋扈,搜刮地方,早就使得扬州本地士族豪强心生不满。有了手握朝廷大义在手的刘繇登高一呼,刹那间江东变色。但凡传檄所到之处,江东诸郡无一不从。这些郡县早已不堪袁术欺辱盘剥,此时纷纷倒戈刘繇。”
“吴景、孙贲见势不妙,想要武力镇压。”
“可刘繇以樊能、张英为将,竟连战连胜,逼得吴景、孙贲在江东站不住脚,被迫退往江北。”
“刘繇经此一役,声威大振,得到了江东诸郡县全力支持,眼下正与袁术鏖战江淮,丝毫不落下风。”
“而袁术西边的荆州刘表也看到了可乘之机,蠢蠢欲动,欲袭袁术之侧。袁公路此时可谓是遍地烽火,苦不堪言,哪还有空关注徐州。”
看著曹豹恍然大悟的模样,刘封心中暗笑,他当然不会告诉对方,等到了明年,袁术就能稳住局势了。
而这个旱地恶鬼腾出手来后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全力猛扑徐州,以纪灵为将,领精兵四万出广陵,直扑下邳,迫使刘备带著关羽和主力全力抵抗,鏖战盱眙、淮阴一线,僵持不下。
结果众所周知,就给了吕布又一次偷家的机会。
而给吕布提供这个机会的导火索,正是眼前这位中郎将曹豹的脑袋。
“此时此刻,就算将军投了袁术,恐怕也只会被用来拖住曹操南下。说句不怕得罪将军的话,倘若将军能敌得过曹操,又何必去投降袁术呢?”
曹豹只觉得胸口淤积闷气,也被刘封的深入浅析而又十分精准的分析所折服。
可同时,更大的困扰和惶恐包围了他,让他情不自禁的长叹出声:“哎,此情此景,豹又能何去何从?”
这话刚一出口,曹豹就知道说错话了。
坐在他面前的这人,可是刘备的儿子,而刘备可是自己的顶头上司。
当著顶头上司家亲儿子的面,问自己有什么出路,这不妥妥的二五仔行为吗?
就在曹豹忐忑不安,偷偷打量刘封反应的时候,刘封却突然起身,快步走到曹豹身前。
明明刘封年不过十岁,身高不过五尺余,可曹豹竟失态的做出后仰躲避的动作。
看见对方失态,刘封却视若无睹,双目精芒暴射,紧盯曹豹,慷慨激昂道:“将军出路,乃在我父也!”
曹豹不安的低垂下脸:“在刘使君?”
“将军之所以瞻前顾后,不过是忌惮我父与陈元龙交好,又同陶公余部无甚交情,畏惧他不能容忍将军。可陶公余部是陶公余部,将军乃是将军。我父与将军在郯东之战里,可是有著性命之交的。”
听到这里,曹豹忍不住想起来郯东之战。
在此战中,陶刘联军其实是被曹操击败的。
可刘备帐下关张赵三人,在此战中却很是出彩,破阵断后,极其活跃。
也是有了他们三人的出彩表现,陶刘联军才能得以顺利撤退,败而不溃,保住了元气。
曹豹的心里忍不住升起了一个念头,恐怕也只有拥有如此虎将的刘玄德,才能抵挡的住曹孟德吧?
可随后,曹豹还是摇了摇头:“公子,有些事情,您实在是有所不知。豹并非不尊敬玄德公,实在是玄德公不愿意信任亲近我等。”
“将军真的是多虑了。”
刘封却满不在乎道:“不过将军既然有此忧虑,小子不才,却有一法,可以让我父与将军达成互信。”
曹豹将信将疑:“哦?公子如果有这样的好办法,豹愿闻其详。”
刘封知道最关键的时刻来了,前面所有的铺垫,都是为了这一刻。
事成事败,能不能为老爹争取到徐州根基,现在就是最为关键的一步。
刘封深吸一口气,目视曹豹,吐出了六个字:“封,愿求将军女。”
曹豹目瞪口呆,不可置信的望著刘封。
本书主角刘封,乃是历史上的真实人物,是刘备在老家的时候,由正妻生下的儿子,后来在徐州战乱中走丢,最后在汉中找回。
恰好这个儿子的名字也叫刘封。
这个儿子并不是刘备后来在荆州收的干儿子寇封。
第4章 曹豹的困境
一个不过幼学之年的孩子,居然向自己求娶女儿。
不等曹豹反应过来,刘封转身将座位旁的木盒取来打开,送到曹豹眼前。
“将军可知这是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