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函谷关都尉,你当比谁都清楚此关之雄伟险要。”
“这诺大的函谷关,四周都是崇山峻岭,眼前还有河流屏障,那反贼苏曜纵有通天之能,他又能怎样?”
“飞过来?给所有人都插上翅膀???”
“胡闹!”
杨伉摇了摇头,耐心解释道:
“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我等对苏曜的了解太少,切不可因一时的胜利而放松警惕。”
“那苏曜一路行来,攻城夺关不在少数,少有哪个城池能阻挡他多久的。”
“此人必有奇技傍身,依我看,山上和城中的防御也不可轻忽。”
“如此,哪怕他有少部分突破过来,我们也有机会预警和应对。”
两位都尉吵得一塌糊涂,董璜看得也是一脸无奈。
董公光告诉他听这些专业人士的安排,可没说两人起争执后他该听谁的。
怎么看着,两个人都是公说公理,婆说婆有理,煞是让人苦恼。
见两人争执愈演愈烈,董璜气的抽出佩刀,一把拍在桌上,怒道:
“够了!”
董璜的怒吼声在议事厅内回荡,终于让争吵的两人停了下来。
他目光凌厉地扫视了一眼张俊和杨伉,沉声道:
“两位都尉,眼下大敌当前,我们需要的是团结一心,共同御敌,而不是在这里争吵不休!”
张俊和杨伉闻言俱是一顿,他们互相看了看对方,冷哼一声,显然不是很服气。
董璜见此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自己的情绪,然后说道:
“关都尉所言不无道理,我们确实不能掉以轻心,但骑都尉的提议也有其合理之处,函谷关地势险要,城头防守乃是重中之重。”
“这样吧,”董璜顿了顿,继续说道,“我们综合两位都尉的意见,采取双重防御策略。”
“一方面,骑都尉负责加强城头的防守,布置足够的滚木石和弓箭手,确保敌人无法轻易靠近城墙。”
“另一方面,关都尉则负责组织人手,加强关内和山上的巡逻与警戒,以防敌人偷袭。”
“同时,我们也要做好应对突发情况的准备,一旦敌人有什么异常举动,立即向我汇报,咱们再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战术。”
张俊和杨伉闻言又是一愣。
好家伙,这不是等于说是没有统一指挥,让他们各行其是么?
而且都是重点,往往意味着没有重点,实在是兵家大忌。
不过,索性他们关中的人手倒还算充足,全面布防的话紧一紧排班倒还算应付的来。
于是乎,两人便点了点头,虽然心中仍有不满,但也没有再多说什么。
董璜见状,心中稍安,他知道现在不是争论的时候,只有团结一致才能抵御强敌。
“好了,时间紧迫,我们立即分头行动吧。”董璜挥了挥手,示意两人下去准备。
张俊和杨伉领命而去,各自忙碌起来。
董璜则站在议事厅的窗前,望着远方的天际,心中暗自祈祷:“希望我们能守住函谷关,不要让董公失望。”
老实说,董璜还是有信心的。
烽火已经点燃,后方驻守弘农的中郎将段煨想来已经得到了示警,随时都在待命。
只要他能守个将近三天的时间,后续支援的第一波生力军就会抵达,换下他们疲劳的战士。
五千对五千,他还是守关隘的一方,哪里有什么压力?
一定是那反贼苏曜凶名太重,所以才让他们胡思乱想。
平常心,平常心,保持平常心最重要!
就这时,就在两都尉刚刚离开出去布置防御,就在董璜在这议事厅中给自己加油打气的时候.
突然间只听哐当一声,大门打开,一个惊慌失措的小兵闯了进来,大呼:
“不好啦,董校尉!”
“反贼,反贼进城了呀!!!”
“噗!”
“你说什么?!”
董璜一个站立不稳,竟是差一点就跌倒在了地上。
第648章 微操大师
“反贼进城了?”
“这怎么可能?!”
函谷关议事厅,董璜脸色铁青,只觉得听到了务必荒谬的笑话。
明明在刚才,他召开议事前还特地叮嘱城墙守兵严加防守,紧闭城门。
现在,竟然有小兵来报信说反贼进城了?
这踏马不是胡说八道的话,那难道这反贼大军还真能飞了不成?
胡来嘛不是!
稳住身子的董璜一把抽出佩刀,另一把手则直接揪过那报信的小兵,咆哮道:
“说!到底是怎么回事?谁放进来的?那反贼现在何处?”
小兵被董璜的气势吓得浑身发抖,结结巴巴地说道:
“小,小人也不知道具体情况啊,只是看到城门那边突然乱了起来,到处都是喊杀和惨叫声。”
“然后,然后就听到有人大喊反贼进城了!”
“现在,两位都尉已经过去紧急支援,还不知状况如何。”
“您,您也快去看看吧!”
“废物!”
董璜脸色阴沉的猛一甩手,将小兵推开,大步流星地出了大厅,朝城门方向赶去。
一路上,董璜心中充满了疑惑和不安。
他实在想不通,在如此险峻的函谷关前,在自己如此严密的防守之下,那苏曜究竟是如何做到率军入城的?
甚至他还心存了一些侥幸。
也许,只是些许骚乱,是兵士们在重压下的反弹。
不过,当他顺着关内大道,率一众兵士们赶到城门附近时,他的幻想破灭了。
只见城门处一片混乱,鲜血四溅,人头纷飞,一时间他竟然都搞不清敌我。
但是,毫无疑问的是,死亡正在临近。
因为,函谷关的生命线,那扇本应牢牢紧闭的大门正在一阵令人耳酸的吱呀声中缓缓打开
“到底,到底发生了什么?!”
董璜瞪着大眼,视线穿过同样惊慌的骑都尉与关都尉身上,直视人群中乱杀的大将。
只见那人浑身浴血,如疯魔降世,已看不清面容。
但是,毫无疑问,能做到这种程度的,能做到夸张的事情,这天下间怕是只有一人.
“难道,难道是那苏曜摸了进来?!”
“没错,我要亲自走一趟这函谷关去!”
三天前。
在苏曜刚出发后不久,苏曜便做出了这个决定。
函谷关作为八关之首,乃是洛阳通往长安的必经之路,其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董卓又布大军防守,若按部就班的进攻,那不知要耗上多少时间。
而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生命!
苏曜一向都是能偷的偷,能跳的跳,速推才是王道,谁要跟他一板一眼的打对攻?
故而,在出发前,苏曜就一直在寻思怎么攻破这个雄关。
是走水路,还是走山地?
要怎么样最快拿下这座关城呢?
当看到那地图上广泛分布于四周乡村的红点,苏曜顿时有了主意。
“混在溃兵里?”
“这是否有些过于弄险了?”
即便是吕布,听到苏曜如此简单的计划后,也不由发出了疑问。
他们刚刚已经剿灭,全歼了一支征粮队,知道了董卓的安排。
但是吧.
“想混在溃兵中,就只能混在第一批人里,这可不容易啊。”
贾诩也皱眉说道。
很简单嘛,函谷关的守兵又不傻,他们也会搞排查的。
虽然这些人不一定认识所有的征粮队官兵,但是一旦消息传开,警惕性必然大增。
如此一来,就只有在第一波,也就是函谷关众人都蒙在鼓中的时候混进去。
但是,那么多的征粮队,他们又是从反方向最远的地方推过去,怎么想也不可能赶在所有人之前吧?
“而且,随着我等大军临近,函谷关必然也会早早的就关门禁闭,严防死守,不使人浑水摸鱼,此乃守城既定之章程。”
袁绍抱着胸提醒道:
“苏君侯你便是混进去了,又要如何保证在我大军到来前不暴露身份?”
“去早了,人多眼杂,不说那些征粮队里有没有人见过你冠军侯的模样,就说凭空多了一个谁也不认识的同袍,时间久了总会有人发觉不对。”
“到时候一旦提前暴露,我大军又远在天边,苏君侯又打算如何应对?”
“这就更别提那函谷关大门并非一人可开了。”
“便是你能藏到我大军兵临城下,暴起发难,你一人也打不开那城门啊。”
“依我看,苏君侯这个计划还是有欠考虑了。”
袁绍一脸的没好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