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姓苏的都不用出手,两千西凉铁骑自己就解决了问题。”
“这是怎么回事?”
“难道你们要说咱们西园军的淳于校尉是饭桶不成?”
淳于琼被说的脸色一阵青一阵紫。
他没想到袁绍竟然说的如此不留情面。
连忙辩称是贾诩偷袭在先,自己大意了没有闪。
而且,平心而论,那西凉铁骑本就是随董卓南征北战的百战精兵,素质上,尤其是战斗经验就是比他们这些地方诸侯的骑兵们要强上许多。
“这就对了,你们要看的到差距呀!”
说起大汉精兵,除了在黄巾之战中立下汗马功劳,身为朝廷最后希望的北军精锐外,就数北疆的西凉、并州和幽州骑士们最是能打。
“可是,如这般西凉铁骑一样,并州骑士和幽州骑士也都在苏曜的那万余兵丁之中!”
袁绍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
“尔等凭什么敢自鸣得意,觉得咱们就有那必胜的优势了?”
“那姓苏的一向就喜欢带着几百骑撵着成千上万的大军打,而现在他却有了万余精兵!”
“我可以明白无误的告诉你们,现在的苏曜,正是他出道来最强的时候,没有之一!”
“在这个状态下,我们若是与他硬碰硬,别说什么拼个两败俱伤,最大的可能就是一败涂地!”
“啊这.”
帐内文武是全员傻眼了,他们可从未见过袁绍竟然如此的忌惮一个人啊。
而且,说得是如此的情真意切,言之凿凿。
那冠军侯苏曜,莫非竟能恐怖如斯?
第623章 你们太菜了
“袁公,那咱们接下来该怎么办.”
袁绍的表现让郭图略有畏缩,而那武人出身的高览则是略有不甘:
“若那苏曜真的如此厉害,岂不更加应该趁早铲除,以绝后患?”
“还是说,袁公是想要放弃了大业?”
此言一出,帐内哗然。
他们跟随袁绍是为了什么?
可不单单是只是因为袁家门生的关系。
在这乱世之中,这更是一笔投资。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慧眼识珠,选择一位明主,名留青史的同时再博取一份大大的功名,惠及子孙。
倘若袁绍放弃了,那他们该如何自处呢?
发现人心要散,逢纪马上站出来,大声的挽救局势:
“诸位多虑了。”
“袁公怎会放弃呢?”
“袁家四世三公,数代基业,袁公在这名门出身,岂会是那如妇人般伏低做小,将霸业拱手让人之辈?”
“元图说的没错,放弃是不可能放弃的。”
袁绍站起身,环视了一眼帐内诸人,点了点头说:
“我不过是提醒诸位,切莫妄自尊大,轻敌冒进,误了卿卿性命是小,害我等大业毁于一旦那就不妙了。”
“那袁公的意思是……”郭图试探性地问道。
“我们暂时不能与苏曜为敌。”
袁绍深吸了一口气:
“如今我等的兵马不管是素质还是组织,都不足以与苏曜的精兵对抗。”
“同时,这支兵马也并不完全属于我们,一旦出现了不好的迹象,这支诸侯联军便会作鸟兽散。”
“故而,如今我们需要的是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先对付董卓,等解决了董卓这个大敌,再来考虑与苏曜斗争的事情。”
“在此之前,诸位务必忍耐,以待时机。”
不过嘛,袁绍话说的再好听。
但是他在这里认输服软的事实却难以改变。
麾下众人自然不会那般轻易便被说服:
“那苏曜若真是这般厉害,咱们忍耐又有何用,要忍到何时?”
淳于琼握紧双拳,满脸不岔:
“若让他就此进京,再一路追击董卓下去,恐怕他苏曜只会越来越强,我们与他之间的差距更加难以弥补。”
“而该死的是这小子才踏马的二十岁啊!”
“咱们难道要忍他一辈子吗?!”
淳于琼话音一落,帐内顿时响起一阵阵吸气之声。
说出来了。
这家伙真的说出来。
没错,这可怕的年龄差才是他们最绝望的事情。
世家大族们已经忍了桓灵两帝数十年。
难道,现在又要忍他苏曜数十年不成?
这谁忍得了啊。
“淳于校尉此言差矣。”
袁绍先是眉头一皱,紧接着竟哈哈大笑了三声:
“你们还是不了解咱们这个冠军侯啊。”
“但是我了解他!”
袁绍冷哼一声:
“此人为人轻挑,性格乖僻。”
“能力出众,却难以与众人相处。”
“而且,他对自己的能力太自负了。”
“每每作战必身先士卒,一马当先,而且还常常脱离队伍,只带精兵作战。”
“正因如此,他虽勇猛无敌,却也留下了致命的弱点。”
“他过于依赖个人的武勇开道,而忽视了团队和根据地的建设。”
“就像眼下,他在这中原纵横,却连个可靠的补给线路都没有一般。”
“此时一帆风顺时,其固然是一往无前,但是一旦遇到些许挫折,他必将深陷泥潭。”
“这个冠军侯就像是一个每次都把所有筹码压上赌徒,他可以赢无数次,但只要输一次,他就玩完了。”
“我们现在要做的,便是看他表演,深修内功,甚至除苏都不必在我。”
“袁公说的没错。”
逢纪点头赞同:
“以冠军侯的为人处世和好战秉性,他天生就会给自己找无数的敌人。”
“这样的人,是不可能成为天下之主的,我们只要坐看其败亡便可,何须自己出头?”
“诸位不忘记初心,讨董对我们的袁公来说,重在壮大我等的影响力,借讨董之名,借诸侯之力,建立我们自己的基业才是紧要之事。”
“在此目的达成之前,绝不可因小失大!”
“哈哈哈,知我者,元图也!”
袁绍大笑着拍了拍逢纪的肩膀。
两人真是英雄所见略同。
“只可惜,我等抢占京师的计划失败了。”
逢纪略有不甘的摇头:
“不然那苏曜一无所获,而咱们以京师为心脏,遥控关东,何愁大事不成啊。”
“无妨无妨。”
袁绍摆了摆手:
“京师他要进就给他进吧。”
“有卢公等人在,看来他还是动了些脑子的。”
“不进洛阳城,我看他也不放心一路继续去追那董卓。”
说罢,袁绍便下定决心,让郭图准备礼物,去苏曜那里传达诚意。
而打定了主意不与苏曜开战的袁绍,这次的手笔也是一点都不吝啬。
他不但把郭辉的脑袋和其带来的礼物一并送去了苏曜在城南的营地,更是自己还多填了一笔,同时还表达了对城中那些叛逆之徒的谴责,表示愿意出兵相助,为其拿下洛阳城。
“我家袁公说了,冠军侯驱逐董卓,居功至伟,我们也没想到洛阳城中的这些跳梁小丑竟然如此不识抬举。”
“故而,身为讨董联军的一员,袁公表示愿意出兵相助,与冠军侯一同平定洛阳之乱,夺回京师。”
郭图在苏曜的大帐中,说完话后便提着小心的不时瞄上苏曜一眼。
只见苏曜嘴角挂起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我还道他会来为之前冲突问罪,没想到却是要跟我联手?”
“这还是我认识的那个袁本初么?”
“你们不会是人前一套,人后一套,背地里挖坑来等我跳吧?”
苏曜的话让郭图心里咯噔一下,他连忙摆手,解释道:
“冠军侯误会了,袁公绝无此意。”
“他深知冠军侯驱逐董卓,为朝廷立下大功,心中满是敬佩,绝无半分加害之心。”
“此次愿意出兵相助,纯粹是为了讨董大业,以及维护洛阳城的秩序。”
郭图说得诚恳,但苏曜的眼神依然深邃,让他看的心中打鼓。
片刻之后,苏曜终于开口,声音中带着一丝戏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