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情况?”
“怎么会这个样子?”
伊阙关南门。
刚刚抵达这里的文聘一脸懵逼。
自李肃被赵云斩杀于他大营中后,他便加速了行动,本以为赶到这里来会得到英雄般的款待。
那城头的欢呼声一度让他有些飘飘然的醺意。
毕竟,面对董卓近万大军的围攻,他带来的五千大军已然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
然而,使者带回的消息却让他彻底傻了眼。
“那冠军侯,他竟然一己之力击破了董贼?!”
文聘愣在原地,目光呆滞地望着那欢声雷动的伊阙关,心中五味杂陈。
“冠军侯……苏曜……”文聘喃喃自语,久久不能回神。
从未料到,这位平日里虽名声在外,但并未有太多交集的同僚,竟有如此惊人的战力和智谋,能以一己之力扭转乾坤,让自己一路来的辛苦付之流水。
身为军旅出身,文聘还是很清楚董卓的实力的,西凉军天下劲旅也绝非虚传。
而这个冠军侯苏曜,横空出世,一年封侯,看来也并非是靠着先帝恩宠而浪得虚名之辈。
“将军,我们……还进城吗?”身旁的副将小心翼翼地问道,眼中同样满是错愕与不解。
文聘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内心的波澜,沉声回道:
“进城,为何不进?”
“咱们可是盟友!”
文凭盟友二字咬的格外重,他顿了顿,又继续说:
“咱们这次来也不仅是助战的,更是来共襄义举的。”
“冠军侯此战既已大获全胜,那就更不能少了咱们在场。”
“走,随我进去会会这个君侯,我倒要看看他到底是个什么模样。”
说罢,他便让副将遵循守军的要求,将兵马在城外驻扎,紧接着自己则一甩马鞭,率领数十人的亲兵快速向城门行去。
而在那扇门的另一面,苏曜正骑着他那雪白的神骏,缓缓穿过欢腾的人群。
阳光洒在他的铠甲上,闪烁着耀眼的光芒,仿佛是天生的领袖,吸引来所有人的目光。
而苏曜面对这一切只是保持着淡淡的微笑,举手投足间,尽显从容不迫,仿佛一切尽在掌握。
真是英武神骏的美男子啊。
这一幕看得红儿心潮澎湃,小脸通红,而小春则暗暗的撇嘴。
这个原鲜卑公主心里悄悄的腹诽,心说这家伙,可真是够臭美的。
其他人根本不知道,为了营造出这如此闪亮的一幕。
这位冠军侯是专门大早上派人来叫她们等出城给他带去换洗的衣服和铠甲,真是好一阵忙活.
不过,这一切的功夫自然也没有白费。
满城的欢腾民心鼓舞自不必多说,文聘进城后一见苏曜也登时是惊为天人。
他下意识的先整理了下自己的衣冠,然后前去参见:
“苏君侯!”
“在下南阳军司马文聘,恭喜君侯大胜。”
“末将来迟一步,未能助君侯一臂之力,实乃遗憾。”
苏曜微微侧头,他的视线在文聘身上停留了片刻,随即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笑意,紧接着他又轻咳一声,说:
“文司马言重了,君等能来,便是对我最大的支持。”
“此战虽胜,但非我一人之功,乃众志成城之果。”
“文司马能及时赶到,更显盟友之义,苏某感激不尽。”
文聘闻言,心中暗自赞叹苏曜的胸襟与气度,拱手回道:
“君侯谦逊宽厚,实乃天下之福。”
“今后但有驱使,某自当效犬马之劳。”
苏曜听得心里一乐,他等的就是这句话。
这五千兵马,他自然是不会白白放置在这里的。
于是乎,苏曜热情的拉起文聘,招呼众人前往议事厅。
在为文聘和卢植,吕布等人简单做过介绍后,苏曜便当即跳过寒暄,直指正题:
“此番大胜,虽重创董卓,但其根基未灭,仍盘踞京师城中。”
“故而,我决定乘胜追击,克复京师,迎回圣驾!”
“诸君以为如何?”
第574章 大获全胜,苏曜连施号令
2024-10-10
“乘胜追击?”
“这么快?!”
众人听了苏曜的话,顿时面露凝重之色。
不过他们马上就明白过来,苏曜此言并非无谋,盲目的就想发起决战。
要知道眼下,除了他们本部的数百并幽骑士外,收编的贾诩和张济西凉军都有近三千。
这些人再加上新来的南阳军还有大量等待整编的降兵,他们讨董大军的兵力在这一战过后迎来了突飞猛进的增长,一口气就破万了!
相比起来,董卓在洛阳还剩的那两万人就显得不太够看了。
一念及此,众人心神一震,卢植便是当即表态:
“君侯言之有理,董卓祸乱朝纲,欺凌百姓,若不除之,国无宁日!”
“今我军新胜,士气正盛,而董卓新败,人心惶惶。”
“此时乘胜追击,定能一举克复京师,迎回天子,还政于朝。”
钟繇也点头赞同,分析道:
“董卓虽在洛阳仍有兵马,但经此一役已是元气大伤,士气低落。”
“我军若此时进攻,定能事半功倍。”
“且京师城中官员和百姓对董卓早已怨声载道,我军此举,必能得到大众的支持。”
文聘见状,也毫不犹豫地表示支持:
“苏君侯,文某愿率南阳军五千兵马,听从君侯调遣,共赴京师,讨伐董贼,恢复汉室。”
紧接着,钟繇,王凌,牵招,吕布,关羽,张济等人亦纷纷表态。
一时之间,议事厅内士气高昂,众志成城。
然而,就这时,荀却说道:
“请恕某直言,君侯想要就此直取董贼,怕是没那么简单。”
荀的话如同一盆冷水,引来众人的目光。
若不是因为他荀家的出身以及其一向沉稳多智的表现,如此败兴的发言许是已引来不少非议。
不过,即便如此,众人们也都以眼神示意,纷纷要求他做出进一步的解释。
对此,荀摇了摇头说:
“我军虽士气如虹,兵力大增,但新加入的部队尚未磨合,大家互不统属,战斗力难以完全发挥。”
“而且,随着兵力的增多,对物资补给的需求也是大增,这对于我军的后勤供应是个严峻的考验。”
“缴获虽多,但却是一片混乱,需要大量人手重整分配。”
“而更关键的是,洛河横亘南北,这在我军守时固然是一大优点,他阻隔了董贼的支援,为我们此次完胜创造了良机。”
“但是,如今若是要进攻,洛河就是必须要跨越的天险。”
“董贼已经把附近的渡船全都调到了北岸,我军若想渡河,只能自行打造船只,这无疑会花费大量的时间。”
“而那董贼,在得知消息后定然不会坐以待毙,定然会想尽一切办法,来骚扰阻碍我们的计划。”
荀的分析,如同一针见血,让刚刚还群情激昂的议事厅瞬间陷入了一片沉寂。
坦率的说,这些困难卢植等人也并非是看不见。
但是
“文若所言这些问题确实不容忽视,但也正因如此,咱们才更需速战速决,不给那董卓任何喘息之机!”苏曜坚定道。
老实说,苏曜并不是非要给自己强行上难度。
而是他心里存着一份担忧。
董卓在历史上,便是见关东诸侯势力强大,然后便一把火烧了洛阳,跑去了长安。
这一次,他给了董卓这么大打击,考虑到之前十常侍等事件都加速了,这董卓跑路会不会也提前,苏曜实在是没有把握。
要说这洛阳城可是个繁华的好地方,人口众多,经济繁荣,不但能提供大量税收和正统性支持,还可以建造各种高级建筑,被董卓一把火烧了着实可惜。
更关键的是,自打平原一战后,苏曜就对那些鲜活的百姓们有种说不出的感情。
让这些人哀嚎着惨死在面前,有那一次便足够了。
“故而,这董卓是必须打的!”
“而且,尽可能要快!”
“不能给他任何纵兵劫掠,从容跑路的时间!”
听到苏曜的话,卢植点了点头,询问道:
“君侯所言甚是,然则这些问题又该如何解决呢?”
“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啊???”
说罢,苏曜便嘿嘿一笑,开始下发任务。
没错,现在已经一步步走到手持重兵,为一方势力之首的苏曜自然不会事事亲为。
如今有这么多文官武将在手,也该轮到自己派发任务了。
于是乎,苏曜目光逐一扫过众人,大手一挥就开始分配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