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第446节

  他以其母有疾为由,请求回乡探视,而后一去不返。

  “这是为何啊?那华佗不是一向都想要做官么?”

  苏曜问道:

  “如今他救治皇帝有功,赐太医官,怎么就不干跑了呢?”

  不过苏曜的问题倒是难住甄姜了。

  皇宫大内,已经完全超出了她所能探视的极限。

  不过荀倒是给出了一些猜想:

  “我听说,华佗为人倨傲,在太医院中和同僚的关系处的不太融洽,陛下在身体好转后又开始声色犬马,不怎么听其劝告。”

  “再加之近来京师情况逐渐复杂,那个医官怕也是不想沾染是非吧。”

  该来的总归会来,没了华佗续命,皇帝刘宏的寿命显然已进入了倒计时中。

  苏曜摇了摇头,将目光专注于当下,问起荀对京师局势的看法。

  荀沉吟片刻,目光深邃地分析道:

  “且说那京师局势,如今可谓是波谲云诡,暗流涌动。”

  “天子病重,朝中各方势力蠢蠢欲动,皆欲在这场权力更迭中谋取最大利益。”

  “首先,以大将军何进为首的外戚势力,他们自然会力保其妹所生的皇子继位,以维持家族在朝中的地位。”

  “然而,何进虽位高权重,然其屠户出身,既无核心班底,智谋也尤显不足。”

  “别看他现在麾下人多势众,但袁绍刘表之流,却各个都是打自家算盘之辈,以何进的智略,若真有大事发生,其难保不被人暗中利用。”

  对于荀一语中的的评价,苏曜暗中点头。

  紧接着,荀继续说道:

  “其次,便是以十常侍为首的宦官集团,他们虽权势滔天,但终究名不正言不顺,天子一旦驾崩,他们便失去了最大的靠山。”

  “这些年朝野之间,诛宦之声不绝于耳,群情汹汹,这些人绝不会坐以待毙。”

  “而两位皇子年幼,更是给了他们一个隔绝外庭,垄断朝政的天赐之良机。”

  “而如今天下人皆知陛下有心废长立幼,又分兵权给蹇硕,宦官们若是借此拥立皇子刘协登基,届时其与大将军之间,必然会爆发尖锐之矛盾.”

  “流血之事,恐难以避免。”

  说到这里,荀微微一顿,目光转向苏曜:

  “君侯身在边陲,却心系天下,又是陛下甚为器重之大将。”

  “此次高句丽之战大捷,幽州内外平定,正是君侯回京重振声威,参与朝局的最佳时机。”

  “私以为,君侯正该借此良机,率少数精兵强将,以护送高句丽俘虏与战利品的理由入京,以观其变。”

  “若是陛下此番再次有惊无险,君侯亦可在京师树立名望。”

  “若是陛下真有不测之事,君侯的这一方精兵强将,届时必将成为左右局势的力量。”

  “届时,拥立之功自不必说,一步而登人臣之极位也有未可知也。”

  “倘若错过良机,以君侯与两方的关系来看,恐怕未来您都只能屈居中枢之外了。”

  对于荀的话,苏曜只能是部分认可。

  看来即便是这位大才,也是想不到宦官后来会自己内讧,干出害死蹇硕这种骚操作吧。

  至于正史上最终何进与宦官拼的同归于尽,便宜了董卓的黑天鹅事件恐怕就更不是当世之人在此时所能想象的了。

  不过,荀这番分析倒还确实说得是头头是道,把苏曜以外的那些人听得是一愣一愣的。

  甚至连一直希望苏曜留在辽东割据的卫明,都有些心动。

  一步而登人臣之极?

  那他们手下这些跟随的亲信岂不是立刻就都要鸡犬升天了?

  到时候一人派一个封疆大吏的官职出去

第502章 荀文若献策解难题

  2024-09-04

  “文若所言确有道理,但此事哪能有如此简单?”

  没有在美丽的幻想中沉浸太久,卫明赶忙猛地甩了甩头,把这种膨胀的想法甩出去:

  “且不说我辽东事物初定,诸事未了,此刻回京,只怕鞭长莫及,反受其乱。”

  “就说这番除国高句丽,功过便在两可之间。”

  “这可是我大汉世祖亲封的王国啊!“

  ”其王受制权臣,我等若只是拨乱反正,更立新君那自然可说有功。”

  “但是贸然除国,毁其社稷,恐怕是师出无名,要惹来朝野非议的。”

  “如今陛下若如传闻所说正值病重,那现今掌权的张让与何进等人不治咱们的罪就算是他们要脸了,至于让君侯回京?那根本不可能啊。”

  卫明的话提醒了众人,高句丽除国这一决策,虽然在军事上取得了胜利,但在政治上却可能引发一连串复杂的问题。

  这也是他这次匆匆赶来的原因。

  对于这次没有一个谋士随军的事情,卫明现在是悔恨之极啊。

  真是见鬼了。

  当初说好的只是教育下高句丽,推翻莫离支明临达野,怎么打着打着苏君侯就打成灭国之战了?

  高句丽近两百年国祚,没个合适的理由,这不是授人以柄么?

  堂堂大汉朝廷,对治下属国说除就除,岂不是让众小弟离心?

  一时间,数道眼神聚焦在苏曜身上。

  虽然没人说话,但是大家的意见都很明显。

  苏君侯啊苏君侯,您这行事着实孟浪了些呀。

  “若是君侯真想借机回京,这高句丽除国之事,要不,咱们再议一下?”

  “再议?无需再议!”

  苏曜脱口而出:

  “除国高句丽,事关辽东长治久安。”

  “再说,我除国之命早已通令全军,岂可朝令夕改?”

  苏曜的语气坚定而有力,不容置疑,他环视四周,目光落在荀身上,继续道:

  “至于该如何名正言顺回京一事,文若既然提出,想来不会是无的放矢,我说的对否?”

  荀眼中露出赞许的目光。

  心说这个苏君侯能够如此迅猛的从草莽列公侯,果然并非只是一介只会蛮勇的武夫。

  荀正了正神色,拱手曰:

  “苏君侯谬赞了。”

  “在下起初也并无必然之把握,然而待见了君侯后却才放下心来。”

  苏曜绷着脸心里却撇了撇嘴。

  这些干谋士的,都这么喜欢卖关子么?

  他其实心里也稍微有了点计较,不过此刻,身为主公,苏曜还是配合着演了两下,催问其有何良策可解此难题。

  荀轻笑道:

  “若要解此难题,却是非常简单的,答案便落在君侯带回的那位俘虏身上。”

  “文若说的可是那高句丽的王子,高拔奇?”

  “正是。”荀抚须道。

  而听了的荀的计策后,吕布等人则是瞪大了眼睛,还能这么搞?

  “什么?!”

  “王子要即位了?!”

  混乱的城市中,高句丽王子将在明日上午举行简要即位礼的事情瞬间轰动了王都。

  百姓们纷纷奔走相告,甚至汉军与椽那部逃亡百姓爆发的争斗也平息了下来。

  “发生了什么事情?”

  “那些汉军难道要放过咱们吗?”

  “王啊,请救救我们吧!”

  随着高句丽王子高拔奇即将即位的消息传开,整个国内城的气氛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百姓们从最初的绝望和恐惧中逐渐看到了一丝希望,他们纷纷聚集在王宫前,期待着新王的到来,希望能够借此摆脱连年的战乱和苦难。

  然而,在这王宫大门前匆匆的即位大典上,高拔奇的脸上却充满苦涩。

  多勿加,恒那加和灌那加这三部首领,大典上最重要的大臣,此刻对这位国王更是没表现出半点敬意。

  因为,很简单。

  这些高层的权贵们都很清楚,这不过是一场戏罢了。

  既是演给城中的百姓,让他们能乖乖听话,老老实实的赶赴辽东。

  也是演给洛阳城中的衮衮诸公,让他们挑不出任何毛病。

  苏曜此战,乃是兴王道,诛权臣,扶立新王拨乱反正,自有大功于天下社稷。

  “说来说去,这不还是反悔了么?”

  成廉忍不住向吕布吐槽:

  “高句丽又不除国了,还给他们整了个新国王,那咱们这辛苦打下来的地就这么不要了?”

  吕布哈哈大笑两声:

  “这都是表象,重点在那下面。”

  “什么?!”

  “高句丽的国王要前来朝贡谢恩?”

  一晃十数日,洛阳的尚书房中,何进一脸惊愕的看着张让。

  “是呀,大将军。”

  张让甩了甩手上的奏章,仿佛烫手似得,尖着嗓子说道:

  “咱们这苏君侯可真是大能耐了。”

首节上一节446/61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