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第430节

  “而至于放回那些俘虏嘛”

  苏曜话音未落,吕布也明白了,当即接腔道:

  “那些吓破胆的鼠辈自然不足为虑。”

  “放掉他们不但能彰显我君侯之仁义,更可通过这些人把我天兵神威口耳相传。”

  “听到前线如此大败的惨状,那些守城兵士岂有不动摇的道理?”

  “这是多少钱都买不来的效果啊。”

  乙支达玛和勿鲁加闻言,面面相觑,心中不禁对苏曜的深谋远虑感到敬佩。

  之前一直在战斗,他们都完全没有发现,这位君侯能以如此年龄便担任一郡之太守,看来也不仅仅靠着其超凡的武艺啊,胸襟和见识也同样是令人惊叹啊。

  听着手下这些人又开始拍起马屁,苏曜赶紧摆摆手:

  “好了好了。”

  “另外还有一件事。”

  “在送回俘虏和椽那加尸首的同时,你们再修书一封。”

  “咱们是顺天承命,行堂堂正正之军,这先礼后兵自然是少不了的。”

  “也瞅瞅这个莫离支他到底识不识相。”

  时光如水,岁月如梭。

  连番战斗虽然一路顺风顺水,但是时间却不等人,依旧在一日一日的走着。

  高句丽地区与辽东广阔的平原不同,其地多山川密林,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白山黑水。

  在这里行军,耗费的时间远超预计,不知不觉间时间已将要走到三月。

  不过相比消耗的时间,他们所获得的战果也同样丰厚。

  此战苏曜与关羽等人分南北两路出击,北线苏曜以少量精锐突袭堤坝,南线关羽则率水师在吕布与赵云的佯攻掩护下直取坐原。

  最终,苏曜引发的大洪水不但使关羽水师直接摧毁了王都西南的坐原城堡群不说,战后缴获的俘虏上至莫离支明临达野的长子,下至普通兵卒百姓便有上万之众。

  这些人,除了部分身份特殊的被带至前线外,其他人都被发往辽东后方抄没为奴,优先分配给有功之士。

  打仗顺风顺水,几乎没有遭受伤亡,收获却格外喜人,不但有钱有粮,只要参战之人便人人都可分得奴隶。

  参战官兵一时间是人人喜笑颜开。

  而那些在战斗中立功的人的赏赐则更加丰厚,甚至还有优先挑选的权利。

  最让人无语的就是那划船先登坐原之人,不但在战后被亲赐了不少土地和财帛,那个小瘦子本人更是一口气牵走了十个高句丽小娘

  不但引得左右同袍不由腹诽:“这家伙是想死在娘们的肚皮上吗?”

  甚至连关羽都多看了这小兵两眼,着实是个令人称奇的家伙。

  南线关羽等人大军所获丰厚,北线苏曜的精兵小队战果就更是耀眼了。

  仅仅百多人的部队,不但顺利拿下堤坝,又以令人震撼的十余骑便清剿了乌桓逃贼,收获了大量马匹。

  接下来更是围点打援,团灭乙支达玛,利用其兵不血刃的拿下石头城,最终在山谷夹击全灭了椽那加带来的高句丽最后的骑兵队。

  这一路下来,从百多人的部队入密林,到如今石头城外血战,苏曜的部队是越打越多,仆从兵除了最初勿鲁加带来的三十余高句丽猎手,到现在以数十汉军精锐领衔,乌桓与高句丽等人联军上千,硬生生的以一己之力打出了十倍兵力。

  而拿下石头城,更是切断了高句丽南北联系,恢复大汉“第二玄菟”郡时下辖的上殷台县领地,得民数万计。

  是的,恢复领土。

  虽然苏曜目前没有彻底毁灭高句丽的想法,但是我亲自打下来的地,还是我汉家故地,自然也没有吐出去的道理。

  而且属国嘛,为了他以后能老老实实,不心生邪念,自然也不能让他保持一个那么大的块头,加以削弱约束是必须的事情。

  于是乎,这一番战斗下来,如今的高句丽屏护王都的南北两翼均被剪除,已被困于东南一隅,苏曜对其已成瓮中捉鳖之势。

  于是乎,在发回椽那加遗体的同时苏曜也是开放府库,对手下将士大加封赏重新整编后,南北两军便齐头并进直抵丸都山城。

第482章 噩耗连连陷生死存亡

  2024-08-25

  “你,你说什么?!”

  “老将军死了???”

  “那狗贼竟要我等开城献降?!”

  高句丽国内城王宫。

  初闻噩耗的明临达野呆立当场。

  他的脸色苍白如纸,双手攥紧了又放开,攥紧了又放开,根本不敢相信这是现实。

  那可是椽那加啊!

  整个高句丽已经找不出比他更会打仗的人才了。

  在前一刻,明临达野担心的还是这位老将军会不会趁机出去搞事,把他撇在王都另立山头。

  现在,听着通传之人欲哭无泪的告诉他椽那加已死,这让明临达野的精神一度出现了一阵恍惚。

  “这怎么可能?”

  “这不可能!”

  “这才过去多久?”

  “他不是带着我两千骑兵去石头城了吗?”

  “那边远离前线,不可能有人能威胁到他们的安全啊。”

  “你!”

  明临达野指着跪在地上的传信兵,怒喝一声:

  “敢要谎报军情的话,你信不信我夷汝三族?!”

  传信兵被吓得浑身一颤,脸色惨白,连忙磕头解释道:

  “莫离支,小的所言句句属实,绝不敢有半句虚言啊。”

  “不但老将军的遗体被运回,还有好几百人的败兵一路抬棺,已过丸都山城。”

  “这一切沿途各村各寨的百姓都是亲眼所见,已经传遍了。”

  “那遗体怕是明日就到王城了。”

  明临达野闻言,只觉天旋地转,一股难以言喻的绝望涌上心头。

  椽那加的死,不仅仅意味着他失去了一位重臣和大将,更象征着高句丽在军事上的重大挫败。

  汉军的强大,真是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料啊。

  “该死的汉人!”

  “他们真该死啊!”

  他咬牙切齿地咒骂着,双手紧握成拳,指甲几乎嵌入掌心而不自知。

  大殿内一片死寂,只有他沉重的呼吸声和兵士不住的磕头声交织在一起。

  “传令下去,全城戒严,加强城防,尤其是那丸都山城万万不得有失!”

  “国内城这边则全城缟素,为老将军发丧!”

  “最后,再把所有重臣都找来,即刻让他们到王宫议事!”

  随着明临达野的命令下达,高句丽王城内顿时陷入了一片哀悼之中。

  国内城的街道上挂满白布,百姓们纷纷走出家门,为这位曾为高句丽立下赫赫战功的老将军默哀。

  而王宫之内,重臣们匆匆赶来,脸上神色各异,不安又警惕。

  每个人都很清楚,随着椽那加的战死,局势已是岌岌可危,立国数百年的高句丽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

  甚至连一向重病久不上朝的老王都久违的来到了现场。

  只见明临达野站在王座旁,目光如炬地扫视着在座的每一位大臣:

  “诸位同僚,如今我高句丽正值生死存亡之际,各位有何良策,快速速道来!”

  然而,大殿内却是一片沉默,大臣们面面相觑,却无人敢轻易开口。

  汉军之强大有目共睹,坐原陷落,椽那加也是横死沙场,那些汉人起兵至今更是未尝一败,他们实在想不出有什么有效的对策来抵御这股不可一世的敌人。

  最终,在明临达野的催逼之下,这些人最后说的无非是些整肃城防,召集族兵的废话,于眼下紧急局势无甚帮助。

  绝望,沮丧,笼罩在每一个人的心间。

  就在这时,灌那部族长灌那加缓缓站起身来,他的声音虽然微弱却异常坚定:

  “莫离支大人,某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讲!”明临达野迫不及待地催促道。

  “在下以为,眼下我高句丽已无力与汉军正面抗衡,不如暂避其锋,寻求和谈之机。”

  灌那加缓缓说道:

  “同时,可遣使前往扶余、沃沮等邻近部落,请求援兵,共抗汉敌。”

  此言一出,大殿内顿时议论纷纷。

  求援之说简直是无稽之谈,且不说远水不解近渴的问题,就说周围这些势力,哪个不是这些年被他们高句丽一通胖揍,纷纷割地退让。

  如今,我高句丽倒了血霉,这些人不上来一人踹上一脚已经是他们反应迟钝了,指望这些人出兵帮助,抵御大汉?

  那是断然不可能的。

  倒是这求和之说还有点意思。

  “汉军既然送回了遗体,还修书一封要我等献降,显然也不是不死不休之局”

  有人赞同道:

  “如此一来,趁着咱们还有余力,寻机议和确实不失为一种选择。”

  “荒谬!”

  立刻就有人反对道:

  “我高句丽立国数百年,威加东北,扶余、沃沮和三韩等各族哪个不怕咱们?”

  “如今我王都防御尚在,却妄言求和,岂不是让我高句丽颜面扫地,成为天下笑柄?”

  “到时候墙倒众人推,我族在这东北之地怕就待不下去了。”

  这反对之人乃是恒那部族长恒那加,与刚刚说话的灌那加一样,都是高句丽五族之一。

  此人发言一出,当即全场陷入了沉默。

  本来东部的恒那部因为生活在东部大海之滨,与其他各部往来较少,势力不大,很少表达自己的意见。

  这在明临答夫崛起,椽那部垄断高句丽大权后就更加明显。

首节上一节430/61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