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第42节

  他稍一思量,就猜到了苏曜的想法,年轻人嘛,谁还不想当个指挥千军万马的大将军,但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军中更是军法森严,他不能看着年轻人走歪路。

  是的,这才不是他吕奉先嫉妒后进呢!

  “吕大人可是要举报我?”

  苏曜试探道。

  苏曜的想法很纯粹,不过是在无法登出后,他重新审视了一下系统的异常。

  发现自己意外的获得了更多的自由度,比如带兵限额,在以前内测版中是不能突破的,而他现在却远远超过了50限额。

  不过当然,代价是超额部分的补给和工资全部都由他自己个人承担。

  也正因此,他开始更多的试探系统的边界,希望在这个似乎越来越陌生的游戏中发掘一些新的线索和机制。

  毕竟这个游戏现在已经事关他的生死了,他不得不谨慎处之。

  于是眼前对于白波军战俘的处置即是如此。

  而他也再一次收获了一些意外。

  “吕某可当不得大人,汝若一意孤行,还望且莫留人口实才好。”

  吕布长叹一口,转身离去,背影沧桑。

  刚刚苏曜一坚持,他才豁然清醒,眼前这小子和他吕奉先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别看两人现在还都是同级的屯长,但张扬的请功书都已经发出有一阵了,说不得几日之后,他吕奉先就要叫这小子将军或官长。

  没看人家张扬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么,会当官的就是不一样呐。

  再瞅瞅自己,他吕奉先在这充什么楞啊,还当大人,害,得了得了。

  大人,与后世烂大街的用法不同,此时口语上多用于对父母家长等人的尊称,是相当亲密且私人的叫法。

  是的,向来自负的吕布与多次纠正苏曜喊法的张杨不同,他完全没觉得苏曜喊他大人有什么不妥的,他堂堂吕奉先难道还当不得大人?

  甚至对于苏曜的胡乱瞎喊吕布还觉得略爽,只道这小子嘴够甜,人懂事。

  但时过境迁,现在再听这句大人,他却蓦地觉得有些刺耳,竟一时不好意思再站在这里了。

  “吕大人放心吧”

  苏曜拱手道

  “对这些人的处置,我必不会给咱们军里找什么麻烦的。”

  吕布背对着众人挥了挥手,面色多少欣慰了些。

  心说这小子其实也还蛮不赖的,除了行为和处事的方式有待商榷外,能力和态度那是绝对没话说。

  不但嘴甜,而且对同僚,对手下都不错,出手大方,居功还不自傲。

  如今还知道孝敬他点军功……

  苏曜眨着眼目送吕布离开。

  只是,不知他吕布若知道苏曜喊大人只是单纯受后世影视剧荼毒,觉得屯长念的别扭,压根就没注意到时代对大人这一词义造成的改变。

  而所谓帮忙打军功又更多只是希望有个工具人来勾引,试探下可能会存在的其他玩家时,那他吕布又会如何感想呢。

  但此等文化差异造成的误会,两人怕是很难解开了。

  废话不多说,吕布离开后,跪在地上的白波军两位头目顿时察觉生机,又开始忙不迭的争执起来。

  对此苏曜也懒得断案,他要的是黄巾军的人力储备,对于这些大众脸的军官头头嘛。

  苏曜眼中精光一闪而过,不理他们,径自问道

  “徐晃此人,你们可认识?”

第58章 不当也罢

  “徐晃?”

  争执中的王大眼和林青之俱是一愣。

  这个名字他们太熟悉了,说恨之入骨可能有点过,但说一句厌恶至极绝对没毛病。

  那徐晃本是河东郡一郡吏,是他们最厌恶的官僚,月初竟摇身一变,成了杨奉将军手下大将,还夺走了他们头号大将的宝座。

  这次王大眼他们认为自己遭到伏击也同与徐晃竞争攻略界休县城,急于行军疏于防范脱不开干系。

  “摇身一变?”

  苏曜好奇。

  玩三国游戏怎可能不认识徐晃,那可是未来在正面战场上击败过关羽的男人,曹魏五子良将之一,出身于河东白波军的徐晃徐公明。

  此人也是苏曜先南战略的又一大考量!

  这可是前期打野就能收到的史诗级npc队友,他既然出生在并州,那不收简直天理难容。

  不过意外的是听这些人说法,此人竟还是官兵出身了?说来他还确实没细究过这些人过去的背景。

  “是的,杨奉将,呸,贼酋杨奉月初寇河东,在那徐晃手上吃了个暗亏,便想了个法子请去了……

  呸,掳去了徐晃在洪洞县城的老母,以其母为饵,诱其出战,将其捕获纳入麾下。”

  “还有这故事?”苏曜眨了眨眼。

  “将军可是与那徐晃有旧?”王大眼小心的瞧着苏曜。

  “旧倒没有,不过我听说这徐晃可非常人,使一把开山大斧,作战凶猛,有不亚于奉先之勇。”

  “谁?奉先(徐晃)?!”

  听得众人诧异惊呼,苏曜轻笑一声

  “吕大人您还在呢。”

  “臭小子,要不是稚叔让我盯着你,怕你乱来,你以为本大爷喜欢在这听胡扯呢。”

  吕布咚咚地走过来,方天戟往地上一插,瞪眼道

  “你那点激将法还想唬我呢,一个河东鼠辈,他也配?

  我看你就是又想去搞事情了。”

  苏曜扭过头去,暗暗啧了一口,这吕布智力值好像也不是很低嘛。

  “贤弟,你可别忘了,丁使君的军令是让咱们限期回晋阳集合,失期可是要问罪的!”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我们总不能知道有人去打县城而不去救吧,咱们都到这了。”

  “那你先当了将再说,咱们兵就是要服从军令。

  再者说,县令一样有保境安民的职责。”

  “你当真如此认为?”苏曜面露诧异。

  “什么?”

  “我认识的吕奉先可不是如此死板天真的人吧。”

  死板天真?

  吕布被一句话堵的是面红耳赤,顿了顿才说

  “我当然知道他们守不住。”

  吕布敲了敲方天戟

  “但你怎么就不理解稚叔和吕某的苦心呢?

  你此番立下奇功,只要老老实实等着使君勘功封赏,那这路就是顺顺当当的,前途无量!

  可你如今一意孤行,非要去那界休县城。

  且不说我等现在带着这几百号俘虏怎么处理,或者你打不打的赢。

  一旦回师慢了,被判了失期,不但你救援的功劳会被抹消,在上官那里还会得一个桀骜不驯,不服军令的评价。

  对你前述的论功也会造成影响!

  孰轻孰重苏小子你就拎不清吗?”

  苏曜挑了下眉毛,颇为意外,没想到要去抓徐晃还要先舌战吕布。

  这吕布何时有如此口才度了?还说得这些大道理。

  实际上这确实不是吕布的意思,而是他们出征前张扬特意交代的,让吕布看好苏曜莫要乱来,才把此中厉害讲了清楚。

  对吕布的说辞苏曜想了一下,他目光扫过周围侍立着的将士们,慢慢说道

  “大家最初都是为何参的军?”

  这话问的众人一愣,但倒也没毛病。

  后汉行募兵制,他们这些职业军人并非那些临时征召的农兵,确实都是凭自身意愿拿起了武器。

  但为了什么?

  是出人头地封候拜将,还是混口饭吃?

  “我苏曜很简单,见不得那些胡人撒野,不,不只是胡人。

  所有的,妄图凭自身暴力为一己私欲,欺压良善荼毒百姓的混蛋,我都通通都看不过眼。”

  苏曜激动地握紧拳头,沉浸在背景之中:

  “如各位所见,苏曜我有力量。

  那我便要用此力量去纠正错误,打击邪恶,惩治不法,以使百姓能安居乐业,还大地以朗朗乾坤!”

  这句话一下子说到他们大多数人心里了。

  边郡子弟没有内地百姓的好命,他们从小见的都是杀戮,暴力,掠夺与死亡。

  前一天还一同饮酒的朋友可能今天就沦为屠刀下的死尸。

  而走亲访友归来后面对也可能是一座烧毁的房屋。

  什么封侯拜相,当兵吃粮在生存危机前都是如此空洞。

  阉党祸国,权奸当道。

  后汉朝廷昏聩无能,天下局势岌岌可危。

  他们这些边郡子弟拿起武器最大的理由便是为了活下去,为了保护他们的家人和亲友。

  面对苏曜如此话语,便是吕布也无话可说。

  吕布的思绪在这一瞬间飘回了二十多年前那个九原县村中的少年。

  在那个鲜卑劫掠者几乎烧毁的村庄中,他拿着把刀浑身浴血。

  那是吕布头一次杀人,他凭着自己天生神力和满腔血勇帮助村民终于击退了这些侵略者。

  在那以后吕布便成为了全村的希望,那些他连名字都叫不出的陌生长辈们,那些与他毫无血缘的亲切村民们。

  正是靠着这些人们每家每户拼凑出的盘缠,吕布才得以能够拜师李彦,学得这无双的戟法。

首节上一节42/61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