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第258节

  袁术说罢凑近何进,低声耳语了几句。

  何进听后,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道:

  “公路大才,此计甚妙,就按你说的办,且看他还能蹦几日!”

第281章 苏曜强推剧情,皇帝病情加重人心惶惶(4K4)

  时间来到了次日。

  且说苏曜回营后,虽然没有得到何进大将军府的批文,无法进行正式的裁员工作。

  但,苏曜依然按照名单上分类进行了处置。

  那些被淘汰至不合格者,愿自愿离开者他不加阻拦,若不愿离开,苏曜则将其直接送去守门或者进行清理打扫工作,不得参与营内集训。

  而其他的人则被苏曜重新进行整编。

  值得一提的是,那董勇居然算军中少数高门勋贵中成绩上佳者的一员。

  这让苏曜感到一丝意外。

  不过也就仅此而已了,虽然他对此人不甚感冒,但也还是按照标准将其放在军官的位置上。

  同时,为了加强训练强度,以及与他的并州军更好的协调作战,苏曜还专门从调来了骑都吕布为首的一批并州军军官,以编外教官的身份,负责整训带队。

  在并州军军官们的加入下,虎贲军的训练强度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将士们的战斗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也有了显著的提高。

  每日清晨,随着晨光的初现,虎贲军便在吕布等教官的带领下开始了严格的训练。

  这些通过选拔的战士们,在苏曜展现出的战绩和能力,以及硬刚大将军府,强行清洗近百勋贵子弟的决心后,也都不得不改变了自己昔日那吊儿郎当的态度。

  拿出饱满的精神来应对每日的训练操演,同时也在密切关注着局势的变化。

  对这场整肃运动中,何元,或者说大将军其与苏君侯到底最后谁胜谁负保持着紧密的关注。

  若是大将军胜,那么一切自然恢复原状,他们的好日子就又回来了。

  而若是苏君侯胜.

  “那姓苏的马上就要完蛋了!”

  “他不可能赢的!”

  “等着瞧吧,我,我们一定会回去的!”

  何元擦了把汗,充满脏污的手攥的紧紧的。

  与校场中央,那些喊着号子,精神饱满正在训练的将士们相反。

  在虎贲军校场的另一侧,一片阴暗的角落里,被淘汰的将士们聚集在一起,围在何元身边。

  他们的四周放着扫把和木桶,他们的脸上带着不满和愤恨,眼神中透露出对苏曜的深深怨念。

  这些曾经的高门勋贵子弟,习惯了养尊处优的生活,如今却被苏曜一纸令下逐出了虎贲军的核心,干着这些粗鄙下人的活计,心中怒火翻涌。

  “何公子说的是,绝不能就这样算了,我们一定会回去的!”

  “没错,只要我等高门之后团结起来,那就没有办不成的事情!”

  “没错没错,我状子都写好了,我父亲也已经拉到了不少同僚,这次,定让那小子讨不得好!”

  对于何元号召,众人纷纷迎合响应。

  你家拉来几个同僚,我家拉来几个门生,大家抱团取暖,一个个奏疏都送了上去,堆满了案头。

  声泪俱下的控诉、直斥苏曜倒行逆施,倒反天罡。

  这便是袁术拟定的计策。

  在打一开始,他就知道,以苏曜的性子,必然是刚烈至极,毫不妥协。

  这样的人,若是让他无所事事,过着深居简出的生活,那么他最多就是惹人嫌一点,倒也不会有太多人恨他。

  但要真是委以重任,那他必然是惹得满城风雨,搞的怨声载道。

  这便是当初袁术突然与卢植一起力劝,让何进授权苏曜整顿虎贲军的原因。

  不过,老实说,袁术也没料到,计划比想象中更顺利。

  那苏君侯居然下手如此之狠,一口气淘汰了近百名勋贵子弟。

  这些人,与他们背后盘根交错的势力们会结成一个粗大的网络,共同坚定的对抗苏曜。

  “但是.咱们这样子,真的能扳倒他么?”

  一位刚拎着水桶过来的勋贵子弟担忧道:

  “这苏君侯可是风头正盛,简在帝心啊”

  “万一陛下又给压下来了”

  勋贵子弟们一听,纷纷沉默。

  此人的担忧不无道理,他们都清楚,若是那个昏君执意包庇,恐怕.

  就这时,突然一声冷哼,众人一回头,只见何元面色神秘道:

  “你们可知道,陛下已经半旬没有露面了?”

  “啊?”

  “何公子这是何意?”

  对于众人的疑问,何元故作神秘,高深莫测道:

  “放心吧,这姓苏的蹦不了多久了。”

  “他的靠山,怕是要倒啦。”

  何元为何有此一说呢?

  那自然是刘宏的病情了。

  虽然董太后等人极力隐瞒此事,但皇帝毕竟已半旬没有露面,远超过往,那何家又是何许人也?

  太医令张奉既是张让的从子,也是何进的姻亲。

  随着皇帝病情越发恶化,何进也终于知道了此事。

  “陛下近来身体本就不好,此番远行奔波不说,又遭遇兵险。

  这一连熬了几日,又受风又受惊的,还硬挺着给那苏曜封侯给军队加赏,当晚回去,人就撂倒了。”

  两日前王府的一处密室内,张让与何进悄悄道:

  “奉儿说了,陛下这回相当危险,能不能挺过去,那就看他的造化了。”

  “何大将军,你可要早做准备啊。”

  何进听得是悚然一惊。

  他发现了一个巨大的机会!

  皇帝储位未定,若有不测,那自然皇长子当继大位。

  而只要陛下不在了,那苏曜也就失去了朝中的靠山,还不是任他捏扁搓圆?

  陛下没有直接病逝也不要紧,听那说法,陛下现在是身体极为虚弱。

  只待他醒来,何进便准备立刻将那些攻击的奏折送上,请皇帝圣裁。

  搞不好,那就会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让皇帝一命呜呼。

  但最大的问题是,现在陛下乃是在路上,皇长子不在身边,这就尴了个大尬。

  万一有人拥立那刘协就地登基,就是最大的威胁。

  不过他真是没想到,这张让竟然先来与自己商议,那最大的风险便已经解除。

  哪怕皇帝真的驾崩,只要控制住刘协,早日回京主持刘辩的登基便万事大吉。

  看到那惊喜的何进,张让也是心中狂呼MMP。

  要说这皇帝出巡的路上身患重病,简直是昔年那暴君嬴政的故事重演啊。

  这令张让一瞬间便有了那赵高之心。

  以十常侍之威望,扶立随驾的幼子刘协,以拥立之功再掌一代大权,这是何等美事?

  然而这心只一瞬,他便熄灭了。

  因为他瞅了一圈,没找到一个合适的李斯。

  目前的兵权名义上都在大将军手中,唯一可算相对独立的偏偏是那混小子苏曜。

  于是在一番两项权衡之后,张让还是找上了老熟人何进。

  两人虽然斗斗合合,但倒是都有何皇后这么一个共同的纽带。

  况且,何家怎么说也是他们十常侍一手扶持起来的,两家也还有姻亲之谊。

  那以后纵然又有了不和,那矛盾再大又能大到哪里去呢。

  于是,两人就在这皇帝病重之时,开始谋划后事。

  只不过,他们却忽略了,苏曜带着一个人,悄悄的进入了公主的房间。

  夜幕深沉。

  皇帝的局面越来越差。

  虽然太医令张奉这几日满嘴的皇帝吉人天相,很快就会好转。

  但董太后眼睛里瞧得明明白白。

  自己的儿子高烧始终不退,清醒的时间越来越少,可谓是一日比一日虚弱。

  可把她看的心急如焚。

  连外面报来,反贼先锋逼近,还有某某某的诸侯响应勤王等消息她都没心情去看了。

  痛苦,难受,恐惧,种种情绪涌上董太后的心头。

  太突然,太突然了!

  明明就在几天前,她还在和自己儿子商议万年的婚事,还有讨论该怎么给协儿铺路。

  谁知道,一场大战之后,她的顶梁柱却塌了下来。

  眼下甚至都不在京城啊!

  现在主持军国大事的都是那何进,这万一皇儿真有个不测,她这孤孙寡母的可该怎么办啊。

  皇帝的床榻前,这位大汉帝国的九五至尊奄奄一息,眼瞅着就是时日无多了。

  甚至连太医们,现在也不敢再昧着心说陛下无恙了。

  有那不敏感的太医,甚至说出了让太后准备后事的话。

  为此直接被急火攻心的太后下了大狱。

  后事,后事,该怎么准备后事,又要准备什么样的后事?!

首节上一节258/61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