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秦始皇与我视频通话 第73节

  实在不行还有个飞将军的先祖李信。

  这可是有名的勇将!

  等他北上回归,一定得让政哥给他派个几十万兵马,北上龙城!

  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

  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

  早点纳入中原王朝,不就没这事了吗?

  北方民族与中原王朝纠葛两千多年,如此内耗搞得中原崩溃了多少次。

  中原的百姓不仅养育了他们所在的朝代,也在养育周边所有与华夏接壤的民族。

  从一开始,周围的各个民族就注定会成为一个越来越厚的壳,限制着中原文化的进升。

  这样的融合是痛苦的。

  最后彻底崩盘。

  [后生,大秦历来重农抑商,此例一开,大秦律令需要大改了。]

  今日发送短信已经是上限了,回去好好睡一觉。

  明天想好怎么回信息。

  “儿子,饿不饿?”

  路过小区门口的烤鸭店,老妈见还开着门,便斩了半只鸭子。

  手机一扔,直接躺床上进入了梦乡。

  隐约间,王守阳似乎看到一个身影持着烛火看着一幅巨大的地图。

  阳光再次从窗帘的缝隙中透出。

  王守阳被敲门声惊醒。

  “儿子,早餐给你放桌子上了,别忘了吃哈!”

  “知道了!”

  揉了揉眼睛,时间已经九点钟了。

  “可怜喔,周末还得上班!”

  王守阳看着放在桌子上的茶叶蛋和小米粥,打了个哈欠。

  “我去,老爸又吐厕所了!”

  不知道昨天夜里几点回来的,看这样子有没少喝。

  “哦~儿子!吃早饭呢?”

  王守义躺在沙发上,用吸管喝着小米粥。

  “老爸,今天不上班?”

  头发乱糟糟的中年人挺着啤酒肚往椅子上一屁股坐下。

  “请假半天,下午去公司。”

  王守阳看了一眼老爸:“爸,新疆好吗?”

  老爸刚塞了个茶叶蛋,含糊不清的回道:“咋了,想去新疆看看?”

  “没有,就是好奇。”

  “新疆可是个好地方唉~羊肉串美美滴~古丽也美美滴~”

  王守阳皱了皱眉头,“古丽是什么?”

  老爸清了清嗓子,“新疆,地域辽阔,是中国最大的省份,也是我国西大门,地理条件优越!”

  “那当初是怎么建设的呢?”

  “兵团建设,同当地人民同甘共苦,那时候的人总有股拼搏的劲头,艰苦的日子在他们看来只是暂时的。”

  中年老男人似乎有些感慨。

  “有机会我自己去看看!”

  老爸笑了笑,“你还年轻,祖国的大好河山一定要亲自去走走!”

  王守阳点了点头,手中快速编辑短信。

  [商业有商业法,秦律只是雏形,要想体系化,立法、执法、司法得分开。种类多了不可怕,最怕繁琐,百姓都不懂,立不如不立。]

第75章 父子畅谈

  秦政二十八年,冬

  大雪和寒冷阻挡着人类出门的脚步。

  但天气不是阻碍人类思考的障碍。

  有了煤炭的加持,这个冬天的北方民众或许能够少冻死一些。

  坐在暖房的秦始皇看着王守阳发来的信息,感觉很是无奈,

  这小子思维跳脱,又有时代的限制,导致他对大秦的认识是有偏差的。

  后世已经有定论的东西,在大秦已经有了雏形。

  人们在往前探索的时候,眼前是一片迷雾,后世能够得到最终,或者是暂时的答案,对于秦始皇来说,有的部分他还无力做到。

  所以他有了本小册子,学着喜的做法,开始记录日常。

  与后世小子的交流内容,与大臣们的议事,也有平日的思索和感悟。

  手机上的一切对他来说都是新奇的。

  计时的方法,日历的变动,计算的符号,以及操作的体系。

  [后生,你说的三法,这些大秦的制度是做不到的。但律法简化倒是有些启发,法约束庶民,自当为庶民所知。]

  后世简化的字体他还没有推广的打算。

  小篆和隶书的推行都得罪了一大帮的文人,再推简化字,大秦亡的更快。

  “陛下,长公子来了。”

  秦始皇抬头,大儿子已经垂手站在门外了。

  “进来吧。”

  扶苏走近,躬身施礼。

  “父皇。”

  “来!扶苏儿,近前来!”

  秦始皇命人拿来一个软席,为自己儿子让了让座位。

  献俘之后,朝中的凝聚力稍微好了一些,以往凡事都跳脚骂几句的博士儒生们这些天也不埋怨了。

  日新月异的大秦让他们看不懂。

  甚至始皇帝下令来年田赋减一成收取,都令他们不再震惊。

  儿子也乖了不少,让始皇帝有些不习惯。

  可能是后世的记载让他也想了很多吧。

  “父皇,儿臣坐这边就好!”

  自家老爹没由来的亲近让扶苏有些忐忑。

  “便依你。”

  摆放软席的宦官脸上的笑容都成了一朵花。

  往日这对父子如同仇人,见了面没说几句都会吵起来。

  最后儿子甩袖离去,父亲暴跳如雷。

  像今日融洽的景象,几乎没有见过。

  房间内没了他人。

  秦始皇很随意的为儿子倒了杯热茶。

  扶苏默默接过,心中五味杂陈。

  “嘿嘿,后世那小子说父子如朋友,相处起来才舒坦。”

  “儿臣以为后世之人无礼!”

  秦始皇难得认可自己儿子的说法。

  “孔夫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之道,是后世之治的基础,还是不能丢的!”

  扶苏喝了口茶水,“父亲愿意启用儒家?”

  一句父亲让秦始皇有些愣神,然后嘴角翘了翘。

  “儒家可以启用,但也不能只用儒士。”

  扶苏点了点头,后世所传的诸多法子让扶苏大开眼界。

  他前些日子去了趟蓝田大营。

  东工正在搞的东西都让他感到颤栗。

  那玻璃房子内的葱郁禾苗。

  几个农家的人在那讨论粪便与草木的混合比例,最后还拉着扶苏闻发酵过的肥料。

  工室里面复杂的钢铁图画,那名情绪异常稳定的墨家传人,为扶苏详细的讲述动力的原理。

  几个进言多次,被王绾极力挡在外面的方士,在那搞火药炼制。

  仅仅是一手臂大小的竹筒,竟能发出如同雷霆的巨响。

  他们竟然还不满足!

  还有印刷工室中,一张纸如水流淌的书籍,报纸。

  这是现在的儒生无法做到的。

  他们眼中这些都是小道。

  唯有人内心的仁德建设才是他们关注的大道。

  甚至儒生会扼杀这些东西的发展。

  因为儒家崇尚古礼,认为恢复周朝礼法,君王垂拱,百姓安乐,平稳才是正途。

  巨大的改变会摧毁他们建设的仁德。

  但这些东西无疑是能够改变大秦现状的物品。

首节上一节73/32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