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秦始皇与我视频通话 第280节

  “刚刚那两位商贾说的不假,大秦的律令不被六国之人接受,这是个不小的问题。”

  冯劫脸上的忧虑并不比李斯少多少。

  “还是人心思分封。”

  “朝中之人又何尝不想如此?”

  冯劫一句话说出了很多人的心思。

  分封,多是一件美事啊。

  一国之地,想干干嘛。

  “分封之事无人敢提,就算提了也没什么用。郡县治理是最好的手段,特别是如今这样的庞大的地域。”

  李斯堵死了这个话题,他第一个反对分封。

  “吏治也是一个问题,秦人不可能永远占着郡县之职,总要有六国之人参与进来。”

  冯劫叹息一声,这也是一个巨大的问题。

  “除非再拖五年。”

  冯劫很认可这么个时间,同时又苦笑摇头。

  五年时间,长春郡,东胡郡将彻底安定。

  北方匈奴会被彻底瓦解,月氏占据的商道会归于大秦。

  南境的长期计划将会有一定的成果。

  五岭之地将会被纳为大秦之地。

  更多的六国故地黔首被移出,给原本拥挤的地区降低压力。

  但这一切都有一个前提。

  那就是还能不能再拖五年。

  六国故地的黔首还愿不愿意在等五年。

  以现在田赋的变化来看,六国故地仍是混沌一片,说是各自为政毫不为过。

  对地区的控制力太低,黔首之心仍怀念故国,若是中层有人阳奉阴违,对于大秦的治理来说将是巨大的危机。

  “齐家。”

  李斯又吐出了两个字。

  冯劫则沉默了,良久才道:“那位对家里人还是有些担忧。”

  “家里不安宁,也无法对外动手段啊。”

  李斯淡淡道,对于陛下整治宗室的事情,表示认可。

  虽然他也算是外戚之一。

  “下一个会是谁?”

  冯劫看着李斯,问了这个问题。

  李斯没有回答,只是默默指了指自己,然后指了指冯劫。

  后者则摇了摇头,认为以陛下如今的心思,对大臣动手还不太可能。

  虽然调整了治粟内史的吏员,但那是国之根基,调整在所难免。

  但真要动所有的朝中框架,恐怕不太可能。

  又是一阵长长的沉默。

  他们发现如今的陛下越来越难以猜度了。

  “听将作少府说,年底那边的学宫应该可以开学。”

  话题转移了一下,这才让李斯提了点兴趣。

  “今晚这堂中议论此事的可不少。”

  “这也算是提振人心的手段。”冯劫笑了笑,让人撤下了案上的残羹。

  随从便端了两个果盘,里面放着樱桃、枇杷和杏子。

  “只不过这群百家之人自诩高洁,耻于为吏,教出来的学生能真正做事的恐怕不多。”

  李斯并不看好上林学宫。

  虽然这是陛下统一学问的手段。

  若是按他的意思,这些学问应只留实用之学,空谈之言全部销毁。

  “不过老农头倒有些手段,几个百家之首现在可都看其脸色行事。”

  冯劫将一枚杏子掰开,咬了一口,顿时一股酸爽。

  “我可没看他脸色。”

  “哈哈哈,不过你那弟子倒也大胆,直接提议让女子入学。”

  提到此事,李斯便脸色阴沉了下来。

  “那位更是冒天下之大不韪,直接同意了此事!”

  两声音未做掩饰,被隔了一扇屏风的秦始皇听了个真切。

  听到这里,秦始皇便有些意态阑珊,确定了两人心思,其实他便没有再听下去的意愿。

  只要两人愿意与他一起弥补这天下的缺漏,便已经可以了。

  秦始皇站了起来,带着蒙毅绕过两人谈话之地。

  随从付了饭钱,顺便连带着李斯和冯劫的也给付了。

  “陛下,两位公卿……”

  秦始皇摆了摆手,“便当没有听到,想必他们也能猜到是朕付了帐。”

  蒙毅心中暗自感叹,这两位竟然也微服出行了。

  朝中大臣们的心思变化有些大啊。

  “今日到此,回兰池休憩!”

  一行人朝着咸阳宫方向而去。

  等到李斯和冯劫出来,时间已经过了亥时。

  “会是谁给我们付了钱?”

  冯劫脸上带着惊愕。

  李斯也摇摇头,他有个猜测,但未敢明言。

  传言陛下手中有一批暗中守卫,会不会是他们呢?

  “店家描述之人很像一个人。”

  “谁?”

  “蒙毅。”

  李斯吐出了这两个字后,神情之中带了一丝惊愕。

  “陛下!”

  冯劫低声吐出这两个字,只觉得喉咙干涩。

第306章 蓟都的水泥工室

  秦灭燕后。

  残破的蓟都变成了一处冷清的城池。

  只有很少的居民和零散的商贾。

  这还是最近这些年商业兴盛后,才有如此的景象。

  从去年开始这座残破的故城便开始了修复工作。

  同时来自上谷郡和渔阳郡的近千名工匠齐聚此地。

  原本已经没人居住的城西被清理了出来。

  入住近万士卒。

  年后没过多久,便起来了整齐的房屋,给这个近千年的燕都添了些许人气。

  立夏的刚过,城里便出了告示。

  内容并不复杂,招挖矿工人,月薪三百钱,不限男女,做五休一,有晋升机会,还有夜晚学室教识文断字。

  蓟县各乡里都贴满了告示,让刚过了春耕的人找到了挣钱的机会。

  三百钱不多,只是以如今粮价,亦可以买三石粗粮,足够家中没有余粮的人度过青黄不接的时期。

  士卒严守的小院内,蓟县县令正跟墨甲讲述近来招募的人手。

  秦始皇对于蓟县的水泥工室很重视,便由墨甲亲自坐镇修建,等到完工后再交由地方运营。

  蓟县县令得了这么大的一个差事,顿时喜不自禁。

  来人是大秦目前名声最盛的青年人。

  虽然没有官职在身,但其爵位之高,已经能够比肩朝中大吏。

  “一万人还是太少了。”

  墨甲对于这么长时间才招募了一万人很不满意。

  “不少了,今年又迁走了一批,这些留下的可都是愿意守着故土的人。”

  蓟县县令带着笑意,讲述了此地人口减少的原因。

  东北新郡的吸引力很大,特别是对于靠近处于关口的黔首。

  那些过境的人口一队一队,到现在都没有停止。

  只见北上,没有见南下的。

  那里的生活和待遇显而易见。

  这也导致了此地的人口流失情况。

  要不是一些富户和旧贵们提了佃户的待遇,估计还能再走一成。

  以往人口是负担,现在人少了,都成了宝贝了。

  “每月工钱再加五十,日管两餐。”

  墨甲在此建立工室是有时限的,一万多人还不够预期,最少还得再来一万。

  “这……”

首节上一节280/32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