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秦始皇与我视频通话 第221节

  韩信撸了撸袖子,“做何事?”

  墨甲走到营门口,看到韩信已经上手了,便摇了摇头,这下又多了个脸黑的人。

  同农家一样,墨家和公输也进行了分组钻研。

  由三家为首组成的统筹总组,下分实验组、计量组、火器组、工程组。

  以统筹组下发的内容,到实验组进行验证,然后交由其余各组进行实用化演变。

  所有学问并未分门别类,而是以用处划分类别。

  这是秦始皇的建议,先以实用为主。

  在这个时代,一些高级的理论对于大秦来说只是空中楼阁。

  来到统筹组的小院,这里是最初的那个东工院落,笔直的黑色路面被清理的很干净,通往农家的实验地。

  外围的工匠工坊已经被整体移除,现在分为四个部分,是四个分组人员讨论和绘制图纸的地方。

  小院被整理的很干净,没有了之前的杂乱的东西。

  往来的人员全都是拿着图纸和炭笔的人,行色匆匆,脸上多是沉思模样。

  “这个东西应该属于工程组吧,总不能在单开一个分组。”

  刚进门便听到了公输合的声音。

  “暂不开分组,还是以实用为主,理论整合等上林学宫建成之后,通过教授时进行区分。”

  这是相夫厘的声音。

  应该又是遇到了难题。

  “甲儿回来了。”

  站在圆桌旁边的匠承听到了脚步声,抬头看到了墨甲。

  其余几人都看向他,互相打了招呼,墨甲便开口道:“诸位师长,何事出了争论。”

  匠承将一叠图纸摊开,指了指为首的名称。

  墨甲不由得瞪大眼睛,“无线…通讯!”

  厚厚一沓的图纸,上面图形众多,复杂中带着特殊的美感。

  “这是陛下要求重点关注的项目,此物复杂无比,已经涉及了世间奥秘。”

  墨甲喉咙微动,有些难以置信。

  “万里通讯,这东西……”

  “不可思议。”

  公输合说出了后面的话语。

  “所有涵盖内容皆都在这一叠图纸之上,只不过要将折叠图纸变为现实却是个漫长的过程。”

  墨甲看着每张图纸上密密麻麻的名称。

  火花发报机、电阻、电子管、矿石收音机等等。

  复杂纷乱,涉及的内容是目前墨甲接触的知识的极限,有些已经超出了他目前的认知。

  怪不得三人在议论这个项目要给那个组。

  这项目真的可以单立一个分组,涉及范围太广了。

  墨甲一时痴迷在了折叠图纸之中。

  匠承却在这时唤醒了他。

  “这个项目很漫长,先由实验组验证最基本的内容。还有工程组的人尽快定下这几种矿产,以便进行后面的内容。

  而你们计量组现在要做的是这个东西。”

  又是几张图纸,不过内容比较简单,涉及的方面还在墨甲的理解范围之内。

  “钟表?”

  简单的两个字,里面的内容却极不简单。

  “一种精度更高的计时装置,以目前我们的技术可以很快制造出第一种的钟表。至于第二种,所需要的东西太过精细,目前只能放大制作。”

  公输合看着墨甲翻看的纸张,解释了几句。

  “用重力为动力源头,同刻漏一般,不过比刻漏更加巧妙。”

  墨甲点了点头,他此时已经翻到了钟表的后半部分内容。

  这是个更加复杂的装置,其精细程度不亚于他刚刚看到的无线通讯的内容。

  “这是可以带在手腕上的计时器!”

  “琅琊海港建造的大船要进行远航,这东西少不了,需要尽快。”

  墨甲面色淡然,心中却暗暗叹气。

  这是要上难度了。

  “此物属于计量,便交由你们计量组了。老夫可是将偃师之术全公开了,此物对你来说并无什么难度吧!”

  墨甲深呼了口气。

  “一月之内会有成品。”

  “好小子,不愧是墨家高徒,哈哈哈!”

  一旁的相夫厘略有感慨。

  “给时光以更精细的刻度,不知道是好是坏。”

  众人一时无言。

  随着越来越多的技术出现,他们心中时常会问这句话。

第238章 大秦钟摆

  计量组的小院中。

  一个木制的架子立在了当中。

  木架中间有一个木质的装置,一个圆形的特殊齿轮被两个爪子扣住,上面固定着一个左右摆动的摆锤。

  圆形齿轮的后面有一个缠着丝线的黑色铁权,带动着齿轮的转动。

  钟摆擒纵装置,有兴趣可以去搜动图。

  “组长,这是成功了吗?”

  墨甲掐着自己的脉搏,看着圆形齿轮上红色指针缓缓转动。

  身后有几个年轻的男女盯着那摆动的小铁锤,脸上神情各异。

  这简单的装置,似乎有了生命一般,哒哒的声音是擒纵叉控制齿轮的响动。

  就像是人的心跳一般,富有鲜活的响动。

  “成功了。”

  小院的人欢呼一片,就像往常一样庆贺。

  墨甲脸上却带着疑虑,对于这个计时装置,他仍有些问题。

  其中最主要的是指针每走一格的标准,如何去确定。

  秦始皇给他的计量单位分别是秒刻时。

  除了秒,刻,时两个单位是现在人们熟悉的计量时间的词汇。

  一天十二时辰,九十六刻。

  秒的计量是根据钟摆的特性来的,若是小型的钟表,便只能用秒来计时。

  这是世界的规律,原本就在那里,只不过最先知道这个秘密的人不同了。

  “其他部分零件尽快制作,出个三个不同标准的完成品。”

  最基本的刻度标准需要到陛下那里去确定。

  三个不同标准的刻度,可以界定最准确的那个时间。

  “组长,这个装置呢?”

  墨甲看了看简易的木质装置,笑了笑,“和往常一样,玻璃封装,送到统筹的展厅去。”

  东工有了自己的作品陈列之地,所有有阶段性成果的东西都会被封装后送到那里。

  这不仅是为了方便秦始皇偶尔带来的人观赏,也可以作为工学之后的教授样本。

  一些人很快分工,开始其余零件的制作。

  墨甲则看向了一旁的画着图形的纸张。

  那是更复杂的钟表设计。

  “手表?”

  这个东西的精细度太高,以现在的条件根本不能复刻。

  只能在不追求精度的条件下,将其等比例放大,然后再逐步的缩小尺寸。

  期间也需要做一些辅助用的工具,比测量和打磨用的设备。

  还需要冶炼工业的辅助,这个得向工程组协调。

  这件东西就不能用木质的了,上来便需要用金属的构件。

  墨甲长出了一口气,发现自己现在就像身处大山之中,越过了一座,抬眼望去,不远处还有更大的一座。

  在忙碌的工作后,他最喜欢的便是在那条黑色的道路上来回踱步,以缓解自己心头的压力。

  心中默念着荀夫子的那篇劝学。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原本懈怠的内心,便又可以重新生出动力。

  “甲兄,怎得在这里踱步?”

  一声轻呼,墨甲转身便看到一身火器组装扮的韩信。

  “哈哈,信,你怎也这样一副打扮。怎么,不打算学兵家之道,这是要换成火器之学?”

  韩信连连摆手,“卢生先生所赠,说是留作纪念。来此是向甲兄辞行,不日我便要离开此处,继续周游。”

  韩信在火器组待了三四天,一身衣物也已烧了不少黑洞。

  但他的眼睛充满着光亮,比之前更加的意气风发。

  这是对未来有充足信心的表现。

  想必他已经看到了自己想要看到的东西。

首节上一节221/32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