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秦始皇与我视频通话 第186节

  萧何那边则咣啷一声,手中的小刀掉到了陶盘里。

  “老将军,平准丞,你们没事吧!”

  “咳咳……”王贲脸色涨红,“老夫没事!没事!来人,再抬一坛酒来!”

  好家伙,这么多!

  萧何又陷入了苦恼,心中想着眼见得大雪将至,这十几万人得多少粮草才能养活啊。

  必勒格笑了笑,“有三万多俘虏,之后会押送过来,到时有劳两位给个好价钱。”

  萧何连连点头,脸上已经有止不住的笑容,“来来来,吃肉吃肉!”

  说着,将仅剩的一只羊腿递给了必勒格。

  帐中顿时欢笑声一片。

第198章 谥号之争

  长安商贸区人头攒动。

  大大小小的车辆在其中穿行。

  子婴穿着貂裘走在繁忙的街道上,不时查看各个商队交易的货物。

  “公子,怎么了?”

  子婴皱眉看着手中的商贾清单。

  转手递给了随从,“前几日粟米多少钱一担?”

  “休沐日前二百二十钱。”

  子婴皱眉,“涨了十一钱?”

  随从不解,“公子,眼见入冬,粮价上涨是必然,往年也有涨幅。”

  子婴又问,“去年涨幅多少?”

  那人有些淤塞,“这……哎呀,当时可没有现今的条件,每日专门有人查访货物价格,并记录在案。”

  子婴点了点头,脸色并没有什么变化,“将这几日各地粮价数据汇总一下,我要查看。”

  “唯!”

  从商贸区回来,子婴便看到了一个表格。

  他眼神中有些惊愕。

  “砀郡晚秋收成几何,可有灾祸发生?”

  身边小吏思索一番,“并无灾祸,砀郡今年粮产尚可,略高往年。”

  子婴猛一拍桌子,“有人在操控粮价!”

  周边忙碌的吏员都是一滞,然后纷纷靠拢了过来。

  “粮价涨的这么快!”

  “上个休沐日已经到了二百七十二钱,那今天恐三百多钱了!”

  ……

  众人议论纷纷,子婴则又重新坐了下来。

  长长出了口气。

  众人都是不解。

  但见子婴为自己倒了杯茶水,脸上没有之前焦急的神色。

  众人都是不解。

  “平准丞,这事,可得急告陛下啊!”

  子婴摆了摆手,“正常奏事即可,此事陛下早已布置。”

  众人一脸疑惑。

  ……

  咸阳宫中,暖炉的温度要高于前几日。

  大殿之中满是朝臣。

  秦始皇左侧多出了一个座位。

  一身东胡王服的东胡王正坐在那里,脸色有些悲伤。

  “今日之议,马族老族长谥号。”

  秦始皇脸色郑重。

  东胡王这是第一次出席大秦的朝议。

  对于这次的议题他已经听秦始皇说了。

  马族族长战死的事情出乎了他的意料。

  那个从来都是躲在勇士身后的人,竟然会以这种方式死去。

  悲伤没由来的充斥着他的身心。

  这是大秦开国以来第一次给外族人定谥号。

  众臣都有些不好开口。

  关键是谥号这东西已经被秦始皇给否决了。

  他认为谥号是“子议父、臣议君。”

  “陛下,谥号这事……”

  秦始皇摆了摆手,面色坦然“谥号是人一生之评价,朕先前虽止此事,却也无法止住后人评说。”

  谥号起于周朝。

  《逸周书谥法解》有云:“谥者,行之迹也;号者,表之功也;车服者,位之章也。是以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行出于己,名生于人。”

  “陛下,谥号本就是大事,马族终究外族,臣以为此事不妥。”

  宗室之人不赞同这件事。

  谥号传承至此,皆都是于国家有功者才能获得。

  一个外族赐下谥号,自古未有。

  “马族族长深明大义,不仅归附大秦,还力主抵抗匈奴。如今裹尸沙场,实乃英杰,一个谥号,大秦自然可以给!”

  李斯赞成。

  之后各方都拉扯,又是一阵喧闹。

  秦始皇眼神渐冷,“东胡归附大秦,即是秦之国土,马族族长自然也是秦臣。新臣尚能为秦之边境尽忠,尔等可能乎?”

  场中一时安静下来。

  秦始皇这句话说的很重,场中众人面面相觑。

  谁又惹陛下生气了。

  站在人群中的咸阳令面色苍白,自己上奏之事被一阵驳斥,现在陛下怒气未消。

  “朕有意赐彻侯之名,但你们如此,那便伦侯吧。

  一个逝去之人,于东胡,于大秦,其决断之事,免去了多少士卒鲜血。

  一个谥号而已,群臣为何如此小气!”

  “陛下,臣请赐忠勇!”

  “臣附议。”

  “老族长慈惠爱民,臣以为当有文!”

  见议事进入正轨,秦始皇脸上稍微好看些。

  东胡王不知道这些人为如此争吵,他印象中秦始皇应该是一个说一不二的君主。

  但现在看来似乎情况并非如此。

  早上被咸阳令的奏疏搞的火大,秦始皇只是想让咸阳城能够整洁一些,这些吏员所提治理方案,实在是离了大谱。

  不说直接没收作案工具的律令,单是拘留百日的律令,实施开来,咸阳的监狱都得扩建。

  政令真就随意定,一点不考虑实施的事情。

  秦始皇有些心累,才明白王守阳所言守业更比创业难的感叹。

  大秦是古典军国主义,想要改变这一现状,就得学习文治。

  大秦武力无敌,文治欠缺太多。

  何为文治,后世也说的不甚清楚,毕竟黔首般的人物,终究还没有体会过当一国之主的难处。

  对咸阳令的考题,是秦始皇想要看看吏治改革的方向,如今看来,这些只会听从明令的士卒,实在不是为吏的最佳选择。

  太死板了。

  治国和治理一方都不能如此。

  虽然对咸阳令有所斥责,但秦始皇并没有治罪。

  自己在学习,他们又何尝不是如此。

  开万世之基,秦始皇没有那个气魄,两千多年的那个身影他时常想起。

  自己能否让扶苏身先士卒吗?

  秦始皇不忍如此。

  可是那人舍弃了全部,所为之事,是让华夏之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所行所言所奉献,秦始皇由衷敬佩。

  公者千古,私者一时。

  秦始皇知道自己的能力顶点,人都有私心,尤其是执掌天下之人。

  所以在看到后世历史之后,秦始皇便知道自己余生所行之事的顶点。

  将帝王权术,发挥到顶端。

  世界很大,谁能预料两千年多年变局。

  人生也有涯,十年变迁,自己只能尽人事。

  时光是珍贵的。

  人类之所以够有璀璨光芒,时光是催化剂。

  “朕所愿,四极昌平。族长谥号,怀文。”

首节上一节186/32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