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秦始皇与我视频通话 第144节

  “楚墨?”

  秦始皇带着深深的忧虑,喃喃出声。

  墨家三分,楚墨若能归附,将对大秦的安定起到很大作用。

  但这是一种理想式的结局,楚墨根本不会归附大秦。

  原因太多,理念,仇怨等等,这基本是对立面的两面。

  在函谷关呆了几日,农家之人在宴饮后的第二日便离开这里,国都治粟内史人手告急,种言便提议先由一部分农家人参与进来,毕竟精通农事,对于农事这方面算是对口。

  秦始皇便让王绾随行,带着他们先行离开。

  公输家和齐墨归附是也是件需要操心的事情。

  此次西行两家人并没有全部到来。

  只有二百人随行,其余部分将会逐渐到来,得有人接待。

  这些都是难得的人才,秦始皇不想显得怠慢,所以便等了几日。

  两家队伍加起来得有近千人,是一股不小的力量。

  为了安全起见,蒙毅提议先让墨甲带他们去蓝田大营。

  那里是屯兵所在,就算是有人心怀不轨,也会被无声掐灭。

  对于这个想法,秦始皇并没有提反对意见,只是说让公输合与相夫厘及几个弟子随驾,并征求两人意见。

  两家归附的消息还未传开,对于这方面的事情,秦始皇还是本着尊重的态度,不希望这来之不易的关系,因为一些小事生了嫌隙。

  “陛下,无需如此相待,传令便是,公输之人莫敢不从!”

  公输合脸上带着笑意,对于秦始皇的安排并没有丝毫的反感。

  这是人之常情。

  “齐墨既然归附,便是秦之臣子,陛下如此,倒是让我等有些无可适从。”

  文化人说话,就是好听。

  秦始皇算是放了心,“哈哈哈,朕实在怕两家之人再跑了,好不容易说服两位,若是因为一件小事,再生嫌隙,多有不美!”

  “陛下考虑周全,我等坦然受之!哈哈哈!”

  有些话还是要说出来才能知道对方真实的想法。

  说笑着,便做好了两家的后续事情。

  同农家一般,一些专心钻研的人便在蓝田东工呆上一些时日,等到上林学宫落成,再行搬离。

  一些想要行吏治之人,由右丞考校,安排合适的试用职位,若能适应大秦吏治,便可正式成为官员。

  两人对于如此安排也很满意。

  在野多时,一朝入厅堂之内,总要有个适应的阶段。

  每个人都想着一朝登顶,但这是不现实的事情。

  就算是知道有些人的结局,秦始皇还是小心的给他们安排了副职。

  萧何曹参如此,陈平甚至还只是扶苏的谋士。

  只不过萧何此人能力太强,只是几月时间,就能将太仓丞之事做得井井有条,不得不重视。

  秦始皇需要亲自见一面,看看这位萧何到底有多大能力。

  两人将自己撰写的文稿交给了秦始皇。

  后者仔细看过,对于两人文采赞赏了一番。

  其中可更改的地方很少,两人对于一些涉及机密的事情也心知肚明。

  并且也向种言问了些避讳,知道如何将归附之事和所见所闻写的精彩。

  “想不到,我等也行了一番小说家的事情。”

  “两位大才,小说家自然不能比拟,不过这报纸一事,倒与小说家十分契合,不知两位可有相识之人?”

  两人抚须而笑,公输合开口言道:“陛下既已有招揽百家之意,有些人总归是会来的,静待便可。”

  公输合此言似有意,秦始皇当即想到了什么。

  感叹一句,农家开了个好头啊。

  “若百家都出个难题让朕来解,这得等到何时?”

  相夫厘笑道:“陛下豪言既出,百家之人有问,自然是考校。”

  秦始皇脸上露出苦笑,心中却是有着期待。

  “此稿不日会送去国都,两位是否还有要更改之处。”

  两人摇头,“一字不改。”

  秦始皇点头,“两位深信朕,朕也定不负两位之意,大秦日后科技之发展,全赖墨家与公输,请受朕之一礼。”

  两人肃然,各自回礼。

  就此百家之人,又有两家可以算是正式入驻上林学宫

  一份分成四个栏目的报纸被很快印刷出来,分散各地。

  震惊,考古发现大秦月报原本

  这次的信息冲击力度之大,远超想象。

  尤其是对于诸子百家的传人。

  儒家依附皇权,由王绾为代表,早就是秦国吏治之人。

  农家本就在秦国受到重视,如今支脉尽数归附,此次秋种诸多方法皆都在报纸上写明,多了很多增产理田的法子。

  如今又得墨家两脉,与公输家机巧相辅,大秦国力定当在上一个台阶。

  一句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让很多好游侠之人心湖激荡。

  尤其是后面秦始皇给的注解。

  大秦之人,不日便可尽是大秦之民,更让很多还是隶民的人看到阶级跃迁希望。

  这个信息不仅在中原之地流传。

  有一部分还出现在了东胡之地。

  马族族长听着译者为自己诵读的内容,脸上的震撼之色从未停止。

  这些事情让他更加对自己的决定产生了信心。

  “父亲,秦皇诸多举措,对于东胡还专列一篇,上面的一些肉类与奶制品的法子,对于我们可有大用!”

  马族族长看着一脸欢喜神色的儿子,点了点头,“不错,这篇专为东胡准备,可见秦皇对东胡的重视。也能看到秦之强大。

  儿子,上次你去觐见只是看到了武力。这才是秦皇想让我们看到的真实一面。”

  老族长指了指译者手中的报纸,眼睛中带着深深的敬畏。

  文治才是一国根基。

第150章 北行路上欢乐多

  雪山脚下,一群身着冬装的旅人搭起了帐篷。

  李信搓着手,看着桌上的地图,标注各处地点。

  一行人如今只有七十人。

  “这是第三个哨点,由你们三什驻守。”

  三什什长肃然领命。

  李信将第三张地图递给了他。

  “周边区域探查三百里,注意安全。”

  九十人越过黑水,沿结雅河北上,寻找出口。

  艰难跋涉,走到了地图上的东北海峡,李信在这里设立了第一个哨站,由一什秦士驻守,并留足了口粮。

  哨站除了要建立住所,还要打探周边地貌,寻找合适建立港口码头之地,并且需要收集周边动植物物资,制作并存储,以便之后队伍回归时补给。

  接着他们沿着鄂霍次克海沿岸北上,在朱格朱尔山脉中部设立了第二个哨站。

  这是第三个地点,几条河流冲积的河谷让这里生长着茂密的林木。

  “这都五月份了,这大海上怎么还有浮冰!”

  在边寻找海货的海狼嘀咕一句,当即眼睛一亮,从一处礁石夹缝里掏出了个巴掌大小的海蟹。

  “哎呦!这地方的蟹子可真多!”

  然后扔给了提着布袋的良。

  袋子湿漉漉的,里面装了很多的海蟹和贝类。

  这是今晚的加餐肉食。

  “海狼!你看那是什么!”

  将蟹子装进布袋,良突然大叫了起来。指着不远处的礁石缝隙。

  海狼看了过去,只见一只巨大的青紫色蜘蛛在那里缓慢移动。

  细看去,并不是蜘蛛,是一只腿脚粗长的巨大甲壳类生物,浑身带着尖刺,一看就是不好惹的主。

  “哎!好像是蟹子,你等着,我去找根木棍!”

  海狼看了一圈,找到了半截浮木,应该顺着河水冲下来的,已经外皮都已经没有,光秃秃的只有几个枝丫。

  他一脚踹掉一根枝杈,用短刀削尖一头,成了个短矛。

  “哪呢?哪呢?”

  再次来到良跟前,这小子已经距离那处礁石缝隙很近了。

  “在那,滑到缝隙里去了,腿还露在外面呢!”

  海狼持着短矛悄悄溜了过去。

  巨大的恐怖海蟹正在那悠闲的吐着啃食被冲上岸的小鱼,丝毫没有注意到,有一个直立生物正在悄悄的靠近。

  “中!”

  木矛一下将其贯穿,这大蟹瞬间惊惧,想要挣扎,却被一个大手拽住木矛,一下从缝隙中挑了出来。

  “这得一人长了!”

  良提溜这东西的一只腿,比划了一下,这蜘蛛形状的巨大螃蟹都快到他脖颈了。

  看着海狼拔下木矛,良舔了舔干裂的嘴唇,“海狼兄,这玩意能吃吗?”

  海狼观察了一下,砸吧砸吧嘴,“我小时候跟父亲出海,捕到过这玩意,不过没这个大,当时觉得太吓人,就扔了,没吃过。”

首节上一节144/32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