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秦始皇与我视频通话 第141节

  同时,张苍意识到这也是个数学问题,相比自己研究的基于数字的变化,这个问题是空间的变化。

  一个相对复杂的数学关系变化。

  两人此时都是一脸疲倦。

  手中的四阶魔方已经被拆散了很多次,其中接口处已经有了损坏。

  通过倒推寻找规律,这是他们用的方法。

  对于二阶和三阶还有些用处,但碰到四阶就不灵了。

  “师叔,您试试将二阶和三阶的方法结合,能不能找到复原的方法?”

  张苍眼圈发黑,听到恢这个提醒,眼睛又亮了起来。

  “唉!这是个好思路,我试试!”

  再拿出一张白纸,画上了一个二阶魔方。

  同样转动的魔方也在会稽、琅琊和长春郡进行。

  明佚名松下对弈图

  华夏对于游戏物品的创造,开始就是世界顶尖的。

  先秦对弈,黑白二子,演化万千。

  汉后象棋,规则之内,行军布阵。

  两千年以来,一直到大数据出现以后,人类的智力最巅峰的游戏围棋,才被计算机登顶。

  魔方是另外一种智力的挑战。

  它是一个三维的问题,这对习惯于二维变化的人来说,是件很难的问题。

  一队近二百人的队伍来到了函谷关。

  关前,公输合脸有倦色,将手中的四阶魔方放下。

  对面相夫厘摇了摇头,将三阶魔方递给了公输合。

  “如何?”

  公输合露出了难言的笑容,对着相夫厘一笑,“小小物品,比老夫所造的大箱子要困难的多。”

  在收到三个物品之后,他们便已启程。

  二阶魔方看似简单,他们用了很长时间,才找到解题规律。

  但是三阶魔方又是另外一种状况。

  直到现在,依旧没有找到规律。

  四阶就更难了,他们已经到了函谷关,仍未复原。

  这里有答案。

  对于那木俑的问题。

  秦始皇已经用魔方解答。

  他们仍有问题,需要得到答案。

  这个问题需要当面问出。

  这不知道是他们多少次见到秦卒。

  公输合对于秦军的装备很有研究,对于中原最强的战力,装备始终是他们这些匠人研究的东西。

  这次进来函谷关隘,他敏锐的察觉到,秦卒的装备又变了。

  问什么又说又?

  他摇了摇头,收回思绪,看向前面的小院。

  “不得携带武器,请自行解下。”

  守门之人,带着托盘,守在门口,语气生硬,令他们解下武器。

  “可。”

  走在最前方的相夫厘令弟子将武器上缴,对于这种要求,并没有反对。

  有心请教,自然要拿出诚意。

  没有搜身,秦始皇也给出了自己的诚意。

  等到一群人走到堂前,堂上一人端坐,右手十几人看向他们,脸上表情各异。

  “墨家相夫厘携众弟子,见过始皇帝!”

  “公输家众人,见过始皇帝!”

  秦始皇脸带笑意,“诸位远来辛苦,请落座。”

  秦始皇两边,各有持刀盾的卫士四人,眼神中对这群人带着警惕之意。

  两个左右坐下的老人相视一眼,眼中有些担忧。

第146章 侠之大者

  秦始皇跪坐在主座上,面前放着三个魔方。

  二阶,三阶,四阶。

  全都是打乱的状况。

  其实掌握复原的规律,恢复原状态是很容易的。

  “公输家与墨家能够齐聚,也算天下一景。”

  秦始皇开口,言语之中颇多感慨。

  两家之人,门户之见很深,以至于争斗的事情都被墨家之人写进了《墨子》之中。

  公输合笑了笑,“六国皆可归秦,公输与墨又如何不能同席?如今陛下昭告天下,欲纳百家之学,所求者,不便是如此?”

  “那两位先生此来,可是要助朕促成此事?”

  两人对视一眼,相夫厘开口道:“陛下,墨家有问。”

  秦始皇淡淡一笑。

  “但说无妨。”

  “敢问陛下,侠义之事,有错吗?”

  此问出口,秦始皇皱眉,这问题有些不好回答,他看向墨甲,后者轻轻摇头。

  一旁冯劫拱手道:“墨者此问,五蠹之中已有解答,何必再言。”

  ‘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而人主兼礼之,此所以乱也。’

  一旁的王绾脸色有些难看,这冯劫一句话骂了两家人。

  相夫厘只是笑笑,看向秦始皇。

  “先生此问,不是问朕啊?”

  齐墨多行侠义之事,在民间口碑很好,但是这种风气,其实对秦律施行冲击很大。

  用道德和义气为准则,行诛杀惩罚之举,到底算不算错误。

  这件事其实最底层的逻辑是一个社会最基本的正义有没有彻底的落实。

  这不是一个能够给出准确答案的问题。

  但是相夫厘此问,也并非是问秦始皇。

  这是墨家分裂的原因。

  秦始皇也给不出答案。

  这相夫厘问这个问题,想必也不是为了寻求一个答案。

  所以秦始皇掏出了手机。

  悠扬的声音传来,两位第一次见到人神情之间有些激动。

  这神物发出的声音可比公输合造出的舞曲木俑还要清晰悦耳。

  “唉?政哥!啥事?”

  王守阳的声音传来,右边一众大臣都有一种割裂感。

  这小子还是这个样子,不知道这公输和齐墨家的人能不能接受。

  “知道墨家吗?”

  屏幕中,王守阳啃了口苹果,“知道啊,咋啦,墨家有什么问题?”

  秦始皇将手机摆到桌子前,面向相夫厘。

  “先生,这是为农家解惑之人,应该能给你想要的答案。”

  相夫厘瞪大眼睛,盯着屏幕之中的王守阳,心中波涛翻涌。

  “老先生好,我是后世之人王守阳,有啥问题尽管问,答不上来算我输。”

  秦始皇暗暗扶额,这小子越来越跳脱了。

  相夫厘良久才反应过来,连忙施礼。

  “原来传言中的神人,便是一个后世之人。老夫相夫厘,有礼了。”

  想了想,相夫厘才明白过来诸多事情的原委,为什么秦始皇敢说为他这里有百家所求的答案,原来答案都在后世。

  “先生,所问,侠义之事,有错吗?后生,你要好好回答!”

  秦始皇出言,提醒手机那边吊儿郎当少年,希望他不要把事情搞砸。

  相夫厘脸上带着郑重,“请后世之人,解惑。”

  大帐之中,众人竖起了耳朵,想听听这后生能给出什么答案。

  “侠义之事,有错吗?”王守阳先是重复了这个问题,然后回道:“侠义之事自然没错,可是这个问题咱得辩证着看。”

  “哦?何为辩证着看?”

  王守阳清了清嗓子,“在老先生生活的时代,国家统治力并不能触及到每一个人,有些法律漏洞可以被侠义之人补全,但这事情本身对错要分开来看。”

  相夫厘点了点头,他们所行之事,确实算是在补全秦律的漏洞,有些人犯了错,却被包庇,被纵容,其实最根本的原因,便是这个国家没能行使正义。

  “若是行事之人,将罪犯捉拿官府,或者保护弱者不受伤害。在不伤人的情况下,本身是没有错的。这是每个心怀正义的人都会去做的事情。”

  秦始皇听得直皱眉头,但是心中却是认可王守阳的说法。

  任侠之风盛行,其原因也是因为秦律无法触及所有人。

  “但是,随意伤人,甚至直接杀人,便就会阻碍律法的进步,导致社会的动乱。

  所以,在一个国家的正义得到伸张的时候,行侠义之事的人终将会隐没在茫茫大众之间。”

首节上一节141/32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