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秦始皇与我视频通话 第132节

  “对!”

  种言眼神之中又有了疑惑,“那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呢?”

  王守阳头大如斗,“这个,咳,原因太多了,估计这节课讲不完!”

  一旁秦始皇适时出声,“先生,心中关于这稻穗疑惑可解?这基因之语可谓道破天机,勿要再问了!”

  王守阳暗自松了口气,这玩意要讲下去可就没完了。

  种言离席,眉头松弛了下来,脸上有些喜色,郑重伏地而拜。

  “农家之人,谢后世之人解惑!今日我等这一支脉,尽归陛下驱使!”

  王守阳则是赶紧避过这一拜,折寿了,折寿了!

  画面之中,农家之人尽数离席,朝这个方向跪拜。

  王守阳则看到右手那些大臣们也是跪拜回礼。

  便知道秦始皇肯定也做了同样动作。

  秦时的跪拜礼仪并没有后世带着侮辱性质,这是一种显得郑重的礼仪,就像是握手礼和熊抱的区别,表达不同情绪而已。

  一堂穿越千年时光的课程,让农家之人归心,也算不枉费力气。

  见众人行礼完毕,王守阳换了个舒服的姿势,“基因突变,有好有坏,老爷爷的这株稻穗,可谓是孤品了。”

  种言起身,面色郑重,“后生,老夫仍有一问,可愿回答。”

  帐中隐有议论之声。

  王守阳见他神情庄重,便点头,“您问。”

  “后世之人,可有饥馑之忧?”

  一句话,帐中之声顿消。

  王守阳只觉得嗓子之间有些干涩。

  他们这个时代,有饥馑之忧吗?

  脱贫之年不过三载而已,但华夏大地,饥馑之人已然寥寥。

  那华夏之外呢。

  西南战火又起,海对岸迷惑操作不止,这已经不是饥馑之忧了。

  又看看国内,知道明年高考肯定有关于一百多个国家齐聚华夏之事。

  “后世天下,仍有纷争,性命之忧,饥馑之患,未曾止歇。”

  王守阳看着眼前老人,神情之中带着尊敬和缅怀。

  这话说完,种言神色有些黯然,哀叹了一声。

  王守阳想要再说,出口却有些哽咽。

  “但……华夏之地,

  仍有护国之人!

  仍有神农在世!”

第135章 农家的未来

  秦政二十九年,夏。

  大帐之内的安静持续了很久。

  秦始皇知道,未来的王守阳所处的那个时代,所面对的问题已经不再是华夏周边。

  那是一个更加复杂的天下各国的关系,民生所系,也不仅仅只是土地,而是对外界各国的之间的商贸。

  “后生,讲讲后世农业,如何?”

  秦始皇开口,既然大秦将要对接后世农业发展的路子,便要让这农家之人,真正了解后世那个十四万万人,是如何被这片仅有很少耕地的土地上养活的。

  大帐之中,众人都是一脸期待。

  “其实农业的根本问题,就是靠天吃饭。”

  视频中,王守阳开口,说出了阻碍农业发展的根本原因。

  种言眼神瞪大,“难道后世农人,已经不再受天地制约?”

  “我们这个时代,已经在朝着方向努力了,并且已经找到了方向。”

  画面之中,年轻人快速的切换着屏幕,一种大房子里,一片片绿色和牲畜生活在里面。

  终日的照明,统一的水流浇灌等等,都是种言不能理解的存在。

  “这?后世能够改变光照和灌溉,这种不用土壤的作物到底是如何生长的!”

  王守阳便将能量转换的概念讲了一遍,再次涉及了世界运规则的问题。

  也触及了他们的知识盲区。

  粗略解释了一番,秦始皇只得记下,之后慢慢验证。

  王守阳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知道真正讲明白未来的事情,不太行,直接换了话题。

  “这种还未实现的技术手段先不说了,还是给你们讲点实在的吧。”

  种言及农家众人都松了口气,这种东西实在是不好理解,完全颠覆了他们以往的知识体系。

  什么自然循环,能量转换等等,都太过晦涩。

  “农业离不开土地,华夏土地能够耕种的很少。作物的生长也离不开水源,地力等等。导致各地的农业生产方式也有不同。所以,若想增产,不过从种子、种植方式、灌溉方式、增加地利等诸多地方下功夫。”

  种言缓缓点头,“确实是如此!”

  “先说种子,作物育种的法子我已经给了政哥,这个您要找他要。”

  秦始皇笑道:“你小子倒是偷懒,也没说你那法子能增产多少?”

  “政哥,您猜到了?”

  秦始皇看着屏幕中王守阳尴尬的表情,“你说那土豆、玉米、红薯的产量,皆是后世的统计。而今,恐怕还不如大秦土地上的五谷产量吧。”

  “政哥不愧是政哥,真聪明!”

  秦始皇深深看了他一眼,“其实也不怪你,若不是听你那么说,朕还真下去决心,派人去寻那几种作物。”

  王守阳立即拍手:“政哥心胸,小子佩服!”

  “行了,继续讲述后世农业吧!”

  “今年我们的超级稻,已经亩产到了1251.5公斤!”

  种言不知道这个公斤是什么,秦始皇却知道,心中换算一下,脸上已经有些惊骇。

  “也就是近四十二石!”

  种言坐不住了,这已经是如今水稻亩产的十倍不止。

  “这难道就是那杂交之法所产?”

  “是的,不仅如此,还有能长到两米高的稻子,能够在盐碱地里生长的水稻!”

  画面切换,有人在与水稻比身高。

  种言只是盯着几步外的屏幕,愣愣出神。

  王守阳则继续讲述,什么肥料生产,大棚技术,滴灌技术,等等。

  饶是对后世之学有点了解的秦始皇也被那全机械的耕作模式所深深震撼,他意识到似乎后世的某一点拓展开来讲述,都得聊几天能聊完。

  看了看电量,秦始皇决定结束这次通话。

  既然农家之人已经归附,那便无需浪费这么珍贵的电量了。

  后面还有很多事情要后世小子协助。

  “行了,后生,今日便如此吧。”

  王守阳听到秦始皇止住话头,便笑了笑,“哎呀,口干舌燥。老爷爷,今日便到这里,改天有机会再聊!拜拜!”

  屏幕关闭,秦始皇很满意,将手机收了起来。

  种言从那匪夷所思的世界回神,再次看向秦始皇的眼神都变了。

  他算是明白秦始皇在那封告万民书里的底气,有了这么多作物丰产的法子,任谁能够在动摇秦国统治。

  “农家一脉归附大秦,诸事可由乙卿讲述。农学不同朝堂,无需朝臣之礼。先生,可好?”

  “陛下如此,老夫惭愧!”

  “几日之后随朕北上,归咸阳!”

  ……

  农家一支归附之事通过报纸传扬开来。

  特别是以种言为角度的描述,让人如同自身面对那神物一般,听其讲述农业之法。

  这件事很快成为仅次于告万民书的热点,被迅速传扬。

  琅琊台大营外,几骑绝尘而来。

  为首一人正是老农头。

  他刚进门口,便看到种言几人相迎。

  当即滚下马匹,眼中已是老泪纵横。

  “师兄!真的是你吗?”

  种言看着抱着自己大腿哭得像个孩子的老人,心中也是一阵酸楚。

  “师弟,几十年未见,你也沧桑如此了……”

  老农头被农乙搀扶而起,仍旧泪流不止,口中还说着:“师兄,我错了,我错了!”

  种言叹息一句,“师弟,我也错了。所以这次我来见你,希望你我能共同大兴农学!”

  老农头嘴唇颤抖说不出话来,只是攥着种言双手,不住点头。

  王绾等人难得见老农头如此失态,也用袖子拭去眼中湿润,连忙让农乙将其搀扶入住所。

  这个状态下的他不适合见到始皇帝。

  种言叹息,拉着他说了些趣事,算是略微扭转了他激动的心情。

  嬴高看着这一切,感慨了一句:“真好啊!”

  “好什么?”

  在队伍后面的兰儿听到了他这声感慨,扭头看了他一眼。

  嬴高轻声开口,“多年恩怨,一朝尽去,如何不好?”

  兰儿轻哼了一声,扭过头去。

首节上一节132/32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