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反留守长春城,作为能够直接沟通各个部落的翻译人员,能够在之后的各族聚首的事情上起到无人能够替代的作用。
他手掌攥起,心中暗自下定决心,第二次的北上之旅,自己绝对不会落下。
同时他也想起了,李信交代的事情。
让他将东胡王妃同她刚降生的女儿送到国都去。
姬成不知道李信为何如此在意与东胡王的承诺。
但是对那妇人的待遇,有些不快。
……
李信在马上缓慢前行,北上黑水的路径他们很熟。
清剿东胡各部的战事他们多有参与,获功颇多。
良扛着两头小野猪从林间冒出了头,笑嘻嘻得跑到了营地之中。
九个什各自生火造饭。
所用器具是个铁桶,上面有几个钢制铁盒。
火焰呼呼升腾,将铁盒中的冰雪融化成水。
海狼拿出油布包裹的特制压缩面粉干,切成十个拇指大的小块,每人一份。
“先用温水化开,然后再煮,不然煮不开!”
又是一种没有见过的东西。
刚刚生火时能够着火的油已经让他们开了眼界,现在这拇指大的面块就能管一餐饭,就让他们有些疑惑了。
“什长,这拇指大面团够谁吃的!”
“咱们这还没有出大秦疆域,没必要如此节省吧。”
……
各什的人吵吵嚷嚷,对于突然间降低的伙食有些不适应。
“吵什么,按我说的做!”
众人讪讪,只得嬉笑着将那东西放入温水之中。
吵吵闹闹是常有的事情,并无恶意,只是日常。
他们都知道,每个什所携带的那个小木车上装载之物,都是他们从未听闻过得东西。
尤其是最后运来的一车物资,有些已经让他们不能理解。
钢盒子里的面糊逐渐融化,变得浓稠起来。
一股食物特有的香味散发开来,让人食欲大动。
“煮沸!”
海狼将自己的钢饭盒虚掩上了盖子,放在火炉上。
良笑着提着一只清洗干净的猪腿走了过来。
“加餐肉!”
山林之间,最不缺肉食,九十人全都被训练成了顶尖猎手。
这些时日,每餐必定有肉,而且还不重样。
他们最缺的是蔬果和面食,所以这次北上,除了一些肉干之外,带的最多的就是精米和精面粉。
还有一些干制的蔬菜和果脯,这是后来一车物资上的东西,算是补全了他们路上所需。
在林间穿梭的这些时日,李信也收集了很多能够食用的林中植物,并且让所有人牢记,尽量做到食物丰富。
“怎么样?这压缩面团味道如何?”
舔干净饭盒的众人摸着吃撑了的肚皮,直翻白眼。
“真香!”
海狼笑骂一句,“德行!”
说着,每人发了一撮茶叶。
“所有人壶中的水都要烧开,不许喝生水,吃生食!咱们带的药物可不多!”
从今天开始,所有人都要进入状态,不再是那个有着充足后备的秦士。
第126章 扶苏遇到飙车事件
南下的扶苏看着陈平所写的内容。
眼神散发着惊喜的神情。
“先生此前为何不直言此策。”
陈平则是神情淡然,“一来只是一时之想,并未思量完全,说出来错漏百出,不利于施行。二来,议事之人,皆是朝中重臣,平不好明言。”
上面所述,是对匈奴联合东胡之事的看法以及解决此事的策略。
“宜缓不宜速,攻之越急,其心越和。以利诱之,施以离间,其势可解!此策,当为大秦分化周边各族之计!”
扶苏读着上面的言语,对于陈平的计策大加赞赏。
陈平连忙谦虚,“平近日阅读公子所记学问,大有启发。此策也是学纵横之术,稍显隐晦。唯一缺漏之处,便是少一了解匈奴之人施行。”
“了解匈奴之人,大秦不缺!我这就书信与父皇,让他做些参考,此举若成,先生又立一功!”
陈平读了很多扶苏所写的关于后世的学问,他从报纸中得知,那些东西全都是来自后世。
其中奇谈怪论,多有今时影子,只不过有种说不出来的感觉,这些看似凌乱的学问却比今时的学问更加统一。
他似乎从中感受到一种东西,近些日子一直处于恍惚之中。
“先生气色近些日子似是不佳,可要好生休息啊!”
扶苏以为是陈平这些天想这个策略的原因,整个人看着有些萎靡。
“多谢公子关心,平近日常沉浸在一种若有所悟的状态之间,时有恍惚,无甚大碍?”
扶苏听闻此言,便更加好奇了。
“先生可否告知一二?”
陈平微微愣神,但见扶苏一脸坦诚,便如实将自己心中所悟说了出来。
扶苏听过之后,也是有些诧异。
“学问间的差别?”
作为大秦的继任者,扶苏从小便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所学涵盖百家。
近些时日又接触到了王守阳传授的东西,之前所学渐渐统合。
他立即明白了陈平的困惑,当即说了一个词。
“理论体系?对,就是理论体系!”
陈平有些不知所云,“何为理论体系?”
这是个全新的词汇,陈平思索自己所学,没有一句话能够解释。
“这是一种方法,统合学问的方法。”
王守阳直播历史的时候,陈平就被那整合的漫长时光所震撼,并且询问了后世如何知晓推断出那么久远的时光。
王守阳详细讲解了中国历史的追溯方法,其中重要的核心规则,让秦始皇和扶苏惊叹,如此统合所有信息的方法,是从来没有听说过的。
秦始皇当时就意识到这是一种很重要的东西,便立即让王守阳仔细说说。
他讲了很多扶苏现在都不明白的言语。
也让他意识到时代的局限,让今时之人很难理解后世一些做事的准则。
陈平听完扶苏的讲解,愈发恍惚了。
扶苏眉头微皱,“似乎并没有解决先生所虑?”
陈平脸色发白,微微颔首,“公子言语太过晦涩,平一时无法通透。”
聪明人从来喜欢钻牛角尖,这让扶苏有些担心。
数日行程,总算是来到了郡邑管辖之内。
路上也多了很多行人。
扶苏等人衣着朴素,马匹也在传舍更换了驽马,为的是掩盖身份。
众人皆有化名。
这是启程之前便做好的事情。
扶苏给自己起了苏轼的名字。
王离则是叫做王维。
蒙恬化名蒙古。
一路上已经练习多次,接近郡邑之后便直接改口了。
“轼兄,前方便是吴县!”
扶苏看了一眼,便朗声道:“派快马通知郡守!”
快马远去,一行人缓慢前行,给现任郡守一个准备的机会。
殷通年后便在为郡守交接做准备,等了几月了,郡中二十八县被天降的县令治理成了二十国,日常事务繁琐杂乱,各地政法不一,往日他还能够把控各地,现在完全被架空。
好在调令早已发下,自己安心等待那接受之人便可。
“假郡守,外门有人自称是郡守仆从,前来通告,郡守已至吴县。”
一个仆人快步从厅堂外走来,冲正在挠头的代理郡守殷通禀告。
听闻此言,他当即将手中的各县上报的竹简扔下。
“快!请来者入堂!另外速速准备礼仪,令郡丞召集群吏,随我迎接!”
等到他带着一批人来到了城外时。
听到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情。
“你说什么?有人驾车冲撞路人,被新郡守捉拿了!”
扶苏没有想到,刚到吴县就有人给自己一个大惊喜。
一行百人的队伍,还没有走到门口,便有一个六驾的华丽马车从路上呼啸而过。
扶苏还未曾令人拦阻,驾车御手,便朝路上庶民冲撞而去。
眼见得数人被踩在车马之下,扶苏当场震怒。
“速速拦下此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