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异世召唤全史名将 第165节

  他继续道,声音中透露出一股自信与狡黠。

  这不仅仅是对当前局势的判断,更是对大玄朝廷与反王之间胶着状态的深刻理解。

  在他看来,大玄朝廷现在正忙于应对南方的反叛。

  无疑希望北方能够保持稳定,不给他们增添额外的麻烦。

  “让我们能够多拖住大玄朝廷的精力一会儿。”

  这句话几乎是以一种轻松的口吻说出的,但其中蕴含的意义却极为重大。

  张天璇明白,黄巾军的存在,本身就是对大玄朝廷的一种牵制。

  如果他们能够得到朝廷的物资支援。

  不仅可以缓解当前的困境,更能在某种程度上改变整个战局的走向。

  这个想法一旦实施成功,不仅可以解决黄巾军的燃眉之急。

  更能让他们在与大玄朝廷的博弈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

  在张天璇的话语落下之后,大帐内陷入了一片短暂的沉寂。

  随后,原本一直站在张天璇身后身后的一位谋士钟繇缓步走出。

  他一身青衣,面容清癯。

  显然,在朱元璋大肆招揽手下的时候。

  张天璇也不是闲着没事干。

  也捞了不少的鱼。

  这位被携带出来的钟繇就是其中之一

  缓步走出的钟繇轻咳一声,吸引了众人的注意。

  然后开口为张天璇与朱元璋二人分析起如今的黄巾局势来。

  “二位将军,如今的黄巾局势,确实是危如累卵。”

  “大玄朝廷虽然在南方与反王交战,但他们的实力依然不容小觑。”

  “我们黄巾军虽然人数众多,但粮草匮乏、兵力分散、士气低落,这些都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钟繇的声音沉稳而有力,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深思熟虑的重量。

  “然而,正所谓‘危中有机’,如今的困境,也未尝不是我们黄巾军的一个转机。”

  “大玄朝廷与反王的交战,正是我们趁机发展壮大的好时机。”

  他顿了顿,目光在朱元璋和张天璇的脸上扫过,继续说道。

  钟繇的分析入情入理,让朱元璋和张天璇都不禁点头称是。

  钟繇是如今黄巾军中难得的谋士。

  他的见解和判断,往往能够洞悉事物的本质。

  “那么,依先生之见,我们应该如何行事呢?”

  朱元璋的目光转向张天璇身后的钟繇,他的话语中带着几分探寻与期待。

  在这关键的时刻,任何有建设性的建议,都可能成为扭转乾坤的关键。

  而钟繇这位黄巾为数不多的谋士,此时显得异常冷静。

  先是向朱元璋行了一礼,然后才缓缓开口。

  每一个字都像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结果。

第211章 藏一手

  “二位将军,当前的困境的确是令人头痛。”

  “首先,粮草和兵力的问题是我们必须要解决的。所以,我们必须要想办法打破他们的这种幻想。”

  “这不仅仅是为了缓解当前的困境,更是为了长远的打算。”

  “如今大玄之所以选择先行平定我们南下的黄巾,无非是因为他们觉得我们在粮草和兵力上处于劣势。”

  “可以一战而破!”

  钟繇的话语中充满了坚定与自信。

  仿佛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在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个人。

  说到这里,钟繇的眼神突然变得锐利起来。

  他看向朱元璋身后的常遇春,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而常将军统兵有方,勇猛无双,仅次于孟章将军。”

  “这是黄巾军中众所周知的。”

  “在下认为,可以派遣一支精干的队伍,由常将军亲自率领,潜入敌后,破坏他们的粮道,同时抢夺他们的粮草。”

  “这样一来,不仅可以解决我们的燃眉之急,还可以给敌人一个沉重的打击。”

  显然,虽然如今的朱元璋与张天璇二人已经勉强放下成见,相互依靠。

  但是在不影响大局的情况下。

  能够坑一下对方。

  他们心里还是很愿意的。

  本来听得津津有味的朱元璋。

  听到钟繇突然把话题转到自己身后的常遇春身上。

  这突如其来的转变让朱元璋感到一阵不适。

  脸色在瞬间变得有些难看。

  常遇春是他身边的亲信大将,作为目前朱元璋麾下少有的能够统兵的大将。

  一直备受朱元璋的信赖。

  眼下自己与张天璇二人正式精诚合作之际。

  突然搞这一手。

  朱元璋的眉头微微皱起,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悦。

  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试图平复内心的情绪。

  作为目前这些黄巾军唯二的领头人,他不能让自己的情绪影响到大局。

  眼下他的每一个决定可能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他必须谨慎行事。

  尽管如此,朱元璋还是没有忍住。

  抬头看向了对面的张天璇以及他身后的钟繇。

  目光深邃而锐利,仿佛能够穿透人的心灵。

  张天璇和钟繇感受到这股迫人的压力,眼神一凝。

  但他们并没有退缩。

  看到二人的态度,朱元璋并没有说些什么。

  只是沉重地吸了一口气。

  将内心的情绪压抑下去。

  随后深深的看了对面的张天璇以及他身后的钟繇一眼。

  常遇春的统兵才能在之前潞州战场的时候。

  对面前军的仇龙腾在率领骑兵突袭黄巾军侧翼的时候。

  就已经彰显的淋漓尽致了。

  在朱元璋带兵顶住仇龙腾的时候。

  他麾下的常遇春是黄巾军中少有的,能够跟的上仇龙腾指挥节奏的人。

  在那场战役中,当仇龙腾率领骑兵如同狂风骤雨般突袭黄巾军侧翼时,黄巾军一度陷入了混乱。

  然而,就在这个关键时刻,常遇春挺身而出。

  迅速调整部署,指挥若定,不仅稳住了阵脚。

  还巧妙地利用地形和兵力优势,对仇龙腾的骑兵进行了有力的反击。

  而正是因为常遇春的临危不乱和出色指挥,使得黄巾军在仇龙腾的突袭中未受到什么重创。

  相比之下,张天璇的麾下虽然也有表现出彩的江湖奇人异士。

  但在统帅方面的表现却显得逊色许多。

  这些奇人异士虽然个个身怀绝技。

  但缺乏统一的指挥和协调,往往难以发挥出最大的战斗力。

  而钟繇虽然是一位难得的谋士,但在统帅军队方面却并非他的强项。

  因此,目前在南下的这群黄巾军中。

  像常遇春这样既有勇力又有统帅之才的将领,实在是凤毛麟角。

  当然,朱元璋也深知,张天璇麾下或许并非真的缺少统帅之才。

  只是这位能人,或许被张天璇雪藏,不让他表现出来而已。

  这样的猜想,在朱元璋心中已经盘旋了许久。

  根据他这段时间的观察。

  张天璇目前麾下的大部分军队,都掌握在一位名叫古毅龙的校尉手中。

  这位古毅龙在张天璇军中的地位。

  虽然不如钟繇等人显赫,但其才能和实力,却绝对不容小觑。

  古毅龙接手张天璇分到的那一批黄巾军的时候。

  这支军队已经被孟章挑选过一遍。

  那些身强力壮、武艺高强的士兵,大多被孟章挑走,加入了他的精锐部队。

  跟随孟章留守潞州,与大乾继续对峙。

  而留给古毅龙的,只是一些歪瓜裂枣,老弱病残。

  然而,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古毅龙依然用自己的方式。

  将这些士兵重新整合,训练成了一支有模有样的队伍。

  而令人惊讶的是,这支由古毅龙训练的黄巾军队伍。

首节上一节165/18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