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夺嫡:从捡了个母老虎老婆开始 第95节

翌日清晨,太和殿上。

正所谓人逢喜事精神爽,今日郭天德上早朝时,只觉神清气爽,格外舒心。

昨晚的事情解决如此顺利,不仅能给太师交差,更是借此机会结交了四皇子。

如此一箭双雕的好事,怎么就让自己给碰上了!

当然,昨晚原本是要献给四皇子的美女,也正好让自己享用了一番。

除了今早起床时,左边的腰子有些疼之外。

其他的一切,都是如此完美。

郭天德哼着小曲儿,黝黑的脸蛋上散发着淡淡的红光,就连脚步都变得轻快了许多。

待他赶到太和殿时,大部分朝臣都还未到。

郭天德正想找几个相熟的大臣谈天,突然眼神一瞥,看见了刚刚踏入殿中的宋桓。

“殿下,殿下!”

“卑职拜见殿下!”

“您今日怎么起得这样早?”

郭天德本以为,经过昨日之事后,再见四皇子时,二人之间必是格外熟络。

但郭天德没有想到,四皇子却是一副无精打采的模样,甚至还带着些许冷漠。

跟昨晚在自家府上时,似乎完全就不是同一个人!

郭天德心中忐忑,小心翼翼地向宋桓询问道:“那个……殿下,您没事吧?”

“啊?”宋桓似乎这才回过神来,“本王没事,就是昨天睡得太晚,还没睡醒呢。”

听到宋桓是因为没睡醒才会如此,郭天德这才把心放了下来。

“原来如此啊!殿下,您吓了卑职一跳!”

“卑职还以为今日之事,又生出了什么变故呢……”

“哦……对了!”宋桓一拍脑袋,似乎是被郭天德这么一提醒,才终于想起了什么似的。

“本王忘了告诉你了,昨天晚上回宫的路上,的确出了点变故。”

听到又出了什么变故,郭天德刚刚放下的心再次提到了嗓子眼。

“殿下,出什么事了?”

第114章 你们谁同意,谁反对?

宋桓痛心疾首地摇了摇头:“你说本王倒霉不倒霉,每次深夜回宫的路上,总要遭到一些变故!”

“昨晚本王从你府上出来之后,正打算回宫呢!”

“谁知道,半路上竟然遇到了几个图谋不轨的贼人!”

“他奶奶的,打劫打到本王头上来了!”

“哟!”郭天德大吃一惊,“什么人这么大胆?”

“殿下,您身体没有什么大碍吧?”

“有没有立刻通知大理寺抓人?”

宋桓摇了摇头,故作惋惜:“本王的身体倒是没什么大碍,毕竟贼人只是求财嘛,本王也就当破财消灾了。”

“只是……”

“这些贼人到本王的马车上好一顿搜寻,结果竟将你昨日交给本王的木匣子带走了!”

“什么!”郭天德大惊失色,惊得差一点跌坐在了地上,“那这这这……”

“这些贼人……”

宋桓瞥了郭天德一眼,见他脸上的表情极为窘迫,不觉有些好笑。

“郭大人,你明白本王的意思吗?”

“若只是这些银子丢了,本王倒没什么可痛心疾首的。”

“俗话说得好,千金散尽还复来嘛!”

“只是那帮贼人将匣子一并带走,而那匣子里,可是还有郭大人写给郑夫人的情信呢!”

郭天德已然惊出了一头冷汗,迫不及待向宋桓问道:“殿下,如今这些贼人在哪里?”

“昨晚月黑风高的,这些贼人应该不太好抓吧!”

此时此刻,郭天德还抱有那么一丝幻想。

希望这些贼人只是为了图财,拿了那十万两巨款便跑路了!

千万不能被大理寺的抓到啊!

见郭天德一脸紧张,宋桓差点笑出了声。

真不知道,就凭这个郭天德的智商,究竟是如何坐上了刑部右侍郎这个位置!

但凡用脑子想一想就能明白,他宋桓是什么身份?

真龙之子,皇族血脉!

就算并不是最受重视的皇子,但也不可能不带半个侍卫,就贸然出宫。

又怎么可能被几个随随便便的小毛贼给抢了?

偏偏就是这么个蹩脚的借口,郭天德还就信以为真了!

此时此刻,宋桓由衷在心底感叹。

大梁官场上的选拔制度,也实在太过于草率了些!

不是草包,就是郭天德这样的智障!

面对郭天德半是紧张、半是期待的表情,宋桓只能皱眉叹了口气。

“昨晚事发之后,本王第一时间就通知了大理寺抓人。”

“算算时间,今日早朝前,这波歹人应该已经尽数落网了。”

“这……”

郭天德半张着嘴,脑子里轰隆隆一声巨响,突然变成了一片空白!

他做梦都没想到,本以为可以让自己高枕无忧的事情,却突然急转直下。

变成了根本无法控制的局面!

若只是丢了银子,大不了再补上就是了。

再说了,银子上又没有写自己的名字。

就算别人捡到了,也算不得是什么证据!

但是那封信,偏偏在那封信上……

可是清清楚楚写着自己和上官晗星的名字啊!

一想到这里,郭天德只感觉眼前一黑,大脑一阵天旋地转。

完了完了,那封信要是真被大理寺发现,自己岂不是也要跟着完蛋!

“陛下驾到”

郭天德还想继续询问些细节,但梁帝的出现,打断了他的思绪。

万般无奈,他只好同其他朝臣一样,连忙回到自己的位置上站好。

一边俯身行礼,一边在脑子里飞快地思考着应对之策!

见梁帝在龙椅上坐定,兵部尚书蒋天急忙站出来一步,神情有些不太好看。

“启禀陛下!”

“梁州传来消息……”

蒋天话还没说完,就被梁帝抬手制止了。

“在此之前,朕有话要说!”

说着,梁帝巡视全场,目光一一扫过满朝文武的脸。

“前几日,开封府尹郑朝栋父子的案子,你们应该都已经知道了。”

“除了郑氏父子和大理寺的包兴之外,还有一个人,让朕感到尤为痛心疾首!”

“这个人,就是吏部尚书,孙万里!”

“孙万里身居要职,却滥用职权,将恪尽职守的大理寺丞周爵贬回了老家。”

“这件事,你们应该也知道吧!”

面对梁帝的厉声询问,在场官员个个低下了头颅。

说话也不是,不说话也不是!

他们心中都有些疑惑,郑氏父子的案子不是已经过去了吗?

梁帝为何又要重新提起此事呢?

然而,即便是心中疑惑,但面对梁帝的愠怒,也只能随声附和。

“回禀陛下,微臣知道!”

得到了肯定的回答,梁帝冷哼一声。

“事发后,这两天来,朕每每想起此事,总是夜不能寐,食不知味!”

“朕总是在想,是不是朕给你们这些臣子的权力太大了?”

“权力太大,让你们不知如何去掌握,所以才会为所欲为,丝毫没有半点顾忌!”

“若是你们不会使用自己的权力,那这些权力,朕便一一收回!”

“从即日起,朕要撤销吏部尚书能够处置五品及以下官员的权力。”

“你们谁同意,谁反对?”

此话一出,全场震惊!

“陛下,请三思啊!”

“陛下,这可是先帝立下的规矩!”

“陛下,您这样做,怕是要遭到天下人的非议啊!”

“陛下,为了大梁江山社稷,为了您的千秋美名,您就是当场将微臣斩杀,微臣也一定要劝谏陛下!”

言官们个个跪在地上,痛心疾首,以头抢地。

恨不得当即血溅朝堂,请求梁帝收回成命!

他们身为太师的拥趸,自然明白这一决策的意义。

首节上一节95/511下一节尾节目录